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95192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把手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把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为了方便开关门窗,一般在门窗上都安装有把手,但是现有的把手和门窗之间的空间距离比较大,以便人手握住把手开关门窗,否则人手无法握住把手而导致门窗开关失败,即现在的把手和门窗之间的空间距离是固定的不能改变。然而,这种把手和门窗之间的空间距离固定的结构比较占用空间,不能满足客户节省空间的要求,而且在空间不足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产品无法安装,导致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把手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提供了一种把手装置,包括固定部、活动部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活动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活动部。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本体、固定座和斜面,所述斜面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外表面并靠近所述活动部,所述固定座从所述第一本体向所述活动部凸出并设有第一收容槽,所述活动部包括第二本体和把手,所述把手和所述第二本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本体设有第二收容槽,所述固定座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中,所述连接部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和所述第二收容槽中,所述斜面和所述第二本体的底部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大小与所述活动部相对所述固定部的运动距离正相关。
[0006]其中,所述第二收容槽从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穿越到另一端并包括一对第一槽、一对第二槽和第三槽,所述第一槽位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两个端部,所述第三槽位于所述第二槽之间。
[0007]其中,所述固定座收容于所述第三槽中。
[0008]其中,所述连接部为固定件并收容于所述第二槽、所述第一槽及所述第一收容槽中。
[0009]其中,所述第二收容槽的截面为十字架形并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连通,所述固定座收容于所述第二槽中。
[0010]其中,把手装置包括一对隔离部,每一个隔离部设有通孔。
[0011]其中,所述隔离部插入所述第二收容槽中并将第二收容槽分隔成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固定座收容于所述第二槽中。
[0012]其中,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
[0013]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一容纳腔和一对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体、第二容纳腔和一对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插入所述第一容纳腔中。
[0014]其中,所述弹性元件收容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和所述第一容纳腔中,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抵靠所述第一连接体,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靠所述第二连接体。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把手装置,利用活动部和固定部的相对运动可以改变把手和门窗之间的空间距离,从而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把手和门窗之间空间距离固定而导致空间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从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把手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把手装置处于关闭位置。
[0018]图2与图1类似,但是把手装置处于开启位置。
[0019]图3是图1中的沿线A-A的剖视示意图。
[0020]图4是图3中的固定部和活动部的组装剖视示意图。
[0021]图5是图3中活动部的剖视示意图。
[0022]图6是图3中固定部的剖视示意图。
[0023]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把手装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把手装置处于关闭位置。
[0024]图8与图7类似,但是把手装置处于开启位置。
[0025]图9是图7中的沿线B-B的剖视示意图。
[0026]图10是图9中固定部和活动部的组装剖视示意图。
[0027]图11是图9中活动部的剖视示意图。
[0028]图12是图9中连接部的剖视示意图。
[0029]图1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把手装置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
[0030]图14是图13中活动部和隔离部的组装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2]请参照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把手装置100,用于开关门窗 200。
[0033]在本实施方式中,门窗200是指建筑物的门窗、保险柜门及家具门窗,但不局限于此。
[0034]请参考图2至图6所述把手装置100包括固定部10、活动部30及连接部50,所述连接部50活动连接所述固定部10和所述活动部30,所述固定部10包括第一本体12、固定座14和斜面16,所述斜面16位于所述第一本体12的外表面并靠近所述活动部30,所述固定座14从所述第一本体12向所述活动部30凸出并设有第一收容槽140,所述活动部30包括第二本体32和把手34,所述把手34和所述第二本体32—体成型,所述第二本体32设有第二收容槽320,所述固定座14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320中,所述连接部50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40和所述第二收容槽320中,所述斜面16和所述第二本体32的底部形成夹角M,所述夹角M的大小与所述活动部30相对所述固定部10的运动距离H-h正相关。
[0035]使用时,先使活动部30相对固定部10沿第一方向运动以使把手34和门窗200之间的空间距离增加,从而人手可以握住把手34以便开关门窗200,此时,活动部30和固定部10之间的位置关系被称为开启位置;使用后,活动部30在重力的作用下相对固定部10沿第二方向运动恢复到正常状态,此时,活动部30和固定部10之间的位置关系被称为关闭位置;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即本实用新型的把手装置100通过活动部30和固定部10之间的相对运动来改变把手34和门窗200之间的空间距离。换而言之,本实用新型的把手装置100,利用活动部30可以相对固定部10运动从而改变把手34和门窗200之间的空间距离,在实现开关门窗200的同时节省了把手34和门窗200之间的空间距离,从而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把手34和门窗200之间空间距离固定而导致空间浪费的问题。
[0036]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把手34和门窗200之间的距离为h,当活动部30相对固定部10沿第一方向运动后,把手34和门窗200之间的距离为H,即把手34和门窗200之间的距离差为H-h,也称之为活动部30相对固定部10的运动距离H-h,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把手装置100在使用过程中把手34和门窗200之间的距离可以增加H-h,在相同的空间环境下,本实用新型的把手装置100可以节省H-h的空间距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把手34和门窗200之间的空间距离固定而导致的空间浪费的问题,同时在空间狭小的环境也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把手装置100。
[0037]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10固定于门窗200。
[0038]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斜面16和所述第二本体32的底部之间的夹角M越大,把手34和门窗200之间的运动距离H-h就越大,即所述夹角M的大小与所述活动部30相对所述固定部10的运动距离H-h正相关。
[0039]请参考图3至图6,所述第二收容槽320从所述第二本体32的一端穿越到另一端并包括一对第一槽321、一对第二槽322和第三槽323,所述第一槽321位于所述第二本体32的两个端部,所述第三槽323位于所述第二槽322之间。所述第一槽32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槽322的直径,所述第二槽322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40的直径,安装后所述第二槽322的轴线和所述第一收容槽140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三槽323的直径大于、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二槽322的直径,所述固定座14收容于所述第三槽323中。所述连接部50为固定件并穿过其中所述第二槽322和所述第一槽321以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10和所述活动部30。
[004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槽323的直径与固定座14的直径正相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