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预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8383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安全带预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带预紧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安全带是一种保护驾乘人员安全的保护装置,当汽车发生意外碰撞的瞬间,驾驶员及乘坐人员由于惯性前倾,尽管有安全带的保护作用,由于安全带留有活动行程,在碰撞颠簸中必然受到多个方向的伤害威胁。而安全带预紧装置的作用则是在汽车发生意外碰撞的瞬间,乘员尚未向前移动时它会首先拉紧安全带,立即将乘员紧紧地绑在座椅上,然后锁止安全带防止乘员身体前倾,有效保护乘员的安全。当前安全带预紧装置一般包括用于与安全带相连的带扣、一端与带扣相连的绳索、气体发生器、气缸导管、用于支撑气缸导管并对绳索进行变向的导向支架、配合安装于气缸导管中的自锁式活塞,绳索的另一端经导向支架变向后,与气缸导管中的自锁式活塞相连,而气缸导管靠近导向支架的一端安装密封套,气体发生器的出气口设在密封套与自锁式活塞之间。气体发生器爆燃,气体进入气缸导管,推动自锁式活塞在气缸导管中移动,以拉紧绳索;当气体膨胀压力不足以克服绳索所受的拉力时,自锁式活塞被锁定在气缸导管中,防止绳索被拉回。

然而当前安全带预紧装置的气体发生器通过两挡板安装在气缸导管中,容易松动和外露,会对座椅上的装配零件发生干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带预紧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安全带预紧装置的气体发生器在气缸导管中容易松动和外露,会对座椅上的装配零件发生干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安全带预紧装置,包括用于与安全带相连的带扣、绳索、气体发生器、气缸导管、用于支撑所述气缸导管并对所述绳索进行变向的导向支架、配合安装于所述气缸导管中的自锁式活塞和安装于所述气缸导管靠近所述导向支架一端的密封套,所述绳索的一端与所述带扣相连,所述绳索的另一端经所述导向支架变向后进入穿过所述密封套与所述自锁式活塞相连;所述安全带预紧装置还包括配合封堵于所述气缸导管靠近所述导向支架的一端中的阀体,所述阀体中开设有供所述绳索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密封套安装于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阀体上还开设有配合容置所述气体发生器的容置腔,所述阀体靠近所述自锁式活塞的一端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与所述气缸导管的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导管靠近所述导向支架的一端具有配合套于所述阀体上的管套,所述管套的内径大于该所述气缸导管另一端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包括配合供所述绳索穿过的第一段和配合容置所述密封套的第二段,所述第二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段的内径,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第一段远离所述导向支架的一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止所述密封套从所述第一通孔脱落的堵塞,所述堵塞安装于所述第二段远离所述第一段的一端,所述堵塞中开设有供所述绳索穿过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还包括配合安装所述堵塞的第三段,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三段之间,所述第三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段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段设有内螺纹,所述堵塞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远离所述气孔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气体发生器的铆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支架包括用于引导所述绳索变向的引导环、由一块钣金折弯并夹持所述引导环的两个护板与连接两个所述护板的折弯板和将两个所述护板固定于所述引导环两侧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引导环,各所述护板上对应于所述引导环的位置开设有供所述固定件穿过的开孔,各所述护板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气缸导管的连接板,所述折弯板与所述引导环之间具有供所述绳索通过的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环与一个所述护板是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引导环与所述固定件是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支架还包括由一个所述护板朝向另一个所述护板折弯形成的用于限定所述绳索变向角度的限位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阀体,将阀体安装在气缸导管中,在阀体中设置第一通孔,以便将绳索通过,并与自锁式活塞相连,并将密封套安装在第一通孔中;而在阀体中开设容置腔,以方便安装与固定气体发生器,在阀体中开设气孔,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可以经气孔进入气缸导管,以推动自锁式活塞。而阀体安装在气缸导管中,从而可以将气体发生器固定在气缸导管中,有效防止气体发生器松动和外露,以更好的保护气体发生器,防止对座椅上的装配零件发生干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安全带预紧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安全带预紧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阀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堵塞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导向支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导向支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沿图6中线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中自锁式活塞分解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安全带预紧装置中导向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了方便描述,本实用新型中定义:气缸导管及安装在气缸导管中的各部件,靠近导向支架的一端为前端,其另一端为后端。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8,一种安全带预紧装置100,包括带扣11、绳索12、气体发生器15、气缸导管14、导向支架20、自锁式活塞50、密封套41和阀体30。带扣11用于与安全带相连,绳索12的一端与带扣11相连,绳索12的另一端经导向支架20变向后进入穿过密封套41与自锁式活塞50相连。气体发生器15用于爆燃产生,气体进入气缸导管14,推动自锁式活塞50在气缸导管14中移动,以拉紧绳索12。自锁式活塞50配合安装于气缸导管14中,并且自锁式活塞50可以在气缸导管14中滑动。导向支架20与气缸导管14相连,用来支撑气缸导管14,同时绳索12进行变向引导。密封套41安装于气缸导管14靠近导向支架20一端,防止气体发生器15产生的气体从气缸导管14靠近导向支架20的一端泄出,进而更好的推动自锁式活塞50在气缸导管14中滑动。阀体30配合封堵于气缸导管14靠近导向支架20的一端中,阀体30中开设有第一通孔31,绳索12可以从第一通孔31穿过,密封套41安装于第一通孔31中,以便可以将第一通孔31密封,进而将气缸导管14靠近导向支架20的一端密封。阀体30中还开设有容置腔32,以配合容置和安装气体发生器15,进而将气体发生器15固定在气缸导管14中。阀体30中开设有气孔33,气孔33位于阀体30上靠近自锁式活塞50的一端,且气孔33连通容置腔32与气缸导管14,从而气体发生器15产生的气体可以从气孔33进入气缸导管14中,进而推动自锁式活塞50移动。

通过设置阀体30,将阀体30安装在气缸导管14中,在阀体30中设置第一通孔31,以便将绳索12通过,并与自锁式活塞50相连,并将密封套41安装在第一通孔31中;而在阀体30中开设容置腔32,以方便安装与固定气体发生器15,在阀体30中开设气孔33,气体发生器15产生的气体可以经气孔33进入气缸导管14,以推动自锁式活塞50。而阀体30安装在气缸导管14中,从而可以将气体发生器15固定在气缸导管14中,有效防止气体发生器15松动和外露,以更好的保护气体发生器15,防止对座椅上的装配零件发生干涉。

具体地,绳索12为钢缆,以便绳索12具有较大的强度。

请参阅图1和图2,该安全带预紧装置100还包括连接套13,连接套13用于将绳索12与带扣11相连。设置连接套13,可以方便将绳索12与带扣11相连,同时通过连接套13可以起到保护绳索12端部分的作用。

进一步地,气缸导管14靠近导向支架20的一端具有管套141,管套141的内径大于该气缸导管14另一端的内径。管套141用于配合套于阀体30上。设置管套141,以方便安装固定阀体30,同时可以起到保护阀体30的作用,减少部件的外露,进而避免对座椅上的装配零件发生干涉。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阀体30的第一通孔31包括第一段311和第二段312,第二段312的内径大于第一段311的内径,第二段312位于第一段311远离导向支架20的一端。第一段311配合供绳索12穿过,而密封套41配合安装在第二段312中。设置第二段312,以方便安装密封套41。同时将第二段312的内径设置大于第一段311的内径,当气体发生器15生产的气体进入气缸导管14中时,会推动密封套41,而第一通孔31的第一段311可以止挡密封套41,进而对密封套41起限位的作用。

请一并参阅图4,该安全带预紧装置100还包括堵塞42,堵塞42安装于第二段312远离第一段311的一端,堵塞42中开设有供绳索12穿过的第二通孔421。堵塞42用于防止密封套41从第一通孔31脱落。设置堵塞42,以更好的将密封套41定位安装在第一通孔31中。另外,设置堵塞42,可以限止密封套41朝向自锁式活塞50的方向移动,同时防止密封套41直接受到高温气体灼烧。

进一步地,第一通孔31还包括第三段313,第二段312位于第一段311与第三段313之间,第三段313的内径大于第二段312的内径。设置第三段313,以配合安装堵塞42。将第三段313的内径设置大于第二段312的内径,即可以方便将密封套41从第三段313放置于第二段312中,同时也方便安装堵塞42,也便于对堵塞42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第三段313设有内螺纹314,堵塞42上设有与内螺纹314配合的外螺纹422。在第一通孔31的第三段313中设置内螺纹314,而在堵塞42上设置外螺纹422,以方便将堵塞42安装在阀体30中。更进一步地,堵塞42上凸设有限位台423,堵塞42上的外螺纹422位于限位台423的一侧。设置限位台423,用来限制外螺纹422配合安装在第三段313中的行程。进一步地,堵塞42远离外螺纹422的一端可以抵持自锁式活塞50,以方便安装堵塞42和自锁式活塞50。.

进一步地,阀体30远离气孔33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气体发生器15的铆接部34。在阀体30上设置铆接部34,以方便将气体发生器15固定在容置腔32中。

请参阅图5、图6和图7,导向支架20包括引导环21、两个护板22、折弯板23和固定件24,引导环21用于引导绳索12变向。两个护板22与折弯板23由一块钣金折弯而成,两个护板22夹持引导环21,使引导环21位于两个护板22之间,折弯板23连接两个护板22。固定件24用于将两个护板22固定于引导环21两侧。具体为,各护板22上对应于引导环21的位置开设有开孔222,固定件24可以穿过各护板22上的开孔222,并穿过引导环21,以将两个护板22固定在引导环21的两侧。折弯板23与引导环21之间具有通道231,以便绳索12可以从该通道231中穿过。各护板22上分别设有连接板221,设置连接板221,以方便与气缸导管14相连,从而通过该导向支架20来与气缸导管14连接,以便支撑住气缸导管14。将两个护板22与折弯板23使用一块钣金折弯而成,加工制作方便、简单,且强度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铸造制作出两个护板22和折弯板23。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固定件24为穿孔铆钉,通过穿过铆钉将两个护板22固定相连。在其它实施例中,固定件24也可以为螺栓结构等。

进一步地,导向支架20还包括由一个护板22朝向另一个护板22折弯形成的用于限定绳索12变向角度的限位板223。设置限位板223,可以限制绳索12的折弯角度,以满足设计要求。

进一步地,引导环21与一个护板22是一体成型。将引导环21与一个护板22设计成一体成型,以增加其连接强度。具体可以由钣金冲压成型护板22时,直接冲压出引导环21,该结构加工简单、强度高。

进一步地,导向支架20还包括包围板224,绳索12从包围板224与引导板之间通过,从而通过包围板224来保护绳索12。包围板224可以由一个护板22朝向另一个护板22折弯而成。本实施例中,包围板224为两块,分别由两个护板22朝向该两个护板22中间折弯而成。

进一步地,包围板224位于限位板223和折弯板23之间,从而可以通过折弯板23、包围板224和限位板223来保护绳索12,以及限位绳索12。

请参阅图1、图2和图8,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自锁式活塞50包括活塞51、若干钢珠53和密封圈52。活塞51滑动安装于气缸导管14中,以便气体可以推动活塞51在气缸导管14中滑动。活塞51的前端开设有第一环状槽512,活塞51的后端开设有第二环状槽511,第一环状槽512靠近第二环状槽511一侧的侧壁513呈圆锥面状,若干钢珠53安装在第一环状槽512中,并且若干钢珠53是呈环形安装在第一环状槽512中,以便进行滚动滑动。密封圈52套装在第二环状槽511中,以起到密封作用。该结构,当气体发生器15爆炸产生气体时,气体进入气缸导管14,推动活塞51向气缸导管14的后端滑动,以拉紧绳索12,进而拉紧安全带;当气体的压力不足以拉动安全带时,活塞51会向气缸导管14的前端移动,由于第一环状槽512靠近第二环状槽511一侧的侧壁513呈圆锥面状,第一环状槽512中的各钢珠53会在惯性的作用下向圆锥面的方向移动,则此时会顶起各钢珠53,使钢珠53抵持气缸导管14的内壁,防止活塞51移动,实现自锁功能。

进一步地,该自锁式活塞50还包括弹性垫54,弹性垫54套装在第一环状槽512中,且弹性垫54位于各钢珠53远离第二环状槽511的一侧。在第一环状槽512中安装弹性垫54,并使弹性垫54位于各钢珠53远离第二环状槽511的一侧,在活塞51向气缸导管14的后端移动时,弹性垫54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以更好的推动钢珠53移动,起到保护钢珠53的作用。当然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弹性垫54。具体地,密封圈52可以为O型圈,以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该安全带预紧装置100还包括尾端限位件43,尾端限位件43与绳索12远离带扣11的一端固定相连。自锁式活塞50中开设有供绳索12穿过的穿孔514,绳索12可以穿过该穿孔514与尾端限位件43固定相连。设置尾端限位件43,以方便与绳索12相连,进而将绳索12与自锁式活塞50固定相连。进一步地,可以将尾端限位件43与自锁式活塞50固定相连。

具体地,上述穿孔514开设在活塞51中,并且在活塞51的后端设置螺纹孔(图中未标出),而在尾端限位件43上设置螺柱431,以方便将尾端限位件43与活塞51固定相连。当然,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活塞51的后端设置锥孔,而在尾端限位件43的前端配合设置锥凸,由于尾端限位件43与绳索12相连,当锥凸插入锥孔中时,绳索12及气缸导管14中的气压会推动活塞51,从而将尾端限位件43与活塞51固定相连,同时起到自动定位的作用。

进一步地,尾端限位件43上还凸设有限位台432,螺柱431位于限位台432靠近活塞51的一侧。在尾端限位件43上设置限位台432,可以止挡活塞51后端面,限定尾端限位件43安装于活塞51的穿孔514中的行程。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9,本实施例的安全带预紧装置与实施例一的安全带预紧装置的区别为:

请一并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引导环21b与固定件24b是一体成型的。具体为,当固定件24b为铆钉时,引导环21b位于铆钉的中部,而铆钉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护板22b的开孔222b,再向外翻转,以抵压各护板22b的外侧面,将两个护板22b夹住。

当固定件24b为螺杆结构时,引导环21b可以位于螺杆的中部,其两端穿过两护板22b上的开孔222b,再在螺杆的两端分别安装螺母,以固定夹持两个护板22b。

本实施例的安全带预紧装置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的安全带预紧装置的其它结构相同,在些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