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汽车防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430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防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汽车防盗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目前,较为常用的汽车防盗技术借助于带有遥控功能的汽车防盗器,在车主锁定车辆之后,当车辆遭遇非正常启动时,将遥控报警信号传输至汽车防盗器,向车主进行报警。然而,现有的遥控传输频率通常在1ghz以下,这就限制了报警信号无法传输到很远的距离,而且,由于1ghz以下频率的穿透力差,传输路径上建筑物的遮挡会导致信号根本接收不到。因此,在很远距离或汽车与车主之间有建筑物遮挡的情况下,现有的防盗信号传输技术的种种限制使得通过遥控器获取汽车的防盗状态变为不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盗可靠性高的基于指纹识别的汽车防盗系统。

为达到上述要求,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汽车防盗系统,包括汽车端和移动终端,所述汽车端包括:指纹采集装置,安装在汽车车门外部,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压力传感器,安装在驾驶座座椅上,用于检测座椅的压力变化;人脸识别模块,包括安装在驾驶座前方的摄像头,用于采集驾驶人员的人脸信息并进行对比;打火电源启闭模块,用于开启或关闭打火电源;短信发送模块,用于向移动终端以短信的方式发送报警信息和定位信息;电子锁,用于开启或关闭车门;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指纹采集装置、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控制人脸识别模块、打火电源启闭模块、打火电源启闭模块、短信发送模块及电子锁工作;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短信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汽车端发送的短信;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短信格式的报警信息和人脸信息;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短信接收模块和显示模块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短信的方式发送报警信息和定位信息,传输距离可以很长,防盗可靠性高;

(2)首先进行指纹验证,验证通过后才能开启车门;如果有人坐在驾驶座上,则会进行人脸识别,识别通过才会开启打火电源,否则,汽车无法启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

本技术:
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这些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为简单起见,以下描述中省略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某些技术特征。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汽车防盗系统,包括汽车端和移动终端,所述汽车端包括:指纹采集装置,安装在汽车车门外部,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压力传感器,安装在驾驶座座椅上,用于检测座椅的压力变化;人脸识别模块,包括安装在驾驶座前方的摄像头,用于采集驾驶人员的人脸信息并进行对比;打火电源启闭模块,用于开启或关闭打火电源;短信发送模块,用于向移动终端以短信的方式发送报警信息和定位信息;电子锁,用于开启或关闭车门;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指纹采集装置、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控制人脸识别模块、打火电源启闭模块、打火电源启闭模块、短信发送模块及电子锁工作;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短信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汽车端发送的短信;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短信格式的报警信息和人脸信息;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短信接收模块和显示模块工作。

汽车端还包括声光报警模块,所述声光报警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用户通过指纹采集装置采集指纹,第一控制模块将采集的指纹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指纹进行对比,如果对比一致,则车门的电子锁开启;如果数据不一致,则通过短信发送模块向移动终端发送报警短信;当有人坐在驾驶座上时,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压力数据发生变化,第一控制模块将启动人脸识别模块采集驾驶座上的人脸信息,并将该人脸信息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对比,如果对比一致,则打火电源启闭模块开启打火电源,汽车可以正常启动;如果对比不一致,则打火电源启闭模块不启动打火电源,汽车无法正常启动,同时,通过短信发送模块向移动终端发送报警短信。

以上实施例仅表示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防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汽车防盗系统,包括汽车端和移动终端,汽车端包括指纹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座椅的压力变化;人脸识别模块,用于采集驾驶人员的人脸信息并进行对比;打火电源启闭模块,用于开启或关闭打火电源;短信发送模块,用于向移动终端以短信的方式发送报警信息和定位信息;电子锁,用于开启或关闭车门;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指纹采集装置、压力传感器、人脸识别模块、打火电源启闭模块、打火电源启闭模块、短信发送模块及电子锁工作;移动终端包括短信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汽车端发送的短信;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短信格式的报警信息和人脸信息;第二控制模块。

技术研发人员:张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法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11
技术公布日:2018.01.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