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8366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车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车架。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的作用主要是保护驾驶员以及构成良好的空气力学环境,车身由钢板冲压成型的金属结构和大型覆盖件组成,这种金属结构车身一直沿用至今,随着材料进步不同部位的车身选取不同的材料;车前盖采用橡胶发泡棉和铝箔材料制成,和门板采用铁皮外壳和塑料内饰板,当车辆发生正面或者侧面撞击的时候,车型变形,导致驾驶员发生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现有难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支架,增强了车辆正面、侧面以及整体结构的抗压性能,提高车架的稳定性,确保车辆使用的人员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车架,包括构成车架本体的加固梁、防撞梁、前加强架和后加强架;所述加固梁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加固管,所述加固管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发动机盖前支撑板上,所述加固管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挡风玻璃下方的前围板上;所述防撞梁包括两个卡接部和连接杆,所述防撞梁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杆通过卡接部连接于B柱和车架下边梁之间;所述前加强架包括两个前侧架和前横架,所述前横架固定于发动机盖前支撑板之间,所述前侧架顶端固定于前横架的一端,所述前侧架底端固定于下边梁的前端;所述后加强架包括两个后侧架和后横架,所述后横架固定于两个C柱底端之间,所述后侧架顶端固定于后横架的一端,所述后侧架底端固定于下边梁的后端。

优选的,所述加固梁上的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连接体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连接体固定于第一固定座的中心,所述第一弹簧活动套接于第一连接体外,所述第一固定座为圆台形;所述加固梁上的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连接体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连接体固定于第二固定座的中心,所述第二弹簧活动套接于第二连接体外,所述第二固定座为半球体形。

优选的,所述卡接部包括呈∧形的固定卡、固定连接件和防撞弹簧;所述固定连接件固定于固定卡的中心,所述防撞弹簧活动套接于固定连接件外。

优选的,所述加固梁上的加固管包括加固管本体、卡口和加固垫片,所述加固管本体两端设有卡口,所述卡口为两端向内凹陷的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固定座卡接于加固管一端的卡口内,所述第一弹簧卡接于第一固定座与加固管之间,所述第二固定座卡接于加固管另一端的卡口内,所述第二弹簧卡接于第二固定座与加固管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前围板靠近A柱底端的三分之一处,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发动机盖前支撑板靠近A柱底端的三分之一处。

优选的,所述防撞梁顶部固定于B柱的距离底部的三分之一处,所述防撞梁下部固定于下边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1)在汽车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前加强架、后加强架在结构上提升了车架的强度;2)加固梁采用弹簧、连接体和卡口的紧密连接,弹簧可以抵消结构挤压带来的能量,在大幅度挤压时候弹簧挤压不发生效果,此时连接体和卡口对接成为一体,形成一体金属结构,防止框架进一步变形;3)防撞梁设置在B柱和下边梁之间,确保意外侧撞的情况下,驾驶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加固梁结构图;

图3为图2中的加固管结构图;

图4为图2中的第一固定部结构图;

图5为图2中的第二固定部结构图;

图6为图1的的防撞梁结构图;

图7为图6中的卡接部结构图。

其中,1、车架本体,11、发动机盖前支撑板,12、前围板,13、下边梁,14、B柱,15、C柱,2、加固梁,21、第一固定部,211、第一固定座,212、第一连接体,213、第一弹簧,22、加固管,221、加固管本体,222、卡口,223、加固垫片,23、第二固定部,231、第二固定座、232、第二连接体,233、第二弹簧,3、防撞梁,31、卡接部,311、固定卡,312固定连接件,313、防撞弹簧,32、连接杆,4前加强架,41、前侧架,42、前横架,5、后加强架,51、后侧架,52、后横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

实施例

结合附图1,一种汽车车架,包括车架本体1,其中车架本体1包括设置在前盖下方的发动机盖前支撑板11、挡风玻璃下方的前围板12、A柱16正下方的下边梁13、驾驶舱与乘客舱之间的B柱14、乘客舱与后备箱之间的C柱15,所述汽车支架包括车架本体1、加固梁2、防撞梁3、前加强架4和后加强架5。

如图1、图2所示,加固梁2包括第一固定部21、第二固定部23、加固管22,所述加固管22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21固定在所述发动机盖前支撑板11,所述加固管33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固定部23固定在所述前围板12;

如图1、图6所示,所述防撞梁3包括两个卡接部31和连接杆32,所述连接杆32通过卡接部31连接至B柱14和下边梁13之间;

如图1所示,所述前加强架4包括两个前侧架41和前横架42,所述前横架42设置在发动机盖前支撑板1之间,所述前侧架41顶端固定在前横架42的一端,所述前侧架42底端固定在下边梁13的前端;

如图1所示,所述后加强架5包括两个后侧架51和后横架52,所述后横架52设置在两个C柱15底端之间,所述后侧架51顶端固定在后横架52的一端,所述后侧架51底端固定在下边梁13的后端;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固定部21包括第一固定座211、第一连接体212、第一弹簧213,所述第一连接体212固定在第一固定座211的中心,所述第一弹簧213套结在第一连接体22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211为圆台形;

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固定部23包括第二固定座231、第二连接体232、第二弹簧233;所述第二连接体232固定在第二固定座231的中心,所述第二弹簧233套结在第二连接体232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231为半球体形;

如图7所示,所述卡接部31包括固定卡311、固定连接件312、防撞弹簧313;所述固定连接件312固定在固定卡311的中心,所述防撞弹簧313套结在固定连接件312进行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卡311为∧形。

如图2、图3、图5所示,所述加固管22包括加固本体221、卡口222和加固垫片223,所述加固本体221两端设有卡口222,所述卡口222向内凹陷,所述卡口222形状为圆柱体,所述第一固定座211卡接于加固管22一端的卡口内,所述第一弹簧213卡接于第一固定座211与加固管22之间,所述第二固定座231卡接于加固管22一端的卡口222内,所述第二弹簧233卡接于加固管22另一端的卡口内;加固垫片223为圆形。

如图6所示,所述连接杆32结构与卡接部31结构相匹配。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在前围板的三分之一处,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在发动机盖前支撑板的三分之一处;所述防撞梁顶部固定在B柱的下部的三分之一处,所述防撞梁下部固定在下边梁的三分之一处。

增加了前加强架4和加固梁2,在汽车的行进过程中发生前撞和侧撞的情况下,前横架41结合前侧架42可以稳定汽车的整体框架,防止其变形危害车内驾乘人员的安全,当车体前侧变形严重的时候,加固梁2支撑在发动机盖前支撑板11和前围板12之间,在小幅变形的时候,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上设置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产生反作用力克服形变,当框体形变超过弹簧的极限时,第一连接体212和第二连接体232直接与加固垫片223连接在一起形成刚性连接,确保驾驶员前方的车框体不发生变形,保障了驾驶员和前方乘客的安全。

在车辆被追尾或者后部发生撞击的时候,后加强架5包括后侧架51和后横架52,其中后横架52大约设置在后乘客座的背部位置,后侧架51设置在下边梁14和后横梁51之间,可以稳定汽车的真题框架,防止其变形危害车内乘坐人员的活动空间,造成安全危险。

在车辆发生中部撞击的时候,车体框架会松散,原来稳定的防撞梁3的卡接部31和与之匹配的连接杆32原来紧密连接在一起,震动通过环绕在固定连接件312上的而防撞弹簧313进行施放,当压力过大的时候,固定连接件312和固定卡311从连接杆32中分离,此时防撞弹簧313拉长,防止车辆框架进一步变形。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