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耕作机械宽铁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9472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小型耕作机械宽铁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耕作机械宽铁轮,包括外轮圈(1)、内轮圈(5)、幅板(4)、幅条(6)、与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轴套(7),内轮圈(5)通过幅条(6)与轴套(7)固定连接,外轮圈(1)通过幅板(4)与内轮圈(5)固定连接,所述的外轮圈(1)的直径小于内轮圈(5)的直径,内轮圈(5)侧的幅板(4)与内轮圈(5)外径平齐,外轮圈(1)侧的幅板(4)露出外轮圈(1)外径;所述的外轮圈(1)和内轮圈(5)之间通过支撑杆(2)设有与幅板(4)固定连接的内固定圈(3)。采用本结构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生产加工方便、抓地力量大、平地作业无跳动、过田埂不打滑等优点。
【专利说明】小型耕作机械宽铁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宽铁轮,特别是一种小型耕作机械上使用的宽铁轮。
【背景技术】
[0002]小型耕作机械由于价格低廉、转向灵活、轻便,特别适合南方丘陵地区水田、旱地、坡地、蔬菜大棚上作业,为了提高小型耕作机械的抓地力量,保证作业时不打滑,轮子一般使用宽铁轮。目前的宽铁轮结构是外轮圈、内轮圈的直径一样大小,内外轮圈的外径与辐板平齐。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是:一是在平地作业时由于外轮圈和内轮圈的直径一样大小,外轮圈或内轮圈碰到硬块就会产生跳动。二是小型耕作机械在过田埂时,由于田埂较硬,宽铁轮主要以外轮圈和内轮圈与田埂接触为主,幅板与田埂接触为辐,由于宽铁轮抓地力量不足,在过田埂时容易打滑,过田埂非常困难。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开发和研制,但至今尚未有较理想的产品面世。

【发明内容】

[0003]为克服现有宽铁轮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生产加工方便、抓地力量大、平地作业无跳动、过田埂不打滑的小型耕作机械宽铁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外轮圈、内轮圈、幅板、幅条、与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轴套,内轮圈通过幅条与轴套固定连接,外轮圈通过幅板与内轮圈固定连接,所述的外轮圈的直径小于内轮圈的直径,内轮圈侧的幅板与内轮圈外径平齐,外轮圈侧的幅板露出外轮圈外径。
[000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外轮圈和内轮圈之间通过支撑杆设有与幅板固定连接的内固定圈。
[0006]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和效果:一是由于外轮圈的直径小于内轮圈的直径,内轮圈侧的幅板与内轮圈外径平齐,外轮圈侧的幅板露出外轮圈外径,在平地作业时内轮圈着地,不会发生因内外轮圈同时着地时产生的跳动现象;在过田埂时外轮圈侧的幅板可有效地扎入地面,大大提高抓地力量,保证过田埂不打滑。二是由于幅板上通过支撑杆固定有内固定圈,不仅可以控制宽铁轮的抓地深度,而且可以提高了幅板的机械强度,可以保证幅板不变形,进一步延长宽铁轮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其中I外轮圈,2支撑杆,3内固定圈,4幅板,5内轮圈,6幅条,7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耕作机械宽铁轮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外轮圈1、内轮圈5、幅板4、幅条6以及与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轴套7,内轮圈5通过幅条6与轴套7固定连接,外轮圈I通过幅板4与内轮圈5固定连接,所述的外轮圈I的直径小于内轮圈5的直径,内轮圈5侧的幅板4与内轮圈5外径平齐,外轮圈I侧的幅板4露出外轮圈I外径。在平地作业时内轮圈5着地,行走时不会产生跳动,行驶平稳;在过田埂时外侧的幅板4可有效地扎入地面,可以有效提高抓地力量,保证过田埂轻松方便、不打滑。
[0010]为了控制抓地深度以及提高幅板的机械强度,所述的外轮圈I和内轮圈5之间通过支撑杆2设有与幅板4固定连接的内固定圈3。
[0011]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基础上,所作出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小型耕作机械宽铁轮,包括外轮圈(I)、内轮圈(5)、幅板(4)、幅条(6)、与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轴套(7),内轮圈(5)通过幅条(6)与轴套(7)固定连接,外轮圈(I)通过幅板⑷与内轮圈(5)固定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外轮圈⑴的直径小于内轮圈(5)的直径,内轮圈(5)侧的幅板⑷与内轮圈(5)外径平齐,外轮圈(I)侧的幅板⑷露出外轮圈⑴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耕作机械宽铁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外轮圈(I)和内轮圈(5)之间通过支撑杆(2)设有与幅板⑷固定连接的内固定圈(3)。
【文档编号】B60B15/18GK203611643SQ201320868716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7日
【发明者】张乾深, 楼美兰 申请人:浙江四方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