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用动力机械工程防撞击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7045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用动力机械工程防撞击模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气囊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用动力机械工程防撞击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安全气囊结构简单,对人体的保护具有一定局限性,大多为整体式弹出,对脸部整体进行保护,由于人体比较脆弱,强烈撞击过程中,现有技术中的气囊无法进行有效地保护,因此安全性能大大折扣,无法满足的需求,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运用动力机械工程防撞击模块来弥补现有技术中安全气囊保护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运用动力机械工程防撞击模块,结构简单合理,能够对人体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了在剧烈撞击中遭受损伤,提高了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运用动力机械工程防撞击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第一凹槽、第一气囊安装槽、支撑板安装腔室、第三气囊安装槽、第二凹槽、感应模块、电机安装座、电机、第一活塞、第二活塞、支撑板、第一凹部、第一凸部、第二凹部、第三凹部和第二凸部;

其中: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第一凹槽、第一气囊安装槽、支撑板安装腔室、第三气囊安装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气囊安装槽和第三气囊安装槽之间设有支撑板安装腔室,所述第一气囊安装槽内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三气囊安装槽内设有第二凹槽;

所述支撑板安装腔室内底部安装有感应模块和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座的上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远离电机安装座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远离电机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远离第一活塞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板。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远离第二活塞的一端设有第一凹部、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凹部位于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部的深度为2.5-3.5cm。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部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凹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凸部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三凹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感应模块接收到安全气囊弹出的信号时,感应模块将信号传动给电机,然后由电机驱动第一活塞带动支撑板向上弹出,由于支撑板在上部设有第一凹部、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实现了支撑的结构,能够起到有效的支撑保护,避免了碰撞过程撞击压力过大而造成伤害,有效提高了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人体的保护有效,提高了安全气囊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运用动力机械工程防撞击模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运用动力机械工程防撞击模块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第一凹槽;3、第一气囊安装槽;4、支撑板安装腔室;5、第三气囊安装槽;6、第二凹槽;7、感应模块;8、电机安装座;9、电机;10、第一活塞;11、第二活塞;12、支撑板;13、第一凹部;14、第一凸部;15、第二凹部;16、第三凹部;17、第二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运用动力机械工程防撞击模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运用动力机械工程防撞击模块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运用动力机械工程防撞击模块,包括箱体1、第一凹槽2、第一气囊安装槽3、支撑板安装腔室4、第三气囊安装槽5、第二凹槽6、感应模块7、电机安装座8、电机9、第一活塞10、第二活塞11、支撑板12、第一凹部13、第一凸部14、第二凹部15、第三凹部16和第二凸部17。

其中: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第一凹槽2、第一气囊安装槽3、支撑板安装腔室4、第三气囊安装槽5和第二凹槽6,所述第一气囊安装槽3和第三气囊安装槽5之间设有支撑板安装腔室4,所述第一气囊安装槽3内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第三气囊安装槽5内设有第二凹槽(6)。

所述支撑板安装腔室4内底部安装有感应模块7和电机安装座8,所述电机安装座8的上端安装有电机9,所述电机9远离电机安装座8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活塞10,所述第一活塞10远离电机9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活塞11,所述第二活塞11远离第一活塞10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板12。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所述支撑板12远离第二活塞11的一端设有第一凹部13、第一凸部14和第二凸部17,所述第一凹部13位于第一凸部14和第二凸部17之间。通过设置第一凹部13、第一凸部14和第二凸部17,实现了支撑的结构,能够起到有效的支撑保护,避免了碰撞过程中撞击压力过大而造成伤害,有效提高了安全性能。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所述第一凹部13的深度为2.5-3.5cm。满足了人体工程学的设计,提高了安全性能。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所述第一凸部14远离支撑板12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凹部15。满足了人体工程学的设计,提高了安全性能。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所述第二凸部17远离支撑板12的一端安装有第三凹部16。满足了人体工程学的设计,提高了安全性能。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