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预约充电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19247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移动终端预约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提倡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的环境下,电动汽车的发展日趋成熟,电动汽车充电桩为电动汽运行提供能量补给,是发展电动汽车所必须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随着充电桩、充电站、无人充电站的建设的普及,充电桩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忙闲时段,合理利用和分配充电桩资源,增加用户使用体验,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移动终端预约充电方法,合理充电桩资源、避免恶意预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移动终端预约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移动端应用软件将车辆信息、充电桩位置范围要求和预约信息发送至后台网络管理系统,请求充电预约;

(2)后台网络管理系统根据当前信息进行分配,将可预约情况返回至移动端应用软件,用户根据需要选择充电桩,并返回确认信息;

(3)后台网络管理系统根据用户确认信息向移动端发送充电预约密令;

(4)用户在预约时间内达到预约充电桩,将移动端接收到的充电预约密令输入预约充电桩;

(5)核对充电预约信息,后台管理系统解除充电桩预约锁定;

(6)用户根据充电桩人机交互单元操作提示进行充电;

(7)充电完成或充电中止,人机交互单元显示充电费用和余额并打印充电票据。

优选地,后台网络管理系统根据用户车辆信息、充电桩位置范围要求和预约信息,结合充电桩位置和空闲信息,向移动端应用软件返回可预约情况。

优选地,用户确认预约信息还需要支付少许预约保证金,若用户在相应时间内到达充电桩并进行预约核对验证或用户在预约时间段开始前一段时间内取消预约的,则返还预约保证金,否则将不予返还预约金。

优选地,预约成功后用户需在预约时间段开始前的一段时间和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预约核对验证,若此时间段内未进行预约核对验证,则后台管理系统解除充电桩预约锁定,预约失效,并发送失效信息。

优选地,所述预约密令包括密码和二维码,若为预约密码,在充电桩输入密码即可核对预约信息;若为二维码,则需在充电桩人机交互界面扫描移动端接收到的充电预约二维码。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移动终端预约充电方法,可通过移动端将车辆信息、充电桩位置范围要求、预约达到时间、预约充电时长等信息发送至后台,后台网络管理系统根据充电预约信息综合分析,向用户推荐并发送至可预约情况信息,用户进行选择和确认,用户确认后才向用户发送预约成功密令,以免自动分配预约充电桩不符合用户要求;在预约的一定时间段进行验证,若此时间段内未进行预约核对验证,则预约失效,此措施可避免不必要的锁定,减少其他用户的等待时间;在确认预约时先支付预约保证金,防止恶意预约,避免因人为预约导致的资源浪费;通过移动端预约充电,可以合理分配充电桩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等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端预约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移动端应用软件将车辆信息,如车辆型号、充电桩位置范围要求,如充电站位置、充电时间段等充电信息发送至后台网络管理系统,请求充电预约;

(2)后台网络管理系统根据用户车辆信息、充电桩位置范围要求和预约信息,结合充电桩位置和空闲信息,向移动端应用软件返回可预约情况,用户根据需要选择充电桩,并返回确认信息;

(3)后台网络管理系统根据用户确认信息向移动端发送充电预约二维码;

(4)用户在预约时间内达到预约充电桩,充电桩人机交互界面扫描移动端接收到的充电预约二维码;

(5)核对充电预约信息,后台管理系统解除充电桩预约锁定;

(6)用户根据充电桩人机交互单元操作提示进行充电;

(7)充电完成或中止,人机交互单元显示充电费用和余额并打印充电票据。

后台网络管理系统根据用户车辆信息、充电桩位置范围要求和预约信息,结合充电桩位置和空闲信息,向移动端应用软件返回可预约情况,如可选择某地充电站1号充电桩和另一充电站3号充电桩,用户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用户确认预约信息还需要支付少许预约保证金,若用户在相应时间内到达充电桩并进行预约核对验证或用户在预约时间段开始前一段时间内取消预约,则返还预约保证金,否则将不予返还预约金,此措施用于防止恶意预约,避免因预约导致的。

预约成功后用户需在预约时间段开始前的一段时间和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预约核对验证,如在预约时间段开始前1小时内和开始后的半小时内进行验证,验证通过用户即可使用此充电桩进行充电;若此时间段内未进行预约核对验证,则预约密令失效,后台管理系统解除充电桩预约锁定,并发送失效信息。

预约密令包括密码和二维码,若为预约密码,在充电桩输入密码即可核对预约信息;若为二维码,则需在充电桩人机交互界面扫描移动端接收到的充电预约二维码。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