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载机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装载机主机厂为提升品牌知名度,为装载机设计了很多高难度的表演性动作。比如通过合理设计配重以及铲斗斗重的比例,同时利用驾驶员高超的驾驶技术使得装载机在行驶过程中实现后轮离地,仅通过前轮滚动行使或者跳跃前进。
这种表演性动作不仅可以助力营销,而且极大地彰显了自身产品的可靠性。但是随着各个装载机主机厂对此类表演性动作的相互模仿,使其在新颖性以及观赏性上逐步降低。为此,希望通过对现有装载机制动系统进行改进,以丰富装载机的表演性动作,从而进一步扩大自身品牌影响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装载机制动系统,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前轮的单边制动,即当驾驶员踩踏脚制动阀时,可以实现左前轮或右前轮的分别制动。这样,当驾驶员驾驶装载机完成后轮离地时,还可以实现装载机小场地内的左右绕弯行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载机制动系统,包括总脚制动阀、气泵、储气筒,前轮制动装置和后轮制动装置,所述气泵的出气口与储气筒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储气筒的出气口与总脚制动阀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总脚制动阀的出气口分别与前轮制动装置和后轮制动装置连接,所述前轮制动装置为独立制动,所述后轮制动装置为一体制动。
所述前轮制动装置为一体制动,所述后轮制动装置为独立制动。
所述前轮制动装置和后轮制动装置都为独立制动。
所述气泵和储气筒之间连接有空气干燥器。
所述独立制动包括第一制动阀、第二制动阀、第一空气加力泵和第二空气加力泵,所述第一制动阀和第一空气加力泵串联并由第一空气加力泵驱动与其连接的车轮上的制动器,所述第二制动阀和第二空气加力泵串联并由第二空气加力泵驱动与其连接的车轮上的制动器,所述第一制动阀和第二制动阀与总脚制动阀的出气口连通,所述一体制动包括与总脚制动阀连通的主空气加力泵,所述主空气加力泵分别驱动与其连接的两个轮上的驱动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前轮的单边制动,即当驾驶员踩踏脚制动阀时,可以实现左前轮或右前轮的分别制动;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能够实现后轮的单边制动,即当驾驶员踩踏脚制动阀时,可以实现左后轮或右后轮的分别制动;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能够实现前轮和后轮的单边制动,即当驾驶员踩踏脚制动阀时,可以实现左前轮、右前轮或左后轮、右后轮的分别制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前轮或者后轮独立制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轮和后轮都为独立制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气泵,2、空气干燥器,3、储气筒,4、总脚制动阀,5、制动器,6、第一空气加力泵,7,第一制动阀,8、第二制动阀,9、第二空气加力泵,10、独立制动,11、一体制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装载机制动系统,包括总脚制动阀4、气泵1、储气筒3,前轮制动装置和后轮制动装置,所述气泵1的出气口与储气筒3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储气筒3能够对气体进行储存,并且对气体起到一定的缓冲,使气体压力稳定。所述气泵1和储气筒3之间连接有空气干燥器2,空气干燥器2能够将气泵1内的空气进行干燥,防止潮湿的空气进入制动阀或者空气加压泵从而对其造成腐蚀或者打滑。所述储气筒3的出气口与总脚制动阀4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总脚制动阀4的出气口分别与前轮制动装置和后轮制动装置连接,所述前轮制动装置为独立制动10,所述后轮制动装置为一体制动11。所述独立制动10包括第一制动阀7、第二制动阀8、第一空气加力泵6和第二空气加力泵9,所述第一制动阀7和第一空气加力泵6串联并由第一空气加力泵6驱动与其连接的车轮上的制动器5,所述第二制动阀8和第二空气加力泵9串联并由第二空气加力泵9驱动与其连接的车轮上的制动器5,所述第一制动阀7和第二制动阀8与总脚制动阀4的出气口连通,这样独立制动10就实现了单个车轮的制动,即能够使每个车轮有独自的制动系统,可以实现单个车轮的转动和停止。所述一体制动11包括与总脚制动阀4连通的主空气加力泵,所述主空气加力泵分别驱动与其连接的两个轮上的驱动器,一体制动11使用一个主空气加力泵同时控制后侧的两个车轮同时转动和停止。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装载机的前轮改为一体制动11,后轮改为独立制动10。实现对后轮的转动和停止的分别控制。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前轮制动装置和后轮制动装置都设为独立制动10。即前轮的两个车轮和后轮的两个车轮都分别控制转动和停止。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