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垃圾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8409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公交车垃圾收集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收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公交车垃圾收集器。



背景技术:

公交车上为了方便人们放置生活垃圾,一般都配置有垃圾桶,现有的公交车上的垃圾桶均设置在公交车地板上,受制于公交车内有限的地面空间,也为了便于容纳更多的乘客,这种垃圾桶的尺寸通常较小,其能容纳的垃圾量也较小,这种小容量的垃圾桶往往不能满足乘客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交车垃圾收集器,该垃圾桶不占用公交车内有限的地面空间,其垃圾容量大,能满足乘客的使用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交车垃圾收集器,包括固定设置在公交车外部后侧的桶体、位于公交车内空间上部的前后两端封闭的断面呈圆形的料筒,料筒沿公交车车体宽度方向的中心延伸,其从公交车的中部延伸到公交车外侧的后部,料筒的位置高于桶体,料筒前端上侧设置有连通其内腔的进料口,料筒后端上侧设置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装配有小皮带轮,料筒的后部下侧设置有位于桶体上方的出料管路,料筒的前端板和后端板之间可转动地设置有转轴,转轴的后端伸出料筒的后端且装配有大皮带轮,小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大皮带轮连接,所述转轴在进料口和出料管路之间的部分设置有连续的第一螺旋叶片,转轴在出料管路至料筒后端板的部分设置有连续的第二螺旋叶片,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出料管路的下端连通桶体的上端;公交车内在料筒上端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断面呈倒锥台型的落料槽体,所述落料槽体的下端开口,所述料筒的上端设置有与落料槽体下开口端相适配的条形槽口,落料槽体的下端与料筒的条形槽口连接以连通料筒的内腔,落料槽体的上端与公交车顶板固定连接,所述落料槽体的两侧的侧壁均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地设置有多个投料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料筒设置在公交车内空间的上部,使其前端设置有进料口,并使其内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使其上部的条开槽口端通过落料槽体与公交车顶板固定连接,这样,当公交车内的人们投递垃圾时,直接将垃圾放入进料口或投料口中即可,进入料筒内的垃圾会被第一螺旋叶片运输到出料管路处,同时,第二螺旋叶片与第一螺旋叶片的旋转方向相反,可以保证出料管路处垃圾的快速排出,进而通过出料管路将垃圾送入桶体内。进料口和多个投料口的设置能方便乘客从各个位置投递垃圾。该收集器将桶体设置在公交车后部外侧,不占用公交车内有限的地面空间,其垃圾容量大,能满足乘客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为了提高输送效果,所述料筒后低前高倾斜地设置,且其倾斜角度均为12至18度。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料筒的倾斜角度均为15度。

进一步,为了节省公交车内上部的空间,所述料筒的直径为20至40厘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落料槽体与料筒的配合状态图。

图中:1、桶体,2、料筒,3、进料口,4、落料槽体,5、减速电机,6、皮带,7、第一螺旋叶片,8、第二螺旋叶片,9、出料管路,10、转轴,11、投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公交车垃圾收集器,包括固定设置在公交车外部后侧的桶体1、位于公交车内空间上部的前后两端封闭的断面呈圆形的料筒2,料筒2沿公交车车体宽度方向的中心延伸,其从公交车的中部延伸到公交车外侧的后部,料筒2的位置高于桶体1,料筒2前端上侧设置有连通其内腔的进料口3,料筒2后端上侧设置有减速电机5,减速电机5的输出轴上装配有小皮带轮,料筒2的后部下侧设置有位于桶体1上方的出料管路9,料筒2的前端板和后端板之间可转动地设置有转轴10,转轴10的后端伸出料筒2的后端且装配有大皮带轮,小皮带轮通过皮带6与大皮带轮连接,所述转轴10在进料口3和出料管路9之间的部分设置有连续的第一螺旋叶片7,转轴10在出料管路9至料筒后端板的部分设置有连续的第二螺旋叶片8,第一螺旋叶片7和第二螺旋叶片8的螺旋方向相反,出料管路3的下端连通桶体1的上端;公交车内在料筒2上端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断面呈倒锥台型的落料槽体4,所述落料槽体4的下端开口,所述料筒2的上端设置有与落料槽体4下开口端相适配的条形槽口,落料槽体4的下端与料筒2的条形槽口连接以连通料筒2的内腔,落料槽体4的上端与公交车顶板固定连接,所述落料槽体4的两侧的侧壁均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地设置有多个投料孔11。通过使料筒2设置在公交车内空间的上部,使其前端设置有进料口3,并使其内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使其上部的条开槽口端通过落料槽体4与公交车顶板固定连接,这样,当公交车内的人们投递垃圾时,直接将垃圾放入进料口3或投料口11中即可,进入料筒2内的垃圾会被第一螺旋叶片7运输到出料管路9处,同时,第二螺旋叶片8与第一螺旋叶片7的旋转方向相反,可以保证出料管路9处垃圾的快速排出,进而通过出料管路9将垃圾送入桶体1内。进料口3和多个投料口11的设置能方便乘客从各个位置投递垃圾。该收集器将桶体1设置在公交车后部外侧,不占用公交车内有限的地面空间,其垃圾容量大,能满足乘客的使用需求。

为了提高输送效果,所述料筒2后低前高倾斜地设置,且其倾斜角度均为12至18度。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料筒2的倾斜角度均为15度。

为了节省公交车内上部的空间,所述料筒2的直径为20至40厘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