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附近的冲击吸收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27459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附近的冲击吸收构造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在车身面板安装穿通环(throughring)(使座椅安全带通过并吊起的部件)用的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附近的吸收来自车内或车外的冲击的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在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附近,为了吸收来自车内隔着车辆用内装部件而作用的冲击、来自车外隔着车身面板而作用的冲击,采用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冲击吸收构造。

专利文献1的冲击吸收构造,具体来说为如下构造:在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22)附近,在车辆用内装部件(7)的背面设置冲击吸收肋(57a、57b),以该冲击吸收肋(57a、57b)的前端和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22)的头部相对向的方式设定。

但是,上述那样的专利文献1的冲击吸收构造为如下形式:在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22)附近,在冲击从车内隔着车辆用内装部件(7)作用时,或者冲击从车外隔着车身面板(5)作用时,在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22)的头部通过冲击吸收肋(57a、57b)被压溃,由此吸收所受到的冲击,这样就存在如下问题:在该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22)的头部和冲击吸收肋(57a、57b)的间隙(clearance,又称为空间)不充分的情况下,从冲击发生时起算的比较早的阶段,冲击吸收肋就被压溃了,因而无法得到充分的冲击吸收效果。

以上的说明中,括号内的参考符号为专利文献1使用的符号。

与上述这样的专利文献1的冲击吸收构造不同,作为在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附近吸收冲击的构造,例如还有图3(a)所示的冲击吸收构造40。

该图3(a)的冲击吸收构造40为如下形式:位于车身面板w1和车辆用内装部件w2之间,并且在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b1附近,在冲击从车内隔着车辆用内装部件w2作用时,或者冲击从车外隔着车身面板w1作用时,冲击吸收箱体5被压溃,由此吸收受到的冲击。

但是,上述这样的图3(a)的冲击吸收构造40,例如,如图3(b)所示,冲击从冲击吸收箱体5的斜下方向(图3(b)中的箭头r方向)隔着车辆用内装部件w2向冲击吸收箱体5作用时,冲击吸收箱体5向逃离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b1的方向翻倒(冲击吸收箱体5的翻倒带来的逃离、滑动现象),冲击吸收箱体5不会像设计目标那样被压溃等,冲击吸收箱体5的压溃方位不稳定,无法得到没有波动的稳定的冲击吸收效果。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22071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的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得到冲击吸收箱体的压溃方位稳定,没有波动的稳定的冲击吸收效果的适宜的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附近的冲击吸收构造。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位于车身面板和车辆用内装部件之间,并且在从上述车身面板向着车内的方向突出的形态的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附近,吸收来自车外或车内的冲击的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筒体,其收容所述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的头部;冲击吸收箱体,其具备与所述车身面板相对向的顶板且并设于所述筒体邻近;基座,其支撑所述冲击吸收箱体;和安装单元,其将所述基座安装于所述车辆用内装部件的背面,作为该冲击吸收箱体的压溃变形的基点,在所述冲击吸收箱体的侧面设置有台阶部,并且,作为防止因该冲击吸收箱体的翻倒而造成的逃离的单元,在所述冲击吸收箱体和所述筒体之间设置有肋。

在上述本发明中,其特征也可以为:所述肋成为随着从所述台阶部附近向着所述冲击吸收箱体的根基部附近靠近而扩张的下摆扩展(喇叭形)的形状。

在上述本发明中,其特征也可以为:通过连结肋使所述筒体的根基部和所述肋的根基部连接并一体化。

发明效果

本发明中,在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附近的冲击吸收构造中,作为实际上吸收冲击的部件,除了采用冲击吸收箱体,还采用了如下结构:在该冲击吸收箱体的侧面,作为该冲击吸收箱体的压溃变形的基点而设置台阶部,并且,作为防止因该冲击吸收箱体的翻倒而造成的逃离的单元,在上述冲击吸收箱体和上述筒体之间设置肋,并因此能够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

《作用效果(第一点)》

在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附近,从车内隔着车辆用内装部件而作用的冲击的方向、从车外隔着车身面板而作用的冲击的方向存在波动,并不限于冲击总是从同一方向作用。而本发明中,即使这样的冲击方向存在波动,由于冲击吸收箱体以其侧面的台阶部为基点而被压溃,因此,必然在相同方向压溃冲击吸收箱体,即冲击吸收箱体的压溃方位稳定,由这一点可以提供能够得到没有波动的稳定的冲击吸收效果的适宜的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附近的冲击吸收构造。

《作用效果(第二点)》

特别是,本发明中,冲击吸收箱体由于冲击而要向从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逃离的方向翻倒时,肋被拉向其翻倒方向,由此发挥阻止翻倒的用力叉开的作用,因此,能够有效抑制冲击吸收箱体的翻倒,也可以得到冲击吸收箱体如设计目的那样被压溃等的冲击吸收箱体的压溃方位更稳定的作用效果。

《作用效果(第三点)》

本发明废除了现有的以十字状的肋吸收冲击的方式,采用以冲击吸收箱体吸收冲击的方式,因此增大了冲击能量的吸收量,提供了满足必要的冲击能量吸收值的适宜的冲击吸收构造。

附图说明

图1为适用本发明所涉及的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附近的冲击吸收构造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截面图。

图2中(a)为图1的冲击吸收构造的侧面图,(b)为从(a)的a箭头看的平面图。

图3中(a)为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附近的现有的冲击吸收构造的截面图,(b)为其动作说明图。

符号说明

1座椅安全带装置

2座椅安全带

3穿通环

3a插通孔

4冲击吸收构造

5冲击吸收箱体

5a顶板

5b、5c、5d、5e侧板

5f根基部

6基座

7安装单元

8台阶部

9肋

10突起

11嵌合孔

12筒体

13连结肋

b1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车身面板突起物)

op开口

w1车身面板

w2车辆用内装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针对实施本发明用的最优的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适用本发明所涉及的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附近的冲击吸收构造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截面图,图2(a)为图1的冲击吸收构造的侧面图,图2(b)为从图2(a)的a箭头看的平面图。

《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概要》

图1的座椅安全带装置1,在金属制的车身面板w1和与此隔开规定的缝隙安装的树脂制的车辆用内装部件(例如,后侧柱(rearsidepillar))w2之间具备从未图示的座椅安全带释放卷绕装置释放出的座椅安全带2,该座椅安全带2的前端部(省略图示)通过穿通环3的插通孔3a从车辆用内装部件w2的开口op(参照图2(b))露出到车内。

上述穿通环3,通过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b1直接安装于车身面板w1,并且设置为能够以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b1为中心在左右方向摇动。

《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附近的冲击吸收构造的说明》

上述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b1为从车身面板w1向着车内突出的形态的突起物(车身面板突起物),如图1所示,这样的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b1附近的冲击吸收构造4,为位于车身面板w1和车辆用内装部件w2之间,并且在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b1附近吸收来自车外或车内的冲击的部件。

冲击吸收构造4具体来说具有:收容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b1的头部的筒体12;具备与车身面板w1相对的顶板5a且并设(附设、同时设置)于筒体12的邻近的冲击吸收箱体5;支撑冲击吸收箱体5的基座6;将基座6安装于车辆用内装部件w1的背面的安装单元7。

冲击吸收箱体5具备与其顶板5a的边部形成为一体的四方的侧板5b、5c、5d、5e,侧面视图中构成为梯形的形状。

此外,图1的冲击吸收构造4,作为冲击吸收箱体5的压溃变形的基点,在冲击吸收箱体5的侧面(具体来说侧板5b的外面)设置有1段阶梯状的台阶部8。

虽然在图1的冲击吸收构造4中,为了设定成冲击吸收箱体5因来自车内或车外的冲击而向着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b1方向以鞠躬的方式压曲而压溃,在上述四方的侧板5b~5e中与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b1相对向的侧板5b设置有台阶部6,但是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在侧板5b以外的别的侧板5c~5e设置上述台阶部8,由此设定为在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b1以外的方向冲击吸收箱体5压曲压溃。此外,也可以在四方侧板5b~5e中任一个同一侧板设置2段以上的上述台阶部8,也可以在上述四方的侧板5b~5e中的任两个以上的侧板各设置一个或多个上述台阶部8。

并且,在图1的冲击吸收构造4中,作为防止由于冲击吸收箱体5的翻倒造成逃离的单元,在冲击吸收箱体5和筒体12之间设置有肋9。

但是,如图3(a)所示的冲击吸收构造40,例如从冲击吸收箱体5的斜下方向(同图(b)中的箭头r方向)冲击隔着车辆用内装部件w2而作用于冲击吸收箱体5时,经过本发明者等确认,该冲击吸收箱体5不会如设计目的那样压溃,而出现向从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b1逃离的方向翻倒的现象(冲击吸收箱体5的翻倒带来的逃离、滑动现象)。

与此相对,图1所示的冲击吸收构造4,如上所述在冲击吸收箱体5和筒体12之间设置有肋9,冲击吸收箱体5要如前所述那样翻倒时,该肋9被拉向其翻倒方向,由此发挥阻止翻倒的用力叉开(马步)的作用,因此,能够有效抑制冲击吸收箱体5的翻倒,冲击吸收箱体5成为如设计目的那样被压溃的部件,因此适宜。

图1的冲击吸收构造4中,作为肋9的具体形状,这样的肋9为随着从台阶部8附近向着冲击吸收箱体5的根基部附近靠近而扩大的下摆扩展的形状。形成为这样的下摆扩展的形状的理由为:冲击吸收箱体5以其根基部5f附近为基点要翻倒,因此在冲击吸收箱体5的根基部5f附近提高上述阻止翻倒的用力叉开的作用。其中,上述下摆扩展的形状不限于图1的肋9那样的三角形状。

此外,图1的冲击吸收构造4,通过连结肋13,筒体12的根基部和肋9的根基部连接并一体化,由此,进一步提高了上述阻止翻倒的用力叉开的作用。其中,上述筒体12的截面包括多边形(四方筒)和圆形(圆筒)两者。

图1的冲击吸收构造4,设置了两根上述肋9(参照图2(a)),其根数根据需要能够适宜增减变更。

上述基座6作为支撑冲击吸收箱体5的单元,设置于该冲击吸收箱体5的下部。其中,在图1的冲击吸收构造4中,由树脂一体形成上述基座6和冲击吸收箱体5,但是也能够采用分别成型它们之后再组合的方式。

参照图2(a)、(b),上述安装单元7为通过在车辆用内装部件w1背面突出形成的突起10和开设于上述基座6的嵌合孔11的嵌合,将基座6定位于车辆用内装部件w1的背面而安装的构造,但是也可以采用除此以外别的构造。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冲击吸收构造4,在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b1附近,即使从车内隔着车辆用内装部件w2作用的冲击的方向、从车外隔着车身面板w1作用的冲击的方向存在波动,该冲击吸收箱体5以其侧面的台阶部8为基点被压溃,因此肯定在相同方向压溃冲击吸收箱体5,即,由于冲击吸收箱体5的压溃方位(压溃位置)稳定这一点,得到了没有波动的稳定的冲击吸收效果。

特别是,本实施方式的冲击吸收构造4,冲击吸收箱体5由于冲击将要向着从座椅安全带锚固螺栓b1逃离的方向翻倒时,肋9被拉向其翻倒方向,由此发挥阻止翻倒的用力叉开(坚持)的作用,因此能够有效抑制冲击吸收箱体5的翻倒,冲击吸收箱体5能够按照设计的目的那样被压溃等,冲击吸收箱体5的压溃方位进一步稳定。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内,在本领域具有通常的知识的人员能够进行很多的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