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6355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安全带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安全带组件和具有该安全带组件的车辆。



背景技术:

安全带作为汽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在车辆行驶中保护车内驾乘者的安全。然而,当车辆在行驶中突然发生碰撞或紧急刹车时,车内驾乘者将在惯性作用下急速前倾,给予安全带极大压力,安全带对人体的反作用力将压迫驾乘者的胸部和腹部,从而驾乘者将感到胸部或者腹部不适甚至受伤,形成了安全隐患,且影响了驾乘者的乘车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在车辆突然减速或碰撞时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安全带对驾乘者压迫的安全带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安全带组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安全带组件,包括安全带、压力传感器和缓冲装置,所述安全带包括带本体和卡座,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带本体上且用于检测人体施加给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所述缓冲装置适于固定在车辆的地板上,所述缓冲装置具有活动端、缓冲部和电控锁定部,所述活动端与所述卡座相连,所述电控锁定部设置在所述活动端和所述缓冲部之间,所述电控锁定部具有解锁状态和锁定状态,在所述电控锁定部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活动端可拉动所述缓冲部,在所述电控锁定部处于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活动端被锁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安全带组件,能增大安全带的缓冲距离,从而在车辆在行驶中突然发生碰撞或紧急刹车的情况下,既能限制驾乘者在惯性下的前倾距离,又能减轻驾乘者前倾时安全带对驾乘者的压迫感,提升了驾乘者的乘车体验,保证了驾乘者的安全。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安全带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优选地,所述缓冲部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锁定部包括第一电控锁定部和第二电控锁定部,所述第一缓冲部与所述第一电控锁定部相连,所述第二缓冲部与所述第二电控锁定部相连,并且所述第一电控锁定部和所述第二电控锁定部分别与所述活动端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部为液压缓冲器,所述第二缓冲部为弹簧缓冲器。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控锁定部和所述第二电控锁定部均为电磁式卡扣。

更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端包括动滑轮、导向绳和滑轮绳,所述导向绳分别与所述动滑轮和所述卡座相连,所述滑轮绳盘绕在所述动滑轮上且所述滑轮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控锁定部和所述第二电控锁定部相连。

优选地,所述活动端包括导向绳,所述电控锁定部为电磁式卡扣,所述电控锁定部连接在所述导向绳与所述缓冲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部为液压缓冲器。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部为弹簧缓冲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车辆,设有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安全带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车辆,在行驶中突然发生碰撞或紧急刹车的情况下,既能限制驾乘者在惯性下的前倾距离,又能减轻驾乘者前倾时安全带对驾乘者的压迫感,提升了驾乘者的乘车体验,保证了驾乘者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安全带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辆 1000,安全带组件 100,安全带 1,本体 11,卡座 12,压力传感器 2,缓冲装置 3,活动端 31,动滑轮 311,导向绳 312,滑轮绳 313,缓冲部 32,第一缓冲部 321,第二缓冲部 322,电控锁定部 33,第一电控锁定部 331,第二电控锁定部 332,外壳 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

首先结合图1和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带组件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带组件100可以包括安全带1、压力传感器2和缓冲装置3,安全带1可以包括带本体11和卡座12,具体地,卡座12可以为一端设有卡孔的短带,短带的另一端可以与车内地板连接。

安全带1的本体11可以为一端设有卡扣的长带,长带的一端可以固定在车辆1000的B柱或C柱上,以B柱为例说明,长带固定在车辆1000的B柱的一端可以高于卡座12的位置,卡座12可以位于本体11的下方,通过卡扣与卡扣的配合,安全带1可以拆卸地与卡座12固定相连。

如图1所示,驾乘者在车辆1000行驶过程中可以将长带的两端分别固定,从而驾乘者被安全带1斜向限制在座位内,可以限制驾乘者前倾时的距离,当驾乘者需要下车时可以将本体11从卡座12中拆下并离开座位。

压力传感器2可以设置在带本体11上且用于检测人体施加给压力传感器2的压力,当车辆1000突然减速时,坐在座椅上的驾乘者在惯性作用下突然前倾,将会对安全带1产生很大压力。压力传感器2设置在本体11上,可以快速对驾乘者前倾做出反应。

缓冲装置3适于固定在车辆1000的地板上,具体地,卡座12的一端可以通过缓冲装置3与车辆1000的地板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缓冲装置3位于安全带1的下端,卡座12可以相对于缓冲装置3转动,使驾乘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调整安全带1方向,提升了乘车体验。

缓冲装置3可以具有活动端31、缓冲部32和电控锁定部33,活动端31可以与卡座12相连,电控锁定部33可以设置在活动端31和缓冲部32之间,活动端31可以通过电控锁定部33与缓冲部32相连。

电控锁定部33可以具有解锁状态和锁定状态,在电控锁定部33处于解锁状态时活动端31可拉动缓冲部32,在电控锁定部33处于锁定状态时活动端31可以被锁定,活动端31无法拉动缓冲部32。在常态下,电控锁定部33可以为锁定状态,防止安全带1未受到压迫时缓冲部32被随意拉长,延长了缓冲部32的使用寿命。

缓冲装置3可以具有外壳34,活动端31、缓冲部32和电控锁定部33可以位于外壳34限制出的空腔内,外壳34的上端可以有开口,活动端31可以穿过开口与卡座12的一端相连。缓冲部32可以受力伸缩,活动端31可以在安全带1或者缓冲部32的拉力下移动。

当车辆1000突然减速时,坐在座椅上的驾乘者在惯性下突然前倾,从而压迫位于驾乘者前方的安全带1,压力传感器2感知压力信号,将电控锁定部33从锁定状态转换为解锁状态,此时安全带1的两端受到拉力,位于安全带1下端的缓冲装置3的活动端31在安全带1的反作用力下,拉动缓冲部32伸长,从而安全带组件100整体伸长,减少了驾乘者受到的压迫感,保证了驾乘者的安全,提升了乘车体验。当乘客恢复正常坐姿后,缓冲部32由伸长状态回复为原状,缓冲部32拉动活动端31,使安全带组件100的长度回复原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带组件100,通过设置可伸缩的缓冲部32,使安全带组件100整体可以有限地伸缩,增大了安全带1的缓冲距离,从而在车辆1000在行驶中突然发生碰撞或紧急刹车的情况下,既能限制驾乘者在惯性下的前倾距离,又能减轻驾乘者前倾时安全带1对驾乘者的压迫感,提升了驾乘者的乘车体验,保证了驾乘者的安全,同时压力传感器2与电控锁定部33可以防止驾乘者在非前倾时,缓冲部32被随意拉动,延长了缓冲部32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带组件100,安全带组件100可以包括安全带1、压力传感器2和缓冲装置3。

如图1和图2所示,安全带1可以包括带本体11和卡座12,压力传感器2可以设置在带本体11上且用于检测人体施加给压力传感器2的压力,缓冲装置3适于固定在车辆1000的地板上,缓冲装置3可以具有活动端31、缓冲部32和电控锁定部33,活动端31可以与卡座12相连,电控锁定部33可以设置在活动端31和缓冲部32之间,电控锁定部33可以具有解锁状态和锁定状态,在电控锁定部33处于解锁状态时活动端31可拉动缓冲部32,在电控锁定部33处于锁定状态时活动端31可以被锁定。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缓冲部32可以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缓冲部321和第二缓冲部322,第一缓冲部321的一端与第二缓冲部322的一端可以共同与活动端31连接,第一缓冲部321的另一端、第二缓冲部322的另一端可以被固定,如固定在壳体34上。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缓冲部321可以为液压缓冲器,第二缓冲部322可以为弹簧缓冲器。具体地,弹簧缓冲器在较小的拉力下即可伸长,液压缓冲器的伸长需要较大的拉力。液压缓冲器与弹簧缓冲器并联设置。

具体地,缓冲装置3还可以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可以为单片机,单片机用于根据压力传感器2传递的信号锁定或解锁电控锁定部33。在一些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驾乘者前倾时会压迫安全带1,位于本体11的压力传感器2将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解锁电控锁定部33,活动端31拉动缓冲部32使缓冲部32伸长,从而安全带组件100整体伸长,减轻驾乘者前倾时安全带1对驾乘者的压迫感。

另外,单片机还可以内置有延时程序,当驾乘者恢复为正常乘坐姿势时,安全带1不再受到压迫,压力传感器2不再传递信号,此时单片机不会立即锁定电控锁定部33,而是延长一段时间使缓冲部32从伸长状态收缩为正常状态,此时安全带组件100恢复为原始长度,单片机锁定电控锁定部33,使缓冲部32不能被随意拉动,延长了缓冲部32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控锁定部33可以包括第一电控锁定部331和第二电控锁定部332,第一缓冲部321可以与第一电控锁定部331相连,第二缓冲部322可以与第二电控锁定部332相连,并且第一电控锁定部331和第二电控锁定部332可以分别与活动端31相连。

换言之,第一电控锁定部331可以位于活动端31与第一缓冲部321之间,第一电控锁定部331位于锁定状态时,可以令第一缓冲部321无法被活动端31拉长。第二电控锁定部332可以位于活动端31与第二缓冲部322之间,第二电控锁定部332位于锁定状态时,可以令第二缓冲部322无法被活动端31拉长。

在常态下,第一电控锁定部331和第二电控锁定部332均可以为锁定状态,防止安全带1未受到压迫时,缓冲部32被随意拉长,延长了缓冲部32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单片机中可以设定阈值P1和P2,P1大于P2,当压力传感器2传来的信号大于P1时,安全带1受到的压力比较大,从而安全带1拉动活动端31的拉力比较大,此时单片机锁定第二电控锁定部332,解锁第一电控锁定部331,使活动端31只拉动液压缓冲器伸长。

当压力传感器2传来的信号位于P1与P2之间时,安全带1受到的压力变小,从而安全带1拉动活动端31的拉力变小,此时单片机同时解锁第一电控锁定部331和第二电控锁定部332使活动端31同时拉动液压缓冲器和弹簧缓冲器伸长。

当压力传感器2传来的信号小于P2大于零时,安全带1受到的压力进一步减小,从而安全带1拉动活动端31的拉力进一步减小,此时单片机锁定第一电控锁定部331,解锁第二电控锁定部332,使活动端31只拉动弹簧缓冲器伸长。

由于弹簧缓冲器在较小的拉力下即可伸长,而液压缓冲器的伸长需要较大的拉力,上述设置可以充分减少第一缓冲部321与第二缓冲部322的使用次数,延长第一缓冲部321与第二缓冲部322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控锁定部331和第二电控锁定部332均可以为电磁式卡扣。更将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电磁式卡扣位于锁定状态时,能将活动端31与缓冲部32的连接线于外壳34的侧壁卡接固定,使活动端31无法拉动缓冲部32。在电磁式卡扣位于解锁状态时,活动端31可以顺利通过与缓冲部32的连接线拉动缓冲部32伸长。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活动端31可以包括动滑轮311、导向绳312和滑轮绳313,导向绳312可以分别与动滑轮311和卡座12相连,滑轮绳313可以盘绕在动滑轮311上且滑轮绳313的两端可以分别与第一电控锁定部331和第二电控锁定部332相连,可以理解的是,滑轮绳313的两端可以分别与第一缓冲部321和第二缓冲部322相连。

具体地,导向绳312可以与动滑轮311的中心相连,由此可以在导向绳312拉动第一缓冲部321和/或第二缓冲部322时,降低对第一缓冲部321和/或第二缓冲部322的拉力,延长第一缓冲部321和/或第二缓冲部322的使用寿命。

当然,缓冲装置3的结构不止于此,在另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活动端31可以包括导向绳312,电控锁定部33可以为电磁式卡扣,电控锁定部33连接在导向绳312与缓冲部32之间。

在一些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缓冲装置3可以主要由外壳34、导向绳312、一个电磁式卡扣和缓冲部32组成,电磁式卡扣可以安装在导向绳312上,导向绳312可以与缓冲部32相连。

常态下电磁式卡扣可以将导向绳312与外壳34的侧壁卡紧,从而拉动导向绳312时,拉力无法从导向绳312传到缓冲部32,缓冲部32无法伸长,延长了缓冲部32的使用寿命。

在驾乘者前倾时,压力传感器2受到压力使电磁式卡扣位于解锁状态,安全带1的下端受到拉力拉动导向绳312,导向绳312拉动缓冲部32使缓冲部32伸长,从而安全带组件100整体伸长,减少了驾乘者受到的压迫感,保证了驾乘者的安全,提升了乘车体验。

在一些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缓冲部32可以为液压缓冲器。当然,缓冲部32的结构不止于此,在另一些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缓冲部32还可以为弹簧缓冲器。液压缓冲器与弹簧缓冲器在拉力拉动下均可以伸长,驾乘者前倾时,压力传感器2受到压力使电磁式卡扣位于解锁状态,安全带1的下端受到拉力拉动导向绳312,导向绳312拉动液压缓冲器或弹簧缓冲器使液压缓冲器或弹簧缓冲器伸长,从而安全带组件100整体伸长,减少了驾乘者受到的压迫感,保证了驾乘者的安全,提升了乘车体验。

综上,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带组件100,通过设置可伸缩的缓冲部32,使安全带组件100整体可以有限地伸缩,增大了安全带1的缓冲距离,从而在车辆1000在行驶中突然发生碰撞或紧急刹车的情况下,既能限制驾乘者在惯性下的前倾距离,又能减轻驾乘者前倾时安全带1对驾乘者的压迫感,提升了驾乘者的乘车体验,保证了驾乘者的安全,同时压力传感器2与电控锁定部33可以防止驾乘者在非前倾时,缓冲部32被随意拉动,延长了缓冲部32的使用寿命。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设有如本实用新型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安全带组件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在行驶中突然发生碰撞或紧急刹车的情况下,既能限制驾乘者在惯性下的前倾距离,又能减轻驾乘者前倾时安全带1对驾乘者的压迫感,提升了驾乘者的乘车体验,保证了驾乘者的安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