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车的挂物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2366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公交车座椅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交车的挂物钩结构。



背景技术:

乘客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时常会带有打包小包的货物,乘客对自己的随时包会十分在意,然而对于一些诸如超市的购物袋会在下车的时候会忘记,而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有座位的乘客,对于没有座位的乘客而言通常会选择自己手拎购物袋,但是对于有座位的乘客通常会选择悬挂购物袋或放置购物袋到地上。现有技术是在下车报站的录音里增加一段提醒录音,但是这种方式对于嘈杂的公交车内环境来说作用不大,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中有效的提醒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公交车的挂物钩结构,本发明方法通过设置专属的提醒蜂鸣器,在乘客起身的时候进行一对一提醒来起到有效提醒的功能,由于蜂鸣器就设置在乘客附近且跟随乘客起身而发声所以能够有效起到提醒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公交车的挂物钩结构,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设置有挂物钩,所述的滑动槽的底部设置有点动开关,所述的挂物钩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联动钢条,所述的联动钢条与设置在椅座内的升降板固接,所述挂物钩随所述升降板上下活动,所述的固定部上还设置有蜂鸣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的升降板设置在所述椅座内,所述升降板的下侧与所述椅座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的挂物钩的钩体内侧面的最低处设置有的红外对管。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红外对管的发射距离小于1cm。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红外对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点动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一个与非门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所述与非门的输出端与蜂鸣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滑动槽内设置有导轨柱体,所述的挂物钩的连接部分套接在所述导轨主体上,所述导轨主体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滑动槽的延伸方向。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拥有有效提醒用户拿包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固定部1,固定部1主要作为支撑体,通常设置有座位的扶手侧面或者靠近座椅的车厢壁上,固定部1上设置有滑动槽2,滑动槽2内滑动设置有挂物钩3,滑动槽2的底部设置有点动开关8,本发明采用机械式点动开关,减少误报几率,挂物钩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联动钢条4,联动钢条4与设置在椅座7内的升降板5固接,挂物钩3随升降板5上下活动,固定部1上还设置有用于提醒乘客带走挂物钩3上的物品的蜂鸣器6。升降板5设置在椅座7内,升降板5的下侧与椅座7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1,当乘客坐在椅座7上时,人体的重量压迫升降板5下降,以此带动挂物钩3下降至接触到点动开关8,当人体站立起来后,点动开关8被松开触发蜂鸣器6提醒功能。挂物钩3的钩体内侧面,既是钩体弯曲部分的内侧面用于与被挂物品的挂环接触的表面的最低处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具有遮挡物的红外对管9。红外对管9的发射距离小于1cm。红外对管9的输出端与点动开关8的输出端分别与一个与非门的两个输入端连接,与非门的输出端与蜂鸣器6连接,与非门采用74ls002,这样就可以用一块芯片至少控制两个座位,最多控制四个座位,完全符合现有的公交车座位排布的最大以及最小需求,对于同一排座位上只需要使用一个芯片即可完成控制,节约了成本。滑动槽2内设置有导轨柱体10,挂物钩3的连接部分套接在导轨主体上,导轨主体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滑动槽2的延伸方向。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