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驻车制动增力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5970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驻车制动增力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驻车制动增力机构。



背景技术:

按照国家的要求驻车制动的制动力要能够满足脚制动的20%的制动力,在中型客车、载货汽车上通常需求的制动力较大,通常会增加一套增力机构用于放大来自驾驶室内手制动的力量;但是传统的增力机构结构复杂,需要多个机构配合而成,机械可靠性差,容易出现各种失效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仅需施加较小的力,即可实现较大的制动力,满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规范的硬性要求的,仅需定轮、芯线、增力连杆等即可实现较大的制动力,结构简单,不需多套机构配合,机械可靠性强,不易出现各种失效状况的汽车驻车制动增力机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驻车制动增力机构,其包括车架和增力连杆,增力连杆的一端铰接于车架中部,增力连杆上转动连接有定轮,车架的一端安装有驾驶室索套,车架的另一端平行安装有两个后桥索套;驾驶室索套中穿设有第一芯线,第一芯线的一端固定于增力连杆的另一端;定轮上绕有第二芯线,两段绕出定轮的第二芯线分别穿设于两个后桥索套中。

根据力臂计算,仅需施加较小的力,即可拉动第一芯线,从而带动增力连杆向车架的另一端摆动,并带动较大牵引力的第二芯线,向增力连杆移动,从而实现较大的制动力,可按要求放大制动力,满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规范的硬性要求,仅需定轮、芯线、增力连杆等即可实现较大的制动力,结构简单,不需多套机构配合,机械可靠性强,不易出现各种失效状况。

具体地,车架的一端固定有驾驶室支架,驾驶室索套安装于驾驶室支架上;车架的另一端固定有车桥支架,两个后桥索套安装于车桥支架上;增力连杆设于驾驶室支架和车桥支架之间;驾驶室支架和车桥支架可焊接于车架上,降低了车架的结构复杂性,同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具体地,驾驶室索套和后桥索套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方便牵引拉线,安装和检测。

进一步地,车架上固定有销座,增力连杆通过第一轴销铰接于销座上;定轮通过第二轴销转动连接于增力连杆上;第一芯线一端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通过第三轴销转动连接于增力连杆上,同连杆一样可实现机构联动,装配简单,拆装方便。

具体地,驾驶室索套穿设于驾驶室支架上,且两端通过螺纹连接螺母固定于驾驶室支架上;后桥索套穿设于车桥支架上,且两端通过螺纹连接螺母固定于车桥支架上;连接牢固,不易拉脱,进一步方便拆装。

具体地,增力连杆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立板,两个立板的顶部通过连板固定连接;第一轴销、第二轴销和第三轴销穿设于两个立板中,定轮和连接块设于两个立板之间;可方便定轮和连接块的转动,也可防止第二芯线从定轮滑脱,将第一芯线和第二芯线限定于两个立板之间,限位效果好。

进一步地,两个立板上设有多个用于安装第二轴销的销孔;可通过第一轴销、第二轴销和第三轴销之间的距离变化,根据力臂计算,将来自驾驶室拉索的力放大至要求的倍数,力臂可调,可满足不同的制动需要。

优选地,第一轴销、第二轴销和第三轴销均为平头销,安装方便,一端可固定,另一端可用开口销限位;销孔的数量为三个,具有三种大小的制动力,使用范围广。

具体地,驾驶室支架和车桥支架均呈槽钢状,且槽口朝向增力连杆;刚性大,强度高;可使用普通槽钢,采购方便。

本发明的一种汽车驻车制动增力机构的有益效果是:根据力臂计算,仅需施加较小的力,即可拉动第一芯线,从而带动增力连杆向车架的另一端摆动,并带动较大牵引力的第二芯线,向增力连杆移动,从而实现较大的制动力,可按要求放大制动力,满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规范的硬性要求,仅需定轮、芯线、增力连杆等即可实现较大的制动力,结构简单,不需多套机构配合,机械可靠性强,不易出现各种失效状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汽车驻车制动增力机构的三维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车架;2.增力连杆,201.立板,202.连板,203.销孔;3.定轮;4.驾驶室索套;5.后桥索套;6.第一芯线;7.第二芯线;8.驾驶室支架;9.车桥支架;10.销座;11.第一轴销;12.第二轴销;13.连接块;14.第三轴销。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一种汽车驻车制动增力机构的具体实施例,其包括车架1和增力连杆2,增力连杆2的一端铰接于车架1中部,增力连杆2上转动连接有定轮3,车架1的一端安装有驾驶室索套4,车架1的另一端平行安装有两个后桥索套5;驾驶室索套4中穿设有第一芯线6,第一芯线6的一端固定于增力连杆2的另一端;定轮3上绕有第二芯线7,两段绕出定轮3的第二芯线7分别穿设于两个后桥索套5中。

根据力臂计算,仅需施加较小的力,即可拉动第一芯线6,从而带动增力连杆2向车架1的另一端摆动,并带动较大牵引力的第二芯线7,向增力连杆2移动,从而实现较大的制动力,可按要求放大制动力,满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规范的硬性要求,仅需定轮3、芯线、增力连杆2等即可实现较大的制动力,结构简单,不需多套机构配合,机械可靠性强,不易出现各种失效状况。

具体地,车架1的一端固定有驾驶室支架8,驾驶室索套4安装于驾驶室支架8上;车架1的另一端固定有车桥支架9,两个后桥索套5安装于车桥支架9上;增力连杆2设于驾驶室支架8和车桥支架9之间;驾驶室支架8和车桥支架9可焊接于车架1上,降低了车架1的结构复杂性,同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具体地,驾驶室索套4和后桥索套5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方便牵引拉线,安装和检测。

进一步地,车架1上固定有销座10,增力连杆2通过第一轴销11铰接于销座10上;定轮3通过第二轴销12转动连接于增力连杆2上;第一芯线6一端固定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通过第三轴销14转动连接于增力连杆2上,同连杆一样可实现机构联动,装配简单,拆装方便。

具体地,驾驶室索套4穿设于驾驶室支架8上,且两端通过螺纹连接螺母固定于驾驶室支架8上;后桥索套5穿设于车桥支架9上,且两端通过螺纹连接螺母固定于车桥支架9上;连接牢固,不易拉脱,进一步方便拆装。

具体地,增力连杆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立板201,两个立板201的顶部通过连板202固定连接;第一轴销11、第二轴销12和第三轴销14穿设于两个立板201中,定轮3和连接块13设于两个立板201之间;可方便定轮3和连接块13的转动,也可防止第二芯线7从定轮3滑脱,将第一芯线6和第二芯线7限定于两个立板201之间,限位效果好。

进一步地,两个立板201上设有多个用于安装第二轴销12的销孔203;可通过第一轴销11、第二轴销12和第三轴销14之间的距离变化,根据力臂计算,将来自驾驶室拉索的力放大至要求的倍数,力臂可调,可满足不同的制动需要。

优选地,第一轴销11、第二轴销12和第三轴销14均为平头销,安装方便,一端可固定,另一端可用开口销限位;销孔203的数量为三个,具有三种大小的制动力,使用范围广。

具体地,驾驶室支架8和车桥支架9均呈槽钢状,且槽口朝向增力连杆2;刚性大,强度高;可使用普通槽钢,采购方便。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由本发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