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卡车车厢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0271阅读:19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配件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卡车车厢盖。



背景技术:

皮卡(pick-up),是一种采用轿车车头和驾驶室,同时带有敞开式货车车厢的车型;其特点是既有轿车般的舒适性,又不失动力强劲,而且比轿车的载货和适应不良路面的能力还强,是汽车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常见的皮卡车型是双排座皮卡,皮卡既可作为专用车、多用车、公务车、商务车,也可作为家用车,用于载货、旅游、出租等使用。

现有技术中,原厂皮卡车尾箱是空的,存在一定的缺陷,没有防盗功能;同时,在下雨的时候,会打湿皮卡车尾箱放置的物品。为有效保护皮卡车尾箱运载货物的安全性,防止其受损受盗,通常会在皮卡车尾箱安装一皮卡车车厢盖。其中,锁紧机构是运用在皮卡车车厢盖的一种安装结构,其作用是:第一、固定皮卡车车厢盖在车厢中,根据汽车车厢中的本身的安装筋,使用锁紧结构把皮卡尾箱盖固定在车厢中;第二、侧边摆动折叠,在皮卡车车厢盖需要折叠时,把安装支架向侧边摆动折叠,减少占据的空间位置。

然而,目前市面上的皮卡车车厢盖的锁紧机构,固定在车厢盖主体的背面,不能移动,难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节。

因此,研发出一种皮卡车车厢盖,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皮卡车车厢盖的锁紧机构固定在车厢盖主体的背面,车厢盖主体不能移动,难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节的技术缺陷,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卡车车厢盖,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皮卡车车厢盖的锁紧机构固定在车厢盖主体的背面,车厢盖主体不能移动,难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节的技术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卡车车厢盖,所述皮卡车车厢盖包括:车厢盖主体和锁紧机构,所述车厢盖主体通过所述锁紧机构与皮卡车车厢连接;

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头、螺纹杆、滑动槽、滑动导杆以及U型片,所述锁紧头插入皮卡车车厢的翻边处,所述螺纹杆和滑动导杆分别与所述U型片连接,所述螺纹杆与所述锁紧头连接,所述U型片设置于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所述滑动槽与所述车厢盖主体的下方连接。

优选地,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手柄;

所述螺纹杆插入所述手柄中,所述手柄与所述锁紧头连接。

优选地,所述手柄为塑料手柄。

优选地,所述手柄的下部设置有防滑层。

优选地,所述滑动槽插入所述车厢盖主体的横梁处。

优选地,所述螺纹杆与所述U型片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螺纹杆为不锈钢螺纹杆。

优选地,所述滑动导杆为不锈钢滑动导杆。

优选地,所述U型片的表面设置有防腐蚀层。

优选地,所述车厢盖主体为软盖。

优选地,所述螺纹杆可绕所述U型片旋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卡车车厢盖,所述皮卡车车厢盖包括:车厢盖主体和锁紧机构,所述车厢盖主体通过所述锁紧机构与皮卡车车厢连接;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头、螺纹杆、滑动槽、滑动导杆以及U型片,所述锁紧头插入皮卡车车厢的翻边处,所述螺纹杆和滑动导杆分别与所述U型片连接,所述螺纹杆与所述锁紧头连接,所述U型片设置于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所述滑动槽与所述车厢盖主体的下方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锁紧头插入皮卡车车厢的翻边处,即可实现皮卡车车厢盖与皮卡车车厢的连接,连接过程简单便捷,连接稳固;在车厢盖主体翻起时,螺纹杆带动锁紧头发生相对运动,锁紧头脱离皮卡车车厢的翻边,与翻边分离,实现了锁紧机构的移动,便于车厢盖主体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皮卡车车厢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皮卡车车厢盖的锁紧机构固定在车厢盖主体的背面,车厢盖主体不能移动,难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节的技术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皮卡车车厢盖中,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手柄1、锁紧头2、螺纹杆3、滑动槽4、滑动导杆5以及U型片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皮卡车车厢盖,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皮卡车车厢盖的锁紧机构固定在车厢盖主体的背面,车厢盖主体不能移动,难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节的技术缺陷。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皮卡车车厢盖,包括:车厢盖主体和锁紧机构,车厢盖主体通过锁紧机构与皮卡车车厢连接;锁紧机构包括:锁紧头2、螺纹杆3、滑动槽4、滑动导杆5以及U型片6,锁紧头2插入皮卡车车厢的翻边处,螺纹杆3和滑动导杆5分别与U型片6连接,螺纹杆3与锁紧头2连接,U型片6设置于滑动槽4的内部,滑动槽4与车厢盖主体的下方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锁紧头2插入皮卡车车厢的翻边处,即可实现皮卡车车厢盖与皮卡车车厢的连接,连接过程简单便捷,连接稳固。在车厢盖主体翻起时,螺纹杆3带动锁紧头2发生相对运动,锁紧头2脱离皮卡车车厢的翻边,与翻边分离,实现了锁紧机构的移动,便于车厢盖主体移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皮卡车车厢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皮卡车车厢盖的锁紧机构固定在车厢盖主体的背面,车厢盖主体不能移动,难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节的技术缺陷。

为便于使用者更好地控制螺纹杆3的转动,使螺纹杆3更好地受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皮卡车车厢盖中,锁紧机构还包括:手柄1;螺纹杆3插入手柄1中,手柄1与锁紧头2连接。

为有效延长手柄1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手柄1的成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手柄1为塑料手柄。

为更加方便使用者握持手柄1,防止手部有汗渍时手部打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皮卡车车厢盖中,手柄1的下部设置有防滑层。

在确保滑动槽4可以与车厢盖主体稳定连接的基础上,同时兼顾以滑动槽4与车厢盖主体连接方便,便于拆装的设计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滑动槽4插入车厢盖主体的横梁处。

为有效确保螺纹杆3可以与U型片6稳固连接,防止螺纹杆3与U型片6发生相对转动时,发生脱落,同时,便于螺纹杆3与U型片6拆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皮卡车车厢盖中,螺纹杆3与U型片6通过螺栓连接。

为有效延长螺纹杆3的使用寿命,同时,防止螺纹杆3表面附着有泥水污渍时发生腐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螺纹杆3为不锈钢螺纹杆3。

同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皮卡车车厢盖中,滑动导杆5为不锈钢滑动导杆5,U型片6的表面设置有防腐蚀层。

更好地优化用户体验,实现车厢盖主体任意宽度任意方式的卷起,减少卷起车厢盖主体时的用力;同时,降低车厢盖主体的生产把成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车厢盖主体为软盖。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车厢盖主体也可以为硬盖,提供更高的支撑强度和品质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皮卡车车厢盖中,锁紧机构的结构,可适配于软盖以及硬盖。

进一步地优化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螺纹杆3可绕U型片6旋转。在锁紧头2脱离皮卡车车厢的翻边,与翻边分离后,螺纹杆3视安装位置的不同,可绕U型片6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转动90°后,螺纹杆3与滑动导杆5平行,此时,锁紧机构属于非锁紧状态,车厢盖主体可翻起,便于司乘人员像皮卡车车厢中取出和/或放置物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卡车车厢盖,所述皮卡车车厢盖包括:车厢盖主体和锁紧机构,所述车厢盖主体通过所述锁紧机构与皮卡车车厢连接;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头、螺纹杆、滑动槽、滑动导杆以及U型片,所述锁紧头插入皮卡车车厢的翻边处,所述螺纹杆和滑动导杆分别与所述U型片连接,所述螺纹杆与所述锁紧头连接,所述U型片设置于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所述滑动槽与所述车厢盖主体的下方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锁紧头插入皮卡车车厢的翻边处,即可实现皮卡车车厢盖与皮卡车车厢的连接,连接过程简单便捷,连接稳固;在车厢盖主体翻起时,螺纹杆带动锁紧头发生相对运动,锁紧头脱离皮卡车车厢的翻边,与翻边分离,实现了锁紧机构的移动,便于车厢盖主体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皮卡车车厢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皮卡车车厢盖的锁紧机构固定在车厢盖主体的背面,不能移动,难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节的技术缺陷。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皮卡车车厢盖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