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分区挡片的会车强光抑制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8894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分区挡片的会车强光抑制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会车强光抑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电子控制的会车强光抑制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占空比:在一串理想的脉冲周期序列中(如方波),正脉冲的持续时间与脉冲总周期的比值。

相位:相位是对于一个波,特定的时刻在它循环中的位置。

相位差:两个频率相同的交流电相位的差叫做相位差,或者叫做相差。

夜间会车时,往往由于对面来车的灯光很亮,容易造成驾驶员一时看不清前方路况,影响驾驶员判断。在这种情况下行车是非常容易引起交通事故的, 不利于交通安全。

现有技术通常采用戴有色眼镜的方法遮挡强光,可以使强光变弱,有的在挡风玻璃上安装有色挡光板。但这类方法有其不足。一方面,有色眼镜或有色挡光板抑制强光的程度不可调,对于不同光强度的抑制灵活性不足;另一方面,有色眼镜或有色挡光板在减弱强光光强度的时候同时也减弱了路面路况的光强度。如果在白天有太阳的时候,太阳的光线强,戴上有色眼镜还是能看清路面路况;但如果是在晚上,车前方没有强光照来的时候,晚上路面的光线本来就不够亮,光线被有色眼镜或有色挡光板遮挡后驾驶员的眼睛就看不清路面,还是存在交通事故的风险,不利于交通安全。

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310379941.6”公开了“强光抑制装置及夜间会车强光抑制系统及方法”,其通过控制液晶屏和LED前大灯的工作频率和相位,实现对会车两车对射强光的有效抑制和灵活调节。然而,对比文件1公开的技术方案需要相会两车均安装有强光抑制装置及系统。实际应用中,要求来车同样安装强光抑制装置及系统是不现实的。当来车不具备强光抑制装置及系统时,来车的强光仍然会在强光抑制装置强透光时对本车产生炫目的效果,相对的,驾驶员对前方路面情况的观察也会受影响,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有效抑制来车强光的会车强光抑制装置及系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分区挡片的会车强光抑制装置,其包括驾驶员观察挡片和控制器,所述驾驶员观察挡片至少包括两个分区,所述两个分区分别为来车强光抑制分区和路况观察分区;所述来车强光抑制分区按照设定的第一频率和第一相位工作在强透光和弱透光两种工作状态;所述路况观察分区按照设定的第一频率和第二相位工作在强透光和弱透光两种工作状态;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来车强光抑制分区和路况观察分区的工作状态。

优选的,所述驾驶员观察挡片为汽车挡风玻璃或遮阳板或驾驶员的眼镜镜片。

作为本发明第一种较优实施例,所述驾驶员观察挡片为驾驶员的眼镜镜片,所述来车强光抑制分区为眼镜镜片的左边分区,所述路况观察分区为眼镜镜片的右边分区。

作为本发明第二种较优实施例,所述驾驶员观察挡片为驾驶员的眼镜镜片,所述来车强光抑制分区为眼镜镜片的右边分区,所述路况观察分区为眼镜镜片的左边分区。

优选的,所述来车强光抑制分区和路况观察分区的强透光工作状态的占空比均小于或等于0.5。

优选的,所述第一相位和第二相位的设置满足关系:当路况观察分区处于强透光工作状态时,所述来车强光抑制分区处于弱透光工作状态。

一种基于分区挡片的会车强光抑制系统,其包括强光抑制装置和LED前大灯。

优选的,所述LED前大灯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LED前大灯至少包括强发光和弱发光两种工作状态,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LED前大灯按照设定的第一频率和第二相位工作在强发光和弱发光两种工作状态。

优选的,所述强发光工作状态的占空比小于或等于0.5。

优选的,所述第一相位和第二相位的设置满足关系:当LED前大灯处于强发光工作状态时,所述来车强光抑制分区处于弱透光工作状态。

本发明的第一个有益效果是:

强光抑制装置通过将驾驶员观察挡片划分为来车强光抑制分区和路况观察分区,采用控制器控制来车强光抑制分区和路况观察分区异步工作在强透光和弱透光两种工作状态,从而有效抑制透过驾驶员观察挡片看到的来车强光的光强度,进而使得来车强光不会影响驾驶员对路况情况的观察,有效保障行车安全。

本发明的第二个有益效果是:

会车强光抑制系统安装有强光抑制装置,除了实现具有第一个有益效果外,其采用控制器控制LED前大灯工作在强发光和弱发光两种工作状态,使得系统在抑制强光的同时,加强路面路况光强度,使得驾驶员更清楚的看清路面路况。

另外,LED前大灯以第一频率工作在强发光和弱发光两种工作状态,在满足驾驶员看清路面路况要求的同时,达到了降低功耗、节能减排的效果。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强光抑制领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会车强光抑制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会车强光抑制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会车强光抑制系统一种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驾驶员观察挡片和LED前大灯的工作时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驾驶员观察挡片和LED前大灯的工作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分区挡片的会车强光抑制装置,其包括驾驶员观察挡片和控制器,所述驾驶员观察挡片至少包括两个分区,所述两个分区分别为来车强光抑制分区和路况观察分区;所述来车强光抑制分区按照设定的第一频率和第一相位工作在强透光和弱透光两种工作状态;所述路况观察分区按照设定的第一频率和第二相位工作在强透光和弱透光两种工作状态;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来车强光抑制分区和路况观察分区的工作状态。在实施过程中,强透光状态可以设置成全透光无遮挡状态,弱透光状态可以设置成不透光全遮挡状态,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其它中间程度的透光状态。实验证明,当第一频率大于50Hz时,人眼就感觉不出液晶屏的闪烁,所以实施过程中可以把第一频率设置在大于50Hz的频率。

优选的,所述驾驶员观察挡片为汽车挡风玻璃或遮阳板或驾驶员的眼镜镜片。

作为本发明第一种较优实施例,所述驾驶员观察挡片为驾驶员的眼镜镜片,所述来车强光抑制分区为眼镜镜片的左边分区,所述路况观察分区为眼镜镜片的右边分区。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中,驾驶员的眼镜镜片包括左右两个镜片,两个镜片均设有来车强光抑制分区和路况观察分区,来车强光抑制分区为眼镜镜片的左边分区,所述路况观察分区为眼镜镜片的右边分区。这种设计适合右侧通行规则的国家和地区(如中国大陆)。来车强光抑制分区设置在眼镜镜片左边,主要用于抑制左边来车的强光照射;路况观察分区设置在右边,主要用于观察路况。

作为本发明第二种较优实施例,所述驾驶员观察挡片为驾驶员的眼镜镜片,所述来车强光抑制分区为眼镜镜片的右边分区,所述路况观察分区为眼镜镜片的左边分区。该实施例中,驾驶员的眼镜镜片包括左右两个镜片,两个镜片均设有来车强光抑制分区和路况观察分区,来车强光抑制分区为眼镜镜片的右边分区,所述路况观察分区为眼镜镜片的左边分区。这种设计适合左侧通行规则的国家和地区(如英国)。来车强光抑制分区设置在眼镜镜片右边,主要用于抑制右边来车的强光照射;路况观察分区设置在左边,主要用于观察路况。

优选的,所述来车强光抑制分区和路况观察分区的强透光工作状态的占空比均小于或等于0.5。本实施例中,来车强光抑制分区和路况观察分区强透光状态的占空比均为1/3。显然的,来车强光抑制分区和路况观察分区强透光状态的占空比可不一致,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均在本发明的叙述范围内。

如图3所示,一种基于分区挡片的会车强光抑制系统,其包括强光抑制装置和LED前大灯。

优选的,所述LED前大灯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LED前大灯至少包括强发光和弱发光两种工作状态,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LED前大灯按照设定的第一频率和第二相位工作在强发光和弱发光两种工作状态。

优选的,所述强发光工作状态的占空比小于或等于0.5。该实施例中,LED前大灯强发光状态的占空比为1/3。该实施例中,强发光状态的功率为正常发射功率的3倍,弱发光状态功率为0,即不发光状态,强发光状态的在LED前大灯工作时序中的占空比为1/3,可计算得整个过程LED前大灯所消耗的功率等于正常LED前大灯所消耗的功率。如此,达到降低功耗,节能减排的效果。

优选的,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相位和第二相位的设置满足关系:当LED前大灯处于强发光工作状态时,所述来车强光抑制分区处于弱透光工作状态;当路况观察分区处于强透光工作状态时,所述来车强光抑制分区处于弱透光工作状态。图4中,第一相位和第二相位相位差为120度;图5中,第一相位和第二相位相位差为180度。如此,由于当路况观察分区处于强透光工作状态时(驾驶员需要观察路面),所述来车强光抑制分区处于弱透光工作状态,来车强光得到很好的抑制,相对的,路况观察不会受来车强光的影响减弱,使得路况观察更加清晰,从而有效保障汽车行驶的安全。

强光抑制装置通过将驾驶员观察挡片划分为来车强光抑制分区和路况观察分区,采用控制器控制来车强光抑制分区和路况观察分区异步工作在强透光和弱透光两种工作状态,从而有效抑制透过驾驶员观察挡片看到的来车强光的光强度,进而使得来车强光不会影响驾驶员对路况情况的观察,有效保障行车安全。

本发明的第二个有益效果是:

会车强光抑制系统安装有强光抑制装置,除了实现具有第一个有益效果外,其采用控制器控制LED前大灯工作在强发光和弱发光两种工作状态,使得系统在抑制强光的同时,加强路面路况光强度,使得驾驶员更清楚的看清路面路况。

另外,LED前大灯以第一频率工作在强发光和弱发光两种工作状态,在满足驾驶员看清路面路况要求的同时,达到了降低功耗、节能减排的效果。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强光抑制领域。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