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2543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应用于轮毂电机上的、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结构复杂的问题,其包括车轮、轮毂电机、制动盘、制动卡钳、薄型电磁制动器、悬架梁端部以及套筒,其中,悬架梁端部、薄型电磁制动器、制动盘、轮毂电机以及车轮依次套装于电机轴上,悬架梁端部与薄型电磁制动器通过电磁制动器螺栓固定连接,薄型电磁制动器部分套装于悬架梁端部的凸缘上且与悬架梁端部的凸缘键连接,薄型电磁制动器包括摩擦盘,摩擦盘、制动盘和轮毂电机内侧壳体通过制动盘螺栓依次固定连接,车轮与轮毂电机内侧壳体通过轮辋螺栓固定连接,套筒空套在电机轴上且位于电机轴与摩擦盘之间。
【专利说明】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分体式电动轮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可应用于轮毂电机上的、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混合动力车汽车技术的逐步成熟和产业化,能够直接布置在轮辋里驱动车轮的轮毂电机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目前轮毂电机技术主要处于实验和实车验证阶段,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在过去的10年内推出了多款轮毂电机驱动的试验车。此外,米其林公司、PML、TM4、西门子、标致雪铁龙、大众奥迪等公司也推出了相关产品。在国内,同济大学、吉林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等设计的电动轮测试车也都采购了成熟的轮毂电机产品。国内的厂商,如比亚迪和北京三环通用电气公司也已经开始了相关电动轮系统的研究。
[0003]目前的轮毂电机技术主要涉及电机性能的提高及与整车协调控制,均未涉及电动轮驻车制动系统的设计及研究。
[0004]大型的工业电机及机床为保证其工作时及时停车及准确制动,采用了电磁制动器这一装置。其分为励磁式电磁制动器和无励磁式电磁制动器,其主要区别在于制动器接合时电磁制动器是否通电。电磁制动器的动作时间仅为几十毫秒,接合可靠,与传统内转子电机可直接连接工作。
[0005]现有电动汽车的驻车制动均采用传统汽车的机械式驻车制动系统,通过拉线实现驻车制动。鼓式制动器通过拉线使制动蹄张开,实现驻车制动。盘式制动器一般常见有DIH和活塞推动式两种。DIH式就是大的制动盘中间带个小的制动鼓以作驻车制动,韩国和日本车应用较多,价格较便宜且载荷较大。活塞式就是行车制动用液压,而驻车制动时通过拉线用机械力推动凸轮或螺杆推动活塞,使活塞移动,让刹车片与制动盘接触,欧美车应用较多,成本较高但载荷较小。
[0006]电动轮系统由于其与传统车辆的差别,可直接将驻车装置与动力输出的轮毂电机连接,实现车辆的电子驻车制动,取消制动手柄和驻车拉索,从而提高舒适性和便利性,亦可简化目前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复杂度。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消除驻车操纵机构与执行机构间的机械连接,简化制动系统机械结构,依据电动轮系统的特点提出了 一种轴向尺寸小,能够在断电情况下,实现车辆长期驻车制动的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
[0008]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结合附图:
[0009]提供一种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其包括车轮
1、轮毂电机2、制动盘4、制动卡钳6、薄型电磁制动器7、悬架梁端部8以及套筒9,轮毂电机2包括电机轴14、轮毂电机内侧壳体11和轮毂电机外侧壳体10,制动卡钳6与悬架梁端部8螺栓连接,悬架梁端部8、薄型电磁制动器7、制动盘4、轮毂电机2以及车轮I依次套装于电机轴14上,悬架梁端部8与薄型电磁制动器7通过电磁制动器螺栓23固定连接,薄型电磁制动器7的静止部分套装于悬架梁端部8的凸缘上且与悬架梁端部8的凸缘键连接;薄型电磁制动器7的旋转部分包括摩擦盘19,摩擦盘19、制动盘5和轮毂电机内侧壳体11通过制动盘螺栓5依次固定连接;车轮I与轮毂电机外侧壳体10通过轮辋螺栓3固定连接;套筒9空套在电机轴14上且位于电机轴14与摩擦盘19之间,套筒9 一端与悬架梁端部8的凸缘接触,另一端与电机轴14的轴肩接触。
[0010]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的改进方案,轮毂电机2还包括电机内侧圆锥滚子轴承12、电机外侧圆锥滚子轴承13、轴端螺栓15、轴端挡圈16、轴端双螺母17及平键18,所述轮毂电机外侧壳体10和轮毂电机内侧壳体11分别通过电机外侧圆锥滚子轴承13和电机内侧圆锥滚子轴承12支撑在电机轴14上,轴端螺栓15将轴端挡圈16固定在电机轴14 一端,且轴端挡圈16内端面与电机外侧圆锥滚子轴承13外端面相接触,轴端双螺母17固定在电机轴14另一端,且轴端双螺母17内端面紧压悬架梁端部8,电机轴14通过平键18与悬架梁端部8连接。
[0011]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的改进方案,薄型电磁制动器7还包括磁轭20、电磁制动器壳体21、制动力矩调整环22、多个电磁制动器螺栓23,摩擦盘19上靠近磁轭20的一侧镶嵌有摩擦衬片24 ;磁轭20位于摩擦盘19和电磁制动器壳体21之间且磁轭20的止口与电磁制动器壳体21内孔对中;电磁制动器壳体21与悬架梁端部8通过多个电磁制动器螺栓23固定连接;制动力矩调整环22与电磁制动器壳体21螺纹连接,制动力矩调整环22及磁轭20均套于悬架梁端部8凸缘上且磁轭20与悬架梁端部8凸缘采用键连接;电磁制动器壳体21内安装有励磁线圈27、多个弹簧26及弹簧基座25,励磁线圈27与磁轭20之间留有气隙,多个弹簧26圆周分布于励磁线圈27的径向内侧,多个弹簧26均一端与磁轭20粘接固定,另一端嵌入对应的弹簧基座25内。
[0012]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的改进方案,励磁线圈27安装于电磁制动器壳体21的环形槽内,在电磁制动器壳体21环形槽的径向内侧圆周分布有轴向通孔,弹簧基座25位于对应的轴向通孔内,且弹簧基座25的轴端突起穿过轴向通孔与制动力矩调整环22的内侧面凹坑相接触。
[0013]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的改进方案,电磁制动器螺栓23的个数为4个,所述弹簧26的个数为6个。
[0014]车辆行驶时,薄型电磁制动器7的励磁线圈27通电,将磁轭20吸向电磁制动器壳体21,使磁轭20与摩擦盘19的摩擦衬片24分离,此时电磁驻车制动装置不起作用,保证轮毂电机2旋转,从而驱动车辆行驶。当车辆驻车时,轮毂电机2停止转动,此时薄型电磁制动器7的励磁线圈27断电,磁轭20在6个弹簧26的作用下,与摩擦盘19的摩擦衬片24接合,此时薄型电磁制动器7的旋转部分和静止部分在静摩擦作用下成为一体,施加驻车制动力,保证车辆在断电时能可靠驻车。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发明所述的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采用失电式薄型电磁制动器,能够在断电情况下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长时间保持轮毂电机静止,从而实现驻车制动,避免了由于轮毂电机为实现驻车而长时间堵转造成的电机发热损坏,并节省能耗。
[0017]2.本发明所述的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采用失电式薄型电磁制动器,通过失电接合的方式实现驻车制动,避免由于机械故障或电路故障而造成的驻车制动失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0018]3.本发明所述的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采用薄型电磁制动器与轮毂电机外部连接的结构形式,通过线控实现驻车制动,消除了原有驻车制动系统操纵机构与执行机构间的机械连接,简化了原有驻车制动机构的结构形式,并简化了现有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结构。
[0019]4.本发明所述的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采用薄型电磁制动器与轮毂电机分体式外部连接的结构形式,降低了系统集成的复杂度,便于工程实践。
[0020]5.本发明所述的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通过改变薄型电磁制动器的弹簧的弹簧预紧力,可在一定范围内与具有不同驻车制动力需求的车辆相匹配。
[0021]6.本发明所述的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的摩擦盘直接与制动盘和轮毂电机内侧壳体采用螺纹连接,取消了其间的过渡零件,简化了电磁制动器的机械结构和与其他部件的连接方式。
[0022]7.本发明所述的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的摩擦盘采用单面镶嵌有摩擦衬片的形式,适用于对驻车制动力要求较小的紧凑型车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的结构组成主视图上的全剖视图;
[0024]图2为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装配关系的分解式轴测投影视图;
[0025]图3为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的车轮、轮毂电机、制动盘和薄型电磁制动器的摩擦盘装配关系的分解式轴测投影视图;
[0026]图4为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的制动盘、薄型电磁制动器和悬架梁端部装配关系的分解式轴测投影视图;
[0027]图5为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的电磁制动器壳体装配关系的分解式轴测投影视图;
[0028]图中:1.车轮,2.轮毂电机;3.轮辋螺栓,4.制动盘,5.制动盘螺栓,6.制动卡钳,7.薄型电磁制动器,8.悬架梁端部,9.套筒,10.轮毂电机外侧壳体,11.轮毂电机内侧壳体,12.电机内侧圆锥滚子轴承,13.电机外侧圆锥滚子轴承,14.电机轴,15.轴端螺栓,16.轴端挡圈,17.轴端双螺母,18.平键,19.摩擦盘,20.磁轭,21.电磁制动器壳体,22.制动力矩调整环,23.电磁制动器螺栓,24.摩擦衬片,25.弹簧基座,26.弹簧,27.励磁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0030]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的整体构成如下:
[0031]参阅图1和图2,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具有车轮1、轮毂电机2、5个轮辋螺栓3、制动盘4、4个制动盘螺栓5、制动卡钳6、薄型电磁制动器7、悬架梁端部8、套筒9 ;
[0032]如图3所示,轮毂电机2具有轮毂电机外侧壳体10、轮毂电机内侧壳体11、电机内侧圆锥滚子轴承12、电机外侧圆锥滚子轴承13、电机轴14、轴端螺栓15、轴端挡圈16、轴端双螺母17、平键18 ;
[0033]如图4和图5所示,薄型电磁制动器7具有摩擦盘19、磁轭20、电磁制动器壳体21、制动力矩调整环22、4个电磁制动器螺栓23、摩擦衬片24、6个弹簧基座25、6个弹簧26及励磁线圈27。
[0034]如图1和图3所示,轮毂电机外侧壳体10通过5个轮辋螺栓3与车轮I连接。轮毂电机外侧壳体10和轮毂电机内侧壳体11分别通过电机外侧圆锥滚子轴承13和电机内侧圆锥滚子轴承12支撑在电机轴14上。轴端螺栓15将轴端挡圈16固定在电机轴14 一端,轴端挡圈16内端面与电机外侧圆锥滚子轴承13外端面相接触,对电机外侧圆锥滚子轴承13施加轴承预紧力。4个制动盘螺栓5将摩擦盘19、制动盘4和轮毂电机内侧壳体11依次固定连接,使制动盘4、摩擦盘19可以随轮毂电机2共同旋转。
[0035]如图1和图4所示,在摩擦盘19上靠近磁轭20的一侧镶嵌有摩擦衬片24。如图1和图5所示,制动力矩调整环22通过其凸缘外周上的外螺纹与电磁制动器壳体21内孔上的内螺纹进行螺纹连接,通过改变螺纹旋入深度调整制动力矩。磁轭20与悬架梁端部8的凸缘外圆周面采用花键连接,花键对磁轭20起到轴向导向和径向定位作用,使得磁轭20通过悬架梁端部8实现圆周固定。磁轭20端部凸缘与电磁制动器壳体21内孔采用间隙配合,磁轭20的止口与电磁制动器壳体21内孔对中。薄型电磁制动器7通过制动力矩调整环22套于悬架梁端部8的凸缘上,且通过4个电磁制动器螺栓23固定于悬架梁端部8上,电磁制动器螺栓23将悬架梁端部8与电磁制动器壳体21固定连接。在电磁制动器壳体21的环形槽内绕有一组励磁线圈27,励磁线圈27与磁轭20之间留有气隙,在电磁制动器壳体21环形槽的径向内侧均布有6个轴向通孔,6个弹簧基座25分别位于6个轴向通孔内且弹簧基座25的轴端凸起穿过轴向通孔与制动力矩调节环22的内侧面凹坑相接触,6个弹簧26 一端与磁轭21粘接固定,另一端嵌入弹簧基座25内的凹槽。电机轴14通过平键18与悬架梁端部8连接,实现圆周传力和定位。制动卡钳6与悬架梁端部8通过两个螺栓连接。电机轴14通过轴端双螺母17与悬架梁端部8连接,轴端双螺母17内端面紧压住悬架梁端部8外端凸缘底部外端面,实现轴向传力和定位。套筒9空套在电机轴14上且位于电机轴14与摩擦盘19之间,套筒9 一端与悬架梁端部8的凸缘接触,另一端与电机轴14的轴肩接触,起到轴向定位作用。
[0036]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的安装说明如下:
[0037]首先,4个制动盘螺栓5将摩擦盘19、制动盘4与轮毂电机内侧壳体11螺栓连接。安装时将单侧镶嵌有摩擦衬片24的摩擦盘19的摩擦衬片24朝向制动盘外侧,然后将套筒9套在电机轴14上直至轴肩处。摩擦盘19的内孔直径大于套筒9的外径,制动盘4的内孔直径大于其对应段的电机轴14轴颈处的直径,以防运动干涉。
[0038]其次,安装薄型电磁制动器7。制动力矩调整环22与电磁制动器壳体21通过螺纹连接,制动力矩调整环22的外端面圆周分布的凹槽与6个弹簧基座25轴端凸面接触,通过改变制动力矩调整环22旋入电磁制动器壳体21的螺纹长度调整车辆驻车力矩。6个弹簧26 —侧与磁轭20粘接固定,另一侧嵌入弹簧基座25内的凹槽,6个弹簧基座25、6个弹簧26和励磁线圈27装入电磁制动器壳体21上对应的孔槽内,实现装配。磁轭20的中心止口与电磁制动器壳体21内孔对中,且采用间隙配合,避免磁轭20工作时产生的磨损。此时薄型电磁制动器7的静止部分安装完毕。薄型电磁制动器7要求励磁线圈27与磁轭20间有一定气隙,这一尺寸由电磁制动器壳体21的环槽深度保证。无磨损时,要求磁轭20与励磁线圈27间的气隙为0.4mm。
[0039]再次,将装配好的薄型电磁制动器7的静止部分与悬架梁端部8连接。悬架梁端部8的凸缘插入制动力矩调整环22的内孔,采用间隙配合。调整电磁制动器壳体21,使与之相连的磁轭20的内花键与悬架梁端部8凸缘端部的外花键装配。6个电磁制动器螺栓23穿过悬架梁端部8端面的法兰孔,与电磁制动器壳体21螺纹连接。在电机轴14上的平键18对准悬架梁端部8凸缘内孔键槽时,将安装为一体的车轮轮毂电机2、制动盘4、摩擦盘19和套筒9 一同插入到悬架梁端部8凸缘内孔中。电机轴14通过轴端双螺母17与悬架梁端部8固定,压缩6个弹簧26,并起到轴向限位。
[0040]最后,制动卡钳6通过两个螺栓与悬架梁端部8螺栓连接。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的5个轮辋螺栓3与轮毂电机外侧壳体上的法兰孔采用过盈配合,与轮毂电机2固定。轮毂电机2通过固定其上的5个轮辋螺栓3穿过车轮I的通孔,采用轮辋螺母实现轮毂电机2与车轮I的螺纹连接。其中,轮毂电机2的三相交流电线及冷却管路通过电机轴14内的通孔,输入到悬架梁端部8的空腔后引入车内。薄型电磁制动器7的直流供电电线从电磁制动器壳体21外圆面输出,用卡箍固定在悬架梁端部8表面后引入车内。
[0041]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0042]所述的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用于车辆停止后的驻车操作。
[0043]车辆正常行驶时,薄型电磁制动器7的励磁线圈27通电,吸引磁轭20沿着悬架梁端部8的凸缘外花键进行轴向窜动,消除了磁轭20与摩擦盘19之间的压紧力,使磁轭20与摩擦盘19的摩擦衬片24分离,此时电磁驻车制动装置不起作用。轮毂电机2的壳体为转子,轮毂电机外侧壳体10通过其上的5个轮辋螺栓3带动车轮I旋转。轮毂电机内侧壳体11通过其上的6个制动盘螺栓5带动制动盘4和薄型电磁制动器7的摩擦盘4旋转。电机轴14通过平键18连接到悬架梁端部8上保持静止不动。电磁制动器壳体21在6个电磁制动器螺栓23的连接下,也与悬架梁端部8保持固定。由此轮毂电机2正常输出转矩,实现车辆正常行驶。
[0044]车辆停止后或以极低车速进行驻车制动时,轮毂电机2停止转动,为保证车辆短时或长时可靠实施驻车,薄型电磁制动器7的励磁线圈27首先断电,磁轭20在弹簧25的作用下,压向摩擦盘19,实现摩擦盘19与磁轭20的接合,此时薄型电磁制动器7的旋转部分和静止部分在静摩擦作用下成为一体,薄型电磁制动器处于制动工况,阻止轮毂电机2和车轮I旋转。薄型电磁制动器7的断电接合过程仅为几十毫秒,反应快速。
[0045]长时间工作过程中,摩擦盘19上的摩擦材料会产生一定磨损。但根据现有材料技术,其磨损量仅为零点几毫米,一旦磨损,为保证驻车制动力恒定,需要利用旋具旋转制动力矩调整环22,改变弹簧26的实际伸长量实现间隙调整。
[0046]所述的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针对不同车型或轮毂电机,所需驻车力矩可通过改变制动力矩调整环22提供的预紧力进行预先调整。
[0047]所述的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使用的轮毂电机2可依据不同车辆需求进行匹配,只需保证轮毂电机外侧壳体10的法兰孔、轮辋螺栓3、轮毂电机内侧壳体11的法兰孔、制动盘螺栓5的尺寸和定位关系,即可实现与图1类似的系统结构。
[0048]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所述的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可实现线控驻车制动。其失电制动的制动形式和内部间隙调整装置规避了由于电路故障和机械磨损带来的驻车制动失效问题。通过对摩擦盘19与制动盘4的一体化连接,减少了中间运动传递零件的数量,减小了电磁离合器的轴向尺寸,节省了轮边空间。针对电动轮系统提出了 一种新型的、可靠的、便捷的驻车制动方案。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其包括车轮(I)、轮毂电机(2)、制动盘(4)、制动卡钳(6)、薄型电磁制动器(7)、悬架梁端部(8)以及套筒(9),轮毂电机(2)包括电机轴(14)、轮毂电机内侧壳体(11)和轮毂电机外侧壳体(10),制动卡钳(6)与悬架梁端部(8)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悬架梁端部(8)、薄型电磁制动器(7)、制动盘(4)、轮毂电机(2)以及车轮(I)依次套装于电机轴(14)上,悬架梁端部(8)与薄型电磁制动器(7)通过电磁制动器螺栓(23)固定连接,薄型电磁制动器(7)的静止部分套装于悬架梁端部(8)的凸缘上且与悬架梁端部(8)的凸缘键连接;薄型电磁制动器(7)的旋转部分包括摩擦盘(19),摩擦盘(19)、制动盘(5)和轮毂电机内侧壳体(11)通过制动盘螺栓(5)依次固定连接;车轮(I)与轮毂电机外侧壳体(10)通过轮辋螺栓(3)固定连接;套筒(9)空套在电机轴(14)上且位于电机轴(14)与摩擦盘(19)之间,套筒(9) 一端与悬架梁端部(8)的凸缘接触,另一端与电机轴(14)的轴肩接触。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电机(2)还包括电机内侧圆锥滚子轴承(12)、电机外侧圆锥滚子轴承(13)、轴端螺栓(15)、轴端挡圈(16)、轴端双螺母(17)及平键(18),所述轮毂电机外侧壳体(10)和轮毂电机内侧壳体(11)分别通过电机外侧圆锥滚子轴承(13)和电机内侧圆锥滚子轴承(12)支撑在电机轴(14)上,轴端螺栓(15)将轴端挡圈(16)固定在电机轴(14) 一端,且轴端挡圈(16)内端面与电机外侧圆锥滚子轴承(13)外端面相接触,轴端双螺母(17)固定在电机轴(14)另一端,且轴端双螺母(17)内端面紧压悬架梁端部(8),电机轴(14)通过平键(18)与悬架梁端部(8)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型电磁制动器(7)还包括磁轭(20)、电磁制动器壳体(21)、制动力矩调整环(22)、多个电磁制动器螺栓(23),所述摩擦盘(19)上靠近磁轭(20)的一侧镶嵌有摩擦衬片(24);磁轭(20)位于摩擦盘(19)和电磁制动器壳体(21)之间;电磁制动器壳体(21)与悬架梁端部(8)通过多个电磁制动器螺栓(23)固定连接;制动力矩调整环(22)与电磁制动器壳体(21)螺纹连接,制动力矩调整环(22)及磁轭(20)均套于悬架梁端部(8)凸缘上且磁轭(20)与悬架梁端部(8)凸缘采用键连接;电磁制动器壳体(21)内安装有励磁线圈(27 )、多个弹簧(26 )及弹簧基座(25 ),励磁线圈(27 )与磁轭(20 )留有气隙,多个弹簧(26)圆周分布于励磁线圈(27)的径向内侧,多个弹簧(26)均一端与磁轭(20)粘接固定,另一端嵌入对应的弹黃基座(25)内。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线圈(27)安装于电磁制动器壳体(21)的环形槽内,在电磁制动器壳体(21)环形槽的径向内侧圆周分布有轴向通孔,弹簧基座(25 )位于对应的轴向通孔内,且弹簧基座(25)的轴端突起穿过轴向通孔与制动力矩调整环(22)的内侧面凹坑相接触。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薄型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分体式电动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制动器螺栓(23)的个数为4个,所述弹簧(26)的个数为6个。
【文档编号】B60K7/00GK103818234SQ201410086655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1日
【发明者】王军年, 孙文, 王庆年, 闫佳伟, 孙杰, 魏武, 李修森, 付铁军 申请人:吉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