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公交车制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4387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公交车制热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汽车制热系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公交车制热系统。



背景技术:

公交车是现代生活的必备出行工具。然而大多公交车都没有制热系统,少数有制热系统的公交车也多为空调压缩机制热或者电加热。这两种制热方式会增大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并增加了油耗,不利于环保。公交车在频繁地开关车门过程中也有比较大的热损失,从而使空调或电加热系统一直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缩短了机器寿命,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余热也没有被合理的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节省能源的、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的、结构简单的新型公交车制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公交车制热系统,包括车厢1、发动机舱5、栅板机构2、发动机4、加热装置3、电加热器6、车内温度传感器7;车厢1内部安装电加热器6、车内温度传感器7,尾部安装发动机舱5,发动机舱5的尾部和底部安装栅板机构2,内部安装发动机4,发动机4与加热装置3相连;所述栅板机构2包括栅板201和连杆202;所述加热装置3包括散热片301,进水管305,出水管302,阀一303,阀二306,阀三307,冷却水箱304,散热风扇308,微电脑控制器309,发动机温度传感器310;所述散热片301安装在车厢1内部,通过出水管302、阀一303、冷却水箱304、进水管305、阀二306、阀三307与发动机4相连,所述微电脑控制器309、发动机温度传感器310安装在发动机4上,所述散热风扇308通过支架安装在发动机4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公交车制热系统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发动机的余热对车厢制热,节能减排,且发动机舱的自动开合灵活的控制着发动机的温度,使发动机时刻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公交车制热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发动机舱立体图。

图3是栅板机构立体图。

图4是加热装置立体图。

图中:1、车厢,2、栅板机构,201、栅板,202、连接杆,3、加热装置,301、散热片,302、出水管,303、阀一,304、冷却水箱,305、进水管,306、阀二,307、阀三,308、散热风扇,309、微电脑控制器,310、发动机温度传感器,4、发动机,5、发动机舱,6、电加热器,7、车内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的一种新型公交车制热系统,包括车厢1、发动机舱5、栅板机构2、发动机4、加热装置3、电加热器6、车内温度传感器7;车厢1内部安装电加热器6、车内温度传感器7,尾部安装发动机舱5,发动机舱5的尾部和底部安装栅板机构2,内部安装发动机4,发动机4与加热装置3相连;所述栅板机构包括栅板201和连杆202;所述加热装置3包括散热片301,进水管305,出水管302,阀一303,阀二306,阀三307,冷却水箱304,散热风扇308,微电脑控制器309,发动机温度传感器310;所述散热片301安装在车厢1内部,通过出水管302、阀一303、冷却水箱304、进水管305、阀二306、阀三307与发动机4相连,所述微电脑控制器309、发动机温度传感器310安装在发动机4上,所述散热风扇308通过支架安装在发动机4上。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发动机4刚启动时温度较低,微电脑控制器309控制连杆202关闭栅板201,同时阀三307开启,阀一303、阀二306关闭,散热风扇308保持不工作状态,冷却水在冷却水箱304、发动机4之间循环。如果此时开启制热系统,电加热器6打开,当微电脑控制器309接收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310测定的温度达到设定值1时,电加热器6关闭,此时由加热装置3供热。阀一303、阀二306完全开启,然后阀三307关闭,冷却水经阀二306、进水管305、出水管302、阀一303在发动机4和散热片301之间循环;当车厢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车厢内温度达到设定值2时,微电脑控制器309减小阀一303、阀二306开启的程度,以节流的方式减少散热片301的散热量,当车厢1内的温度下降到设定值3时再重新打开阀一303、阀二306;在此过程中如果发动机温度上升到设定值4时阀三307开启,冷却水流过制热系统的同时流过冷却水箱,微电脑控制器309根据测定的发动机温度值与设定值1之间的差值控制连杆202开启栅板201的角度以及散热风扇308的转速,使发动机温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如果不开启制热系统,阀三307一直处于开启状态,阀一303和阀二306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微电脑控制器309根据发动机4的温度与设定值1的差值控制连杆202开启栅板201的角度及散热风扇308的转速,使发动机4的温度保持在设定值1和设定值4之间。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