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动车号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9210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动车号牌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号牌,具体涉及一种机动车防伪号牌。



背景技术:

当前的机动车号牌防伪技术主要在于二维码防伪、芯片防伪、反光膜防伪等,上述的这些技术虽然可以实现防伪的作用,但是也具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在于防伪效果不佳,防伪门槛低,制作的防伪机动车号牌简单,防伪技术单一且难以真正实现防伪,因而可实施性大打折扣。因此提高机动车号牌防伪效果和防伪技术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伪效果更好的机动车号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机动车号牌,包括号牌主体,还包括位于所述号牌主体上的第一光学薄膜和第二光学薄膜,所述第一光学薄膜和所述第二光学薄膜分别包括至少一种防伪识别单元。

进一步的,上述第一光学薄膜和上述第二光学薄膜的所有上述防伪识别单元各自相异。

进一步的,上述第一光学薄膜和上述第二光学薄膜共包括至少三种上述防伪识别单元。

进一步的,上述第一光学薄膜和上述第二光学薄膜共包括四种上述防伪识别单元。

进一步的,上述防伪识别单元在上述第一光学薄膜和上述第二光学薄膜上的投影为二维码、序列号、双曲线或大视角图案。

进一步的,上述双曲线为二维曲线或三维曲线。

进一步的,上述二维曲线为正弦或余弦曲线,上述三维曲线为螺旋形曲线。

进一步的,上述序列号为字符串。

进一步的,上述大视角图案为观察视角为15度-90度才可见的隐形图案。

进一步的,上述二维码是与字符串代表不同的识别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号牌,包括位于所述号牌主体上的第一光学薄膜和第二光学薄膜,所述第一光学薄膜和所述第二光学薄膜分别包括至少一种防伪识别单元,上述防伪识别单元在上述第一光学薄膜和上述第二光学薄膜上的投影为二维码、序列号、双曲线或大视角图案。多种防伪识别单元的结合,防伪效果更好,有效地简化现有的号牌防伪结构,从而降低了号牌成本,并且真正实现了机动车号牌的防伪,提高号牌的可实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号牌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号牌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号牌的第三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号牌的第四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号牌的第五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号牌的第六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动车号牌,包括号牌主体,还包括位于所述号牌主体上的第一光学薄膜和第二光学薄膜,所述第一光学薄膜和所述第二光学薄膜分别包括至少一种防伪识别单元。为提高防伪效果,防伪识别单元各自相异。同时第一光学薄膜和第二光学薄膜上还可以设置三种或四种防伪识别单元,可以起到更加优越的防伪效果。防伪识别单元在第一光学膜和第二光学膜上的投影为二维码、序列号、双曲线或大视角图案。多种防伪识别单元的结合,防伪效果更好,有效地简化现有的号牌防伪结构,从而降低了号牌成本,并且真正实现了机动车号牌的防伪,提高号牌的可实施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光学薄膜和第二光学薄膜为透明光学薄膜,以层叠的方式粘贴于机动车号牌主体上,层叠顺序不限,层叠后的多个防伪识别单元错位设置,以至于可以直观看到第一光学薄膜和第二光学薄膜上的防伪识别单元的正面投影。再通过识别这种防伪识别单元的投影来达到鉴别机动车号牌真伪的目的。同时,第一光学薄膜和第二光学薄膜为有机薄膜、金属薄膜或介质薄膜,充当防伪识别单元的载体,满足防伪识别单元的制作工艺即可。

在机动车号牌主体上的第一光学薄膜和第二光学薄膜,第一光学薄膜和第二光学薄膜上分别包括有至少一种防伪识别单元,所述防伪识别单元在第一光学薄膜和/或第二光学薄膜上的投影为二维码。二维码可以集成车牌序列号、机动车驾驶人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车牌号码、机动车车架编号、发动机编号等一种或多种代码信息,通过车牌信息管理系统、手机等手持移动终端扫描或读取二维码来验证车牌信息的真伪,可以起到识别机动车车牌真伪的目的。在本实用新型中,二维码优选为机动车车牌号码的代码信息。二维码作为一种防伪识别单元的投影,这种可以通过打印、喷涂、激光打标等方式固设于机动车号牌主体上的第一光学薄膜和/或第二光学薄膜上的;同时,投影为二维码的防伪识别单元,可以设置于机动车号牌主体上的第一光学薄膜和/或第二光学薄膜的任意位置,只要不覆盖其他防伪识别单元和车牌号,且满足方便扫描或读取二维码信息即可。一般的,固设于号牌主体上的车牌号码的四周,优选的,固设于车牌号码的左上角。

在机动车号牌主体上的第一光学薄膜和第二光学薄膜,第一光学薄膜和第二光学薄膜上分别包括有至少一种防伪识别单元,所述防伪识别单元在第一光学薄膜和/或第二光学薄膜上的投影为序列号。序列号是字符串,可以为汉字、字母、数字的组合或字母、数字的组合,优选的,序列号为字母和数字的组合。这里的序列号可以是机动车车牌序列号、机动车驾驶人身份证号码、驾驶证编号、行驶证编号、车牌号码、机动车车架编号、发动机编号或其他编码规则确定的编号信息中任意一种字符串信息,序列号可以是与二维码相同的代码信息,也可以是不同的代码信息,优选的,序列号与二维码是不同的代码信息,可以起到更好的防伪效果。序列号的字符串信息直观地反映出机动车号牌、驾驶人、机动车等载体的编号信息,与机动车号牌一一对应,通过该序列号可以直观地鉴别机动车号牌的真伪,或者还可以通过手持移动终端来查阅该编号的详细信息,从而判断机动车号牌的真伪。在本实用新型中,序列号优选为机动车车牌序列号。投影为序列号的防伪识别单元是通过印刷、喷涂、激光标刻、光场打印等方式固设于机动车号牌主体的第一光学薄膜和/或第二光学薄膜上的。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这种防伪识别单元的投影可以是平面字符串或者动态的字符串。优选的,是动态的字符串,这种防伪识别单元是通过光场打印的方法固设于号牌主体上第一光学薄膜和/或第二光学薄膜上的的。该投影的字符串相对于号牌平面浮动,动态观察时,字符串相对位置发生相对移动;对于高速移动的机动车号牌,动态字符串相对于平面字符串具有更优越的识别效果,动态序列号不仅能起到识别防伪的作用,还更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同时,投影为序列号的防伪识别单元,可以设置于机动车号牌主体上的任意位置,只要不覆盖其他三种防伪识别单元和车牌号,且方便识别即可,一般的,固设于号牌主体上的车牌号码的四周,优选的,固设于车牌号码的左上角临近二维码的位置。

在机动车号牌主体上的第一光学薄膜和第二光学薄膜,第一光学薄膜和第二光学薄膜上分别包括有至少一种防伪识别单元,所述防伪识别单元在第一光学薄膜和/或第二光学薄膜上的投影为双曲线。投影为双曲线的防伪识别单元是通过光场打印工艺在第一光学薄膜和/或第二光学薄膜上制作形成,所述光场打印工艺即通过辐射光场在反光膜铝结构层上刻蚀有微图案,所述微图案经过反光膜玻璃微珠的折射作用在空间放大成双曲线像。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投影双曲线为二维或三维双曲线,优选的,二维双曲线为正弦曲线或余弦曲线,三维双曲线为螺旋形双曲线。双曲线能在自然环境光照射下被人眼识别,所识别的双曲线相对于号牌主体具有上浮或下沉的效果,当观察者移动观看时,双曲线具有动态变化的特性,这种双曲线能起到较好的防伪效果。同时,投影为双曲线的防伪识别单元,可以设置于机动车号牌主体上的任意位置,只要不覆盖其他三种防伪识别单元和车牌号,且方便识别即可,一般的,固设于号牌主体上的车牌号码的四周,优选的,固设于车牌号码的下侧。

在机动车号牌主体上的第一光学薄膜和第二光学薄膜,第一光学薄膜和第二光学薄膜上分别包括有至少一种防伪识别单元,所述防伪识别单元在第一光学薄膜和/或第二光学薄膜上的投影为大视角图案。大视角图案是可以是数字、字母或者数字和字母的组合。本实用新型中,大视角图案为S、V、G三个字母的组合。投影为大视角图案的防伪识别单元是通过光场打印的方式固设于号牌主体的第一光学薄膜和/或第二光学薄膜的。这种大视角图案在正视角(0度视角)观察时隐形不可见,当旋转号牌使得观察视角超过一定角度才可见所述图形,优选的,视角范围在15度-90度称为大视角。同时,投影为大视角图案的防伪识别单元,可以设置于机动车号牌主体上的任意位置,只要不覆盖其他三种防伪图案和车牌号,且方便识别即可,一般的,固设于号牌主体上的车牌号码的四周,优选的,固设于车牌号码的上侧。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详细说明其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图1为第一实施例中的机动车号牌的正视图,如图1所示,一种机动车号牌,包括号牌主体10,还包括位于所述号牌主体10上的第一光学薄膜(未标示)和第二光学薄膜(未标示),所述第一光学薄膜和所述第二光学薄膜分别包括至少一种防伪识别单元。本实施例的防伪识别单元为两种,两种防伪识别单元的投影分别为二维码11和序列号12。在本实施例中,从图1的正视图可以看出,投影分别为二维码11和序列号12的防伪识别单元分别并排固设于机动车号牌主体10左上侧。优选的,序列号12为动态字符串,如图1的数字“3”和“4”,这种动态的序列号具有更优越的识别效果。

实施例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图2为第二实施例中的机动车号牌的正视图,如图2所示,一种机动车号牌,包括号牌主体10,还包括位于所述号牌主体10上的第一光学薄膜(未标示)和第二光学薄膜(未标示),所述第一光学薄膜和所述第二光学薄膜分别包括至少一种防伪识别单元。本实施例的防伪识别单元为两种,两种防伪识别单元的投影分别为双曲线13和大视角图案14。在本实施例中,从图2的正视图可以看出,投影分别为双曲线13和大视角图案14的防伪识别单元可以分别固设于机动车号牌主体10上的任意位置。优选的,投影为双曲线13的防伪识别单元固设于机动车号牌的号牌码15的下侧,投影为大视角图案14的防伪识别单元固设于号牌码15的上侧。

实施例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图3为第三实施例中的机动车号牌的正视图,如图3所示,一种机动车号牌,包括号牌主体10,还包括位于所述号牌主体10上的第一光学薄膜(未标示)和第二光学薄膜(未标示),所述第一光学薄膜和所述第二光学薄膜分别包括至少一种防伪识别单元。本实施例的防伪识别单元为两种,两种防伪识别单元的投影分别为二维码11和大视角图案14。在本实施例中,从图3的正视图可以看出,投影分别为二维码11和双曲线13的防伪识别单元可以分别固设于机动车号牌主体10上的任意位置。优选的,投影为二维码11的防伪识别单元固设于号牌主体10的左上侧,投影为双曲线13的防伪识别单元固设于号牌码15的下侧。

实施例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图4为第四实施例中的机动车号牌的正视图,如图4所示,一种机动车号牌,包括号牌主体10,还包括位于所述号牌主体10上的第一光学薄膜(未标示)和第二光学薄膜(未标示),所述第一光学薄膜和所述第二光学薄膜分别包括至少一种防伪识别单元。本实施例的防伪识别单元为三种,三种防伪识别单元的投影分别为二维码11、序列号12和双曲线13。在本实施例中,从图4的正视图可以看出,投影二维码11的防伪识别单元、投影为序列号12的防伪识别单元和投影为双曲线13的防伪识别单元可以固设于号牌主体10上的任意位置。优选的,投影二维码11的防伪识别单元和投影为序列号12的防伪识别单元并排固设于机动车号牌主体10的左上侧,投影为双曲线13的防伪识别单元固设于号牌码15的下侧。

实施例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图5为第五实施例中的机动车号牌的正视图,如图5所示,一种机动车号牌,包括号牌主体10,还包括位于所述号牌主体10上的第一光学薄膜(未标示)和第二光学薄膜(未标示),所述第一光学薄膜和所述第二光学薄膜分别包括至少一种防伪识别单元。本实施例的防伪识别单元为三种,三种防伪识别单元的投影分别为二维码11、序列号12和大视角图案14。在本实施例中,从图5的正视图可以看出,投影分别为二维码11、序列号12和大视角图案14的防伪识别单元可以固设于号牌主体10上的任意位置。优选的,投影为二维码11和序列号12的防伪识别单元并排固设于机动车号牌主体10的左上侧,投影为大视角图案14的防伪识别单元固设于机动车号牌的号牌码15的上侧。

实施例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图6为第六实施例中的机动车号牌的正视图,如图6所示,一种机动车号牌,包括号牌主体10,还包括位于所述号牌主体10上的第一光学薄膜(未标示)和第二光学薄膜(未标示),所述第一光学薄膜和所述第二光学薄膜分别包括至少一种防伪识别单元。本实施例的防伪识别单元为四种,四种防伪识别单元的投影分别为二维码11、序列号12、双曲线13和大视角图案14。在本实施例中,从图6的正视图可以看出,投影为二维码11、序列号12、双曲线13和大视角图案14的四种防伪识别单元可以固设于号牌主体10上的任意位置。优选的,投影为二维码11和序列号12的防伪识别单元并排固设于机动车号牌主体10的左上侧,投影双曲线13的防伪识别单元固设于号牌主体10上的号牌码15的下侧,投影为大视角图案14的防伪识别单元固设于机动车号牌的号牌码15的上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其他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所不同的是,第一光学薄膜和第二光学薄膜分别包括投影分别为二维码11、序列号12、双曲线13和大视角图案14的四种防伪识别单元的其他任意两种组合,例如,投影分别为二维码11和大视角图案14的防伪识别单元的组合,投影分别为序列号12和双曲线13的防伪识别单元的组合,投影分别为序列号12和大视角图案14的防伪识别单元的组合。这三种组合的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参照实施例1——3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其他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所不同的是,第一光学薄膜和第二光学薄膜分别包括投影分别为二维码11、序列号12、双曲线13和大视角图案14的防伪识别单元的其他任意三种组合,例如,投影分别为二维码11、双曲线13和大视角图案14的防伪识别单元的组合,投影分别为序列号12、双曲线13和大视角图案14的防伪识别单元的组合,这两种组合的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参照实施例4——5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多种实施例中,一种机动车号牌,包括号牌主体,还包括位于所述号牌主体上的第一光学薄膜和第二光学薄膜,所述第一光学薄膜和所述第二光学薄膜分别包括至少一种防伪识别单元,这种机动车号牌采用了两种以上的防伪识别单元,多种防伪识别单元的结合,防伪效果更好,有效地简化现有的号牌防伪结构,从而降低了号牌成本,并且真正实现了机动车号牌的防伪,提高号牌的可实施性,这种防伪机动车号牌的产业化应用更具有优越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