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霉防菌易清洗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9660发布日期:2018-08-29 00:36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领域,尤其是一种防霉防菌易清洗轮胎。



背景技术:

现代交通四通发达,各种车辆种类繁多,作为车辆的部件之一,轮胎在车辆的行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轮胎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为微生物的滋生、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这些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物,会进一步加速轮胎的破坏,使其抵抗环境侵蚀的能力下降,容易老化缩短使用周期。城市的洁净环境离不开垃圾车的功劳,垃圾车在装填和卸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垃圾车轮胎造成污染和损坏,有些轮胎的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轮胎的清洁工作很难进行,这样的垃圾车在城市中穿梭行驶,势必影响城市的面貌。此外,大部分城市垃圾被运到偏远的地方,这些地方路况比较复杂,而现在大部分使用的轮胎的胎面一般采用小面积橡胶块设计,胎面小面积橡胶块设计的轮胎具有静音性,但是这样的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的抓地力较小,而且在有水的地方行驶不易排水,遇到下雨天容易打滑出现交通事故;有的轮胎辐条设计过于繁琐,这样的轮胎容易藏污纳垢不容易清洗。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轮胎容易发霉、滋生细菌,污垢不易清洗等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霉防菌易清洗轮胎,采用了防霉抗菌轮胎,并且对轮胎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霉防菌易清洗轮胎,由胎面、胎侧、胎肩、轮辋、轮辐共同构成,其中,胎面、胎侧、胎肩共同构成了外胎,胎面上的花纹采用大面积橡胶块与小面积橡胶块相结合设计,轮辋和轮辐共同构成了胎圈。

上述的一种防霉防菌易清洗轮胎,所述的轮辐的条数为6~8条。

上述的一种防霉防菌易清洗轮胎,所述的轮辋的直径16~24英寸。

上述的一种防霉防菌易清洗轮胎,所述的胎面花纹的大面积橡胶块处于车辆的外侧,小面积橡胶块处于车辆的内侧。

上述的一种防霉防菌易清洗轮胎,所述的胎面花纹的大面积橡胶块与小面积橡胶块之间设有纵向沟槽,纵向沟槽的条数为2~4条,纵向沟槽的深度为10~18mm,宽度为4~8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防霉防菌易清洗轮胎,胎面上的花纹设有纵向沟槽以及横向花纹由肩部向中部过渡的设计,提高了轮胎的排水性能,有效的减少了霉菌和细菌的滋生;胎面采用大面积橡胶块与小面积橡胶块相结合的设计:大面积块有利于增强轮胎的抓地力,小面积块有利于消除行驶过程中的噪音,大面积橡胶块处于车辆的外侧,小面积橡胶块处于车辆内侧的设计,有利于车辆转弯时的稳定性,提高了安全系数,而且使轮胎不易藏污纳垢,清洗更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轮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轮胎的左视图;

图中1.胎面,2.胎侧,3.胎肩,4.轮辋,5.轮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防霉防菌易清洗轮胎,主要由胎面1、胎侧2、胎肩3、轮辋4、轮辐5共同构成,其中,胎面1、胎侧2、胎肩3共同构成了外胎,轮辋4和轮辐5共同构成了胎圈;胎面1上的花纹采用大面积橡胶块与小面积橡胶块相结合的设计,纵向沟槽设计为3条,轮胎整周的花纹采用变节距无归排列,纵向沟槽的深度为10mm,宽度为6mm;轮辐个数为8条;轮辋的直径为16 英寸。

【实施例2】

一种防霉防菌易清洗轮胎,主要由胎面1、胎侧2、胎肩3、轮辋4、轮辐5共同构成,其中,胎面1、胎侧2、胎肩3共同构成了外胎,轮辋4和轮辐5共同构成了胎圈;胎面1上的花纹采用大面积橡胶块与小面积橡胶块相结合的设计,纵向沟槽设计为4条,轮胎整周的花纹采用变节距无归排列,纵向沟槽的深度为12mm,宽度为4mm;轮辐个数为7条;轮辋的直径为18 英寸。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