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7905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医疗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医疗车。



背景技术:

医疗设备是各种医疗服务的基础,但是,由于医疗设施发展的不平衡,如农村或偏远的贫穷地区,医疗设备条件较差,缺乏相应的医疗设备以及高水平的医疗人员;同时,由于自然灾害,如地震等,造成当地受伤人员的激增,使得当地医院无法满足需求。因此,需要一种流动医疗车来满足上述情况下的各种疾病等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某些“老、少、边、穷”地区没有正规的医院,即使有卫生医疗部门,其医疗部门内的医疗设备也较少,医疗设备简单,缺少检查某些疾病的常规技术设备,如X光检查以及B超检查等设备,医务人员诊疗水平较低,使得当地群众无法获得较好的医疗服务,疾病无法诊断和治疗,影响当地人民的健康和生活。目前用于为边缘山区等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保健车分为两种。一种为功能相对单一的医疗保健车,该车一般仅针对特定的医疗服务,对于多种病种无法进行有效地诊断和治疗,无法实现普通医院的功能,导致人民群众的疾病治疗需求无法满足。另一种为多功能的医疗保健车,该车型较大。对于一些偏远山区,地形复杂的自然村来说,该种车型无法进入,使得自然村中的村民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延误了村民的病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医疗车车型较大无法进入复杂地形的地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疗车,包括:第一医疗车,第一医疗车包括第一驾驶区以及第一工作区,第一工作区内设置有多个医疗设备;第二医疗车,与第一医疗车分离设置,第二医疗车包括第二驾驶区以及第二工作区,第二工作区内设置有多个医疗设备,第一工作区内的多个医疗设备与第二工作区内的多个医疗设备至少部分不相同。

进一步地,第一医疗车和/或第二医疗车上设置有远程会诊系统以实现与医疗中心的远程通信。

进一步地,第一医疗车包括第一上车体、第一下车体以及分隔第一上车体和第一下车体的第一地板,第一工作区位于第一上车体内,第一下车体内形成第一后勤区。

进一步地,第二医疗车包括第二上车体、第二下车体以及分隔第二上车体和第二下车体的第二地板,第二工作区位于第二上车体内,第二下车体内形成第二后勤区。

进一步地,第一工作区包括靠近第一驾驶区的生化检查区。

进一步地,第一工作区还包括问诊区,问诊区在第一医疗车的横向方向上与生化检查区并排设置。

进一步地,远程会诊系统位于问诊区内。

进一步地,第一工作区还包括位于第一医疗车的尾部的第一影像区。

进一步地,第二工作区包括靠近于第二驾驶区设置的第二影像区。

进一步地,第二工作区还包括位于第二医疗车的尾部的妇科检查区。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现有技术中的大型医疗车分成第一医疗车与第二医疗车。第一医疗车与第二医疗车分离设置且第一工作区内的多个医疗设备与第二工作区内的多个医疗设备至少部分不相同。上述结构一方面可以使得医疗车小型化,更容易接近复杂地形的地区比如自然村,使得村民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医疗车车型较大无法进入复杂地形的地区的问题。另一方面,上述结构能够合理分配医疗设备,使得医疗车能够被有效地使用。当自然村的村民需要进行某一项检查或手术时,进行该项检查或手术的设备在其中一个医疗车内,该医疗车便能够单独出动,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当村民需要进行另外的检查或手术时,进行该项检查或手术的设备在两个医疗车内,两个医疗车便能够同时出动,实现了普通医院的功能,进而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疾病治疗需求。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医疗车的第一医疗车的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第一医疗车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第一医疗车的示出了内部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医疗车的第二医疗车的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的第二医疗车的后视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了图4的第二医疗车的示出了内部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医疗车;11、第一驾驶区;13、第一地板;121、生化桌;122、生化分析仪;123、血细胞分析仪;124、除颤监护仪;125、血样离心机;126、尿分析仪;127、问诊椅;128、问诊台;129、第一影像设备;130、第一检查床;131、可翻转检查床;132、药品冷藏箱;20、第二医疗车;21、第二驾驶区;221、第二影像设备;222、第二检查床;223、妇科检查 设备;224、手术设备;225、第三检查床;226、X光检查设备操作台;23、第二地板;30、远程会诊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医疗车包括第一医疗车10以及第二医疗车20。其中,第一医疗车10包括第一驾驶区11以及第一工作区;第二医疗车20与第一医疗车10分离设置,第二医疗车20包括第二驾驶区21以及第二工作区。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现有技术中的大型医疗车分成第一医疗车10与第二医疗车20。第一医疗车10与第二医疗车20分离设置且第一工作区内的多个医疗设备与第二工作区内的多个医疗设备至少部分不相同。上述结构一方面可以使得医疗车小型化,更容易接近复杂地形的地区比如自然村,使得村民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医疗车车型较大无法进入复杂地形的地区的问题。另一方面,上述结构能够合理分配医疗设备,使得医疗车能够被有效地使用。当自然村的村民需要进行某一项检查或手术时,进行该项检查或手术的设备在其中一个医疗车内,该医疗车便能够单独出动,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当村民需要进行另外的检查或手术时,进行该项检查或手术的设备在两个医疗车内,两个医疗车便能够同时出动,实现了普通医院的功能,进而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疾病治疗需求。

当然,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医疗车的数量并不限于上述介绍的两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医疗车的数量,可以是三台、四台或者更多。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工作区内设置有偏内科的医疗设备,第二工作区内设置有偏外科的医疗设备。上述结构将原本容纳在一台医疗车中的内科医疗设备和外科医疗设备分在两台医疗车中,使得医疗车内部空间不需要像以前一样大,从而使得医疗车得以小型化。这样,使得医疗车更容易接近复杂地形的地区比如自然村,使得村民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

由于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差,医生的医疗水平相对于大医院的医生来说较低。村民们在发生突发性疾病时,通常无法得到好的救治,导致病情的延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医疗车10和/或第二医疗车20上设置有远程会诊系统30,以实现与医院的远程通信。上述结构使得大医院的医生能够实时的、及时的、立刻的了解当地村民的病情,并根据医疗车传回的数据来对村民的病情进行判断和诊治。使得村民在发生突发性疾病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从而保障了村民的生命安全。因此,上述结构实现了中心城市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医疗车10包括第一上车体、第一下车体以及分隔第一上车体和第一下车体的第一地板13,第一工作区位于第一上车体内,第一下车体内形成第一后勤区。上述结构使得第一医疗车10的空间被合理布置。具体地,医疗人员在第一工作区内工作。第一后勤区内可以装有发电机等供电设备和医疗人员的行李箱。由于偏远地区 很难保证电力稳定,因此在第一后勤区中设置有发电设备是极有必要的。此外,上述结构使得工作区域与后勤区域分开,保证了工作区域具有安全的工作环境。

如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医疗车20包括第二上车体、第二下车体以及分隔第二上车体和第二下车体的第二地板23,第二工作区位于第二上车体内,第二下车体内形成第二后勤区。上述结构使得第二医疗车20的空间被合理布置。具体地,医疗人员在第二工作区内工作。第二后勤区内可以装有发电机等供电设备和医疗人员的行李箱。由于偏远地区很难保证电力稳定,因此在第二后勤区中设置有发电设备是极有必要的。此外,上述结构使得工作区域与后勤区域分开,保证了工作区域具有安全的工作环境。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工作区包括靠近第一驾驶区11的生化检查区。在第一医疗车10中设置有生化检查区可以为村民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使得医生通过生化检查的结果对村民的身体状况进行一定的判断。在本实施例中,生化结果会通过远程会诊系统30及时的传至医疗中心,医疗中心的专家能够通过生化结果及时的、实时的对村民的身体状况进行判断与诊治。

需要说明的是,远程会诊系统30包括网关、服务器、存储器、路由器、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可以进行医疗数据采集、发送、接收和远程会诊。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生化检查区内设置有生化桌121,生化桌121上设置有生化分析仪122以及血细胞分析仪123,生化桌121下设置有除颤监护仪124、血样离心机125以及尿分析仪126。上述生化分析仪122、血细胞分析仪123、尿分析仪126等仪器均与远程会诊系统30连接,医疗中心的专家能够通过血液和尿液的生化结果及时的、实时的对村民的身体状况进行判断与诊治。如果村民出现紧急的病症,导致心脏出现心室颤动、慢性心房颤动等现象时,当地的医生则可以及时使用设置在生化桌121下的除颤监护仪124,对村民进行体外除颤,并监护村民的生命体征,为村民争取宝贵的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生化分析仪两端设置有伸出轴,上述伸出轴通过卡钩固设在生化桌121上,且生化桌121上设置有减振海绵。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工作区还包括问诊区,问诊区在所述第一医疗车10的横向方向上与生化检查区并排设置。上述结构使得村民能够在固定的区域对医生讲述病情,不会进入医生工作的区域,一方面保证医生的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另一方面也能保证工作区域具有安全的工作环境。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问诊区内具有从车头至车尾依次设置的远程会诊系统30、问诊椅127以及问诊台128。上述结构使得村民在讲述病情时更加舒适。另外,在问诊区内还可以设置有视频探头,可实现患者与远程专家的视频对话,使专家会诊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对病情的观察更加直观,对病情的判断更加准确。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工作区还包括位于第一医疗车10尾部的第一影像区。第一影像区内具有从车头至车尾方向设置的第一影像设备129以及第一检查床130。具体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影像设备129为彩超机器,彩超机器放置在彩超桌下,第一检查床130为B超床。B超床的一端还设置有十二道心电图机,村民可以躺在B超床上进行心电图检测。上述彩超机器与十二道心电图机均与远程会诊系统30连接,并将测得的图像传至医疗中心,医疗中心的专家能够通过图像结果及时的、实时的对村民的身体状况进行判断与诊治。另外,如图3所示,第一影像区内还设置有药品冷藏箱132,该冷藏箱设置在十二道心电图机的一侧。由于自然村中药品稀缺,因此设置药品冷藏箱132能够为村民提供足够的药品,以对村民进行及时的诊治。

需要说明的是,B超、彩超检查设备、血细胞分析仪和/或血样离心机通过螺栓固定在医疗车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问诊区和第一影像区之间还设置有可翻转检查床131以及输液瓶挂钩,当村民需要输液时,可将可翻转检查床131翻转至工作状态。将村民安置在可翻转检查床131上,使得村民更加舒适。当然,还可以在可翻转检查床131的周向外侧设置检查围帘以保证村民的隐私。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医疗车车门处还可以放有轮椅,以便将腿脚不便的村民送至医疗车处。

如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工作区包括靠近于第二驾驶区21设置的第二影像区。第二影像区包括设置在第二医疗车20一侧的第二影像设备221以及设置在第二医疗车20另一侧的第二检查床22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影像设备221为X光设备,X光设备包括从车头至车尾方向依次设置的X光主机、高压发生器以及主控制柜。X光主机主体固设在医疗车的第二地板23上,X光主机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支撑架上,支撑架固定设置在医疗车的第二地板23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检查床222为可移动床,第二检查床222通过X光移动床固定架移动。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影像区周围设置有如墙体般的骨架,骨架的表面设置有铅板。骨架的角落处设置有折角铅板,铅板上设置有铅门。当铅门关闭后,铅门两端与骨架之间有重叠。上述结构能够避免X光泄露,从而保证医护人员的健康不受到威胁。X光检查设备操作台226设置在铅板外,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上述X光检查设备操作台226对X光设备进行操作。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工作区还包括位于第二医疗车20尾部的妇科检查区。妇科检查区包括设置在第二医疗车20一侧的妇科检查设备223、设置在第二医疗车另一侧的手术设备224以及位于妇科检查设备223和手术设备224之间的第三检查床225。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妇科检查设备223包括电子阴道镜机箱以及电子阴道镜底座。储物柜设置在电子阴道镜机箱以及电子阴道镜底座之间,上述储物柜中可以放置妇科检测器具,以方便医生对村民进行妇科检查。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检查床225可以不仅用于妇科检查,还可以作为外科手术床。当村民需要做一些小型外科手术时,可以将手术设备224推至第三检查床225处 进行手术。在本实施例中,手术设备224为手术灯。另外,第三检查床225处还设置有输液挂钩,以使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检查床225包括床体,床体固设在床体支撑架上,床体支撑架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地板23上的轨道上。

为了使得医护人员在炎炎夏日工作的更加舒适,优选地,可以在医疗车的顶部安装置顶式空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