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侧向观察的分段折叠车用镜窗一体大雨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9978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可侧向观察的分段折叠车用镜窗一体大雨遮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雨遮,特别指一种可侧向观察的分段折叠车用镜窗一体大雨遮。



背景技术:

因现有的机动车镜窗一体大雨遮(专利号201310276027.9)虽然实现了从后视镜覆盖至整个前车门窗的挡雨功能,但由于滴在大雨遮上的雨水阻挡了人们在拐弯时习惯从侧窗观察侧前方路况的视线,由此导致了行车侧前方的大片盲区。此外,卸下的大雨遮又因太大而只能放在后备箱,这就存在临雨时还得下车取用之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侧向观察的分段折叠车用镜窗一体大雨遮,能够解决因滴在大雨遮上的雨水阻挡侧前方路况的视线,并导致行车侧前方形成大片盲区的问题,此外,还避免了临雨时还得下车取用之不便。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可侧向观察的分段折叠车用镜窗一体大雨遮,包括一硬质透明雨遮本体,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由两段或两段以上的雨遮分段组成,且相邻两所述雨遮分段之间均通过一折叠部件连接为一体;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的前部设有一可侧向观察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可侧向观察装置为一拉绳雨刮器,所述拉绳雨刮器由一伸缩回弹扣、一推拉雨刮、至少一第一拉绳以及一第一拉扣构成;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的前部设有至少一穿绳孔;所述伸缩回弹扣固设于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的上表面;所述推拉雨刮与所述伸缩回弹扣中的伸缩线相连接;所述第一拉绳的一端与所述推拉雨刮固定,另一端穿过所述穿绳孔与所述第一拉扣相连接,并通过拉动所述第一拉扣来联动所述推拉雨刮实现雨滴的刮刷。

进一步地,所述可侧向观察装置为一电动雨刮器,所述电动雨刮器固设于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的上表面,并通过启动所述电动雨刮器上的开关以进行摇摆来实现雨滴的刮刷。

进一步地,所述可侧向观察装置为一手动雨刮器,所述手动雨刮器固设于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的上表面,并通过拨动所述手动雨刮器上的摇摆杆来实现雨滴的刮刷。

进一步地,所述可侧向观察装置为一上翻窗,所述上翻窗由一第一翻片、一弹簧片、一第二拉绳、一第二拉扣以及一止绳扣构成,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的前部设有一第一窗口;所述第一翻片通过所述弹簧片与所述第一窗口的任一方向口沿的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连接在一起;所述止绳扣固设于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上;所述第二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翻片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止绳扣上的孔洞与所述第二拉扣相连接,并通过拉动所述第二拉扣来联动所述第一翻片打开或者通过按压所述止绳扣来联动所述第一翻片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可侧向观察装置为一下翻窗,所述下翻窗由一第二翻片、一吊绳以及一子母扣构成,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的前部设有一第二窗口;所述第二翻片的转动部设于所述第二窗口的任一方向口沿上;所述吊绳的一端与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翻片固定;所述子母扣分别固定在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以及第二翻片的对应位置上,并通过扯开或扣合所述子母扣来实现所述第二翻片的打开或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可侧向观察装置为一推拉窗,所述推拉窗包括一推拉插片,所述推拉插片的端部设有一抓取部;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的前部设有一第三窗口,该第三窗口的两侧各设有一轨槽,所述推拉插片插设于所述轨槽上,并通过推拉所述推拉插片来实现所述推拉窗的打开或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的下表面在相邻两所述雨遮分段的分段处设有一平撑装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平撑装置由一铆钉、一弹簧支架以及两压卡构成,所述弹簧支架的中部通过所述铆钉与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固定;两所述压卡分别固定在相邻两所述雨遮分段的分段处的两侧,并通过转动所述弹簧支架来实现将弹簧支架的两端部套入所述压卡内。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大雨遮的前端设有可清晰观察侧前方路况的可侧向观察装置,从而使得滴在大雨遮上的雨水不再阻挡侧前方视线,确保了驾驶员的行驶安全。此外,通过对大雨遮采用分段折叠的方式使得卸下的大雨遮可折叠收起并放置在座椅下或背兜里,而不致临雨时还得下车到后背箱取用之不便。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可侧向观察的分段折叠车用镜窗一体大雨遮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可侧向观察的分段折叠车用镜窗一体大雨遮的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可侧向观察的分段折叠车用镜窗一体大雨遮的具体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可侧向观察的分段折叠车用镜窗一体大雨遮的具体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可侧向观察的分段折叠车用镜窗一体大雨遮的具体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可侧向观察的分段折叠车用镜窗一体大雨遮的具体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大雨遮,1-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1-雨遮分段,12-穿绳孔,13-第一窗口,14-第二窗口,15-第三窗口,2-折叠部件,3-可侧向观察装置,31-拉绳雨刮器,311-伸缩回弹扣,312-推拉雨刮,313-第一拉绳,314-第一拉扣,32-电动雨刮器,321-开关,33-手动雨刮器,331-摇摆杆,34-上翻窗,341-第一翻片,342-弹簧片,343第二拉绳,344-第二拉扣,345-止绳扣,35-下翻窗,351-第二翻片,352-吊绳,353-子母扣,36-推拉窗,361-推拉插片,362-抓取部,4-平撑装置,41-铆钉,42-弹簧支架,43-压卡。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可侧向观察的分段折叠车用镜窗一体大雨遮100,包括一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由两段或两段以上的雨遮分段11组成(虽然该图1中仅示意的画出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由两段雨遮分段11组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它还可以由两段以上的雨遮分段11组成),且相邻两所述雨遮分段11之间均通过一折叠部件2连接为一体,这样在卸下大雨遮100时就可方便折叠收起;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的前部(即驾驶员视线对应的前侧方位)设有一可侧向观察装置3,用于方便驾驶员观察侧前方的路况。所述折叠部件2可为合页或带折痕的软质连接件。

在该具体实施例一中,所述可侧向观察装置3为一拉绳雨刮器31,所述拉绳雨刮器31由一伸缩回弹扣311、一推拉雨刮312、至少一第一拉绳313以及一第一拉扣314构成;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的前部设有至少一穿绳孔12;所述伸缩回弹扣311固设于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的上表面;所述推拉雨刮312与所述伸缩回弹扣311中的伸缩线(未图示)相连接;所述第一拉绳313的一端与所述推拉雨刮312固定,另一端穿过所述穿绳孔12与所述第一拉扣314相连接,并通过拉动所述第一拉扣314来联动所述推拉雨刮312实现雨滴的刮刷。另外,为了使所述第一拉绳313与推拉雨刮312更牢固的连接在一起,该实施例一在所述推拉雨刮312的两端都各设有一条第一拉绳313。在具体实施时,可将所述推拉雨刮312设置为由下往上刮刷、由上往下刮刷、由内侧向外侧刮刷和由外侧向内侧刮刷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的下表面在相邻两所述雨遮分段11的分段处设有一平撑装置4。所述平撑装置4由一铆钉41、一弹簧支架42以及两压卡43构成,所述弹簧支架42的中部通过所述铆钉41与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固定;两所述压卡43分别固定在相邻两所述雨遮分段11的分段处的两侧,并通过转动所述弹簧支架42来实现将弹簧支架42的两端部套入所述压卡43内。

本发明大雨遮100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临雨时,需要将大雨遮100上的各雨遮分段11通过所述折叠部件2展开,并将展开的大雨遮100安装到机动车的车门上,同时转动所述弹簧支架42,使所述弹簧支架42的两端部套入所述压卡43内,以实现将大雨遮100的分段处撑平并保持在不弯曲状态;当雨滴滴落在大雨遮100上并遮挡住侧前方的视线时,就拉动所述第一拉扣314,通过所述第一拉扣314联动所述推拉雨刮312将大雨遮100侧前方的雨滴刮除,以方便驾驶员可清晰观察侧前方的路况。当不需要使用大雨遮100时,就转动所述弹簧支架42,使所述弹簧支架42的两端部与所述压卡43脱离;然后拆下大雨遮100,并通过折叠部件2将大雨遮100上的各雨遮分段11折叠起来,以方便将大雨遮100放置在车内。

具体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可侧向观察的分段折叠车用镜窗一体大雨遮100,包括一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由两段或两段以上的雨遮分段11组成(虽然该图2中仅示意的画出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由两段雨遮分段11组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它还可以由两段以上的雨遮分段11组成),且相邻两所述雨遮分段11之间均通过一折叠部件2连接为一体,这样在卸下大雨遮100时就可方便折叠收起;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的前部(即驾驶员视线对应的前侧方位)设有一可侧向观察装置3,用于方便驾驶员观察侧前方的路况。所述折叠部件2可为合页或带折痕的软质连接件。

在该具体实施例二中,所述可侧向观察装置3为一电动雨刮器32,所述电动雨刮器32固设于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的上表面,并通过启动所述电动雨刮器32上的开关321以进行摇摆来实现雨滴的刮刷。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电动雨刮器32可设置在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的前部上表面的任意边缘位置,即只要可实现刮除侧前方位置的雨滴即可。

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的下表面在相邻两所述雨遮分段11的分段处设有一平撑装置4。所述平撑装置4由一铆钉41、一弹簧支架42以及两压卡43构成,所述弹簧支架42的中部通过所述铆钉41与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固定;两所述压卡43分别固定在相邻两所述雨遮分段11的分段处的两侧,并通过转动所述弹簧支架42来实现将弹簧支架42的两端部套入所述压卡43内。

本发明大雨遮100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临雨时,需要将大雨遮100上的各雨遮分段11通过所述折叠部件2展开,并将展开的大雨遮100安装到机动车的车门上,同时转动所述弹簧支架42,使所述弹簧支架42的两端部套入所述压卡43内,以实现将大雨遮100的分段处撑平并保持在不弯曲状态;当雨滴滴落在大雨遮100上并遮挡住侧前方的视线时,就启动电动雨刮器32上的开关321以进行摇摆将大雨遮100侧前方的雨滴刮除,以方便驾驶员可清晰观察侧前方的路况。当不需要使用大雨遮100时,就转动所述弹簧支架42,使所述弹簧支架42的两端部与所述压卡43脱离;然后拆下大雨遮100,并通过折叠部件2将大雨遮100上的各雨遮分段11折叠起来,以方便将大雨遮100放置在车内。

具体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3所示,本发明可侧向观察的分段折叠车用镜窗一体大雨遮100,包括一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由两段或两段以上的雨遮分段11组成(虽然该图3中仅示意的画出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由两段雨遮分段11组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它还可以由两段以上的雨遮分段11组成),且相邻两所述雨遮分段11之间均通过一折叠部件2连接为一体,这样在卸下大雨遮100时就可方便折叠收起;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的前部(即驾驶员视线对应的前侧方位)设有一可侧向观察装置3,用于方便驾驶员观察侧前方的路况。所述折叠部件2可为合页或带折痕的软质连接件。

在该具体实施例三中,所述可侧向观察装置3为一手动雨刮器33,所述手动雨刮器33固设于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的上表面,并通过拨动所述手动雨刮器33上的摇摆杆331来实现雨滴的刮刷。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手动雨刮器33可设置在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的前部上表面的任意边缘位置,即只要可实现刮除侧前方位置的雨滴即可。

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的下表面在相邻两所述雨遮分段11的分段处设有一平撑装置4。所述平撑装置4由一铆钉41、一弹簧支架42以及两压卡43构成,所述弹簧支架42的中部通过所述铆钉41与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固定;两所述压卡43分别固定在相邻两所述雨遮分段11的分段处的两侧,并通过转动所述弹簧支架42来实现将弹簧支架42的两端部套入所述压卡43内。

本发明大雨遮100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临雨时,需要将大雨遮100上的各雨遮分段11通过所述折叠部件2展开,并将展开的大雨遮100安装到机动车的车门上,同时转动所述弹簧支架42,使所述弹簧支架42的两端部套入所述压卡43内,以实现将大雨遮100的分段处撑平并保持在不弯曲状态;当雨滴滴落在大雨遮100上并遮挡住侧前方的视线时,就手动拨动所述手动雨刮器33上的摇摆杆331进行转动来将大雨遮100侧前方的雨滴刮除,以方便驾驶员可清晰观察侧前方的路况。当不需要使用大雨遮100时,就转动所述弹簧支架42,使所述弹簧支架42的两端部与所述压卡43脱离;然后拆下大雨遮100,并通过折叠部件2将大雨遮100上的各雨遮分段11折叠起来,以方便将大雨遮100放置在车内。

具体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4所示,本发明可侧向观察的分段折叠车用镜窗一体大雨遮100,包括一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由两段或两段以上的雨遮分段11组成(虽然该图4中仅示意的画出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由两段雨遮分段11组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它还可以由两段以上的雨遮分段11组成),且相邻两所述雨遮分段11之间均通过一折叠部件2连接为一体,这样在卸下大雨遮100时就可方便折叠收起;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的前部(即驾驶员视线对应的前侧方位)设有一可侧向观察装置3,用于方便驾驶员观察侧前方的路况。所述折叠部件2可为合页或带折痕的软质连接件。

在该具体实施例四中,所述可侧向观察装置3为一上翻窗34,所述上翻窗34由一第一翻片341、一弹簧片342、一第二拉绳343、一第二拉扣344以及一止绳扣345构成,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的前部设有一第一窗口13;所述第一翻片341通过所述弹簧片342与所述第一窗口13的任一方向口沿的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连接在一起,即将所述弹簧片342的一半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一翻片341上,另一半部分固定在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上;所述止绳扣345固设于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上;所述第二拉绳34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翻片341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止绳扣345上的孔洞(未图示)与所述第二拉扣344相连接,并通过拉动所述第二拉扣344来联动所述第一翻片341打开或者通过按压所述止绳扣345的开关来联动所述第一翻片341关闭。在具体实施时,可将所述第一翻片341设置为从上侧往上翻、从下侧往上翻、从内侧往上翻和从外侧往上翻中的的任意一种。

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的下表面在相邻两所述雨遮分段11的分段处设有一平撑装置4。所述平撑装置4由一铆钉41、一弹簧支架42以及两压卡43构成,所述弹簧支架42的中部通过所述铆钉41与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固定;两所述压卡43分别固定在相邻两所述雨遮分段11的分段处的两侧,并通过转动所述弹簧支架42来实现将弹簧支架42的两端部套入所述压卡43内。

本发明大雨遮100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临雨时,需要将大雨遮100上的各雨遮分段11通过所述折叠部件2展开,并将展开的大雨遮100安装到机动车的车门上,同时转动所述弹簧支架42,使所述弹簧支架42的两端部套入所述压卡43内,以实现将大雨遮100的分段处撑平并保持在不弯曲状态;当雨滴滴落在大雨遮100上并遮挡住侧前方的视线时,就拉动所述第二拉扣344,通过所述第二拉扣344联动所述第一翻片341打开,以方便驾驶员可清晰的通过第一窗口13观察侧前方的路况;在不需要查看侧前方的视线时,就按压所述止绳扣345上的开关(未图示),使第一翻片341在弹簧片342弹力的作用下自动关闭起来。当不需要使用大雨遮100时,就转动所述弹簧支架42,使所述弹簧支架42的两端部与所述压卡43脱离;然后拆下大雨遮100,并通过折叠部件2将大雨遮100上的各雨遮分段11折叠起来,以方便将大雨遮100放置在车内。

具体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5所示,本发明可侧向观察的分段折叠车用镜窗一体大雨遮100,包括一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由两段或两段以上的雨遮分段11组成(虽然该图5中仅示意的画出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由两段雨遮分段11组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它还可以由两段以上的雨遮分段11组成),且相邻两所述雨遮分段11之间均通过一折叠部件2连接为一体,这样在卸下大雨遮100时就可方便折叠收起;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的前部(即驾驶员视线对应的前侧方位)设有一可侧向观察装置3,用于方便驾驶员观察侧前方的路况。所述折叠部件2可为合页或带折痕的软质连接件。

在该具体实施例五中,所述可侧向观察装置3为一下翻窗35,所述下翻窗35由一第二翻片351、一吊绳352以及一子母扣353构成,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的前部设有一第二窗口14;所述第二翻片351的转动部设于所述第二窗口351的任一方向口沿上;所述吊绳352的一端与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翻片351固定;所述子母扣353分别固定在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以及第二翻片351的对应位置上,并通过扯开或扣合所述子母扣353来实现所述第二翻片351的打开或关闭。在具体实施时,可将所述第二翻片351设置为从上侧往下翻、从下侧往下翻、从内侧往下翻和从外侧往下翻中的的任意一种。

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的下表面在相邻两所述雨遮分段11的分段处设有一平撑装置4。所述平撑装置4由一铆钉41、一弹簧支架42以及两压卡43构成,所述弹簧支架42的中部通过所述铆钉41与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固定;两所述压卡43分别固定在相邻两所述雨遮分段11的分段处的两侧,并通过转动所述弹簧支架42来实现将弹簧支架42的两端部套入所述压卡43内。

本发明大雨遮100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临雨时,需要将大雨遮100上的各雨遮分段11通过所述折叠部件2展开,并将展开的大雨遮100安装到机动车的车门上,同时转动所述弹簧支架42,使所述弹簧支架42的两端部套入所述压卡43内,以实现将大雨遮100的分段处撑平并保持在不弯曲状态;当雨滴滴落在大雨遮100上并遮挡住侧前方的视线时,就扯开所述子母扣353将所述第二翻片351打开,以方便驾驶员可清晰的通过第二窗口14观察侧前方的路况;在不需要查看侧前方的视线时,就将所述子母扣353扣合使所述第二翻片351关闭。当不需要使用大雨遮100时,就转动所述弹簧支架42,使所述弹簧支架42的两端部与所述压卡43脱离;然后拆下大雨遮100,并通过折叠部件2将大雨遮100上的各雨遮分段11折叠起来,以方便将大雨遮100放置在车内。

具体实施例六:

请参阅图6所示,本发明可侧向观察的分段折叠车用镜窗一体大雨遮100,包括一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由两段或两段以上的雨遮分段11组成(虽然该图6中仅示意的画出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由两段雨遮分段11组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它还可以由两段以上的雨遮分段11组成),且相邻两所述雨遮分段11之间均通过一折叠部件2连接为一体,这样在卸下大雨遮100时就可方便折叠收起;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的前部(即驾驶员视线对应的前侧方位)设有一可侧向观察装置3,用于方便驾驶员观察侧前方的路况。所述折叠部件2可为合页或带折痕的软质连接件。

在该具体实施例六中,所述可侧向观察装置3为一推拉窗36,所述推拉窗36包括一推拉插片361,所述推拉插片361的端部设有一抓取部362;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的前部设有一第三窗口15,该第三窗口15的两侧各设有一轨槽151,所述推拉插片361插设于所述轨槽151上,并通过推拉所述推拉插片361来实现所述推拉窗36的打开或关闭。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推拉插片361可设置为从下往上拉、从上往下拉和从内侧往外侧拉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的下表面在相邻两所述雨遮分段11的分段处设有一平撑装置4。所述平撑装置4由一铆钉41、一弹簧支架42以及两压卡43构成,所述弹簧支架42的中部通过所述铆钉41与所述硬质透明雨遮本体1固定;两所述压卡43分别固定在相邻两所述雨遮分段11的分段处的两侧,并通过转动所述弹簧支架42来实现将弹簧支架42的两端部套入所述压卡43内。

本发明大雨遮100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临雨时,需要将大雨遮100上的各雨遮分段11通过所述折叠部件2展开,并将展开的大雨遮100安装到机动车的车门上,同时转动所述弹簧支架42,使所述弹簧支架42的两端部套入所述压卡43内,以实现将大雨遮100的分段处撑平并保持在不弯曲状态;当雨滴滴落在大雨遮100上并遮挡住侧前方的视线时,就拉开所述推拉插片361,以方便驾驶员可清晰的通过第三窗口15观察侧前方的路况;在不需要查看侧前方的视线时,就将所述推拉插片361关闭。当不需要使用大雨遮100时,就转动所述弹簧支架42,使所述弹簧支架42的两端部与所述压卡43脱离;然后拆下大雨遮100,并通过折叠部件2将大雨遮100上的各雨遮分段11折叠起来,以方便将大雨遮100放置在车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大雨遮的前端设有可清晰观察侧前方路况的可侧向观察装置,从而使得滴在大雨遮上的雨水不再阻挡侧前方视线,确保了驾驶员的行驶安全。此外,通过对大雨遮采用分段折叠的方式使得卸下的大雨遮可折叠收起并放置在座椅下或背兜里,而不致临雨时还得下车到后背箱取用之不便。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