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7909阅读:875来源:国知局
防疫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疫车。



背景技术:

在抢险救灾行动中,卫生防疫工作可能面临道路严重受损、交通几近瘫痪的恶劣条件,这就对执勤人员实施卫生防疫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适时提高卫生防疫车的越野机动性能和环境适应能力已十分必要。另外,在有些场合下,需要利用更加多功能的设备来实现防疫龟缩,而现有车辆存在越野机动性能差,设备功能单一,不能快速进入执勤地域以及可靠性差等问题,因而研制一种具有很好的机动越野性能、环境适应能力更强且设备功能多样的的卫生防疫车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疫车,其目的是解决以往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疫车,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在车体后部设置有车厢体,车厢体内设置有灭火器、暖风机、翻转座椅、热烟机、背负式喷雾机、台面、电源控制模块、小药液箱、大药液箱、喷雾机控制面板、水泵、多用途喷雾机、发电机和备用油桶,车厢体分为前舱和后舱,灭火器、暖风机、翻转座椅、热烟机、背负式喷雾机、台面和电源控制模块设置在前舱,灭火器、暖风机、翻转座椅和热烟机设置在前舱的前壁,背负式喷雾机挂在前舱的侧壁,台面设置在前舱的后壁,电源控制模块设置在台面上方;小药液箱、大药液箱、喷雾机控制面板、水泵、多用途喷雾机、发电机和备用油桶设置在后舱内,小药液箱和大药液箱设置在后舱前壁,喷雾机控制面板和水泵设置在后舱的一侧侧壁上,发电机和备用油桶设置在后舱的另一侧侧壁上,多用途喷雾机设置在后舱中部的地板上,大药液箱和水泵连接至多用途喷雾机,多用途喷雾机连接喷雾机控制面板,喷雾机控制面板连接电源控制模块,电源控制模块连接车载电源,车载电源连接发电机。

在车厢体外部的上方设置有警灯和空调,警灯和空调均连接至电源控制模块。

在车厢体侧壁设置有推拉窗和与前舱连通的门,在车厢体外部的尾端设置有帐篷,在后舱的尾部设置有与后舱连通的后翻门。

所述的多用途喷雾机的喷头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套在内管外,外管与内管之间形成间隙,内管分为前管和后管,前管和后管之间通过伸缩软管连通,后管与多用途喷雾机的出雾口连通;在间隙内设置有与内管的前管连通的歧管,歧管通过歧管软连接与内管的前管连通,在外管的前部设置有供歧管穿过的斜孔,斜孔的轴向与外管的轴向呈一开口向前的夹角,在内管的前端固定有拉手,拉手上设置有插孔,在外管的前端设置有插销,插销的一端活动的设置在外管的前端,另一端在使用时伸进插孔内将内管限位;歧管为使用时随着内管一起前移并从斜孔入口处穿过斜孔的结构,当内管后移并完全收缩进外管内时,歧管被压紧在间隙内。

在伸缩软管外套有使用时将前管向前顶出的顶出弹簧,顶出弹簧的前端连接前管,后端连接后管。

在歧管与前管之间设置有将歧管向外顶的顶簧。

斜孔的入口处为方便歧管滑进的喇叭口形状,在内管上设置有当内管完全收缩进外管内时将斜孔的入口挡住的挡板。

歧管为多支。

歧管为两支、四支、六支或八支。

优点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疫车,包括车体,在车体后部设置有车厢体,车厢体内设置有灭火器、暖风机、翻转座椅、热烟机、背负式喷雾机、台面、电源控制模块、小药液箱、大药液箱、喷雾机控制面板、水泵、多用途喷雾机、发电机和备用油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在道路条件恶劣时,对室内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和蚊蝇等进行消毒、杀虫处理的装备。

本实用新型的车厢体分为前舱和后舱,后仓设置有帐篷结构,可人工收拢及展开,帐篷内有不锈钢伸展架。

具体有益效果如下:

1、机动性好:本车能通过多种复杂路面,如山地、沙地等,能够在轮胎轻度漏气时迅速驶离危险地域,并能保证车辆能够顺利通过松软地面,可靠性高。

2、操作简单:本车多用途喷雾机及其附属设备置于后车厢,后车厢可通过不锈钢伸展架展开与撤收,使用时操作方便、快捷、省力。多用途喷雾机可实现常量和超低容量两种喷雾作业方式,两种方式均可实现一键式操作,操作简单、省时,且多用途喷雾机的喷头为活动式多向喷头,进一步加强了喷雾效果。

3、效率高:配备多种消毒杀虫设备设施,包括多用途喷雾机、热烟机、背负式喷雾机等,可保证消毒杀虫作业更加有效的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整车左视图;

图2图为整车右视图;

图3为整车后视图;

图4为整车内部俯视图;

图5为多用途喷雾机的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收回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侧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疫车,包括车体,在车体后部设置有车厢体,车厢体内设置有灭火器1、暖风机2、翻转座椅3、热烟机4、背负式喷雾机5、台面6、电源控制模块7、小药液箱8、大药液箱9、喷雾机控制面板10、水泵11、多用途喷雾机12、发电机13 和备用油桶14,车厢体分为前舱和后舱,灭火器1、暖风机2、翻转座椅3、热烟机4、背负式喷雾机5、台面6和电源控制模块7设置在前舱,灭火器1、暖风机2、翻转座椅3和热烟机4设置在前舱的前壁,背负式喷雾机5挂在前舱的侧壁,台面6设置在前舱的后壁,电源控制模块7设置在台面6上;小药液箱8、大药液箱9、喷雾机控制面板10、水泵11、多用途喷雾机12、发电机13 和备用油桶14设置在后舱内,小药液箱8和大药液箱9设置在后舱前壁,喷雾机控制面板10和水泵11设置在后舱的一侧侧壁上,发电机13和备用油桶14设置在后舱的另一侧侧壁上,多用途喷雾机12设置在后舱中部的地板上,大药液箱9和水泵11连接至多用途喷雾机12,多用途喷雾机12连接喷雾机控制面板10,喷雾机控制面板10连接电源控制模块7,电源控制模块7连接车载电源,车载电源连接发电机13。

在车厢体外部的上方设置有警灯15和空调16,警灯15和空调16均连接至电源控制模块7。

在车厢体侧壁设置有推拉窗17和与前舱连通的门19,在车厢体外部的尾端设置有帐篷18,在后舱的尾部设置有与后舱连通的后翻门20。

所述的多用途喷雾机12的喷头包括外管21和内管22,外管21套在内管22外,外管21与内管22之间形成间隙23,内管22分为前管和后管,前管和后管之间通过伸缩软管24连通,后管与多用途喷雾机12的出雾口连通;在间隙23内设置有与内管22的前管连通的歧管25,歧管25通过歧管软连接26与内管22的前管连通,在外管21的前部设置有供歧管25穿过的斜孔27,斜孔27的轴向与外管21的轴向呈一开口向前的夹角,在内管22的前端固定有拉手28,拉手28上设置有插孔30,在外管21的前端设置有插销29,插销29的一端活动的设置在外管21的前端,另一端在使用时伸进插孔30内将内管22限位。歧管25为使用时随着内管22一起前移并从斜孔27入口处穿过斜孔27的结构,当内管22后移并完全收缩进外管21内时,歧管25被压紧在间隙23内。

在伸缩软管24外套有使用时将前管向前顶出的顶出弹簧31,顶出弹簧31的前端连接前管,后端连接后管。

在歧管25与前管之间设置有将歧管25向外顶的顶簧32。

在斜孔27的入口处的前方设置有防止歧管25错过斜孔27入口进而使其顺利从入口处滑进斜孔27内的挡板33。也就是说,当歧管25向斜孔27入口滑动的时候,挡板33对歧管25进行阻挡,以将其挡入斜孔27内。

歧管为多支。例如:歧管可以为两支、四支、六支或八支,这些歧管均匀的分布在内管22周围。

斜孔27的入口处为方便歧管25滑进的喇叭口形状,在内管22上设置有当内管22完全收缩进外管21内时将斜孔27的入口挡住的挡板33。

由图1-3可知,本车车厢由隔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密闭式车厢即前舱,作为消杀器械安放和工作人员乘坐,另一部分为可开式车厢即后舱,装有多用途车载固定喷雾机及其附属设备。厢体前部与驾驶室之间设有推拉窗,厢体左侧厢体设置一个推拉窗17,右侧厢体设一个门19。整车车体外部设有警灯及空调。

由图4可知,整车前部车厢为密闭式,车厢前部从右到左依次布置有灭火器1,暖风机2,翻转座椅3,热烟机4及背负式喷雾机5;前舱后壁左下方布置操作台面6;左上方布置电源控制模块7。后舱前部布置大药液箱9;车厢左部依次布置有发电机13,备用油桶14;中间部分布置有多用途喷雾机12;小药液箱8布置在后舱前壁或右臂,车厢右部布置水泵11;多用途喷雾机的操作面板10位于水泵11外侧。本车防疫设备设施包括多用途喷雾机12、热烟机4、背负式喷雾机5,在大药液箱9及小药液箱8装满消毒液的情况下一次消毒处理污染区域的累加面积不小于500m2,每小时对室外杀虫处理面积不小于100000 m2;配备独立的供电系统,能给所有设备安全供电,电源控制模块7可实现供电系统的一键控制;外挂空调可同时为驾驶室和密闭车厢执勤人员提供冷气,暖风机2可为密闭车厢执勤人员提供暖风,实现了本车的温控保障功能。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喷雾机12的喷头为可抽拉式结构,也就是说当需要集中进行喷雾时,至需要按照图2所示的其原来的收回状态进行喷雾,雾气从内管22内喷出,而此时,歧管25被压在间隙23内,歧管软连接26被折叠,因此歧管25此时被限位且限流,此时,挡板33将斜孔27挡住,即使歧管25内有雾气流出,也会与内管22同向喷出,不会影响整个的喷雾方向,而当需要增加喷雾的面积的时候,则需要拿下插销29,通过拉手28拉出内管22,此时,歧管25随着内管22前移,挡板33也逐渐从斜孔27的入口处移开,当歧管25移动到斜孔27的位置时,从斜孔27穿出,如图5所示,此时歧管软连接26也被放开,这样就形成了以内管22为中心的多向喷头,此时的雾气可以从内管22和歧管25中同时喷出,大大增加喷雾的面积,可以更好的适应防疫的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