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李箱地毯扣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8976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汽车行李箱地毯扣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行李箱地毯扣手。



背景技术:

汽车行李箱地毯扣手是隔离备胎存放舱、实现行李箱装饰及承载行李的汽车内饰件,根据汽车备胎存放舱的功能设计及物品取放操作要求,一般会在备胎盖板上设置拉带或拉手。拉带采用铆接安装,常规为尼龙带,在打开行李箱备胎盖板的过程中,拉带受力有限,铆接容易脱落,受力操作容易拉伤手,人性化不足,因此设计中一般会考虑拉手。根据备胎盖板的整体平整性布局要求,拉手应具备可折叠、嵌入式安装的功能。

拉手主要有两个基本结构:一个是用于固定行李箱备胎盖板的底座,另一个是可以用手拉的拉手通孔。目前的汽车行李箱地毯扣手其底座和拉手通孔之间大多是用螺丝固定的,装配烦琐,制造工序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同时由于部件之间是用螺丝连接起来的,不容易实现可折叠,使用中也比较容易损坏。

申请号:201120105268.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行李箱地毯扣手,为一体注塑成型,包括底座板和上盖板,底座板和上盖板通过可折叠边连成一体、尺寸大小与形状匹配、可相互卡合,上盖板上设有内凹的拉手位,底座板背面设有用于与备胎盖板装配的卡件。所述汽车行李箱地毯扣手为制造简单、成本低、装配方便、不易损坏的一体式可折叠汽车行李箱地毯扣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装配方便、易拉起地毯且易于更换的一体式可折叠汽车行李箱地毯扣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行李箱地毯扣手,包括底座板和上盖板,底座板的前端和上盖板前端通过可折叠边连成一体,所述底座板和上盖板尺寸大小与形状匹配、可相互卡合,底座板上设有用于与备胎盖板装配的卡件。

所述汽车行李箱地毯扣手为一体式注塑而成,所以制造工序简单、制造成本低,而且因为一体注塑而没有了螺丝等附加连接部件,所以很容易实现底座板和上盖板的可折叠,且不易损坏。底座板上设有用于与备胎盖板装配的卡件,用卡件卡住备胎盖板就可以将所述汽车行李箱地毯扣手装配在备胎盖板上,装配方便。拉手嵌入式安装于行李箱备胎盖板,底座板和上盖板尺寸大小和形状匹配可卡合,不用的时候将上盖板卡合在底座板上,上盖板紧贴于底座板而不占用空间。

所述卡件包括横向卡扣和两个卡座,所述横向卡扣包括长方形平面和长方形平面一端相连的第一弧形面,长方形平面的另一端与底座板前端外表面的下端相连,所述横向卡扣直接与汽车备胎盖板相接触,所述横向卡扣没有棱角不会损坏汽车备胎盖板。

所述底座板后端外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通孔,所述卡座位于通孔内,所述卡座包括矩形平面,所述矩形平面的上端与通孔上端的内表面相连,矩形平面的两端和下端与通孔间具有空隙,所述矩形平面外表面的下端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包括第一平面、与第一平面上端垂直相连的第二平面和连接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的第三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矩形平面外表面的下端平行相连,通过横向卡扣和两个卡座该行李箱地毯拉手可以被装配于行李箱备胎盖板上。

所述卡座由弹性塑料制成,使地毯可以很容易的与卡座脱离。

所述上盖板前端的上表面上设有内凹的拉手通孔,在上盖板底面后端设有卡扣,底座板上表面的后端设有可以容纳卡扣和拉手通孔的凹槽,所述卡扣包括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二弧形面的一端与上盖板底面相连,所述第二弧形面的另一端与底座板外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卡扣还包括矩形面,所述矩形面的一端与卡扣第二弧形面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矩形面的两侧边为圆弧状;所述第二弧形面的长度与矩形面的长度一致。

所述凹槽前侧壁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弧形面的外表面与第一凸起相接触形成卡合。

所述卡扣的弧形面的外表面上设有竖向的加强筋,第二弧形面的外表面与第一凸起相接触时可增加摩擦,使卡合力增强。

当需要从下端拉开底座板和上盖板时,可用手抵住卡扣的矩形面。

所述卡件还包括两个卡合件,所述卡合件包括连接体和卡合体,所述卡合体为矩形状,所述卡合体分别与底座板底面中部的左右两端通过连接体平行相连;所述卡合体由弹性塑料制成,使行李箱地毯拉手更牢固的被装配于行李箱备胎盖板上。

所述连接体为矩形状。

所述上盖板和底座板为矩形,所述上盖板和底座板的四个角为圆角,圆角提高人性化设计,避免划伤,也避免了损坏地毯。

所述第一平面的长度与矩形平面的宽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

2.易于更换的一体式可折叠;

3.装配牢固、易拉起地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行李箱地毯扣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行李箱地毯扣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行李箱地毯扣手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行李箱地毯扣手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行李箱地毯扣手卡座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行李箱地毯扣手卡扣的侧视图;

图中:

1、底座板6 2、上盖板 3、横向卡扣 4、卡座 5、长方形平面

6、第一弧形面 7、矩形平面 8、第二凸起 9、凹槽 10、卡合件

21、拉手通孔 22、卡扣 221、第二弧形面 222、矩形面 81、第一平面3

82、第二平面 83、第三平面 91、第一凸起 101、连接体 102、卡合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行李箱地毯扣手,包括底座板1和上盖板2,底座板1的前端和上盖板2前端通过可折叠边连成一体,所述底座板1和上盖板2尺寸大小与形状匹配、可相互卡合,底座板1上设有用于与备胎盖板装配的卡件。

汽车行李箱地毯扣手拉手嵌入式安装于行李箱备胎盖板,底座板1和上盖板2尺寸大小和形状匹配可卡合,不用的时候将上盖板2卡合在底座板1上,上盖板2紧贴于底座板1而不占用空间。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卡件包括横向卡扣3和两个卡座4,所述横向卡扣3包括长方形平面5和长方形平面5一端相连的第一弧形面6,长方形平面5的长度与第一弧形面6的长度一致,长方形平面5的另一端与底座板1前端外表面的下端相连。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所述底座板1后端外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通孔,所述卡座4位于通孔内,所述卡座4包括矩形平面7,所述矩形平面7的上端与通孔上端的内表面相连,矩形平面7的两端和下端与通孔间具有空隙,所述矩形平面7外表面的下端设有第二凸起8,所述第二凸起8包括第一平面81、与第一平面81上端垂直相连的第二平面82和连接第一平面81、第二平面82的第三平面83,所述第一平面81与矩形平面7外表面的下端平行相连,所述第一平面81的长度与矩形平面7的宽度一致。

通过横向卡扣3和两个卡座4该行李箱地毯拉手可以被装配于行李箱备胎盖板上。

所述卡座4由弹性塑料制成,使地毯可以很容易的与卡座4脱离。

如图1、图4和图6所示,所述上盖板2前端的上表面上设有内凹的拉手通孔21,在上盖板2底面后端设有卡扣22,底座板1上表面的后端设有可以容纳卡扣22和拉手通孔21的凹槽9,所述卡扣22包括第二弧形面221,所述第二弧形面221的一端与上盖板2底面相连,所述第二弧形面221的另一端与底座板1外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卡扣22还包括矩形面222,所述矩形面222的一端与卡扣第二弧形面221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矩形面222的两侧边为圆弧状;所述第二弧形面221的长度与矩形面222的长度一致。

所述底座板1的凹槽9内设有通孔,所述卡扣22的矩形面222穿过通孔。

如图4所示,所述凹槽9前侧壁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一凸起91,所述卡扣第二弧形面221的外表面与第一凸起91相接触形成卡合。

所述卡扣的第二弧形面221的外表面上设有竖向的加强筋,卡扣第二弧形面221的外表面与第一凸起91相接触时可增加摩擦,使卡合力增强。

当需要从下端拉开底座板1和上盖板2时,可用手抵住卡扣2的矩形面222。

如图3所示,所述卡件还包括两个卡合件10,所述卡合件10包括连接体101和卡合体102,所述卡合体102为矩形状,所述卡合体102分别与底座板1底面中部的左右两端通过连接体101平行相连;所述卡合体102由弹性塑料制成,使行李箱地毯拉手更牢固的被装配于行李箱备胎盖板上。

所述连接体101为矩形状。

如图1所示,所述上盖板2和底座板1为矩形,所述上盖板2和底座板1的四个角为圆角,圆角提高人性化设计,避免划伤,也避免了损坏地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