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励磁动作制动器用手动解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59225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励磁动作制动器用手动解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为地解放无励磁动作制动器的无励磁动作制动器用手动解放
直O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磁制动器中,存在一种在停止通电时变为制动状态的无励磁动作制动器。这种无励磁动作制动器,作为在停电时制动被制动部件的旋转,并保持停止状态的安全制动器,应用于各种各样的产业用机器中。现有的无励磁动作制动器,具有即使在不通电的状态下也可以解除制动的手动解放装置。这种手动解放装置,通过操作者的手直接转动解除控制杆,或通过操作线以远程操作转动解除控制杆,从而解除无励磁状态的制动盘的制动。作为现有的手动解放装置可通过杠杆原理降低操作所述解放控制杆时的操作力。现有的手动解放装置,包括自动恢复型和解放保持型。自动恢复型的手动解放装置,放开操作的手后,解除解放。解放保持型的手动解放装置,即使放开操作的手也维持解放状态。作为现有的具有自动恢复型的手动解放装置的无励磁动作制动器,记载于 JP2009-108928A (文献1)和JP2009-057188A中。另外,作为现有的具有解放保持型的手动解放装置的无励磁动作制动器,记载于例如JP53-101180U中。文献1中披露的无励磁动作制动器,具有转子和侧板,该转子和侧板从两侧夹住与电动机的旋转轴一同旋转的制动盘。制动盘被旋转轴所支撑,以沿轴线方向可移动的状态一同旋转。转子位于励磁铁芯和制动盘之间,该励磁铁芯设置于电动机的端部,且被励磁铁芯所支撑可沿转轴方向自由移动。在励磁铁芯中,设置有通过磁力吸住转子的励磁线圈。并且,转子通过设置于励磁铁芯上的制动用弹簧趋向于制动盘侧。侧板位于夹住制动盘的转子的相反一侧,在励磁铁芯的支撑下无法移动。该无励磁动作制动器,通过为励磁线圈通电,使转子被励磁铁芯所吸附,从而抵抗制动用弹簧的弹力,无励磁动作制动器变为非制动状态。该无励磁动作制动器,通过停止为励磁线圈通电,使转子因制动用弹簧的弹力被压于制动盘,使制动盘因该压力压于侧板。设置于所述无励磁动作制动器的手动解放装置,具有强制地使在制动用弹簧的弹力下压附于制动盘的转子向励磁铁芯侧移动的离芯杆。所述离芯杆的前端部插入转子和侧板之间,在励磁铁芯的支持下离心杆可进行旋转。基于离心杆对应励磁铁芯的旋转,能够改变离心杆的前端部在电动机的轴线方向的幅度。为使所述幅度变宽,基于离心杆的旋转,转子通过与离心杆的接触而向励磁铁芯侧移动,从而解放制动。在所述离心杆上,安装有作业者进行操作用的制动解放用杆。文献2中披露的无励磁动作制动盘用于制动升降机的卷上机的旋转。所述卷上机上,装备有2台无励磁动作制动器。所述的无励磁动作制动器分别设置有用于手动解除制动的摇动式的解放控制杆。所述2个解放杆的摇动端部,通过变位构件相互联动地连结。文献2中揭示的无励磁动作制动器的手动解放装置,采用操作者远程操作变位构件移动的结构。所述手动解放装置,具有摇动控制杆和操作线等,该摇动控制杆通过支撑轴可自由摇动地支撑在卷上机侧的架上;该操作线与所述摇动控制杆的摇动端部连接。所述操作线与位于最上层的操作控制杆和摇动控制杆连接。摇动控制杆,由操作线的牵引,通过摇动使变位构件向制动解放侧挤压。变位构件,安装于与接近摇动控制杆的摇动中心部分相对的位置。即,所述摇动控制杆,基于公知的杠杆原理,可以操作变位机构(解放控制杆)。因此,文献2中所揭示的无励磁动作制动器,可通过较小的操作力,实现制动解放的远程操作。文献3中揭示的无励磁动作制动器具有维持解放状态的手动解放装置,无需在手动解放制动后进行任何操作。所述手动解放装置,采用基于螺栓将转子压向励磁铁芯侧的结构。所述螺栓安装于侧板上,与转子协动夹住制动盘从而达到制动。如文献1和文献2所揭示的自动恢复型的手动解放装置,解放制动时的操作力越小越令人满意。但是,为了降低操作力,作业者需要将操作的控制杆延长,在使用“杠杆”时需要加长力点和作用点之间的距离,这样一来,便会使手动解放装置变得大型化。另外,使用手动解放装置时存在以下情况,因一些原因无法为励磁线圈通电而旋转轴转动,或需要进行保养、检修等。也就是说,手动解放装置的使用频率较低。另外,手动解放装置无需远程操作。进而,在无励磁动作制动器中装备手动解放装置的话,因增加了部件数量和组装的工作量,难以使包含制动器的被制动机器的价格低廉化。因此,希望现有的无励磁动作制动器的手动解放装置,尽量减少无励磁动作制动器常装备的部件的数量,并且根据需要能够安装操作者把持的控制杆等其他的部件。另外,希望得到需要构造简单的手动解放装置,且兼具自动恢复型的手动解放装置的机能和解放保持型的手动解放型装置的机能。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将在较小的操作力下完成解放制动的同时,提供可减少设置于无励磁动作制动器的部件的数量的手动解放装置作为第一目的。并且,将提供构造简单的,且兼具自动恢复型的手动解放装置的机能和解放保持型的手动解放型装置的机能的手动解放装置作为第二目的。

发明内容
为达到该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无励磁动作制动器手动解放装置,包括制动器解放用操作子,抵抗无励磁动作制动器的制动用弹簧的弹力,使转子向励磁铁芯侧移动,从而解放制动;设置部,设置于相对所述励磁铁芯相对不可移动的基台上;转动操作装置,装卸自由地安装于所述制动器解放用操作子以及所述设置部,并具有肘节机构;所述肘节机构,包括第一连接部,具有设置有自由装卸并且自由转动地卡合于所述制动器解放用操作子的卡合部的一端部;及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制动器解放用操作子处于卡合状态时,向所述制动器解放用操作子的操作方向的相反方向延长的另一端部;第二连接部,具有设置有在所述设置部上自由摇动且以沿所述基台的表面方向上移动受限的状态进行支承的轴部的一端部;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部转动自由地连结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二连结部以所述设置部为中心通过指定的操作力摇动时,通过所述第一连结部,在大于指定的操作力的作用下挤压所述制动器解放用操作子。在本发明中,第二连结部包括操作控制杆,该操作控制杆自与所述第一连结部的连结部分向与所述轴部相反的一侧延伸。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连结部和所述第二连结部的连结部分,可从所述制动器解放用操作子和所述第一连结部的连结部分以及所述设置部之间的相连的假想线向所述无励磁动作制动器侧移动;所述无励磁动作制动器,具有限制所述连结部分向所述无励磁动作制动器侧的移动限度的限制部。在本发明中,所述制动器解放用操作子,以所述制动器解放用操作子和所述第一连结部的连结部分作为力点,并且以所述制动器解放用操作子和所述转子的解放部件的连结部分作为作用点,构成杠杆。本发明所述的无励磁动作制动器,因可在不安装转动操作装置的状态下使用,于是,所述无励磁动作制动器的制造支出因未编入转动操作装置而降低,从而提供更便宜的价格。所述无励磁动作制动器变为制动状态,为通过手动解放制动,将转动操作装置安装于解放控制杆的固定构件和设置部,并通过按压所述转动操作装置的解放控制杆实现。转动操作装置,通过肘节机构,与施加于第二连结部的操作力(输入力)相对应, 使施加于第一连结部的压力(输出力)变大,从而降低操作力。并且,肘节机构是沿着无励磁制动器设置,与通过杠杆式的杆降低操作力的场合相比,手动解放装置可相对紧密的形成。所以,本发明提供的手动解放装置在小型的,并且通过较小的操作力进行制动的解放的同时,使设置于无励磁动作制动器上的部件较少。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作为手动解放装置对象的无励磁动作制动器的正面图;图2为图1中沿II-II的无励磁动作制动器的剖面图;图3为转动操作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为说明将转动操作装置安装于无励磁动作制动器的顺序的无励动作制动器的部分侧视图;该图中,仅描绘无励磁动作制动器的部分,并且解放用螺栓贯通的部分及第一、第二遮挡盖通过断裂方式描绘;
图5为安装转动操作装置的无励磁动作制动器的侧视图;该图中,仅描绘无励磁动作制动器的部分,并且解放用螺栓贯通的部分及第一、第二遮挡盖通过断裂方式描绘;图6为表示解放制动的行程的终期状态的无励磁动作制动器的侧视图;该图中, 仅描绘无励磁动作制动器的部分,并且解放用螺栓贯通的部分及第一、第二遮挡盖通过断裂方式描绘;图7为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连结部分接触限制部的状态时无励磁动作制动器的侧视图;该图中,仅描绘无励磁动作制动器的部分,并且解放用螺栓贯通的部分及第一、第二遮挡盖通过断裂方式描绘;图8为说明转动操作装置的构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图1-图8对本发明一实施例涉及的无励磁动作制动器用手动解放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图1和图2所展示的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通过安装板4安装于作为被制动机器的电动机2(参照图幻的背部壳体3。在图2中,该电动机2驱动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 5。旋转轴5从背部壳体3向电动机2的后方(图2中的左方)突出。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如图2所示,与旋转轴5的轴线方向并列,设置有第一制动部 6和第二制动部7。所述的制动部6、7,对每个制动盘(第一制动盘8和第二制动盘9)的旋转进行制动。第一、第二制动盘8、9与旋转轴5 —同旋转,并且由旋转轴5的支持,可沿旋转轴5相对应的轴线方向移动。第一、第二制动部6、7的内部,位于接近电动机2位置的第一制动部6,设置有由安装于背部壳体3的安装板4形成的第一侧板11 ;夹住与所述第一侧板11协动的第一制动盘8的第一转子12 ;及通过磁力与所述第一转子12吸附的第一励磁铁芯13。安装板4作为基台,通过螺栓14(参照图1)安装于背部壳体3。为了在所述安装板4与背部壳体的连接部分形成角15 (参照图2),安装板4小于背部壳体3。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安装板4(基台)的角15,构成后述的设置于旋转操作装置16 (参照图3) —端部的设置部17。第二制动部7,设置有由第一励磁铁芯13的后端(图2中左侧的端部)构成的第二侧板21 ;夹住所述第二制动盘9并与所述第二侧板21协动的第二转子22 ;及通过磁力吸附所述第二转子22的第二励磁铁芯23。第一、第二励磁铁芯13、23,分别为圆环状,并分别设置有环状的励磁线圈M。因为后述的第一、第二转子12、22通过磁力被第一、第二励磁铁芯13、23吸附而产生的磁通量,所以励磁线圈M容置于第一、第二励磁铁芯13、23上形成的环状沟25内。基于环状沟25内所填充的绝缘树脂(图中未示出),所述励磁线圈M固定于第一、第二励磁铁芯13、23中。为同时在第一、第二励磁铁芯13、23的外周侧形成外极13a、23a和内周侧形成内极13b、23b,环状沟25向第一、第二转子12、22进行开口。第一、第二励磁铁芯13、23,基于贯通第一、第二励磁铁芯13、23的外周部的安装螺栓26,安装于安装板4上。所述的安装螺栓沈,如图1所示,设置于第一、第二励磁铁芯 13、23的外周部的周方向上六等分的位置上。所述的安装螺栓沈,如图2所示,分别插设于第一、第二励磁铁芯13、23的外周部上穿设的贯通孔27中。贯通孔27在电动机2侧的开
6口部分,作为螺纹孔27a而形成。在所述螺纹孔27a中,螺接有调整间隙用的圆筒构件观。圆筒构件观,从第一、第二励磁铁芯13、23向电动机2侧只突出指定的长度。安装于第一励磁铁芯13中的圆筒构件观的前端部接触安装板4 (第一侧板11)。安装于第二励磁铁芯23中的圆筒构件观与第一励磁铁芯13(第二侧板21)接触。即第一、第二励磁铁芯13、23在轴线方向的位置由圆筒构件观决定的状态下,通过安装螺栓沈安装于安装板 4。因此基于第一、第二励磁铁芯13、23在轴线方向上所决定的位置,在所述第一、第二励磁铁芯13、23与第一、第二侧板11、21之间,形成收容后述的第一、第二转子12、22和第一、第二制动盘8、9的指定宽度的空间。在圆筒构件28上从第一、第二励磁铁芯13、23向电动机2侧突出的部分贯通第一、第二励磁铁芯12、22。第一、第二转子12、22通过磁性材料形成圆环状板。圆筒构件观穿插于在所述转子12、22的外周部形成的贯通孔四。第一、第二转子12、22由圆筒构件观支撑沿轴线方向(图2中左右方向)自由移动。在第一、第二转子12、13的内周部以及夹住第一、第二制动盘8,9并与所述的转子 12、22协动的第一、第二侧板11、12的内周部中,分别形成接触第一、第二制动盘8、9的摩擦面30。所述摩擦面30,与第一、第二转子12、22和第一、第二侧板11、21的外周部相对应形成突出的圆环状的凸部。第一、第二转子12、22与第一、第二制动盘8、9的径方向的外侧,覆盖有圆筒状的第一、第二遮挡盖31、32。所述遮挡盖31、32用于防止磨耗粉向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的周围飞散。第一遮挡盖31安装于第一侧板11和第一励磁铁芯13。第二遮挡盖32安装于第二侧板21和第二励磁铁芯23。基于本实施例的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也安装有为防止磨耗粉向第二励磁铁芯23后端飞散的遮挡盖33。所述遮挡盖33呈圆板状,塞于第二励磁铁芯23 的内周侧的开口部分。在第一、第二励磁铁芯13、23的外周部和内周部中,设置有用于将第一、第二转子 12,22压向第一、第二侧板11、21侧的多个制动用弹簧34。本实施例所述的制动用弹簧34 由压缩线圈弹簧形成。所述的制动用弹簧34插入并保持于第一、第二励磁铁芯13、23的外极13a、23a上开口的弹簧孔35和内极1北、2北上开口的弹簧孔36,由于被第一、第二励磁铁芯13、23和第一、第二转子12、22夹住而压缩。弹簧孔35、36分别在第一、第二励磁铁芯13、23沿周方向三等分的位置形成。被所述多个制动用弹簧34按压的第一、第二转子12、22,当励磁线圈M处于非励磁状态时,在圆筒部件观的支持下向第一、第二制动盘8、9侧移动,所述的制动盘8、9分别压附于第一、 第二侧板11、21。最终,第一、第二制动盘8、9由于被第一转子12、22和第一、第二侧板11、 21夹住,而使电动机2的旋转轴5制动。本实施例所述的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为通过手动解放上述的制动,设置有基于两根解放用螺栓41,41,使第一、第二转子12、22向与第一、第二制动盘8、9的相反方向移动的手动解放装置42。两根解放用螺栓41、41将构成手动解放装置42的一部分的解放控制杆43连结于第一、第二转子12、22。本实施例中,基于所述解放用螺栓41,构成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转子侧构件”。
所述解放用螺栓41,贯通后述的解放杆43的脚部43a形成的带阶段的贯通孔44, 在第一、第二励磁铁芯13、23的外周部形成的贯通孔45以及在第一、第二转子12、22的外周部形成的带阶段的贯通孔46。解放控制杆43的带阶段的贯通孔44,构成有嵌合解放用螺栓41的头部41a的沟部44a(参照图1);孔径大于解放用螺栓41的螺纹部41b而形成的小径部44b ;及孔径比所述小径部3 大而形成的大径部44c。大径部44c,如图7所示,使解放杆43相对应第二励磁铁芯23摇动时,因作为防备脚部43a和解放螺栓41的干扰的卸载孔,在与脚部43a的第二励磁铁芯23相对的端面上进行开口。因此基于在解放控制杆43上形成的带阶段的贯通孔44,使解放控制杆43变得可对应解放用螺栓41倾斜。S卩,解放控制杆43,从如图2所示的初期位置到小径部44b的开口部分接触解放用螺栓41 (参照图7),可以将解放用螺栓41作为中心在图2中向逆时针方向摇动。因此摇动解放控制杆43时,如图7所示,在解放杆43上与第二励磁铁芯23相对的前端边缘和第二励磁铁芯23的接触点A变为摇动中心,并且在摇动时,与解放用螺栓41 的头部41a在接触点B接触的解放控制杆43,头部41a从第二励磁铁芯23压向远离的方向。即,解放控制杆43,通过杠杆原理可使解放用螺栓41移动。以解放控制杆43的摇动端(图7中的上端)作为力点,接触点A作为支点,接触点B作为作用点形成所述杠杆。施加于所述解放控制杆43的摇动端的力,对应支点(接触点A)和力点之间的距离Dl (参照图7)以及支点(接触点A)和作用点(接触点B)的距离 D2间的比例(杠杆比)增大,传达至解放用螺栓41。解放用控制杆43构成所述杠杆时的摇动方向如图5-图7中的箭头R所示。所述箭头R所示的方向,以后称之为解放控制杆43 的操作方向。第一、第二转子12、22的带阶段的贯通孔46,由在所述转子12、22上与第一、第二励磁铁芯13、23相对的端面上开口的小径部46a以及在所述转子12、22上与第一、第二侧板11、21相对的端面上开后的大径部46b构成。在小径部46a的内部,插入有压缩线圈弹簧47。大径部46b中插入有拧入解放用螺栓41的螺母48的一部分。压缩线圈弹簧47, 贯通有解放用螺栓41,并被螺母41和第一、第二励磁铁芯13、23的外极13a、23a的磁极面夹住并压缩。即,所述压缩线圈弹簧47,与第一、第二励磁铁芯13、23—起趋向相反侧的螺母48,平常第一、第二转子12、22通过磁力被第一、第二励磁铁芯吸附时,起到作为防震用缓冲器的机能,以防止解放用螺栓41和解放控制杆43的不必要的震动。解放控制杆43,如图1所示,由向图中下方开放形成圆弧状的脚部43a和从所述脚部43a的中央部分突出设置的躯干部4 构成。本实施例中,基于所述解放控制杆43构成本发明所述的解放用操作子。脚部43a,如图1所示,从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的轴线方向看,由与第二励磁铁芯 23的外周部重叠的尺寸形成。在所述脚部43a的两端部,形成上述的带阶段的贯通孔44, 并与上述的解放用螺栓41连结。在制动用弹簧34的弹力和防震用压缩线圈弹簧37的压力下,使脚部43a的两端在第二励磁铁芯23上形成紧密附着。躯干部4 向脚部43a的相反侧突出,如图1所示的正视图中,形成U字状的沟49。并且,在所述躯干部4 上,设置有由横向架设于沟49的螺栓50和螺接所述螺栓50的螺母51从而形成固定构件52。所述固定构件52基于紧密安装于螺栓50的螺母51,对躯干部4 进行固定。所述固定构件52平常不进行连结。手动解放装置42,如图4和图5所示,由两根解放用螺栓41以及解放控制杆43、 连结于所述解放控制杆43 —端部的转动操作装置16、及支承所述转动操作装置16另一端部的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侧的设置部17构成。如果设置部17为相对于第一、第二励磁铁芯13、23不移动的部位的外表面,则无需限定角15的部分。转动操作装置16,在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上可自由装卸,只在手动解放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的制动时进行安装。所述转动操作装置16,如图3-图7所示,由具有卡合于解放控制杆43 —端部的第一连结部61、及基于所述连结用螺栓62自由转动地连结于所述第一连结部61的另一端部的第二连结部63的肘节机构64构成。第一连结部61,如图3所示,由卡合于所述解放控制杆43的卡合构件65、连结第二连结部63的结合构件66以及连接所述卡合构件65和结合构件66的调整构件67构成。 在卡合构件65的一端部,形成自由装卸并且自由转动地卡合于所述解放控制杆43的固定构件52(参照图1)的卡合沟65a。本实施例中,由卡合沟65a,构成本发明中的“卡合部”。 在卡合构件65的另一端部,拧入后述的调整构件67的第一螺纹部67a。用于连结第二连结部63的连结用螺栓62贯通结合构件66的一端部。调整构件 67的第二螺纹部67b拧入结合构件66的另一端部。调整构件67,由第一螺纹部67a和第二螺纹部67b从头部67c向两侧延伸的调整用螺栓67d ;及分别拧入两螺纹部67a、67b的锁螺母67e构成。第一螺纹部67a和第二螺纹部67b中,一方为右螺纹,另一方为左螺纹。因此,基于使调整用螺栓67d的旋转,卡合构件65和结合构件66之间的间隔可进行调整。第二连结部63,由基于连结用螺栓62自由转动的连结于结合构件66的支持构件 71、及设置于所述支持构件71的操作控制杆72构成。在支持构件71的一端部,设置有当转动操作装置16安装于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 时,支承设置部17的轴部71a。所述轴部71a的前端部分,如图3所示,形成向连结用螺栓 62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剖面半圆状。所述轴部71a,如图5所示,在设置部17支承的状态下, 与背部壳体3接触。因此,轴部71a,在沿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的外表面方向的移动(向电动机2侧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下,由设置部17进行支承。并且,因为设置部17实质上起到作为轴承的机能,所以设置部17支承轴部71a自由摇动。如图5所示,从连结用螺栓62的轴线方向看,轴部71a(第二连结部6 摇动的方向为支持构件71的另一端部向无励磁动作制动器 1的接近或远离的方向。在支持构件71的另一端部,如图3所示,由夹住结合构件66的一对腕部71b、71c 形成。在所述腕部71b、71c之间,夹有贯通结合构件66的垫片(图中未示出)。连结用螺栓62贯通一对腕部71b、71c和垫片。所述连结用螺栓62,由在该前端的螺母73的紧密安装而对支持构件71进行固定。在图中未出现的操作者的手把持呈圆棒状的操作控制杆72进行操作。基于本实施例的操作控制杆72与在支持构件71上形成的有底的圆形孔74呈嵌合状态进行固定。另外,如图3所示的操作控制杆72,在支持构件71的附近描绘为断裂状态。所述操作控制杆72,在支持构件71和第一连结部61的连结部分(连结用螺栓 62),向轴部71a的相反侧延伸。S卩,操作控制杆72的前端部与第二连结部63的摇动中心C(参照图5)之间的距离D3(参照图5),长于连结用螺栓62与摇动中心C之间的距离的D4。因此,第二连结部 63,以操作控制杆72前端作为力点,轴部71a和设置部17的接触部分(摇动中心C)作为支点,连结用螺栓62作为作用点,构成杠杆。因此,施加于操作控制杆72的前端的操作力 F0(参照图5),对应支点和力点之间的距离D3以及支点和作用点之间的距离D4的比例而增大,作为操作力Fl(参照图5)传达至第一连结部61。第一、第二连结部61、63的长度,如图5所示,在转动操作装置16安装于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的状态下,第一连结部61向与解放控制杆43的操作方向的相反方向延伸。转动操作装置16安装于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的状态为,设置部17支承第二连结部63的轴部 71a的同时,第一连结部61的卡合构件65卡合于解放控制杆43的卡合构件52,且第二连结部63的操作控制杆72上未施加操作力的状态。在所述安装状态下,如图5所示,连结第一连结部62和第二连结部63的连结用螺栓62位于基于连结固定构件52 (连结解放杆43 的第一连结部61的部分)和轴部72a的前端部分(设置部17)的假想线L上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的相反侧。由第一连结部61和第二连结部63形成的肘节机构64,从操作控制杆72施加操作力Fl时,第一连结部61压于解放控制杆43的压力ρ (参照图5),在如图8所示的模型图中通过下式表示。在图8中,节A表示轴部71a的前端部分,节B表示连结用螺栓62,节C表示固定构件52。在图8中,表示第一连结部61和第二连结部63为同样的长度的情况。在图8所示的肘节机构64中,在节B施加操作力Fl时,第一连结部61压于节C 的力P为,P = Fl/2tane。角度θ为27度时,Fl = 1. 019ΧΡ。角度θ = 度时,Fl = 0. 975XP, θ = 12 度时,Fl = 0. 425ΧΡ,角度 θ = 5 度时,Fl = 0. 175ΧΡ。即,根据设定角度Θ,在角度θ变为26度以下,可通过相对较小的操作力Fl获得较大的按压力P。在图5所示的本实施例中的肘节机构64中,第一连结部61和假想线L构成的角度θ 1小于沈度,第二连结部63与假想线L构成的角度θ 2,约为沈度。因此,如基于所述的肘节机构64,以设置部17为中心,在规定的操作力下使第二连结部63摇动,第一连结部61在大于操作力Fl的力P下压解放控制杆43。所述肘节机构64(转动操作装置16),由于被解放控制杆43压迫,在图5中沿箭头R所示的操作方向摇动解放控制杆43。因此,由于摇动解放控制杆43,解放用螺栓41移动,第一、第二转子12、22抵抗制动用弹簧34的弹力,向第一、第二励磁铁芯13、23侧移动。 其结果为,解放无励磁制动器1侧的制动。在所述肘节机构64中,从如图5所示的安装状态使第二连结部63摇动,如图6所示,第一连结部61和第二连结部63的连结部分(连接用螺栓62)向假想线L接近。之后, 使第二连结部63摇动,如图7所示,连结部分(连接用螺栓62)在假想线L上向物力此动作制动器1侧移动。所述连结部分向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侧移动后,支持构件71的一对腕部71b、71c 接触橡胶制的第一、第二遮挡盖31、32。因此,第一、第二遮挡盖31、32弹性形变,一对腕部71b,71c接触第一励磁铁芯13的外周面,限制移动。另外,未设置第一、第二遮挡盖31、32 时,一对腕部71b、71c直接接触第一励磁铁芯13或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的其他部位。在本实施例中,由第一励磁铁芯的外周面构成“限制部”。转动操作装置16在连结部分不跨越假现象L的状态下,因制动用弹簧34的弹力从第一、第二转子12、22通过解放用螺栓41和解放控制杆43传达至第一连结部61,所以放开操作杆72后恢复到初期的位置。但是,在连结部分跨越假想线L的状态下,放开操作控制杆72后制动用后,在制动用弹簧34的弹力的作用下,第一连结部61和第二连结部63被压附于第一、第二遮挡盖31、32,因无法完成以上的移动,维持解除制动的状态。下面,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无励磁动作制动器用手动解放装置42的动作进行说明。上述的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通常在安装转动操作装置16的状态下使用。所述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在电动机2旋转的平常状态中,励磁线圈M通电,第一、第二励磁铁芯 13、23通过磁力吸附第一、第二转子12、22。在所述状态中,第一、第二制动盘8、9与电动机 2的旋转轴5 —同旋转。另外,电动机2的旋转停止,停止向励磁线圈M通电,变为无励磁状态后,在制动用弹簧34的弹力作用下,第一、第二转子12、22被压附于第一、第二制动盘8、9,进一步的, 所述的制动盘8、9被压附于第一、第二侧板11、21。其结果为,第一、第二制动盘8、9被第一、第二转子12、22和第一、第二侧板11、21夹住,因所述部件间的摩擦系合而制动。所述制动状态维持到为励磁线圈M通电。停电、保养和检修等作业的情况下,无法向励磁线圈M通电时,为解放制动,首先,如图4-5所示,将转动操作装置16安装于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然后,把持转动操作装置16的操作控制杆72,向第一连结部61侧摇动。基于操作控制杆72的摇动,转动操作装置16的第一连结部61按压解放控制杆 43,所述操作控制杆43向操作方向摇动,使解放用螺栓41向所述头部41a远离第二励磁铁芯23的方向移动。因此,基于解放用螺栓41的移动,第一、第二转子12、22抵抗制动用弹簧34的弹力,向第一、第二励磁铁芯13、23侧移动,解除制动。为保持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的制动解放状态摇动操作控制杆72直到第一连结部 61和第二连结部63接触第一、第二遮挡盖31、32。因此,在两结合部61、63接触两遮挡盖 31,32的状态下,即使放开持有操作控制杆72的手,也可使解放控制杆43保持在摇动到的位置,以维持制动的解放状态。按照本实施例所述的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因可在不安装转动操作装置16的状态下使用,从而降低了转动操作装置16部分的制造支出,从而提供更便宜的价格。所述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变为制动状态,为通过手动解放制动,将转动操作装置 16安装于解放控制杆43的固定构件52和设置部17,并通过使用所述转动操作装置16按压解放控制杆43而实现。转动操作装置16,基于设置的肘节机构64,使施加于第二连结部63的操作力 Fl (输入力)相对应的通过第一连结部61压于解放控制杆43的力P (输出力)变大,从而可降低操作力Fl。并且,肘节机构64可沿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配置,与使用杠杆式的杆降低操作力的情况相比,可使手动解放装置42相对地更紧凑地形成。因此,如本实施例所述,提供了更小型,并且在较小的操作力下解放制动的同时,设置于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的部件数较少的手动解放装置42。基于所述实施例中的第二连结部63具备由与第一连结部61的连结部分,向轴部 71a的相反侧延伸的操作控制杆72。因此,如本实施例所述,相对操作者把持操作控制杆72,以操作力FO摇动第二连结部63,基于杠杆原理可使第二连结部63压于第一连结部63的压力Fl增大。因此,如实施例所述,可在较小的操作力下使解放控制杆43摇动。本实施例所述的转动操作装置16,第一连结部61和第二连结部63可移动至与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的限制部(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遮挡盖31、3幻接触。在该状态中,手放开第二连结部63的操作控制杆72后,基于制动用弹簧34的弹力推回第一连结部61的一端(卡合构件65),第一、第二连结部61、63的连结部分压附于限制部。因此,在所述实施例中,使第一连结部61和第二连结部63接触限制部移动时,操作者即使放松压于第二连结部63的力,也可保持制动解放的状态。所以,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构造简单,且兼具自动恢复型的手动解放装置和解放保持型的手动解放装置的机能的无励磁动作制动用手动解放装置42。所述实施例的制动解放用操作子(解放控制杆43),以与第一连结部61的连结部分(固定构件52)作为力点,并且以与转子侧构件(解放用螺栓41)的连结部分作为作用点,构成杠杆。因此,制动解放用操作子使转子侧构件移动的力,比从第一连结部61施加于制动器解放用操作子的力大。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因为由转动操作装置16的操作控制杆72变为的杠杆,增大转动操作装置16的输出力而构成的肘节机构64以及由解放控制杆43变为的杠杆,可实现操作力的大幅减少。基于上述的实施例中的设置部17,利用背部壳体3限制轴部71a的移动。但是,为限制轴部71a的移动(沿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的外表面的方向的移动),可通过设置于安装板4的高低差(图中未示出)实现。并且,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展示了本发明所适用的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由于解放用螺栓41的平行移动,第一、第二转子12、22向第一、第二励磁铁芯13、23侧移动,从而解放制动。但是,解放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的制动的机构,不限于上述的机构,也可以进行适宜的改变。即,如文献1中所揭示的使用离心杆解放制动的无励磁动作制动器也可适用于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无励磁动作制动器用手动解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器解放用操作子(43),抵抗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的制动用弹簧(34)的弹力,使转子(12、22)向励磁铁芯(13、2;3)侧移动,从而解放制动;设置部(17),设置于相对所述励磁铁芯(13、2;3)不可移动的基台(4)上;转动操作装置(16),装卸自由地安装于所述制动器解放用操作子03)以及所述设置部(17)上,并具有肘节机构(64);所述肘节机构(64),包括第一连接部(61),具有设置有自由装卸并且自由转动地卡合于所述制动器解放用操作子^幻的卡合部(65a)的一端部;及所述卡合部(65a)与所述制动器解放用操作子03) 处于卡合状态时,向所述制动器解放用操作子G3)的操作方向的相反方向延长的另一端部;第二连接部(63),具有设置有在所述设置部(17)上自由摇动且以沿所述基台的表面方向上移动受限的状态进行支承的轴部(71a)的一端部;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61)的另一端部转动自由地连结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二连结部(6 以所述设置部(17)为中心通过指定的操作力摇动时,通过所述第一连结部(61),在大于指定的操作力的作用下挤压所述制动器解放用操作子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励磁动作制动器用手动解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结部(63)包括操作控制杆(72),该操作控制杆(72)自与所述第一连结部(61)的连结部分(62)向与所述轴部(71a)相反的一侧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励磁动作制动器用手动解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结部(61)和所述第二连结部(63)的连结部分(62),可从所述制动器解放用操作子 (43)和所述第一连结部(61)的连结部分(62)以及所述设置部(17)之间的相连的假想线向所述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侧移动;所述无励磁动作制动器,具有限制所述连结部分向所述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侧的移动限度的限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励磁动作制动器用手动解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解放用操作子(43),以所述制动器解放用操作子和所述第一连结部(61)的连结部分(52)作为力点,并且以所述制动器解放用操作子G3)和所述转子的解放部件Gl) 的连结部分作为作用点,构成杠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励磁动作制动器用手动解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作为安装板(4)将所述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安装于壳体(3)上;所述设置部(17)是所述壳体C3)和所述安装板(4)所形成的角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励磁动作制动器用手动解放装置,属于机械工程领域,实现了以较小的力可以解除制动,并且可以减少设置在无励磁动作制动器上的部件。该无励磁动作制动器用手动解放装置具备解除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的制动的解放控制杆43;无励磁动作制动器1的设置部17;及装卸自由地安装于所述解放控制杆43以及设置部17的转动操作装置16。转动操作装置16由具有装卸自由且转动自由地卡合于解放控制杆43的第一连结部61;及转动自由地连结于所述第一连结部61并以自由摇动且移动限制状态支承设置部17的第二连结部63的肘节机构64构成。肘节机构64,以设置部17为中心,在规定的操作力下使第二连结部63摇动,第一连结部61以大于操作力的力按压解放控制杆43。
文档编号F16D127/04GK102562887SQ20111043193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1日
发明者川俣贵义, 相乐进 申请人:小仓离合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