一种机械式升降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8440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式升降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械式升降桥结构,所述升降桥安装在车身中部的车架横梁上,所述升降桥结构包括中间座、两套相配合的外套筒和内套筒,所述外套筒可滑动的套接在内套筒的外壁上,所述外套筒设有上盖、内套筒设有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设有弹簧,所述中间座安装在车架横梁底面的中间位置,所述外套筒竖直安装在车架横梁底面的两端,所述内套筒的下部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通过拉杆与中间座相铰接,所述内套筒的底端与运输车的悬挂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车身较长的运输车在上下坡或路面坑洼时中间桥悬空导致不安全因素和运输车损坏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机械式升降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桥,尤其涉及一种机械式升降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现代的工业生产中,例如造船业、建筑业、炼钢业等都会涉及到大吨位的物流运输,大吨位的物流运输方式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等。公路运输所使用的运输车较丰富,但是为了实现大吨位的物流运输其车身都较长,例如炼钢业经常使用的一种80吨双向拖挂车(16m),此拖挂车包括前后两组转向桥和中间一组承重桥,这种大跨度三桥拖挂车在上坡时会出现一种情况:当前转向桥跨在坡面上而后转向桥在平地上时,中间的承重桥在后转向桥没跨上坡面的时间段内是悬空的,这使得中间的承重桥没有起到应有的承重作用,进而也就让运输车中部承受了更多了重量,又因为车身较长,很可能出现车身中部被压弯甚至损坏等情况,车上的工作人员也存在安全隐患,并且情况在下坡时也同样存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保证大跨度多组车桥运输车在上下坡时各车桥均承担重量的机械式升降桥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式升降桥结构,所述升降桥安装在车身中部的车架横梁上,所述升降桥结构包括中间座、两套相配合的外套筒和内套筒,所述外套筒可滑动的套接在内套筒的外壁上,所述外套筒设有上盖、内套筒设有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设有弹簧,所述中间座安装在车架横梁底面的中间位置,所述外套筒竖直安装在车架横梁底面的两端,所述内套筒的下部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通过拉杆与中间座相铰接,所述内套筒的底端与运输车的悬挂相连接。
[0005]优选地,所述拉杆分为主动杆和从动杆,所述从动杆套接在主动杆的外壁上形成可伸缩的拉杆,所述主动杆与内套筒的连接座相铰接,所述从动杆与中间座相铰接。
[0006]优选地,所述外套筒的内壁设有内摩擦套,所述内套筒的外壁设有外摩擦套,所述内摩擦套和外摩擦套相配合。
[0007]优选地,每套外套筒的上盖和内套筒的下盖之间均设有两根弹簧。
[0008]优选地,所述中间座和两个内套筒的连接座之间分别连接有两根拉杆。
[0009]优选地,所述外套筒和车架横梁之间还连有多个加强筋板。
[0010]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式升降桥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车身较长的运输车中间承重桥的承重问题;当运输车在上下坡过程中或者路面坑洼时,通过本实用新型上的弹簧伸缩来实现中间车轮的升降,使前、后转向桥始终保持在同一平面上,也就使得前、后转向桥上的车轮和本实用新型上的车轮都起到了承载的作用,有效解决了上下坡或路面坑洼时中间桥悬空导致不安全因素和运输车损坏的问题。【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0013]图2为图1中A向视图。
[0014]图中:1车架横梁2中间座
[0015]3外套筒 31上盖
[0016]32 内摩擦套4内套筒
[0017]41 下盖42连接座
[0018]43 外摩擦套5弹簧
[0019]6拉杆 61主动杆
[0020]62 从动杆7悬挂
[0021]8加强筋板9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式升降桥结构,所述升降桥安装在车身中部的车架横梁I上,所述升降桥包括中间座2、两套相配合的外套筒3和内套筒4,所述外套筒3可滑动的套在内套筒4的外壁上,所述外套筒3设有上盖31、内套筒4设有下盖41,所述上盖31和下盖41之间设有弹簧5,所述中间座2安装在车架横梁I底面的中间位置,所述外套筒3竖直安装在车架横梁I底面的两端,所述内套筒4的下部设有连接座42,所述连接座42通过拉杆6与中间座2相铰接,所述内套筒4的底端与悬挂7相连接,悬挂7与车轮9相连接。所述外套筒3和内套筒4在运输车在路面不平的地方行驶时会起到支撑、减震的作用,所以外套筒3和内套筒4会有相对运动,所述拉杆6的作用在于提高内套筒4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外套筒3和内套筒4稳定配合。所述拉杆6与连接座42和中间座2的连接配合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拉杆6的一端与连接座42铰接,另一端开有长槽并与中间座2通过定位销连接,当外套筒3和内套筒4相对运动时,定位销会在长槽中滑动,防止拉杆6出现卡死;这种方法虽然可以保证内套筒的稳定性,但是在强度方面不是很理想,所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拉杆6分为主动杆61和从动杆62,所述主动杆61与内套筒4的连接座42相铰接,所述从动杆62与中间座2相铰接,从动杆62套接在主动杆61的外壁上来实现拉杆6整体的伸缩,当外套筒3和内套筒4相对运动时,主动杆61会在从动杆62中滑动,这种实施方式不仅保证了外套筒3和内套筒4配合的稳定性而且在强度方面也很理想。
[0024]在实际工作时外套筒3和内套筒4相对运动时会产生摩擦,为了增加外套筒3和内套筒4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筒3的内壁设有内摩擦套32,所述内套筒4的外壁设有外摩擦套43, 所述内摩擦套32和外摩擦套43相配合。[0025]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针对所要承载的重量选择弹簧5的个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5设有两根。在本结构中的外套筒3和内套筒4的形状也可以根据需要或弹簧5的个数来确定,例如圆柱体形状、长方体形状等;当只有一根弹簧时,外套筒3和内套筒4为圆柱体形状或长方体都可以;当有多跟弹簧时,外套筒3和内套筒4是长方体形状则更加合适。
[0026]为了增加整体的稳定性,所述中间座2和两个内套筒4的连接座42之间分别连接有两根拉杆6,因为每一侧都设有两根拉杆6,所以即使一侧的某一根拉杆6出现问题也能继续提供稳定的支撑,防止危险的突然发生,提高了运输车的安全性、保证了运输车上的人员安全。
[00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筒3和车架横梁I之间还连有多个加强筋板8,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安全稳定性。
[0028]以拖挂车为例,拖挂车包括前、后转向桥,本结构作为中间桥安装在车身的中间位置,在正常情况下外套筒3和内套筒4之间的弹簧5处于半压缩状态,通过以下两种情况说明本结构是作用原理:第一种情况是当拖挂车上坡时,在前转向桥上的车轮在坡面上而后转向桥上的车轮在平地上的这段时间内,因为弹簧5处于半压缩状态,所以当车身中部悬空时弹簧5展开使得悬挂7带动车轮9向下运动支撑到坡面上,对车身中部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并且因为拉杆6的作用使得弹簧5不会很容易的展开或压缩,也就进一步提高了本结构所能支撑的重量;第二种情况是当前、后转向桥上的车轮以及本结构上的车轮均在坡面上并且前转向桥即将下坡时,因为车身的大部分还都在上坡面,所以当运输车继续前进时前转向桥上的车轮会翘起,而此时因为弹簧5是半压缩状态,所以因为车身重量会使弹簧5继续压缩,这样就使得整个车身下降,那么前转向桥上的车轮也就可以继续支撑在坡面上而不会悬空。以上两种情况都可以使前、后转向桥和承重桥在同一平面上,也就使得各桥上的车轮一直支撑在地面上,杜绝了不安全因素和车身损坏问题的发生。
[002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式升降桥结构,能够解决大跨度多组车桥的运输车在上下坡以及路面坑洼时中间桥或前后桥悬空的问题。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意义。
[0030]上述实施方式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在不违背总体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改进,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机械式升降桥结构,所述升降桥安装在车身中部的车架横梁(I)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桥结构包括中间座(2)、两套相配合的外套筒(3)和内套筒(4),所述外套筒(3)可滑动的套接在内套筒(4)的外壁上,所述外套筒(3)设有上盖(31)、内套筒(4)设有下盖(41),所述上盖(31)和下盖(41)之间设有弹簧(5 ),所述中间座(2 )安装在车架横梁(I)底面的中间位置,所述外套筒(3)竖直安装在车架横梁(I)底面的两端,所述内套筒(4)的下部设有连接座(42 ),所述连接座(42 )通过拉杆(6 )与中间座(2 )相铰接,所述内套筒(4)的底端与运输车的悬挂(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升降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6)分为主动杆(61)和从动杆(62),所述从动杆(62)套接在主动杆(61)的外壁上形成可伸缩的拉杆(6),所述主动杆(61)与内套筒(4)的连接座(42)相铰接,所述从动杆(62)与中间座(2)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升降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3)的内壁设有内摩擦套(32),所述内套筒(4)的外壁设有外摩擦套(43),所述内摩擦套(32)和外摩擦套(43)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升降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套外套筒(3)的上盖(31)和内套筒(4)的下盖(41)之间均设有两根弹簧(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升降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座(2)和两个内套筒(4)的连接座(42 )之间分别连接有两根拉杆(6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升降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3)和车架横梁(I)之间还连有多个加强筋板(8)。
【文档编号】B60G17/02GK203681194SQ201320811180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0日
【发明者】郭在明, 邹火照 申请人: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