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天窗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8137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车用天窗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天窗装置,该车用天窗装置具备:第一部件,其具有在面板托架以及导轨托架之间与面板托架以及导轨托架的一方的作为第一托架抵接的抵接部、突设于该抵接部并插通于在面板托架以及导轨托架的另一方的作为第二托架形成的安装孔中的插通部、以及形成于该插通部的前端部并在与抵接部之间在一定范围内允许第二托架沿车宽方向的移动的防脱部;以及第二部件,其紧固于该第一部件。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在非紧固状态下允许第一托架以及第二托架的沿车辆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在紧固状态下限制第一托架以及第二托架的沿车辆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
【专利说明】
车用天窗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天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作为车用天窗装置,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装置。如图17所示,该车用天窗装置具备:第一托架83,其固定于用于对形成于车辆的车顶部80的开口部81进行开闭的可动面板82 ;以及第二托架85,其以能够自由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沿车辆前后方向延设在可动面板82的下方的导轨84。上述第一托架83以及第二托架85配置为沿车宽方向对置。另外,该车用天窗装置具备:螺钉部件86,其沿车宽方向延伸并插通于第一托架83 ;以及螺母部件87,其在车宽方向的第一托架83以及第二托架85之间与螺钉部件86螺合。
[0003]螺母部件87伴随着螺钉部件86的旋转而将第一托架83沿车宽方向夹持于与第一托架83对置的基座部87a以及螺钉部件86的头部86a之间,从而固定于该第一托架83。另外,固定于第一托架83的螺母部件87利用从基座部87a沿车宽方向外延的卡合部87b在螺钉部件86的旋转方向上与第二托架85的上表面压接,从而相对于第二托架85的转动被限制。
[0004]另外,固定于第一托架83的螺母部件87在设置于其前端的防脱部87c与基座部87a之间,允许第二托架85相对于第一托架83的沿车宽方向的移动。因此,对于螺母部件87而言,即使第二托架85相对于第一托架83的位置沿车宽方向变化,也能够对该变化进行吸收从而对第二托架85进行支承。
[0005]在该情况下,第二托架85相对于第一托架83的位置能够沿车宽方向进行调整,从而例如即使不使导轨84沿车宽方向大型化,也能够对上述第一托架83以及第二托架85可靠地进行连结。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83941号公报
[0007]然而,在专利文献I的车用天窗装置中,第二托架85无法相对于第一托架83沿车辆前后方向移动。因此,为了即使第二托架85相对于第一托架83的位置沿车辆前后方向变化,也能够对上述第一托架83以及第二托架85进行连结,而需要预先使例如供螺钉部件86插通的第一托架83的轴插通孔83a沿车辆前后方向扩大。在该情况下,螺钉部件86的头部86a(或者垫圈)相应地大型化,不得已使组装性、车辆搭载性恶化。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固定于可动面板的第一托架以及以能够自由移动的方式支承于导轨的第二托架的相对位置沿车辆前后方向变化,也能够对两托架更加可靠地进行连结的车用天窗装置。
[0009]解决上述课题的车用天窗装置具备:可动面板,其适于开闭形成于车辆的车顶部的开口 ;面板托架,其适于固定于所述可动面板;导轨,其适于沿车辆前后方向延设在所述可动面板的下方;导轨托架,其适于以能够自由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导轨,并配置为与所述面板托架沿车宽方向对置;第一部件,其具有在车宽方向的所述面板托架以及所述导轨托架之间与所述面板托架以及所述导轨托架的一方的作为第一托架抵接的抵接部、沿车宽方向突设于该抵接部并插通于在所述面板托架以及所述导轨托架的另一方的作为第二托架上形成的安装孔中的插通部、以及朝外突设于该插通部的贯通所述安装孔的前端部并卡合于所述安装孔的缘部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在一定范围内允许所述第二托架的沿车宽方向的移动的防脱部;以及第二部件,其具有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夹持所述第一托架的头部、以及沿车宽方向插通于所述第一托架的轴部,所述第二部件紧固于所述第一部件,上述第一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部件在非紧固状态下允许上述第一托架以及上述第二托架的沿车辆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在紧固状态下限制上述第一托架以及上述第二托架的沿车辆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
[0010]根据该结构,对上述第一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部件进行紧固,从而供上述抵接部抵接的上述第一托架夹持于上述第一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部件之间(抵接部以及头部之间)并固定于上述第一部件。另一方面,形成有上述安装孔的上述第二托架以在卡合于上述安装孔的缘部的上述防脱部与上述抵接部之间沿车宽方向的移动在一定范围内被允许的方式固定于上述第一部件。在该情况下,上述第一托架以及上述第二托架的相对位置能够沿车宽方向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对上述第一托架以及第二托架更加可靠地进行连结。
[0011]此时,在上述第一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部件的非紧固状态下,允许上述第一托架以及上述第二托架的沿车辆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因此,例如即使上述第一托架以及上述第二托架的组装位置沿车辆前后方向错位,通过调整上述第一托架以及上述第二托架的沿车辆前后方向的相对位置同时将上述第一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部件从非紧固状态切换成紧固状态,也能够更加可靠地连结上述第一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部件。而且,在上述第一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部件的紧固状态下,限制上述第一托架以及上述第二托架的沿车辆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从而能够将上述第一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部件保持于调整后的车辆前后方向的相对位置。
[0012]对于上述车用天窗装置而言,优选具备对上述第二托架朝向上述抵接部沿车宽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
[0013]根据该结构,被上述施力部件施力的上述第二托架与上述抵接部抵接或者接近。因此,例如当在上述第二托架在临时组装了上述第一部件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组装上述第一托架时,车宽方向的间隙堵塞,从而能够抑制上述第一托架进入上述第二托架与上述抵接部之间。因此,能够提高组装性。
[0014]对于上述车用天窗装置而言,上述第一部件优选具备从上述抵接部沿车宽方向外延并覆盖上述第二托架的覆盖设置部。
[0015]根据该结构,例如当在上述第二托架在临时组装了上述第一部件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组装上述第一托架时,若在其组装方向配置有上述覆盖设置部,则能够抑制上述第一托架进入上述第二托架与上述抵接部之间、搭接在上述第二托架。因此,能够提高组装性。
[0016]对于上述车用天窗装置而言,上述第一部件具有与上述第二托架嵌合而限制沿车辆前后方向的移动的嵌合部,在上述抵接部以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有供上述轴部沿车宽方向插通的插通孔。
[0017]根据该结构,上述第一部件的上述嵌合部与上述第二托架嵌合从而沿车辆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限制。而且,上述第二部件在将上述轴部沿车宽方向插通于上述抵接部(插通孔)并上述头部与上述抵接部之间夹持上述第一托架时,能够在上述插通孔内对上述轴部沿车辆前后方向进行位置调整。如上,能够以上述嵌合部以及长孔状的上述插通孔的组合的非常简易的构造,伴随着非紧固状态以及紧固状态的切换,来切换上述第一托架以及上述第二托架的沿车辆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的允许以及限制。
[0018]对于上述车用天窗装置而言,优选上述第一部件具备:螺母部件,其具有以间隙配合的方式插入上述安装孔的上述插通部以及上述防脱部;以及保持部件,其具有与沿车宽方向突设于上述第二托架的嵌合突部嵌合的上述抵接部作为上述嵌合部,上述第二部件构成为紧固于上述螺母部件,并通过总体紧固对上述第一托架以及上述保持部件进行结合。
[0019]根据该结构,将上述第一部件划分成具有作为上述嵌合部发挥功能的上述抵接部的上述保持部件、和用于与上述第二部件进行紧固的上述螺母部件,从而能够采用对各个用途最适宜的材料,进而能够提高各功能的可靠性。特别地,涉及与上述第二部件紧固的上述螺母部件不被上述抵接部(保持部件)的材料强度制约,从而能够适当地确保与上述第二部件紧固的紧固强度,进而能够适当地确保上述第一托架以及上述保持部件(抵接部)的结合强度。另外,兼用上述抵接部作为上述嵌合部,从而能够减少部件件数。
[0020]对于上述车用天窗装置而言,优选上述嵌合部是插嵌于上述安装孔的上述插通部,上述第一部件一体地具有上述抵接部、上述插通部、上述防脱部、以及以相互对置的方式朝内突设于第一部件的贯通上述安装孔的前端部的凸缘,将上述第二部件的上述轴部插通于上述两凸缘之间。
[0021]根据该结构,对上述第一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部件进行紧固,从而上述第一托架夹持于上述抵接部以及上述头部之间并固定于上述第一部件。另一方面,上述第二托架以使上述两防脱部弹性变形并且将上述插通部插嵌于上述安装孔从而将通过了该安装孔的上述两防脱部卡合于上述安装孔的缘部的方式固定于上述第一部件。此时,在上述两凸缘之间插通有上述第二部件的上述轴部,从而上述两防脱部欲从上述安装孔拔出时的弹性变形的起点成为上述凸缘以及上述轴部的抵接位置。因此,例如与在上述两凸缘之间未插通有上述第二部件的上述轴部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弹性变形所涉及的力的力矩的长度,从而能够抑制上述两防脱部的弹性变形。由此,能够抑制上述第一部件从上述第二托架脱落,进而能够减少上述第一托架以及上述第二托架的连结脱落的可能性。
[0022]对于上述车用天窗装置而言,优选上述第一部件具有上述抵接部、以间隙配合的方式插入上述安装孔的上述插通部、以及上述防脱部,在上述安装孔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并设的多个卡止槽,在上述插通部形成有在紧固上述第二部件的旋转方向卡合于上述多个卡止槽的任意一个的卡止突部。
[0023]根据该结构,上述第一部件选择供形成于上述插通部的上述卡止突部卡合的上述多个卡止槽的任意一个,从而能够对上述插通部沿车辆前后方向进行位置调整,并且在紧固上述第二部件的旋转方向使上述卡止突部与该卡止槽卡合,从而能够限制上述插通部的沿车辆前后方向的移动。如上,能够以上述多个卡止槽以及上述卡止突部的组合的非常简易的构造,伴随着非紧固状态以及紧固状态的切换,来切换上述第一托架以及上述第二托架的沿车辆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的允许以及限制。
[0024]对于上述车用天窗装置而言,优选上述保持部件具有在与上述抵接部之间沿车宽方向夹持上述螺母部件的支承壁部。
[0025]根据该结构,例如,在上述插通部插通于上述安装孔的上述螺母部件组装上述保持部件,从而能够通过上述抵接部以及上述支承壁部沿车宽方向夹持上述螺母部件。由此,能够在上述第二托架临时固定上述螺母部件,从而能够提高组装性。
[0026]对于上述车用天窗装置而言,优选在上述支承壁部形成有与上述防脱部嵌合的嵌
A μ-1=I / I O
[0027]根据该结构,例如,在上述插通部插通于上述安装孔的上述螺母部件组装上述保持部件,从而上述防脱部以及上述嵌合片嵌合。由此,能够使临时固定于上述第二托架的上述螺母部件的姿势更加稳定化,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组装性。
[0028]另外,在与上述嵌合片的嵌合中应用上述防脱部,从而能够避免形状复杂化。
[0029]对于上述车用天窗装置而言,优选设置于上述抵接部的螺母部件以及上述轴部螺合,从而对上述第一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部件进行紧固。
[0030]根据该结构,上述第一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部件在上述部件(抵接部以及头部)夹持的上述第一托架的附近被紧固,因此能够对上述第一托架更加坚固地进行固定。
[0031]对于上述车用天窗装置而言,优选在上述两凸缘形成有与上述轴部螺合的前端侧内螺纹部。
[0032]根据该结构,上述两凸缘的上述前端侧内螺纹部以及上述轴部螺合,从而能够根据该轴部(第二部件)的紧固量(旋转量)对上述前端侧内螺纹部嵌入上述头部侧的嵌入量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对与该嵌入量相关的上述两防脱部的向外的突出长(防脱的高度)进行调整。由此,能够对上述两防脱部以及上述安装孔的缘部卡合的卡合量进行调整。
[0033]对于上述车用天窗装置而言,优选上述螺母部件是在上述抵接部被切开的内螺纹部。
[0034]根据该结构,上述螺母部件是在上述抵接部被切开的内螺纹部,从而例如与和上述抵接部另行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部件件数。
[0035]对于上述车用天窗装置而言,优选上述螺母部件构成为具备:板部件,其具有上述抵接部;以及螺母主体,其结合于上述板部件,并一体地具有上述插通部以及上述防脱部。
[0036]根据该结构,在将形成有上述安装孔的上述第一托架以及上述第二托架的另一方固定于上述螺母部件时,只要在将上述螺母主体的上述插通部预先以间隙配合的方式插入上述安装孔的状态下,在上述螺母主体结合上述板部件即可,能够顺利地进行该固定作业。
[0037]解决上述课题的车用天窗装置具备:可动面板,其用于开闭形成于车辆的车顶部的开口部;面板托架,其固定于上述可动面板;导轨,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设在上述可动面板的下方;导轨托架,其以能够自由移动的方式支承于上述导轨,并配置为与上述面板托架沿车宽方向对置;安装部件,其一体地具有在车宽方向的所述面板托架以及所述导轨托架之间与所述面板托架以及所述导轨托架的任意一方的作为第一托架抵接的抵接部、沿车宽方向突设于该抵接部并插嵌于在所述面板托架以及所述导轨托架的任意另一方的作为第二托架上形成的安装孔中的插通部、以相互对置的方式朝内突设于该插通部的贯通所述安装孔的前端部的凸缘、以及朝外突设于所述插通部的贯通所述安装孔的前端部并卡合于所述安装孔的缘部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允许所述第二托架的沿车宽方向的移动的防脱部;以及螺钉部件,其具有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夹持所述第一托架的头部以及沿车宽方向插通于所述第一托架的轴部,所述螺钉部件紧固于所述安装部件,将该轴部插通于所述两凸缘之间。
[0038]根据该结构,对上述安装部件以及上述螺钉部件进行紧固,从而供上述抵接部抵接的上述第一托架夹持于上述抵接部以及上述头部之间并固定于上述安装部件。另一方面,形成有上述安装孔的上述第二托架以使上述两防脱部弹性变形并且将上述插通部插嵌于上述安装孔从而将通过了该安装孔的上述两防脱部卡合于上述安装孔的缘部的方式固定于上述安装部件。而且,上述第二托架在上述抵接部以及上述两防脱部之间沿车宽方向的移动被允许。在该情况下,上述第一托架以及上述第二托架的相对位置能够沿车宽方向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对上述第一托架以及第二托架更加可靠地进行连结。
[0039]特别地,在上述两凸缘之间插通有上述螺钉部件的上述轴部,从而上述两防脱部欲从上述安装孔拔出时的弹性变形的起点成为上述凸缘以及上述轴部的抵接位置。因此,例如与在上述两凸缘之间未插通有上述螺钉部件的上述轴部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弹性变形所涉及的力的力矩的长度,从而能够抑制上述两防脱部的弹性变形。由此,能够抑制上述安装部件从上述第二托架脱落,进而能够减少上述第一托架以及上述第二托架的连结脱落的可能性。
[0040]另外,上述插通孔若为供上述轴部沿车辆前后方向以间隙配合的方式插入的长孔,则在上述抵接部的上述插通孔插通上述轴部时,能够在上述插通孔(长孔)的范围内对上述轴部沿车辆前后方向进行位置调整,从而能够沿车辆前后方向缩小用于供形成于上述第一托架的上述轴部插通的轴插通孔。
[0041]解决上述课题的车用天窗装置具备:可动面板,其用于开闭形成于车辆的车顶部的开口部;面板托架,其固定于上述可动面板;导轨,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设在上述可动面板的下方;导轨托架,其以能够自由移动的方式支承于上述导轨,并配置为与上述面板托架沿车宽方向对置;螺母部件,其具有在车宽方向的所述面板托架以及所述导轨托架之间与所述面板托架以及所述导轨托架的任意一方的作为第一托架抵接的抵接部、沿车宽方向突设于该抵接部并以间隙配合的方式插入在所述面板托架以及所述导轨托架的任意另一方的作为第二托架上形成的安装孔中的插通部、以及形成于该插通部的贯通所述安装孔的前端部并卡合于所述安装孔的缘部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允许所述第二托架的沿车宽方向的移动的防脱部;以及螺钉部件,其沿车宽方向插通于上述第一托架并紧固于上述螺母部件,在上述安装孔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并设的多个卡止槽,在上述插通部形成有在紧固上述螺钉部件的旋转方向卡合于上述多个卡止槽的任意一个的卡止突部。
[0042]根据该结构,对上述螺母部件以及上述螺钉部件进行紧固,从而上述第一托架夹持于上述部件之间(抵接部以及头部之间)并固定于上述螺母部件。另一方面,上述第二托架以在卡合于上述安装孔的缘部的上述防脱部与上述抵接部之间沿车宽方向的移动被允许的方式固定于上述螺母部件。在该情况下,上述第一托架以及上述第二托架的相对位置能够沿车宽方向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对上述第一托架以及第二托架更加可靠地进行连结。
[0043]此时,上述螺母部件选择供形成于上述插通部的上述卡止突部卡合的上述多个卡止槽的任意一个,从而能够对上述插通部沿车辆前后方向进行位置调整,并且在紧固上述螺钉部件的旋转方向使上述卡止突部与该卡止槽卡合,从而能够卡止上述插通部的沿车辆前后方向的移动。如上,上述第一托架以及上述第二托架的相对位置能够沿车辆前后方向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对上述第一托架以及第二托架更加可靠地进行连结。另外,能够沿车辆前后方向缩小形成于供上述抵接部抵接的上述第一托架以及上述第二托架的任意一方的、用于供上述螺钉部件插通的轴插通孔。因此,能够使上述螺钉部件的头部或者垫圈相应地小型化,进而能够提高组装性、车辆搭载性。
[0044]本实用新型存在即使固定于可动面板的面板托架以及以能够自由移动的方式支承于导轨的导轨托架的相对位置沿车辆前后方向变化,也能够对两托架更加可靠地进行连结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5]图1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俯视图。
[0046]图2是沿着图1的2-2线的剖视图。
[0047]图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0048]图4(a)是从车宽方向内侧观察该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4(b)是沿着图4(a)的4B-4B线的剖视图。
[0049]图5(a)是从车宽方向内侧观察组装于功能托架的保持部件等的侧视图,图5(b)?图5(d)是沿着图5(a)的5B-5B线、5C-5C线、5D-?线的剖视图。
[0050]图6 (a)?图6(c)是保持部件的俯视图,且是从车宽方向内侧观察的侧视图,且是从车辆后方观察的主视图。
[0051]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2的剖视图。
[0052]图8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0053]图9(a)是从车宽方向内侧观察该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9(b)是沿着图9(a)的9B-9B线的剖视图。
[0054]图10(a)?图10(c)是安装部件的俯视图,且是从车宽方向内侧观察的侧视图,且是从车宽方向外侧观察的侧视图。
[0055]图11(a)是从车宽方向内侧观察组装于功能托架的安装部件的侧视图,图11(b)是沿着图11(a)的11B-11B线的剖视图。
[0056]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2的剖视图。
[0057]图1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0058]图1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纵向剖视图。
[0059]图15是表示螺母部件相对于功能托架的沿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调整方式的说明图。
[0060]图1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组装方式的纵向剖视图。
[0061]图17是表示以往方式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2](第一实施方式)
[0063]参照图1?图6对车用天窗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将车辆前后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将车辆高度方向上方以及下方分别称为“上方”以及“下方”。另夕卜,将朝向车室内侧的车宽方向内侧称为“车辆内侧”,将朝向车室外侧的车宽方向外侧称为“车辆外侧”。
[0064]如图1所示,在汽车等的车顶部10形成有大致四边形的开口 11,并且设置有例如由玻璃板构成的大致四边形的可动面板12。此外,在成为可动面板12的下方(在图1中为与纸面正交的内侧)的开口 11的车宽方向两缘部沿前后方向分别延设有例如由铝合金的挤压材料构成的一对导轨13。
[0065]接下来,对可动面板12的支承构造进行说明。此外,可动面板12的支承构造基本上在车宽方向对称(左右对称),因此以下仅对车宽方向一侧的该构造进行说明。
[0066]如图2所示,在各导轨13以沿前后方向(在图2中为与纸面正交的方向)能够自由滑动的方式支承有滑动部件21,并且在该滑动部件21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支承有沿车辆高度方向直立并沿前后方向延设的、例如由金属板构成的作为导轨托架的功能托架22的前端部。换句话说,功能托架22经由滑动部件21以能够自由移动的方式支承于导轨13。
[0067]此外,功能托架22的后端部连接于以沿着导轨13能够沿前后方向自由滑动的方式被支承的适当的后蹄(省略图示)(省略对功能托架22以及后蹄的连接方式的说明)。该后蹄被驱动单元(例如马达等,省略图示)驱动为沿前后方向移动,伴随着其前后方向的移动以功能托架22的前端部为支点使该功能托架22沿车辆高度方向转动,或者使该功能托架22沿着导轨13沿前后方向移动。
[0068]另一方面,在可动面板12的下表面安装有例如由金属板构成的面板托架23。该面板托架23具有接合于可动面板12的下表面的固定部23a、以及从该固定部23a的车内侧端朝下方延伸的安装部23b并呈大致L字形状。此外,安装部23b配置为在功能托架22的车内侧与该功能托架22在车宽方向对置。功能托架22以及面板托架23的一方为第一托架,功能托架22以及面板托架23的另一方为第二托架。
[0069]接下来,对功能托架22以及面板托架23的连结构造进行说明。
[0070]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功能托架22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开口的透孔22a。而且,在透孔22a的前后方向两缘部一体成形有例如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成形体25。透孔22a在两成形体25之间形成安装孔24。该安装孔24呈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长方形。此外,两成形体25分别具有在前后方向相互对置的一侧以成为大致平行的方式朝车内侧突出的作为嵌合突部的大致爪状的突起部25a。
[0071]另一方面,在面板托架23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开口的轴插通孔31。该轴插通孔31呈沿车辆高度方向延伸的大致长方形。此外,轴插通孔31配置为在车辆高度方向具有比安装孔24的开口宽度稍大的开口宽度,并且在前后方向具有比安装孔24的开口宽度(两成形体25之间的距离)小的开口宽度,并以大致收纳在该安装孔24内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对置。
[0072]在功能托架22支承有例如由金属板构成的保持部件40。如图5 (a)?图5 (d) 一并表示那样,该保持部件40具有大致四边形状的抵接部41,该抵接部41具有比功能托架22的上缘部以及安装孔24的下缘部之间的车辆高度方向的距离大的车辆高度方向的尺寸。该抵接部41的下侧部位经由形成于车辆高度方向中间部的前后一对阶差41b沿前后方向缩小,该下侧部位的前后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与两突起部25a之间的前后方向的距离相同,且比安装孔24的前后方向的开口宽度大。
[0073]该抵接部41在车宽方向的功能托架22以及面板托架23之间与该面板托架23抵接。此时,抵接部41的下侧部位在将两阶差41b载置于两突起部25a的方式下与功能托架
22(两突起部25a)嵌合。换句话说,抵接部41 一并具有对保持部件40相对于功能托架22的沿前后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作为嵌合部的功能。另外,在两突起部25a载置有两阶差41b,从而抵接部41 一并对保持部件40相对于功能托架22的朝下方的移动进行限制。此夕卜,在抵接部41的中央部形成有在车宽方向开口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椭圆形的插通孔41a。该插通孔41a在抵接部41与保持部件40嵌合等的状态下,在安装孔24的中央部沿车宽方向对置。
[0074]另外,如图6(a)?图6(c) —并表示那样,保持部件40具有从抵接部41的上缘部的前后方向两端部朝车外侧分别外延的一对第一覆盖设置部42,并且具有被抵接部41的上缘部的两第一覆盖设置部42夹持的从前后方向中间部朝车外侧外延的第二覆盖设置部
43。两第一覆盖设置部42的朝车外侧外延的外延长被设定为比第二覆盖设置部43的朝车外侧外延的外延长大。另外,第二覆盖设置部43的朝车外侧外延的外延长被设定为比安装孔24的功能托架22的板厚大。并且,在抵接部41与保持部件40嵌合等的状态下,两第一覆盖设置部42以及第二覆盖设置部43位于比功能托架22的上缘部更靠上方。换句话说,两第一覆盖设置部42以及第二覆盖设置部43以接近功能托架22的方式覆盖功能托架22的上方。两第一覆盖设置部42以及第二覆盖设置部43构成覆盖设置部。
[0075]另外,保持部件40具有从两第一覆盖设置部42的车外侧端朝下方分别外延的一对弹性壁部44,并且具有从第二覆盖设置部43的车外侧端朝下方外延的支承壁部45。支承壁部45的朝下方外延的外延长被设定为与抵接部41的朝下方外延的外延长相同,且比两弹性壁部44的朝下方外延的外延长大。此外,各弹性壁部44的下端部以朝车内侧弯曲的方式形成弹性片44a。
[0076]在支承壁部45的中央部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开口并沿车辆高度方向延伸的大致长方形的支承孔45a。该支承孔45a的中心与上述插通孔41a的中心大致一致。而且,支承孔45a的车辆高度方向两缘部随着在车辆高度方向相互接近并朝向车辆高度方向而朝向车内侧被切开而分别形成嵌合片45b。
[0077]如图5(a)?图5(d)所示,在保持部件40支承有螺母部件46。即,螺母部件46具有具有与上述安装孔24的车辆高度方向的开口宽度相同的车辆高度方向的尺寸的大致四棱柱状的插通部47,并且具有从该插通部47的车外侧端的上缘部以及下缘部朝相互隔离的车辆高度方向外延的一对凸缘状的防脱部48。而且,在插通部47形成有具有与上述插通孔41a的车辆高度方向的开口宽度相同的内径并在车宽方向开口的螺纹孔47a。插通部47的轴线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与抵接部41以及支承壁部45(嵌合片45b)之间的车宽方向的距离相同,两防脱部48之间的车辆高度方向的距离被设定为与上述两嵌合片45b之间的车辆高度方向的距离相同。螺母部件46在将插通部47插通?支承于安装孔24的状态下,夹持于从上方被组装的保持部件40的抵接部41以及支承壁部45之间。由此,对于螺母部件46而言,在插通部47的车内侧端与抵接部41抵接并且插通部47的车外侧端的前后方向两缘部与支承孔45a的前后方向两缘部分别抵接的状态下,两防脱部48与两嵌合片45b嵌合,从而被支承于保持部件40。保持部件40以及螺母部件46构成第一部件。
[0078]此处,抵接部41以及两防脱部48隔着功能托架22配置于功能托架22的车内侧以及车外侧,保持部件40以及螺母部件46利用上述抵接部41以及两防脱部48在沿车宽方向夹持功能托架22的方式下支承于该功能托架22。换句话说,保持部件40以及螺母部件46将抵接部41或者两防脱部48卡合于安装孔24的对置的缘部,从而能够限制沿车宽方向的移动。换言之,功能托架22能够在抵接部41以及两防脱部48之间的范围内,相对于保持部件40等沿车宽方向进行位置调整。
[0079]如图5(d)所示,从各第一覆盖设置部42朝下方外延的弹性壁部44利用弹性片44a经由成形体25与功能托架22的车外侧面压接。由此,功能托架22朝向抵接部41沿车宽方向被始终施力。
[0080]此外,支承于支承壁部45的螺母部件46能够使两防脱部48与两嵌合片45b滑动接触并且在支承孔45a以及安装孔24的范围内沿前后方向移动。此时,螺母部件46 (插通部47)的螺纹孔47a也沿前后方向移动,但抵接部41的插通孔41a能够在其前后方向的范围内使内螺纹孔47a沿车宽方向敞开。换句话说,螺母部件46即使相对于功能托架22 (安装孔24)以及保持部件40沿前后方向移动,若在插通孔41a的前后方向的范围内,则螺纹孔47a整体沿车宽方向也被敞开。
[0081]如图4以及图5(c)所示,在与螺母部件46 —同支承于功能托架22的保持部件40的抵接部41的车内侧面抵接有从上方被组装的上述面板托架23。此时,配置为面板托架23的轴插通孔31的中心以及插通孔41a的中心在车辆高度方向相互成为相同的位置。
[0082]而且,在轴插通孔31插通有紧固于螺母部件46的作为第二部件的螺钉部件50。即,该螺钉部件50例如由金属材料构成,并一体地具有头部51以及轴线从该头部51沿车宽方向延伸的轴部52。头部51配置为与轴部52同轴,并由形成有大致星形的槽的大致锅形的螺纹头51a以及从该螺纹头51a的轴部52侧的前端朝以轴部52的中心线为中心的径向突出的大致圆形的垫圈部51b构成。垫圈部51b的外径被设定为比轴插通孔31的最大开口宽度大。
[0083]另外,在轴部52形成有螺纹牙。对于螺钉部件50而言,从车内侧依次以间隙配合的方式插入面板托架23的轴插通孔31以及保持部件40 (抵接部41)的插通孔41a的轴部52与螺母部件46的螺纹孔47a螺合,从而紧固于螺母部件46。
[0084]此处,在螺钉部件50的紧固以间隙配合的方式的状态(以下,也称为“非紧固状态”)下,与该螺钉部件50 —同使螺母部件46相对于保持部件40以及功能托架22沿前后方向移动,从而功能托架22以及面板托架23的沿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被允许。即,插通于轴插通孔31的轴部52 (螺钉部件50)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在插通孔41a的延伸范围内的任意的位置与螺母部件46的螺纹孔47a螺合。由此,安装孔24内的轴部52等的前后方向的位置能够调整,从而功能托架22以及面板托架23的前后方向的相对位置也能够调整。
[0085]另一方面,在螺钉部件50的紧固坚固的状态(以下,也称为“紧固状态”)下,利用螺钉部件50以及螺母部件46通过总体紧固对面板托架23以及保持部件40 (抵接部41)进行结合。即,保持部件40的抵接部41以及螺钉部件50的头部51 (垫圈部51b)与面板托架23分别抵接,从而面板托架23被轴向力夹持于上述部件之间(抵接部41以及头部51之间)并坚固地固定于保持部件40。由此,能够将使两突起部25a嵌合于保持部件40 (抵接部41)的功能托架22以及面板托架23的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限制在规定的相对位置。
[0086]这样,经由保持部件40、螺母部件46以及螺钉部件50连结于功能托架22的面板托架23与其支承的可动面板12 —同与功能托架22 —体动作。而且,若功能托架22相对于滑动部件21转动,或者功能托架22与滑动部件21 —同沿着导轨13沿前后方向移动,则支承于面板托架23的可动面板12对开口 11进行开闭。特别地,可动面板12与面板托架
23一同相对于功能托架22 (以及导轨13) —定范围内的沿车宽方向的移动被允许,从而能够缓和因制造偏差、组装偏差而带来的影响,进而能够对开口 11更加可靠地进行关闭。
[0087]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
[0088]对于面板托架23而言,在支承于保持部件40等的螺母部件46紧固有螺钉部件50,从而被轴向力夹持于保持部件40以及螺钉部件50之间(抵接部41以及头部51之间),进而坚固地固定于保持部件40。另一方面,功能托架22以在卡合于安装孔24的缘部的两防脱部48与抵接部41之间沿车宽方向的移动在一定范围内被允许的方式固定于保持部件40等。在该情况下,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22的相对位置沿车宽方向能够调整,从而能够对上述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22更加可靠地进行连结。
[0089]另外,在对螺母部件46以及螺钉部件50进行紧固时,插通于轴插通孔31的轴部52 (螺钉部件50)能够相对于将抵接部41嵌合于两突起部25a的保持部件40的插通孔41a在前后方向的其延伸范围内进行位置调整。由此,功能托架22以及面板托架23的前后方向的相对位置也能够调整。而且,若在功能托架22以及面板托架23的前后方向的规定的相对位置且在螺母部件46紧固有螺钉部件50,则功能托架22在该位置固定于面板托架23。如上,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22的相对位置能够沿前后方向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对上述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22更加可靠地进行连结。另外,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22的相对位置能够沿前后方向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对沿该前后方向所要求的上述部件的组装精度进行缓和,进而能够缩小面板托架23的轴插通孔31的前后方向的开口宽度。
[0090]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
[0091]如图3?图5所示,当在功能托架22固定保持部件40等时,首先,将螺母部件46的插通部47从车外侧插入功能托架22的安装孔24,使螺母部件46支承于功能托架22。在该状态下,从功能托架22的上方组装保持部件40,使保持部件40的抵接部41以及支承壁部45 —边与螺母部件46滑动接触一边使上述部件之间夹持螺母部件46。由此,对于螺母部件46而言,在插通部47的车内侧端与抵接部41抵接并且插通部47的车外侧端的前后方向两缘部与支承孔45a的前后方向两缘部分别抵接的状态下,将两防脱部48嵌合于两嵌合片45b,从而支承于保持部件40。
[0092]在该阶段,保持部件40无法相对于功能托架22沿前后方向移动,但是螺母部件46能够一边使两防脱部48与两嵌合片45b滑动接触一边相对于功能托架22沿前后方向移动。
[0093]由此,能够将保持部件40等在临时组装的状态下固定于功能托架22。此外,此时,被两弹性壁部44(弹性片44a)朝车内侧施力的功能托架22与抵接部41抵接或者接近。另夕卜,功能托架22的上方被两第一覆盖设置部42以及第二覆盖设置部43覆盖。
[0094]接着,从保持部件40的上方装入面板托架23,并使其与抵接部41的车内侧面抵接。此时,在面板托架23的组装方向配置有两第一覆盖设置部42以及第二覆盖设置部43,从而能够抑制面板托架23错误地进入抵接部41以及功能托架22之间、搭接在功能托架22的情况。另外,被两弹性壁部44(弹性片44a)朝车内侧施力的功能托架22与抵接部41抵接或者接近。因此,车宽方向的间隙堵塞,从而能够抑制面板托架23错误地进入抵接部41以及功能托架22之间。
[0095]然后,以面板托架23的轴插通孔31的中心以及插通孔41a的中心的车辆高度方向的位置大致一致的方式配置面板托架23。在该状态下,根据面板托架23的轴插通孔31以及保持部件40的插通孔41a (即功能托架22的安装孔24)的前后方向的相对位置,一边使两防脱部48与两嵌合片45b滑动接触一边对螺母部件46的前后方向的位置进行调整。然后,将螺钉部件50的轴部52从车内侧以间隙配合的方式插入面板托架23的轴插通孔31,而使该轴部52与螺纹孔47a螺合,进而对螺钉部件50以及螺母部件46进行紧固。由此,功能托架22在该位置固定于面板托架23。在紧固螺钉部件50以及螺母部件46后,轴部52在插通孔41a内的沿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限制,从而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22的沿前后方向的相对位置被固定。
[0096]由此,功能托架22以及面板托架23经由保持部件40、螺母部件46以及螺钉部件50被连结。
[0097]如以上详述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表示的效果。
[0098](I)在本实施方式中,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22的相对位置能够沿车宽方向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对上述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22更加可靠地进行连结。
[0099]另外,在螺母部件46以及螺钉部件50的非紧固状态下,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22的沿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被允许。因此,例如即使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22的组装位置沿前后方向移动,也能够对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22的前后方向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并且将螺母部件46以及螺钉部件50从非紧固状态切换成紧固状态,从而能够对上述螺母部件46以及螺钉部件50更加可靠地进行连结。而且,在螺母部件46以及螺钉部件50的紧固状态下,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22的沿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被限制,从而能够将上述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22保持在调整后的前后方向的相对位置。
[0100](2)在本实施方式中,被两弹性片44a施力的功能托架22与抵接部41抵接或者接近。因此,例如当在功能托架22在临时组装了保持部件40等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组装面板托架23时,车宽方向的间隙堵塞,从而能够抑制面板托架23进入功能托架22与抵接部41之间。因此,能够提高组装性。
[0101]另外,通过两弹性片44a能够抑制功能托架22的沿车宽方向的振动、伴随与此的异响。
[0102](3)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当在功能托架22在临时组装了保持部件40等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组装面板托架23时,在其组装方向配置有两第一覆盖设置部42以及第二覆盖设置部43,从而能够抑制面板托架23进入功能托架22与抵接部41之间、搭接在功能托架22,并且能够在抵接部41的车内侧进行引导。因此,能够提高组装性。
[0103](4)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保持部件40而言,抵接部41与功能托架22(两突起部25a)嵌合,从而沿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限制。而且,螺钉部件50在使轴部52沿车宽方向插通抵接部41 (插通孔41a)并在头部51与抵接部41之间夹持面板托架23时,能够在插通孔41a内对轴部52沿前后方向进行位置调整。如上,能够以抵接部41以及长孔状的插通孔41a的组合的非常简易的构造,伴随着非紧固状态以及紧固状态的切换,来切换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22的沿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允许以及限制。
[0104](5)在本实施方式中,划分成具有作为嵌合部发挥功能的抵接部41的保持部件40、与用于与螺钉部件50进行紧固的螺母部件46,从而能够采用各个用途所适宜的材料,进而能够提高各功能的可靠性。特别地,涉及与螺钉部件50紧固的螺母部件46不被抵接部41 (保持部件40)的材料强度制约,从而能够适当地确保与螺钉部件50紧固的紧固强度,进而能够适当地确保面板托架23以及保持部件40 (抵接部41)的结合强度。另外,兼用抵接部41作为嵌合部,从而能够减少部件件数。
[0105](6)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插通部47插通于安装孔24的螺母部件46组装保持部件40,从而能够通过抵接部41以及支承壁部45沿车宽方向夹持螺母部件46。由此,能够在功能托架22临时固定螺母部件46,从而能够提高组装性。
[0106](7)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插通部47插通于安装孔24的螺母部件46组装保持部件40,从而两防脱部48以及两嵌合片45b嵌合。由此,能够使临时固定于功能托架22的螺母部件46的姿势更加稳定化,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组装性。
[0107]另外,在与两嵌合片45b的嵌合中应用两防脱部48,从而能够避免形状复杂化。
[0108](8)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螺母部件46形成有与安装孔24的缘部卡合的一对防脱部48。因此,即使产生了例如乘客的头部抵碰、车辆侧滚等而对可动面板12作用有从下方向上方顶推的较大的力的状况(所谓的滚翻)下,也能够抑制保持部件40等从功能托架22脱落。
[0109](9)在本实施方式中,功能托架22以在卡合于安装孔24的缘部的两防脱部48与抵接部41之间沿车宽方向的移动在一定范围内被允许的方式固定于保持部件40等。因此,即使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22的相对位置因例如车辆振动等而沿车宽方向变化,也能够通过螺母部件46等吸收该变化。
[0110](10)在本实施方式中,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22的相对位置能够沿车宽方向进行调整,从而例如即使不使导轨13沿车宽方向大型化,也能够对上述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22可靠地进行连结。或者,能够沿前后方向缩小形成于面板托架23的轴插通孔31。因此,能够使螺钉部件50的头部51 (垫圈部51b)相应地小型化,进而能够提高组装性、车辆搭载性。
[0111](11)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面板托架23等使从车内侧组装的螺钉部件50的头部51小型化,从而能够减少该方向所需的空间,进而能够使作为装置整体的厚度更加轻薄化。
[0112]此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对其进行了适当地变更的以下的方式来实施。
[0113].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螺钉部件50的头部51的垫圈部51b,而设置适当的垫圈。即便在该情况下,也沿前后方向缩小形成于面板托架23的轴插通孔31,从而能够使该垫圈相应地小型化,进而能够提高组装性、车辆搭载性。
[0114]?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形成于螺母部件46的防脱部48的构造为任意。例如防脱部48的个数可以为“ 1”,也可以为“ 3 ”以上。
[0115].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螺母部件46的插通部47例如也可以为大致圆柱状。
[0116].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存在两嵌合片45b的至少一个。特别地,在省略两嵌合片45b的情况下,可以省略支承孔45a,也可以省略支承壁部45本身。
[0117]?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存在两弹性片44a (弹性壁部44)的至少一个。
[0118].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存在两第一覆盖设置部42以及第二覆盖设置部43的至少一个。
[0119].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功能托架22以及面板托架23与保持部件40等以及螺钉部件50的固定关系也可以相反。具体而言,在面板托架23形成安装孔(24)并在上述安装孔(24)固定保持部件40。另一方面,在功能托架22形成轴插通孔(31)并将插通于轴插通孔(31)的螺钉部件50紧固于保持部件40等。即使如上进行变更,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120].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经由面板托架23对可动面板12进行支承的功能托架22与导轨13侧(后蹄等)的连接方式为任意。例如也可以伴随着后蹄的前后方向的移动,仅使功能托架22以前端部为支点沿上下方向转动,仅以所谓的可动面板12的倾斜上升和倾斜下降动作对开口 11进行开闭。或者,也可以伴随着后蹄的前后方向的移动,仅使功能托架22沿前后方向移动,仅以所谓的可动面板12的滑动动作对开口 11进行开闭。
[0121](第二实施方式)
[0122]参照图7?图11对车用天窗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0123]如图7所示,在与上述导轨13相同的导轨113以能够沿前后方向(在图7中为与纸面正交的方向)自由滑动的方式支承有滑动部件121,并且在该滑动部件121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支承有沿车辆高度方向直立并沿前后方向延设的、例如由金属板构成的作为第二托架的功能托架122的前端部。换句话说,功能托架122经由滑动部件121以能够自由移动的方式支承于导轨113。此外,功能托架122的后端部连接于以沿着导轨113能够沿前后方向自由滑动的方式被支承的适当的后蹄(省略图示)(省略对功能托架122以及后蹄的连接方式的说明)。而且,面板托架23的安装部23b配置为在功能托架122的车内侧与该功能托架122在车宽方向对置。
[0124]接下来,对功能托架122以及面板托架23的连结构造进行说明。
[0125]如图8以及图9所示,在功能托架122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开口的安装孔124。该安装孔124呈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长方形。此外,轴插通孔31配置为在车辆高度方向具有与安装孔124相同的开口宽度,并且在前后方向具有比安装孔124小的开口宽度,并以大致收纳在该安装孔124内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对置。
[0126]在功能托架122固定、支承有例如由金属板构成的安装部件140。如图11(a)、图11(b) 一并表示那样,该安装部件140具有:大致长方形的主体部141a,该主体部141a具有比安装孔124的前后方向的开口宽度大的前后方向的尺寸以及与安装孔124的车辆高度方向的开口宽度相同的车辆高度方向的尺寸;以及一对大致四边形状的突设部141b、141c,该对突设部141b、141c从该主体部141a的上缘部以及下缘部的各自的前后方向中间部朝相互相反的高度方向外延。主体部141a以及两突设部141b、141c作为整体形成大致十字形状的抵接部141。该抵接部141在车宽方向的功能托架122以及面板托架23之间与该面板托架23抵接。
[0127]另外,安装部件140具有从主体部141a的夹持上缘部的突设部141b的前后方向两端部朝车外侧分别外延的一对外延部142a,并且具有从主体部141a的夹持下缘部的突设部141c的前后方向两端部朝车外侧分别外延的一对外延部142b。沿车宽方向突设于主体部141a (抵接部141)的两外延部142a以及两外延部142b构成插嵌于安装孔124的插通部142。
[0128]另外,如图10(a)?图10(c)所示,安装部件140具有以横跨前后方向的方式突设于两外延部142a的贯通安装孔124的前端部之间的向内的凸缘143,并且具有以横跨前后方向的方式突设于两外延部142b的贯通安装孔124的前端部之间的向内的凸缘144。换句话说,上述凸缘143、144以遍布主体部141a的大致全长的方式对相应的两外延部142a、142b的前端部之间进行架桥,并相互对置的向内突出。
[0129]此外,如图11(b)所示,各凸缘143、144呈在车外侧成为凸部的圆弧状,其朝车内侧折返的前端形成形成一个牙部的内螺纹部的前端侧内螺纹部143a、144a。
[0130]在各外延部142a、142b的与突设部141b、141c分隔开的前后方向端部以凸缘143、144的连接位置为起点分别形成有与该凸缘143、144相反的朝外方向被切开的爪状的防脱部145。各防脱部145配置于比功能托架122更靠车外侧,并以伴随着朝向车内侧而相对于安装孔124沿车辆高度方向突出的方式呈大致直线状倾斜。抵接部141以及防脱部145之间的车宽方向的距离被设定为比功能托架122的板厚大。因此,安装部件140利用上述防脱部145以及抵接部141在沿车宽方向夹持功能托架122的方式下固定于该功能托架122。换句话说,安装部件140将防脱部145或者抵接部141卡合于安装孔124的对置的缘部,从而沿车宽方向的移动被卡止。换言之,功能托架122能够在防脱部145以及抵接部141之间的范围内,相对于安装部件140沿车宽方向进行位置调整。
[0131]如图10(a)?图10(c)所示,在主体部141a的中央部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开口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长方形的插通孔146。插通孔146的上缘部在车外侧朝斜下方被切开而形成一个牙部的内螺纹部147a,并且插通孔146的下缘部形成一个牙部的内螺纹部147b。抵接部141的被切开的上述内螺纹部147a、147b以遍布插通孔146的大致全长的方式沿前后方向延伸而构成螺母部件。此外,插通孔146的车辆高度方向的开口宽度被设定为与上述两凸缘143、144的前端侧内螺纹部143a、144a之间的车辆高度方向的距离相同。
[0132]另外,安装部件140具有从上述突设部141b的上缘部朝车外侧外延的覆盖设置部148。此外,上述突设部141b与覆盖设置部148 —同利用被两外延部142a以及凸缘143划分的安装部件140的材料(金属板)的余地而形成。相同地,上述突设部141c也利用被两外延部142a以及凸缘144划分的安装部件140的材料的余地而形成。换句话说,安装部件140仅通过一片板的加工,一体地具有上述的全部的形状。
[0133]如图9(b)所示,该覆盖设置部148以遍布功能托架122的车宽方向的位置调整范围的大致全长的方式覆盖功能托架122的上方。而且,上述面板托架23从车内侧与固定于功能托架122的安装部件140的抵接部141抵接。此时,面板托架23的轴插通孔31被配置为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中心线与插通孔146的车辆高度方向的中心大致一致。
[0134]而且,在轴插通孔31插通有紧固于安装部件140的螺钉部件150。S卩,该螺钉部件150例如由金属材料构成,并一体地具有头部151以及轴线从该头部151沿着轴插通孔31的中心线沿车宽方向延伸的轴部152。头部151配置为与轴部152同轴,并由形成有大致星形的槽的大致锅形的螺纹头151a以及从该螺纹头151a的轴部152侧的前端朝以其中心线为中心的径向突出的大致圆形的垫圈部151b构成。垫圈部151b的外径被设定为比轴插通孔31的最大开口宽度大。
[0135]另外,在轴部152形成有螺纹牙。该螺纹牙的外径,所谓的公称直径被设定为比轴插通孔31的前后方向的开口宽度稍小。换句话说,轴部152 (螺钉部件150)能够相对于轴插通孔31主要沿车辆高度方向进行位置调整。此外,螺纹牙的外径被设定为比插通孔146的前后方向的开口宽度小。另外,该螺纹牙的内径被设定为与插通孔146的车辆高度方向的开口宽度(以及两凸缘143、144的内螺纹部143a、144a之间的车辆高度方向的距离)相同。对于螺钉部件150而言,从车内侧以间隙配合的方式插入面板托架23的轴插通孔31的轴部152与安装部件140的内螺纹部147a、147b以及前端侧内螺纹部143a、144a依次螺合,从而紧固于安装部件140。
[0136]此时,安装部件140的抵接部141以及螺钉部件150的头部151 (垫圈部151b)与面板托架23分别抵接。对安装部件140以及螺钉部件150进行紧固,从而面板托架23被轴向力夹持于上述部件之间(抵接部141以及头部151之间)并坚固地固定于安装部件140。
[0137]此外,以间隙配合的方式插入轴插通孔31的轴部152 (螺钉部件150)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在内螺纹部147a、147b以及前端侧内螺纹部143a、144a的延伸范围的任意的位置与上述内螺纹部147a、147b以及前端侧内螺纹部143a、144a依次螺合。由此,安装孔124内的轴部152的前后方向的位置能够调整,从而功能托架122以及面板托架23的前后方向的相对位置也能够调整。而且,若在功能托架122以及面板托架23的前后方向的规定的相对位置且在安装部件140紧固有螺钉部件150,则安装孔124被插通部142插嵌的功能托架122在该位置固定于面板托架23。
[0138]另外,在贯通功能托架122的安装孔124的两凸缘143、144(前端侧内螺纹部143a、144a)之间插通有轴部152。
[0139]这样,经由安装部件140以及螺钉部件150连结于功能托架122的面板托架23与其支承的可动面板12 —同与功能托架122 —体动作。而且,若功能托架122相对于滑动部件121转动,或者功能托架122与滑动部件121 —同沿着导轨113沿前后方向移动,则支承于面板托架23的可动面板12对开口 11进行开闭。特别地,可动面板12与面板托架23 —同相对于功能托架122 (以及导轨113) —定范围内的沿车宽方向的移动被允许,从而能够缓和因制造偏差、组装偏差而带来的影响,进而能够对开口 11更加可靠地进行关闭。
[0140]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
[0141]对安装部件140以及螺钉部件150进行紧固,从而面板托架23以轴向力被夹持于上述部件之间(抵接部141以及头部151之间),并坚固地固定于安装部件140。另一方面,功能托架122以在卡合于安装孔124的缘部的两外延部142a、142b的防脱部145与抵接部141之间沿车宽方向的移动被允许的方式固定于安装部件140。在该情况下,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122的相对位置沿车宽方向能够调整,从而能够对上述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122更加可靠地进行连结。
[0142]另外,在对安装部件140以及螺钉部件150进行紧固时,以间隙配合的方式插入轴插通孔31的轴部152 (螺钉部件150)能够相对于将插通部142插嵌于安装孔124的安装部件140的内螺纹部147a、147b以及前端侧内螺纹部143a、144a在前后方向的上述的延伸范围内进行位置调整。由此,功能托架122以及面板托架23的前后方向的相对位置也能够调整。而且,若在功能托架122以及面板托架23的前后方向的规定的相对位置且在安装部件140紧固有螺钉部件150,则功能托架122在该位置固定于面板托架23。如上,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122的相对位置能够沿前后方向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对上述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122更加可靠地进行连结。另外,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122的相对位置能够沿前后方向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对沿该前后方向所要求的上述部件的组装精度进行缓和,进而能够缩小面板托架23的轴插通孔31的前后方向的开口宽度。
[0143]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
[0144]如图11(a)、图11(b)所示,当在功能托架122固定安装部件140时,首先,将两凸缘143、144侧设为前端,将插通部142插嵌为从车内侧推入功能托架122的安装孔124。此时,使在安装孔124被推压的两外延部142a、142b的防脱部145 —边仿照各自的倾斜朝相互对置的车辆高度方向弹性变形一边通过安装孔124。由此,功能托架122以沿车宽方向夹持于伴随着通过安装孔124而恢复了弹性的两外延部142a、142b的防脱部145与抵接部141之间的方式固定于安装部件140。
[0145]接着,从安装部件140的上方装入面板托架23,并使其从车内侧与抵接部141抵接。此时,在面板托架23的组装方向配置有覆盖设置部148,从而能够抑制面板托架23错误地进入抵接部141以及两外延部142a、142b的防脱部145之间。
[0146]然后,如图9(a)、图9(b)所示,以面板托架23的轴插通孔31的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中心线与插通孔146的车辆高度方向的中心大致一致的方式配置面板托架23。在该状态下,将螺钉部件150的轴部152从车内侧以间隙配合的方式插入面板托架23的轴插通孔31。此时,根据面板托架23的轴插通孔31以及安装部件140的插通孔146(即功能托架122的安装孔124)的前后方向的相对位置对两内螺纹部147a、147b之间等的轴部152的前后方向的位置进行调整。然后,将螺钉部件150的轴部152与内螺纹部147a、147b以及前端侧内螺纹部143a,144a依次螺合,而对螺钉部件150以及安装部件140进行紧固。由此,功能托架122在该位置固定于面板托架23。伴随着螺钉部件150的紧固,而嵌入内螺纹部147a、147b等,从而能够获得稳固的紧固力。在紧固螺钉部件150以及安装部件140后,两内螺纹部147a、147b之间等的轴部152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被卡止,从而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122的沿前后方向的相对位置被固定。
[0147]由此,功能托架122以及面板托架23经由安装部件140以及螺钉部件150被连结。
[0148]特别地,在两凸缘143、144 (前端侧内螺纹部143a、144a)之间插通有螺钉部件150的轴部152,从而两外延部142a、142b的防脱部145欲从安装孔124拔出时的弹性变形的起点成为凸缘143、144以及轴部152的抵接位置。因此,例如与在两凸缘143、144之间未插通有螺钉部件150的轴部152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弹性变形所涉及的力的力矩的长度,从而能够抑制两外延部142a、142b的防脱部145的弹性变形。由此,能够抑制安装部件140从功能托架122脱落。
[0149]如以上详述的那样,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表示的效果。
[0150](I)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安装部件140以及螺钉部件150进行紧固,从而面板托架23以夹持于抵接部141以及头部151之间的方式固定于安装部件140。另一方面,对于功能托架122而言,两外延部142a、142b的防脱部145弹性变形的同时插通部142被插嵌于安装孔124,从而通过了该安装孔124的两外延部142a、142b的防脱部145卡合于安装孔124的缘部,进而固定于安装部件140。而且,功能托架122在抵接部141以及两外延部142a、142b的防脱部145之间沿车宽方向的移动被允许。在该情况下,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122的相对位置沿车宽方向能够调整,从而能够对上述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122更加可靠地进行连结。
[0151]特别地,在两凸缘143、144之间插通有螺钉部件150的轴部152,从而能够抑制安装部件140从功能托架122脱落,进而能够减少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122的连结脱落的可能性。
[0152](2)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件140以及螺钉部件150在上述部件(抵接部141以及头部151)夹持的面板托架23的附近(内螺纹部147a、147b)被紧固,因此能够对面板托架23更加坚固地进行固定。
[0153](3)在本实施方式中,两凸缘143、144的前端侧内螺纹部143a、144a以及轴部152螺合。因此,能够根据轴部152(螺钉部件150)的紧固量(旋转量)对前端侧内螺纹部143a、144a朝头部151侧嵌入的嵌入量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对与该嵌入量相关的两外延部142a、142b的防脱部145的向外的突出长(防脱的高度)进行调整。由此,能够对两外延部142a、142b的防脱部145以及安装孔124的缘部卡合的卡合量进行调整,从而能够提高防脱功能。
[0154](4)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抵接部141的插通孔146插通(螺合插入)轴部152时,能够在插通孔146 (长孔)的范围内对轴部152沿前后方向进行位置调整,从而能够沿前后方向缩小面板托架23的轴插通孔31。
[0155](5)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功能托架122在预先固定了安装部件140的状态下组装面板托架23时,在该面板托架23的组装方向配置有覆盖设置部148,从而能够抑制面板托架23进入抵接部141以及防脱部145之间,并且能够在抵接部141的车内侧进行引导,进而能够提尚组装性。
[0156](6)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螺母部件,采用了在抵接部141切开的内螺纹部147a、147b,从而例如与和抵接部141 (安装部件140)另行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部件件数。
[0157](7)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安装部件140的两外延部142a、142b形成有与安装孔124的缘部卡合的防脱部145。因此,即使产生了例如乘客的头部抵碰、车辆侧滚等而对可动面板12作用有从下方向上方顶推的较大的力的状况(所谓的滚翻),也能够抑制安装部件140从功能托架122脱落。
[0158](8)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面板托架23等使从车内侧组装的螺钉部件150的头部151小型化,从而能够减少该方向所需的空间,进而能够使作为装置整体的厚度更加轻薄化。
[0159]此外,上述第二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对其进行了适当地变更的以下的方式来实施。
[0160]?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螺钉部件150的头部151的垫圈部151b,而设置适当的垫圈。即便在该情况下,也沿前后方向缩小形成于面板托架23的轴插通孔31,从而能够使该垫圈相应地小型化,进而能够提高组装性、车辆搭载性。
[0161].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形成于各外延部142a、142b的防脱部145也可以为多个。
[0162].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前后方向上以遍布主体部141a(安装孔124)的大致全长的方式延伸的插通部(外延部)。在该情况下,只要省略突设部141b、141c以及覆盖设置部148即可。另外,在各外延部切开的防脱部的个数为任意。
[0163].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沿车宽方向突设于抵接部141 (主体部141a)的插通部(142)也可以呈大致四棱筒状。在该情况下,只要利用安装部件140的材料(金属板)的适当的余地形成抵接部(141)即可。另外,只要在前后方向以及车辆高度方向的至少一方对置的一对外延部形成相同的防脱部(45)即可。
[0164].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存在覆盖设置部148。
[0165].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存在在安装部件140的插通孔(长孔)146等的范围内对螺钉部件150的轴部152沿车辆前后方向进行位置调整的功能。换句话说,插通孔146的前后方向的开口宽度等例如也可以与轴插通孔31的前后方向的开口宽度相同。
[0166]?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安装部件140的两凸缘143、144也可以不形成前端侧内螺纹部143a、144a。换句话说,螺钉部件150的轴部152只要在其外周部与安装部件140的两凸缘143、144抵接或者接近即可。
[0167]?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代替内螺纹部147a、147b,也可以采用与抵接部141 (安装部件140)另行设置的螺母部件。在该情况下,螺母部件能够确保所需的强度而不被抵接部141(安装部件140)的材料强度制约。因此,能够将面板托架23进一步坚固地固定于安装部件140。
[0168]?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对功能托架122朝向抵接部141沿车宽方向施力的适当的施力部件。在该情况下,被施力部件施力的功能托架122与抵接部141抵接或者接近。因此,例如当在功能托架122在临时组装了安装部件140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组装面板托架23时,车宽方向的间隙堵塞,从而能够抑制面板托架23进入功能托架122与抵接部141之间。因此,能够提高组装性。
[0169]另外,能够通过施力部件抑制功能托架122的沿车宽方向的振动、伴随与此的异响。
[0170].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功能托架122以及面板托架23与安装部件140以及螺钉部件150的固定关系也可以相反。具体而言,在面板托架23形成安装孔(124)并在上述安装孔(124)固定安装部件140。另一方面,在功能托架122形成轴插通孔(31)并将插通于上述插通孔(31)的螺钉部件150紧固于安装部件140。即使如上进行变更,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171].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经由面板托架23对可动面板12进行支承的功能托架122与导轨113侧(后蹄等)的连接方式为任意。例如也可以仅伴随着后蹄的前后方向的移动,使功能托架122以前端部为支点沿上下方向转动,所谓的仅以可动面板12的倾斜上升.倾斜下降动作对开口 11进行开闭。或者,也可以仅伴随着后蹄的前后方向的移动,使功能托架122沿前后方向移动,仅以所谓的可动面板12的滑动动作对开口 11进行开闭。
[0172](第三实施方式)
[0173]参照图12?图16对车用天窗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0174]如图12所示,在与上述导轨13相同的导轨213以能够沿前后方向(在图12中为与纸面正交的方向)自由滑动的方式支承滑动部件221,并且在该滑动部件221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支承沿车辆高度方向直立并沿前后方向延设的、例如由金属板构成的作为第二托架的功能托架222的前端部。换句话说,功能托架222经由滑动部件221以能够自由移动的方式支承于导轨213。此外,功能托架222的后端部连接于以沿着导轨213能够沿前后方向自由滑动的方式被支承的适当的后蹄(省略图示)(省略对功能托架222以及后蹄的连接方式的说明)。而且,面板托架23的安装部23b配置为在功能托架222的车内侧与该功能托架222在车宽方向对置。
[0175]接下来,对功能托架222以及面板托架23的连结构造进行说明。
[0176]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在功能托架222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开口的安装孔224。该安装孔224呈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形状。此外,轴插通孔31配置为在车辆高度方向具有比安装孔224大的开口宽度,并且在前后方向具有比安装孔224小的开口宽度,并与该安装孔224在车宽方向对置。
[0177]如图15所示,安装孔224在沿车宽方向(在图15中为与纸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中心线Ol上成为旋转对称。而且,在安装孔224的比中心线01更靠前侧部且在以该中心线01为中心的绕图示时针方向先行的一侧的内壁部形成有沿该旋转方向凹陷的多个(两个)大致V字槽状的卡止槽224a、224b。另外,在安装孔224的比中心线01更靠后侧部且在以该中心线01为中心的绕图示时针方向先行的一侧的内壁部形成有沿该旋转方向凹陷的多个(两个)大致V字槽状的卡止槽224c、224d。卡止槽224a、224b、卡止槽224c、224d相互以相同间隔沿前后方向并设。
[0178]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在功能托架222固定、支承有螺母部件240。该螺母部件240构成为具备例如金属制造的螺母主体241以及板部件242。而且,螺母主体241具有从车外侧以间隙配合的方式插入功能托架222的安装孔224的柱状的插通部243,并且具有在该插通部243的车外侧端从插通部243沿其车宽方向延伸的中心线02的径向突出的大致圆形的防脱部244。此外,在图13中为了方便将螺母主体241描绘在比功能托架222更靠车内侧。
[0179]另外,螺母主体241具有沿着中心线02沿车宽方向贯通的螺纹孔245,并且具有在比该螺纹孔245更靠外周侧从插通部243的车内侧端沿该中心线02的周向以等角度间隔朝车内侧突设的多个(四个)爪状的结合片246。此外,插通部243具有比功能托架222的板厚大的车宽方向的尺寸、比安装孔224小的前后方向的尺寸以及与该安装孔224相同的车辆高度方向的尺寸,并沿前后方向延伸。另外,防脱部244具有与插通部243的前后方向的尺寸相同的直径。
[0180]如图15所示,插通部243在沿车宽方向(在图15中为与纸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中心线02上成为旋转对称。而且,在插通部243的比中心线02更靠前侧部且在以该中心线02为中心的绕图示时针方向先行的一侧的前端部形成有沿该旋转方向突出的爪状的卡止突部243a。另外,在插通部243的比中心线02更靠后侧部且在以该中心线02为中心的绕图示时针方向先行的一侧的前端部形成有沿该旋转方向突出的爪状的卡止突部243b。上述卡止突部243a、243b能够卡入卡止槽224a、224d或者卡止槽224b、224c。因此,作为安装孔224内的插通部243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存在供卡止突部243a、243b分别卡入卡止槽224a、224d的前侧附近的位置(以下,也称为“前侧位置Pf ”)、与供卡止突部243a、243b分别卡入卡止槽224b、224c的后侧附近的位置(以下,也称为“后侧位置Pr”)两处。
[0181]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板部件242例如由板材构成,并具有前后方向的尺寸以及车辆高度方向的尺寸与防脱部244的直径相同的平板状的抵接部247以及从该抵接部247的上缘部朝车外侧外延的覆盖设置部248。而且,在抵接部247形成有沿着中心线02沿车宽方向开口的插通孔249。该插通孔249的内径被设定为比螺纹孔245的内径大。另外,板部件242沿插通孔249的周向以等角度间隔形成有多个(四个)嵌合槽249a。上述嵌合槽249a沿以中心线02为中心的径向凹陷,从而供上述多个结合片246插嵌。
[0182]板部件242将沿车宽方向贯通上述嵌合槽249a的多个结合片246沿径向扩张而压接于嵌合槽249a的缘部,从而与螺母主体241 —体化。而且,螺母部件240利用螺母主体241的防脱部244以及板部件242的抵接部247在沿车宽方向夹持功能托架222的方式下固定于该功能托架222。换句话说,对于螺母部件240而言,将防脱部244或者抵接部247卡合于安装孔224的对置的缘部,从而沿车宽方向的移动被卡止。换言之,功能托架222能够在防脱部244以及抵接部247之间的范围相对于螺母部件240沿车宽方向进行位置调整。此外,板部件242的覆盖设置部248以遍布功能托架222的车宽方向的位置调整范围的大致全长的方式覆盖功能托架222的上方。
[0183]上述面板托架23从车内侧与固定于功能托架222的螺母部件240的板部件242的抵接部247抵接。此时,面板托架23的轴插通孔31配置为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中心线与插通部243的上述中心线02大致一致。
[0184]而且,在轴插通孔31插通有紧固于螺母部件240 (螺母主体241)的螺钉部件250。即,该螺钉部件250例如由金属材料构成,并一体地具有头部251以及轴线从该头部251沿着上述中心线02沿车宽方向延伸的轴部252。头部251配置为与轴部252同轴,并由形成有大致星形的槽的大致锅形的螺纹头251a以及从该螺纹头251a的轴部252侧的前端沿以中心线02为中心的径向突出的大致圆形的垫圈部251b构成。垫圈部251b的外径被设定为比轴插通孔31的最大开口宽度大。另外,在轴部252形成有螺纹牙。该螺纹牙的外径,所谓的公称直径(以及螺纹孔45的牙底直径)被设定为与轴插通孔31的前后方向的开口宽度相同。换句话说,轴部252 (螺钉部件250)基本上能够相对于轴插通孔31仅沿车辆高度方向进行位置调整。对于螺钉部件250而言,从车内侧依次以间隙配合的方式插入面板托架23的轴插通孔31以及板部件242的插通孔249的轴部252与螺母主体241的螺纹孔245螺合,从而紧固于螺母部件240。
[0185]此时,螺母部件240 (板部件242)的抵接部247以及螺钉部件250的头部251 (垫圈部251b)与面板托架23分别抵接。对螺母部件240以及螺钉部件250进行紧固,从而面板托架23以轴向力被夹持于上述部件之间(抵接部247以及头部251之间)并坚固地固定于螺母部件240。
[0186]另外,在螺母部件240紧固螺钉部件250时的该螺钉部件250的旋转方向(紧固方向)与将卡止突部243a、243b分别卡入卡止槽224a、224d或者卡止槽224b、224c的一侧的旋转方向(绕图5的时针方向)一致。因此,当在螺母部件240紧固螺钉部件250时,螺母部件240在卡入卡止槽224a、224d或者卡止槽224b、224c的卡止突部243a、243b伴随着紧固而对该卡止槽224a、224d或者卡止槽224b、224c进行按压的状态下沿前后方向坚固地固定于功能托架222。换句话说,螺母部件240相对于功能托架222在前侧位置Pf或者后侧位置Pr被坚固地固定。而且,作为螺母部件240相对于功能托架222的前后方向的位置选择两处的任意一方,从而功能托架222以及面板托架23的相对位置能够沿前后方向以两个阶段进行调整。
[0187]这样,经由螺母部件240以及螺钉部件250连结于功能托架222的面板托架23与其支承的可动面板12 —同与功能托架222 —体动作。而且,若功能托架222相对于滑动部件221转动,或者功能托架222与滑动部件221 —同沿着导轨213沿前后方向移动,则支承于面板托架23的可动面板12对开口 11进行开闭。特别地,可动面板12与面板托架23 —同相对于功能托架222(以及导轨213) —定范围内的沿车宽方向的移动被允许,从而能够缓和因制造偏差、组装偏差而带来的影响,进而能够对开口 11更加可靠地进行关闭。
[0188]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
[0189]对螺母部件240以及螺钉部件250进行紧固,从而面板托架23以轴向力被夹持于上述部件之间(抵接部247以及头部251之间),并坚固地固定于螺母部件240。另一方面,功能托架222以在卡合于安装孔224的缘部的防脱部244与抵接部247之间沿车宽方向的移动被允许的方式固定于螺母部件240。在该情况下,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222的相对位置沿车宽方向能够调整,从而能够对上述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222更加可靠地进行连结。
[0190]此时,螺母部件240对供形成于插通部243的卡止突部243a、243b分别卡合的卡止槽224a、224d或者卡止槽224b、224c进行选择,从而能够使插通部243相对于功能托架222沿前后方向以两个阶段进行位置调整。或者,在紧固螺钉部件250的旋转方向使卡止突部243a、243b与该卡止槽224a、224d或者224b、224c卡合,从而能够对插通部243的沿前后方向的移动进行卡止。同时,卡止突部243a、243b在紧固螺钉部件250的旋转方向与该卡止槽224a、224d或者224b、224c抵接,从而也能够作为制动发挥功能。如上,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222的相对位置沿前后方向能够调整,从而能够更加可靠地连结上述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222。另外,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222的相对位置沿前后方向能够调整,从而能够缓和该前后方向要求的上述部件的组装精度,进而能够缩小面板托架23的轴插通孔31的前后方向的开口宽度。
[0191]如图16所示,当在功能托架222固定螺母部件240时,首先,将螺母主体241的结合片246侧设为前端,将插通部243从车外侧插通于(以间隙配合的方式插入)功能托架222的安装孔224。然后,将从功能托架222的安装孔224朝车内侧呈直线状突出的弯曲前的多个结合片246 (以下,也称为“结合片材料W”)分别插嵌于板部件242的多个嵌合槽249a。在该状态下,如在图16利用双点划线表示那样,使各结合片材料W以沿径向扩张的方式压接于嵌合槽249a的缘部,从而能够使上述螺母主体241以及板部件242 —体化。然后,能够将螺母部件240固定于功能托架222。在该阶段下,螺母部件240相对于功能托架222以能够选择前侧位置Pf或者后侧位置Pr的方式在安装孔224内的沿前后方向的移动被允许。功能托架222能够在防脱部244以及抵接部247之间的范围内相对于螺母部件240沿车宽方向进行位置调整如前文叙述那样。
[0192]接着,从螺母部件240 (板部件242)的上方装入面板托架23,并使其从车内侧与板部件242的抵接部247抵接。此时,在面板托架23的组装方向配置有板部件242的覆盖设置部248,从而能够抑制面板托架23错误地进入抵接部247以及防脱部244之间。
[0193]然后,如图14所示,以面板托架23的轴插通孔31的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中心线与上述中心线02大致一致的方式配置面板托架23。此时,根据面板托架23的轴插通孔31以及功能托架222的安装孔224的前后方向的相对位置,将螺母部件240调整至前侧位置Pf或者后侧位置Pr。然后,在该状态下,将螺钉部件250的轴部252从车内侧依次以间隙配合的方式插入面板托架23的轴插通孔31以及板部件242的插通孔249,而与螺母主体241的螺纹孔245螺合,从而对螺钉部件250以及螺母部件240进行紧固。此时,伴随着在螺母部件240紧固螺钉部件250时的该螺钉部件250的旋转(紧固),螺母部件240在将卡止突部243a、243b卡入卡止槽224a、224d或者卡止槽224b、224c的状态下,即在前侧位置Pf或者后侧位置Pr坚固地固定于功能托架222。
[0194]由此,功能托架222以及面板托架23经由螺母部件240以及螺钉部件250被连结。
[0195]如以上详细叙述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所示的效果。
[0196](I)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紧固螺母部件240以及螺钉部件250,使供抵接部247抵接的面板托架23夹持于上述部件之间(抵接部247以及头部251之间),固定于螺母部件240。另一方面,形成有安装孔224的功能托架222以在卡合于安装孔224的缘部的防脱部244与抵接部247之间沿车宽方向的移动被允许的方式固定于螺母部件240。在该情况下,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222的相对位置沿车宽方向能够调整,从而能够更加可靠地连结上述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222。
[0197]此时,螺母部件240对供形成于插通部243的卡止突部243a、243b卡合的卡止槽224a、224d或者卡止槽224b、224c进行选择,从而能够对插通部243沿前后方向进行位置调整。或者,在紧固螺钉部件250的旋转方向使卡止突部243a、243b与该卡止槽224a、224d或者224b、224c卡合,从而能够对插通部243的沿前后方向的移动进行卡止。如上,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222的相对位置沿前后方向能够调整,从而能够更加可靠地连结上述面板托架23以及功能托架222。另外,能够沿前后方向缩小形成于面板托架23的轴插通孔31。因此,能够使螺钉部件250的头部251相应地小型化,进而能够提高组装性、车辆搭载性。
[0198](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功能托架222固定于螺母部件240时,只要在将螺母主体241的插通部243预先以间隙配合的方式插入安装孔224的状态下在螺母主体241结合板部件242即可,从而能够顺利地进行该固定作业。
[0199](3)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功能托架222在预先固定了螺母部件240的状态下组装面板托架23时,在该面板托架23的组装方向配置有覆盖设置部248,从而能够抑制面板托架23进入抵接部247以及防脱部244之间,并且能够在抵接部247的车内侧进行引导,从而能够提尚组装性。
[0200](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螺母部件240的螺母主体241形成有与安装孔224的缘部卡合的防脱部244。因此,即使产生了例如乘客的头部抵碰、车辆侧滚等而对可动面板12作用有从下方向上方顶推的较大的力的状况(所谓的滚翻)下,也能够抑制螺母部件240从功能托架222脱落。
[0201](5)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从车内侧组装于面板托架23等的螺钉部件250的头部251小型化,从而能够减少该方向所需的空间,进而能够使作为装置整体的厚度更加轻薄化。
[0202]此外,上述第三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对其进行了适当地变更的以下的方式来实施。
[0203]?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螺母主体241的防脱部244的直径也可以被设定为比安装孔224的最大开口宽度大。
[0204]?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螺钉部件250的头部251的垫圈部251b,而设置适当的垫圈。即便在该情况下,通过沿前后方向缩小形成于面板托架23的轴插通孔31,也能够使该垫圈相应地小型化,进而能够提高组装性、车辆搭载性。
[0205].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安装孔224的前侧部以及后侧部分别沿前后方向并设三个以上的卡止槽。
[0206]?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形成于安装孔224的前侧部的卡止槽224a、224b以及形成于安装孔224的后侧部的卡止槽224c、224d的任意一方。而且,与此一致地,也可以省略形成于插通部243的前侧部的卡止突部243a以及形成于插通部243的后侧部的卡止突部243b的任意一方。换句话说,安装孔224以及插通部243不需要在中心线02上成为旋转对称。
[0207].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螺母主体241也可以通过将结合片材料W (或者类似的突设部、突部等)压入板部件242的插通孔249来固定于板部件242。
[0208]?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使螺母主体241以及板部件242—体化的螺母部件。在该情况下,当在将螺母部件固定于功能托架222时,一边使抵接部(247)或者防脱部(244)弹性变形一边将插通部(243)插通于安装孔224。
[0209]?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对功能托架222朝向抵接部247沿车宽方向施力的适当的施力部件。在该情况下,被施力部件施力的功能托架222与抵接部247抵接或者接近。因此,例如当在功能托架222在临时组装了螺母部件240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组装面板托架23时,车宽方向的间隙堵塞,从而能够抑制面板托架23进入功能托架222与抵接部247之间。因此,能够提高组装性。
[0210]另外,能够通过施力部件抑制功能托架222的沿车宽方向的振动、伴随与此的异响。
[0211].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功能托架222以及面板托架23与螺母部件240以及螺钉部件250的固定关系也可以相反。具体而言,在面板托架23形成安装孔224并在上述安装孔224固定螺母部件240。另一方面,在功能托架222形成轴插通孔31并将插通于上述轴插通孔31的螺钉部件250紧固于螺母部件240。即使如上进行变更,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212].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经由面板托架23对可动面板12进行支承的功能托架222与导轨213侧(后蹄等)的连接方式为任意。例如也可以仅伴随着后蹄的前后方向的移动,使功能托架222以前端部为支点沿上下方向转动,仅以所谓的可动面板12的倾斜上升、倾斜下降动作对开口 11进行开闭。或者,也可以仅伴随着后蹄的前后方向的移动,使功能托架222沿前后方向移动,仅以所谓的可动面板12的滑动动作对开口 11进行开闭。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用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可动面板,其适于开闭形成于车辆的车顶部的开口 ; 面板托架,其适于固定于所述可动面板; 导轨,其适于沿车辆前后方向延设在所述可动面板的下方; 导轨托架,其适于以能够自由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导轨,并配置为与所述面板托架沿车宽方向对置; 第一部件,其具有在车宽方向的所述面板托架以及所述导轨托架之间与所述面板托架以及所述导轨托架的一方的作为第一托架抵接的抵接部、沿车宽方向突设于该抵接部并插通于在所述面板托架以及所述导轨托架的另一方的作为第二托架上形成的安装孔中的插通部、以及朝外突设于该插通部的贯通所述安装孔的前端部并卡合于所述安装孔的缘部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在一定范围内允许所述第二托架的沿车宽方向的移动的防脱部;以及第二部件,其具有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夹持所述第一托架的头部、以及沿车宽方向插通于所述第一托架的轴部,所述第二部件紧固于所述第一部件, 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在非紧固状态下允许所述第一托架以及所述第二托架的沿车辆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在紧固状态下限制所述第一托架以及所述第二托架的沿车辆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所述第二托架朝向所述抵接部沿车宽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件具备从所述抵接部沿车宽方向外延并覆盖所述第二托架的覆盖设置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用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二托架嵌合而限制沿车辆前后方向的移动的嵌合部,在所述抵接部以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有供所述轴部沿车宽方向插通的插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件具备: 螺母部件,其具有以间隙配合的方式插入所述安装孔的所述插通部、以及所述防脱部;以及 保持部件,其具有与沿车宽方向突设于所述第二托架的嵌合突部嵌合的所述抵接部作为所述嵌合部, 所述第二部件构成为紧固于所述螺母部件,并通过将所述第一托架以及所述保持部件一起紧固而将所述第一托架以及所述保持部件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合部是插嵌于所述安装孔的所述插通部, 所述第一部件一体地具有所述抵接部、所述插通部、所述防脱部、以及以相互对置的方式朝内突设于所述第一部件的贯通所述安装孔的前端部的凸缘, 将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轴部插通于所述两凸缘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用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件具有所述抵接部、以间隙配合的方式插入所述安装孔的所述插通部、以及所述防脱部, 在所述安装孔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并设的多个卡止槽, 在所述插通部形成有在紧固所述第二部件的旋转方向卡合于所述多个卡止槽的任意一个的卡止突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具有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沿车宽方向夹持所述螺母部件的支承壁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用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承壁部形成有与所述防脱部嵌合的嵌合片。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通过设置于所述抵接部的螺母部件以及所述轴部螺合而被紧固。
11.根据权利要求6或10所述的车用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两凸缘形成有与所述轴部螺合的前端侧内螺纹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用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母部件是在所述抵接部被切开的内螺纹部。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母部件构成为具备: 板部件,其具有所述抵接部;以及 螺母主体,其结合于所述板部件,并一体地具有所述插通部以及所述防脱部。
14.一种车用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可动面板,其用于开闭形成于车辆的车顶部的开口部; 面板托架,其固定于所述可动面板; 导轨,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设在所述可动面板的下方; 导轨托架,其以能够自由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导轨,并配置为与所述面板托架沿车宽方向对置; 安装部件,其一体地具有在车宽方向的所述面板托架以及所述导轨托架之间与所述面板托架以及所述导轨托架的任意一方的作为第一托架抵接的抵接部、沿车宽方向突设于该抵接部并插嵌于在所述面板托架以及所述导轨托架的任意另一方的作为第二托架上形成的安装孔中的插通部、以相互对置的方式朝内突设于该插通部的贯通所述安装孔的前端部的凸缘、以及朝外突设于所述插通部的贯通所述安装孔的前端部并卡合于所述安装孔的缘部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允许所述第二托架的沿车宽方向的移动的防脱部;以及 螺钉部件,其具有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夹持所述第一托架的头部以及沿车宽方向插通于所述第一托架的轴部,所述螺钉部件紧固于所述安装部件,将该轴部插通于所述两凸缘之间。
15.一种车用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可动面板,其用于开闭形成于车辆的车顶部的开口部; 面板托架,其固定于所述可动面板; 导轨,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设在所述可动面板的下方; 导轨托架,其以能够自由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导轨,并配置为与所述面板托架沿车宽方向对置; 螺母部件,其具有在车宽方向的所述面板托架以及所述导轨托架之间与所述面板托架以及所述导轨托架的任意一方的作为第一托架抵接的抵接部、沿车宽方向突设于该抵接部并以间隙配合的方式插入在所述面板托架以及所述导轨托架的任意另一方的作为第二托架上形成的安装孔中的插通部、以及形成于该插通部的贯通所述安装孔的前端部并卡合于所述安装孔的缘部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允许所述第二托架的沿车宽方向的移动的防脱部;以及 螺钉部件,其沿车宽方向插通于所述第一托架并紧固于所述螺母部件, 在所述安装孔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并设的多个卡止槽, 在所述插通部形成有在紧固所述螺钉部件的旋转方向卡合于所述多个卡止槽的任意一个的卡止突部。
【文档编号】B60J7/02GK204263902SQ201390000307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5日
【发明者】国保雄介, 长嶋洋二 申请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