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风窗玻璃组件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0519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前风窗玻璃组件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风窗玻璃组件和车辆。



背景技术:

在寒冷地区或寒冷的天气开车行驶时,雨刮片经常会被雨、雪、霜等冻在前风窗玻璃上面,相关技术中一般采用加热单元对前风窗玻璃进行加热以使前风窗玻璃与雨刮片之间的冰霜融化,但人们可以从车内或车外观察到加热单元,影响车辆的整体观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前风窗玻璃组件,该前风窗玻璃组件可以使雨刮片与前风窗玻璃本体之间的冰霜融化。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风窗玻璃组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风窗玻璃组件,包括:前风窗玻璃本体;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前风窗玻璃本体上,所述加热器用于对前风窗玻璃本体加热以融化所述前风窗玻璃本体与与雨刮片之间的冰霜;遮挡件,所述遮挡件设置在所述前风窗玻璃本体上以遮挡所述加热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风窗玻璃组件,通过在前风窗玻璃组件的内侧设置加热器,使得在雨刮片冻结在前风窗玻璃本体上时,加热器工作可以融化凝结在雨刮片与前风窗玻璃本体之间的冰霜,提升驾驶人员的用车体验。

此外,遮挡件可以遮挡加热器,避免人们从驾驶舱内或/和驾驶舱外观察到加热器,有效提升了车辆的整体观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器为加热层,所述遮挡件包括:第一黑边和第二黑边,所述第一黑边设置在所述加热器的内侧,所述第二黑边设置在所述加热器的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前风窗玻璃本体包括: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所述内层玻璃的内底部设置有所述加热层;

所述加热层的内侧设置有所述第一黑边,所述外层玻璃与所述加热层正对的部分设置有所述第二黑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黑边上设置有第一黑边开口,所述第二黑边上设置有第二黑边开口,所述第一黑边开口和所述第二黑边开口均与所述内层玻璃上的雨感器正对;其中所述第二黑边开口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黑边开口的开口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黑边上设置有第三黑边开口,所述第二黑边上设置有第四黑边开口,所述第三黑边开口和所述第四黑边开口与车辆的VIN正对;其中所述第三黑边开口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第四黑边开口的开口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黑边设置在所述外层玻璃的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层玻璃与所述外层玻璃之间设置有PVB夹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黑边开口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一黑边开口的外轮廓之间的间距为1mm-4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器为多个间隔设置的加热点,多个所述加热点之间的连线与所述雨刮片的停放位置正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可以包括上述的前风窗玻璃组件,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的前风窗玻璃组件,因此该车辆提升了驾驶人员的驾乘体验,方便乘客驾乘,同时不会影响车辆的整体观感。。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风窗玻璃组件安装在车辆上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风窗玻璃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风窗玻璃组件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风窗玻璃组件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风窗玻璃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前风窗玻璃组件100,前风窗玻璃本体110,内层玻璃111,外层玻璃112,第一黑边113,第二黑边114,PVB夹层115,花边116,加热层120,第一黑边开口101,第二黑边开口102,第三黑边开口103,第四黑边开口1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风窗玻璃组件100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风窗玻璃组件100可以包括前风窗玻璃本体110、加热器和遮挡件。

其中,前风窗玻璃本体110设置在车辆的正前方,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车辆中主驾位置和副驾位置中的乘员一般与前风窗玻璃本体110正对,前风窗玻璃本体110的外侧设置有雨刮片。

加热器设置在前风窗玻璃本体110的内侧且用于对前风窗玻璃本体110与雨刮片的停放位置正对的部分加热。当雨刮片冻结在前风窗玻璃本体110上时,打开加热器,加热器可以对前风窗玻璃本体110与雨刷片的停放位置正对的部分进行加热,进而凝结在雨刮片与前风窗玻璃本体110之间的冰霜融化,实现解冻,雨刮片可以正常摆动。

遮挡件设置在前风窗玻璃本体110上以遮挡加热器。遮挡件可以遮挡加热器使得驾驶舱内部的人员不能看到加热器;或者遮挡件遮挡加热器使得车外的人员不能看到加热器;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遮挡件遮挡加热器使得车内和车外的人都不能看到加热器。由此,可以显著提升车辆整体的观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风窗玻璃组件100,通过在前风窗玻璃组件100的内侧设置加热器,使得在雨刮片冻结在前风窗玻璃本体110上时,加热器工作可以融化凝结在雨刮片与前风窗玻璃本体110之间的冰霜,提升驾驶人员的用车体验。

此外,遮挡件可以遮挡加热器,避免人们从驾驶舱内或/和驾驶舱外观察到加热器,有效提升了车辆的整体观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器为多个间隔设置的加热点,多个加热点之间的连线与雨刮片的停放位置正对。由此,加热器可以更加迅速地将雨刮片与前风窗玻璃本体110之间的冰霜融化,提高化冰速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加热器为加热层120,雨刮片的停放位置为前风窗玻璃本体110的外底部,加热层120设置在前风窗玻璃的内底部且完全覆盖雨刮片的停放位置。也就是说,加热层120在前风窗玻璃110的投影面积大于雨刮片在前风窗玻璃本体110的投影面积。

由此,进一步提高了加热器的化冰速度,加热器可以更快地将雨刮片与前风窗玻璃本体110之间的冰霜融化。

遮挡件可以包括第一黑边113和第二黑边114,第一黑边113设置在加热器的内侧,第二黑边114设置在加热器的外侧。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前风窗玻璃本体110包括内层玻璃111和外层玻璃112,内层玻璃111的内底部设置有加热层120。加热层120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黑边113,外层玻璃112与加热层120正对的部分设置有第二黑边114。

由此,第一黑边113可以从内侧遮挡加热层120,避免驾乘人员从车辆的内部看到加热层120,提升了车辆的内部观感;第二黑边114可以从外侧遮挡加热层120,避免车辆的外部人员从外侧观察到加热层120,提升了车辆的外部观感。

具体地,第二黑边114设置在外层玻璃112的内侧。由于将第二黑边114设置在外层玻璃112的外侧会导致雨刮片不断剐蹭第二黑边114,进而加速了第二黑边114的磨损;因此本实用新型将第二黑边114设置在外层玻璃112的内侧,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第二黑边114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可以在内层玻璃111与外层玻璃112之间设置PVB(聚乙烯醇缩丁醛)夹层。由此,前风窗玻璃本体110更加牢固、安全系数更高,即使在前风窗玻璃本体110受到冲击导致内层玻璃111和外层玻璃112碎裂时,内层玻璃111和外层玻璃112仍然粘连在PVB夹层115上,碎片不会分散,提升了前风窗玻璃本体110的整体安全系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黑边113上设置有第一黑边开口101,第二黑边114上设置有第二黑边开口102,第一黑边开口101和第二黑边开口102均与内层玻璃111上的雨感器正对。

进一步地,第二黑边开口102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一黑边开口101的开口面积。由此,第二黑边开口102可以进入更多的光线,补偿第一黑边开口101到第二黑边开口102之间的光线损失,确保第一黑边开口101可以进入更多的光线。

更进一步地,第二黑边开口102的外轮廓与第一黑边开口101的外轮廓之间的间距为1mm-4mm。由此,在保证了雨感器的进光量的同时,避免了第一黑边开口101和第二黑边开口102的口径过大而影响车内和车外的整体观感。

可选地,第二黑边开口102的外轮廓与第一黑边开口101的外轮廓之间的间距为2.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层120为加热金属丝,加热金属丝可以设置前风窗玻璃本体110的内底部上且与雨刷片的停放位置正对。加热金属丝可以通过锡与线束焊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黑边113上设置有第三黑边开口103,第二黑边114上设置有第四黑边开口104,第三黑边开口103和第四黑边开口104与车辆的VIN(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车辆识别代码)正对。由此,人们从车辆的外侧就可以清楚地看到VIN,方便对车辆进行识别和管理。

进一步地,第三黑边开口103的开口面积大于第四黑边开口104的开口面积。由于第三黑边开口103位于第四黑边开口104的内侧,如果第三黑边开口103的开口面积小于第四黑边开口104的开口面积,车辆外的人员在观看VIN时,会看到两层黑边,非常影响观感。

因此,将第三黑边开口103的开口面积设置成大于第四黑边开口104的开口面积,车辆外的人员可以直接观看到VIN,而不会看到两层黑边,提升了车辆的整体观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内层玻璃111的左侧、右侧和上侧设置有第三黑边,外层玻璃112的左侧、右侧和上侧设置有与第三黑边正对的第四黑边。优选地,第二黑边114的宽度大于第一黑边113的宽度,第四黑边的宽度大于第三黑边的宽度。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第二黑边114的边缘和第四黑边的边缘设置有花边116。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黑边113、第二黑边114、第三黑边和第四黑边均设置在前挡风玻璃的外周,因此第二黑边114和第四黑边的边缘指的是第二黑边114和第四黑边的靠近前挡风玻璃中央的侧边。

花边116可以起到视觉过渡的作用,避免黑边到透明玻璃之间的边界太明显,进而提升了车辆的整体观感。

下面简单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前风窗玻璃组件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的前风窗玻璃组件100,因此该车辆提升了驾驶人员的驾乘体验,方便乘客驾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