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公交车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4716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公交车把手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交车用品,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公交车把手。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公交车是每一个城市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通工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交车上的设施要求也同样提高,针对公交车上的拉手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使用的舒适性,具体如下:

(1)拉手一般由吊环织带连接限位卡和拉环,单个垂直悬挂于横杆上,拉手容易随着车声的晃动任意摇晃。当交通工具在运动时产生颠簸、摇摆等任何形式的加速度运动时,可导致乘客两侧耳石器对外力的作用发生不平衡反应,易导致眩晕。

(2)拉手固定长度,地面至拉环高度以成年女性的第50百分位双手功能上举高为悬挂高度,为1.85米左右,不方便身材相对矮小的乘客使用。

(3)当单个垂直悬挂于横梁并且无人使用时身材相对较高的乘客容易碰头。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和新颖性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公交车把手,以此来解决再有技术中存在的眩晕、够不到、碰到头等问题,从而使拉手稳定,即解决了因个子矮小够不到的问题,又解决了因个子高而产色碰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型公交车把手,包括顶部防撞橡胶垫、弹簧、伸缩杆、固定扣、把手、固定杆;

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两个通孔,通孔的对应位置上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有固定扣,所述伸缩杆设置有两个,且均穿过固定扣,所述伸缩杆的顶端设置有顶部防撞橡胶垫,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把手,所述伸缩杆的外围套设有弹簧。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两个通孔之间的距离设置在140mm-160mm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通孔的直径设置在6mm~10mm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把手设置为U字形。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把手的底部设置有一圈防滑套。

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杆的顶端设置有顶部防撞橡胶垫,可以对弹簧的一端进行阻挡,且防撞橡胶垫价格便宜,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把手的底部设置有一圈防滑套,与现有的不带有防滑套相比较,这样设置可以增大手与把手之间的受力面积,减小把手对手的压力,除此之外防滑套的设置,增大与手之间的摩擦力,使乘客在使用时更加稳定,另外在冬天的时候,起到隔热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友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的公交车把手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自动向上收回,并且自动弯着折叠90度;(2)本实用新型采用两根伸缩杆进行限位提高公交车把手的稳定性;(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价格简单,实用性能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未压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压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1顶部防撞橡胶垫、2 弹簧、3 伸缩杆、4固定扣、5 把手、6 固定杆、7 转轴、8 防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和图3对本实用做进一步的说明:一种新型公交车把手,包括顶部防撞橡胶垫1、弹簧2、伸缩杆3、固定扣4、把手5、固定杆6;

所述固定杆6上设置有两个通孔,通孔的对应位置上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有固定扣4,所述伸缩杆3设置有两个,且均穿过固定扣4,所述伸缩杆3的顶端设置有顶部防撞橡胶垫1,所述伸缩杆3的另一端通过转轴7连接有把手5,所述伸缩杆3的外围套设有弹簧2。

所述两个通孔之间的距离设置在140mm-160mm之间。

所述通孔的直径设置在6mm~10mm之间。

所述把手5设置为U字形。

所述把手5的底部设置有一圈防滑套8。

本实用新型的零部件加工过程:首先将伸缩杆3与把手5通过转轴连接在一起,并且伸缩杆3与把手5可以相对转动,然后将固定扣4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固定杆6的通孔上,将带有把手5的伸缩杆3自上而下穿过带有固定扣4的固定杆6,最后在伸缩杆3上依次穿入弹簧2和顶部防撞橡胶垫1,并将顶部防撞橡胶垫1固定设置在伸缩杆3的顶端上。

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杆的顶端设置有顶部防撞橡胶垫,可以对弹簧的一端进行阻挡,且防撞橡胶垫价格便宜,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把手的底部设置有一圈防滑套,与现有的不带有防滑套相比较,这样设置可以增大手与把手之间的受力面积,减小把手对手的压力,除此之外防滑套的设置,增大与手之间的摩擦力,使乘客在使用时更加稳定,另外在冬天的时候,起到隔热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公交车把手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自动向上收回,并且自动弯着折叠90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根伸缩杆进行限位提高公交车把手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价格简单,实用性能强。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可延伸至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能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