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在真空助力器上的控制阀活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7334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用在真空助力器上的控制阀活塞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塞,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用在真空助力器上的控制阀活塞。



背景技术:

真空助力器是利用真空(负压)来增加驾驶员施加于踏板上力的部件。真空助力器一般位于制动踏板与制动主缸之间,为便于安装,通常与主缸合成一个组件,主缸的一部分深入到真空助力器壳体内。

真空助力器主要由真空伺服气室和控制阀组成。真空伺服气室由前、后壳体和组成,两者之间夹装有伺服气室膜片,将伺服气室分成前、后两腔。前腔经真空单向阀通向发动机进气歧管(即真空源),外界空气经过滤环和毛毡过滤环滤清后进入伺服气室后腔。后腔膜片座的毂筒中装有控制阀。控制阀由空气阀和真空阀组成,空气阀与控制阀推杆固装在一起,控制阀推杆借调整叉与制动踏板机构连接。伺服气室膜片座上有通道A和B,通道A用于连通伺服气室前腔和控制阀,通道B用于连通伺服气室后腔和控制阀。真空伺服气室工作时产生的推力,同踏板力一样,直接作用在制动主缸推杆上。

真空助力器不工作时,空气阀和控制阀推杆在控制阀推杆弹簧的作用下,离开橡胶反作用盘,处于右端极限位置,并使真空阀离开膜片座上的阀座,即真空阀处于开启状态。而真空阀又被阀门弹簧压紧在空气阀上,即空气阀处于关闭状态。此时伺服气室的前后两腔相互连通,并与大气隔绝。在发动机工作时,前后两腔内都能产生一定的真空度。

制动时,踩下制动踏板,来自踏板机构的控制力推动控制阀推杆和控制阀柱塞向前移动,在消除柱塞与橡胶反作用盘之间的间隙后,再继续推动制动主缸推杆,主缸内的制动液以一定压力流入制动轮缸,此力为制动踏板机构所给。与此同时,在阀门弹簧的作用下,真空阀也随之向前移动,直到压靠在膜片座的阀座上,从而使通道A和B隔绝,即伺服气室的前腔和后腔隔绝,进而空气阀离开真空阀而开启,空气经过滤环、毛毡过滤环、空气阀的开口和通道B充入伺服气室后腔。随着空气的充入,在伺服气室膜片的两侧出现压力差而产生推力,此推力通过膜片座、橡胶反作用盘推动制动主缸推杆向前移动,此力为压力差所给。此时,制动主缸推杆上的作用力为踏板力和伺服气室反作用盘推力的总和,使制动主缸输出的压力成倍增长。

解除制动时,控制阀推杆弹簧使控制阀推杆和空气阀向右移动,真空阀离开膜片座上的阀座而开启。伺服气室的前后两腔相通,且均为真空状态。膜片座和膜片在膜片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回位,制动主缸解除制动作用。

在真空助力器内的控制阀杆的端部连接有控制阀活塞,控制阀杆的端部为球头,控制阀活塞内设置有与球头配合的球形腔室,在控制阀杆动作的时候,球头与球形腔室发生相对转动。由于现有的控制阀活塞均需要有一定的变形量,所以控制阀活塞均采用橡胶制成,但是这种控制阀活塞的球形腔室内壁与球头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所以导致球形腔室磨损,进而缩短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在真空助力器上的控制阀活塞,其使用寿命更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在真空助力器上的控制阀活塞,包括活塞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控制阀活塞本体内用于连接控制阀杆球头的球形腔室,所述球形腔室中设有用于对其内壁进行润滑的润滑层,所述活塞本体上还设置有储存润滑油的储油腔,所述球形腔室的内壁设置有出油孔,所述储油腔与所述出油孔之间通过油道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球头位于球形腔室内转动的时候,受到润滑层的作用,其润滑效果好,并且在出油孔流出润滑油的作用下,使其润滑效果更好,从而减小了球头相对球形腔室内壁之间的磨损,延长了该控制阀活塞的使用寿命。

较佳的,所述出油孔处设置有球形阀芯,所述球形阀芯与所述油道的侧壁之间连接有弹性件,球形阀芯处于非受力状态时,弹性件施加作用力使球形阀芯堵塞出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了出油孔一直处于出油的状态,这样设置了球形阀芯之后,只有在球头动作的时候,对球形阀芯施加外力,使得球形阀芯开启出油孔,才会有润滑油流出,这样的设置节省了润滑油的使用量,避免润滑油浪费。

较佳的,所述活塞本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储油腔连通的注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储油腔内的润滑油使用完了之后,还可以向储油腔内加油,使该控制阀活塞能够一直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

较佳的,所述注油孔内设置有弹性橡胶塞,所述弹性橡胶塞上开设有供注射针插入的注射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橡胶塞在自然状态下,注射孔封闭,避免润滑油从注油孔溢出,在注油时,注射针推开注射孔向储油腔内注油,使得该控制阀活塞能够一直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

较佳的,所述油道为迷宫型油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能够减小储油腔内的油压对出油造成影响,使得出油孔的出油一直处于恒压状态,保持比较均匀的出油,这样不仅润滑效果好,并且避免了润滑油的浪费。

较佳的,所述油道包括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由储油腔流出至第二流道且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流道流向第三流道且流向为远离出油孔的方向,所述第三流道由第二流道的末端流向出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油道的路径延长,油压保持恒定,从而使得出油孔保持更为均匀的出油。

较佳的,所述润滑层包括自内向外设置的聚酰亚胺润滑层和石蜡基润滑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润滑效果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润滑效果好,使其使用寿命延长;2.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润滑油浪费,合理使用润滑油,节省成本,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真空助力器的总装图;

图2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活塞本体;11、球形腔室;12、储油腔;13、油道;131、第一流道;132、第二流道;133、第三流道;14、出油孔;15、注油孔;2、控制阀杆;3、球形阀芯;4、弹簧;5、聚酰亚胺润滑层;6、石蜡基润滑层;7、弹性橡胶塞;71、注射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用在真空助力器上的控制阀活塞,其安装在真空助力器的控制阀杆2端部的球头上(其具体位置参见图1)。

参见图2,该用在真空助力器上的控制阀活塞,包括活塞本体1以及设置于控制阀活塞本体1内用于连接控制阀杆2球头的球形腔室11。活塞本体1上还设置有储存润滑油的储油腔12,球形腔室11的内壁设置有出油孔14,储油腔12与出油孔14之间通过油道13连通。该油道13为迷宫型油道13,包括第一流道131、第二流道132和第三流道133,第一流道131由储油腔12流出至第二流道132且呈倾斜设置,第二流道132流向第三流道133且流向为远离出油孔14的方向,第三流道133由第二流道132的末端流向出油孔14。

参见图3,球形腔室11的内壁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聚酰亚胺润滑层5和石蜡基润滑层6。出油孔14处设置有球形阀芯3,球形阀芯3与油道13的侧壁之间连接有弹簧4,球形阀芯3处于非受力状态时,弹簧4施加作用力使球形阀芯3堵塞出油孔14,此时,球形阀芯3伸出出油孔14一部分,当控制阀杆2动作时,对球形阀芯3施加外力,使得球形阀芯3克服弹簧4的弹力向第三流道内伸入,从而开启出油孔14,这样才会有润滑油流出,这样的设置节省了润滑油的使用量,避免润滑油浪费。

参见图4,活塞本体1上还设置有与储油腔12连通的注油孔15,注油孔15内设置有弹性橡胶塞7,弹性橡胶塞7上开设有供注射针插入的注射孔71。弹性橡胶塞7在自然状态下,注射孔71封闭,避免润滑油从注油孔15溢出,在注油时,注射针推开注射孔71向储油腔12内注油,使得该控制阀活塞能够一直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