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售卖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0998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移动售卖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车载设备,特别地,涉及一种移动售卖车。



背景技术:

随着是时代的发展,远程交通工具,比如:高铁成为现代人出行的必选。

现有技术中,高铁用餐车仅仅是储物箱,并不具备制冷保鲜、冷冻的功能。

现有技术中,有在餐车增加设置冰块的方式来降温保险,但是该种方式不环保,且保温效果不佳。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移动推车进行进一步开发,以避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效果佳、方便快捷的移动售卖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售卖车包括转向轮、底座、制冷舱及盖体,所述底座设于所述转向轮,所述转向轮支撑所述底座于设定高度,所述制冷舱与所述收容舱间隔设置,所述收容舱包括首尾相接设置的侧壁及底壁,所述底壁配合所述侧壁围成具开口的收容空间,所述侧壁包括外壳体、复合材料层、内壳体及绝热材料层,所述复合材料层夹设于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之间,所述绝热材料层收容于所述复合材料层,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收容舱的开口处。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售卖车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收容舱的外壳体是装饰面板层,所述内壳体是铝基或不锈钢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售卖车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材料层聚氨酯发泡。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售卖车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绝热材料层埋设于所述复合材料层。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售卖车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源系统,所述电源具有蓄充电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售卖车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系统工作电压为DC12/24/36/48V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售卖车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系统包括交流电接口及直流电接口,所述直流电接口直接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交流电接口与市电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售卖车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舱包括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压缩机、直流风机、蒸发器、冷凝器、节流装置、干燥过滤器及冷媒介质传输管道。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售卖车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显示系统,所述显示系统实时显示收容舱内实时温度、电量及电压。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售卖车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盖体包括单层镀膜或双层玻璃门结构,所述玻璃门设置有透视窗口。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售卖车的有益效果在于:增加设置独立循环的制冷系统,满足收容舱在任何环境实现制冷效果及保鲜、冷冻功能,所述收容舱与制冷舱整合在一起,当移动售卖车移动过程中,不需要持续外部电源的前提性,同样保障移动售卖车具有较佳的制冷保鲜、冷冻效果。同时,所述移动售卖车还可以持续反复充电,环保又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售卖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移动售卖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移动售卖车中部分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收容舱的侧壁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售卖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移动售卖车100包括转向轮11、底座13、制冷舱15、收容舱17、盖体18及扶手19。

所述转向轮11的数量是四个,其安装于所述移动售卖车100的底部角落,支撑所述底座13于设定高度,同时实现拖拉移动。

所述底座13是整体呈矩形的承载基板,其四个角落分别与所述转向轮11对应固定连接。

再请结合参阅图2及图3,其中图2是图1所示移动售卖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移动售卖车部分结构的立体分解图。所述制冷舱15设于所述底座13上。所述制冷舱15作为降温设备安装于所述移动售卖车100上,所述制冷舱15包括四首尾相接设置的侧壁(未标示)、电源系统151、直流压缩机153、直流风机155、蒸发器156、冷凝器157、节流装置(未标示)、干燥过滤器(未标示)、冷媒介质传输管道159及显示系统160。其中,所述侧壁依次首尾相接设置,所述底座13设于所述侧壁的同侧,所述侧壁配合所述底座13围成收容空间收容所述电源系统151、直流压缩机153、直流风机155、蒸发器156、冷凝器157、节流装置、干燥过滤器及冷媒介质传输管道159。所述电源系统151、直流压缩机153、直流风机155、蒸发器156、冷凝器157、节流装置、干燥过滤器及冷媒介质传输管道159依次相接设置,形成所述移动售卖车100的制冷循环系统,用以实现对收容舱17内的食物、保鲜品降温、冷冻功能。

所述电源系统151具有独立的充电及蓄电功能。所述电源系统151包括外接电源插口1511及蓄电池1513。所述电源系统通过所述外接电源插口1511与直流电源相连接,进而对所述蓄电池1513进行充电。具体而言,当需要移动所述移动售卖车时,则所述电源系统151独立供电至所述制冷系统,实现对所述移动售卖车100的制冷保鲜、冷冻功效。当所述蓄电池1513的电量不足时,则通过所述外接电源插口1511连接至外部电源给所述蓄电池1513充电以补充电能。当所述蓄电池1513充满时,则切断外界电源。所述电源系统151提供的工作电压为DC12/24/36/48V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电源系统151为所述直流压缩机153、直流风机155、提供电能。

所述电源系统151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系统151还包括一交流电接口及开关电源,所述交流电接口与市电相电连接。当所述移动售卖车100在不移动售卖、有220V电源的情况下,利用所述开关电源220V将市电转换为12/24/36/48V中的任意一种,直接供电,保障制冷舱15工作,预冷或延长售卖车的工作时间,提高所述移动售卖车100的续航能力和兼容性。

所述直流压缩机153、所述直流风机155、所述蒸发器156、所述冷凝器157、节流装置及所述干燥过滤器通过所述冷媒介质传输管道159串接形成冷却循环系统,冷媒介质在所述冷却循环系统中通过液相、气相变换实现热能的转换,进而把所述制冷舱15的温度降低或者维持在设定温度。

所述显示系统160是一显示面板,其嵌设于所述侧壁表面,并实时显示所述收容舱17内的实时温度、蓄电池1513的电量及电压。

所述收容舱17叠设于所述制冷舱15上方。所述收容舱17包括四首尾相接设置的侧壁171及底板173。所述侧壁171配合所述底板173围成具开口的收容空间170,所述开口朝向远离所述制冷舱15方向设置。

请结合参阅图4,是图3所示侧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侧壁171包括外壳体1711、复合材料层1713、内壳体1715及绝热材料层1717。所述外壳体1711与所述内壳体1715相对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复合材料层1713夹设于所述外壳体1711与所述内壳体1715之间。所述绝热材料层1717埋设于所述复合材料层1713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热材料层1717可以与所述复合材料层1713组装成一体结构。

所述外壳体1711是采用不锈钢或冷板喷涂制作的装饰面板层。

所述内壳体1715是食品级不锈钢或压花铝板制作的环形结构层。

所述绝热材料层1717是一种具有高热绝缘性的真空绝热板。

所述盖体18一端与所述收容舱17的其中一侧壁171枢接设置。所述盖体18对应盖合收容于所述收容舱17的开口处。所述盖体18包括二相对间隔设置的玻璃层181。所述玻璃层181上设置有透视窗口以方便用户清晰看到收容舱17内状况。所述玻璃层18可以设置为推拉结构。

所述扶手19是呈类“U”字形的金属框架。所述扶手19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收容舱17的外壳体171外侧表面,以方便操作人员推动。

当所述移动售卖车100工作时,首先通过外接电源插口1511对所述蓄电池1513充电,所述显示系统160实时显示电量、电压及所述收容舱17的实际温度。所述电源系统151提供电能保障所述制冷舱15始终处于工作状态,所述制冷舱15的冷却循环系统工作降低所述收容舱17内的工作温度。设定所述收容舱17内的工作温度在设定值时,则有效保障收容于所述收容舱17内的食物等器物处于合理的环境,达到保鲜、冷冻制冷的效果。

相较于现有技术,在所述收容舱17的侧壁增加设置具有较佳保温及低热传导效果的复合材料层,使得所述移动售卖车100具有较佳的制冷效果。同时,设置具有充电及蓄电功能的电源系统,保障所述移动售卖车在移动过程中,或者在与外界电源隔离的情况下,依然实现一定周期的制冷保鲜、冷冻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所不曾解决的技术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