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收回自动弹出充电头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7551发布日期:2018-09-01 04:41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收回自动弹出充电头电桩。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基本都放置在露天和公共环境下,这就导致充电桩上的充电头和线非常容易受到天气和人为的损坏,一些充完电的车主经常会忘记收起充电头,导致充电头内的铜线被雨水腐蚀和充电线被小孩拿出玩耍,从而减少使用寿命和造成安全隐患,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一般都需要特定的充电卡,给一些忘记带卡的车主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收回自动弹出充电头电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基本都放置在露天和公共环境下,这就导致充电桩上的充电头和线非常容易受到天气和人为的损坏,一些充完电的车主经常会忘记收起充电头,导致充电头内的铜线被雨水腐蚀和充电线被其他车辆碾压,从而减少使用寿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一般都需要特定的充电卡,给一些忘记带卡的车主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桩体、保护壳和绕线槽,所述桩体的前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人机交互操作屏,所述人机交互操作屏与所述桩体固定连接,所述桩体的前表面上方位置处设置有LED灯,所述LED灯与所述桩体固定连接,所述桩体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贯穿所述桩体的内部,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壁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金属板,所述支撑杆贯穿所述金属板的中间位置处,所述金属板的前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所述金属板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板的前表面两侧位置处均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与所述金属板固定连接,所述桩体的前表面下方位置处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贯穿所述桩体的内部,所述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充电头,所述充电头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与所述充电头固定连接,所述卡板的右侧设置有插头,所述插头与所述卡板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壳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自动弹性锁扣,所述自动弹性锁扣与所述保护壳固定连接,所述自动弹性锁扣与所述卡板锁扣连接,所述保护壳的下方设置有绕线槽,所述绕线槽的外侧壁设置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与绕线槽转动连接,所述绕线槽的下方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绕线槽转动连接,所述人机交互操作屏、摄像头、红外传感器、充电头、自动弹性锁扣和伺服电机均与外部电源电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所述LED灯共设置有两个,分别固定在所述桩体的前表面上方位置处,且左侧显示红灯,右侧显示绿灯。

优选的,所述所述红外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摄像头的两侧,与所述金属板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红外传感器的感应距离为米以内。

优选的,所述所述自动弹性锁扣共设置有两个,分别焊接固定在所述保护壳的内表壁的上下两侧,且所述自动弹性锁扣卡住所述卡板,使所述卡板固定在所述保护壳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所述充电线围绕在所述绕线槽的外侧壁上,所述伺服电机带动所述绕线槽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收回自动弹出充电头电桩,通过设置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自动识别车辆信息,达到不用卡就能充电的目的,通过设置伺服电机,带动绕线槽,使充电线能够收回到保护壳内,避免天气或人为的损坏,通过设置自动弹性锁扣,防止小孩拿出玩耍,导致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头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桩体、11-人机交互操作屏、12-LED灯、13-支撑杆、14-金属板、15-摄像头、16-红外传感器、2-保护壳、21-充电头、22-卡板、23-插头、24-自动弹性锁扣、3-绕线槽、31-充电线、32-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收回自动弹出充电头电桩,包括桩体1、保护壳2和绕线槽3,桩体1的前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人机交互操作屏11,人机交互操作屏11与桩体1固定连接,桩体1的前表面上方位置处设置有LED灯12,LED灯12与桩体1固定连接,桩体1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杆13,支撑杆13贯穿桩体1的内部,支撑杆13的外侧壁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金属板14,支撑杆13贯穿金属板14的中间位置处,金属板14的前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摄像头15,摄像头15与金属板14固定连接,金属板14的前表面两侧位置处均设置有红外传感器16,红外传感器16与金属板14固定连接,桩体1的前表面下方位置处设置有保护壳2,保护壳2贯穿桩体1的内部,保护壳2的内部设置有充电头21,充电头21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卡板22,卡板22与充电头21固定连接,卡板22的右侧设置有插头23,插头23与卡板22固定连接,保护壳2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自动弹性锁扣24,自动弹性锁扣24与保护壳2固定连接,自动弹性锁扣24与卡板22锁扣连接,保护壳2的下方设置有绕线槽3,绕线槽3的外侧壁设置有充电线31,充电线31与绕线槽3转动连接,绕线槽3的下方设置有伺服电机32,伺服电机32与绕线槽3转动连接,人机交互操作屏11、摄像头15、红外传感器16、充电头21、自动弹性锁扣24和伺服电机32均与外部电源电线连接。

本实施例中,伺服电机32的型号为PLH,红外传感器16的型号为SW-E40,摄像头15的型号为M800,当车停靠在充电桩前方一米以内时,红外传感器16控制摄像头15识别车牌,然后反馈给人机交互操作屏11,开始识别车辆信息,当需要充电时,通过人机交互操作屏11控制,使保护壳2内的自动弹性锁扣24弹出充电头21,充电完成后,车辆驶离,当红外传感器16感应不到前方物体时,自动控制伺服电机31转动,使绕线槽3收回充电头21至保护壳内部。

本实施方案中,桩体1的前表面上方位置处设置有两个LED灯,显示工作状态,桩体1的前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人机交互操作屏11,车主通过人机交互操作屏11控制桩体充电,金属板14通过支撑杆13的连接,安装在桩体的下方,通过金属板14上设置的摄像头15和红外传感器16,识别车辆信息,通过保护壳2内部的自动弹性锁扣24,锁住充电头21,桩体1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32和绕线槽3,可以回收充电头21至保护壳2的内部。

进一步的,LED灯12共设置有两个,分别固定在桩体1的前表面上方位置处,且左侧显示红灯,右侧显示绿灯。

本实施例中,绿灯亮代表正在充电,红灯亮时代表充电完成。

进一步的,红外传感器16安装在摄像头15的两侧,与金属板14固定连接,其中红外传感器16的感应距离为一米以内。

本实施例中,感应到红外传感器16可以探测前方一米内的物体,并且反馈给人机交互操作屏11,控制伺服电机32工作。

进一步的,自动弹性锁扣24共设置有两个,分别焊接固定在保护壳2的内表壁的上下两侧,且自动弹性锁扣24卡住卡板22,使卡板22固定在保护壳2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自动弹性锁扣24安装在保护壳2的上下两侧,且当充电头21在保护壳的内部时,锁住卡板22。

进一步的,充电线31围绕在绕线槽3的外侧壁上,伺服电机32带动绕线槽3转动。

本实施例中,伺服电机32通过旋转带动绕线槽3的旋转,达到收回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当车辆停靠在充电桩前,红外传感器15感应到车辆,通过摄像头15反馈给人机交互操作屏11,人机交互操作屏11在识别车辆信息,车主通过人机交互操作屏11选择完成后,人机交互操作屏11控制自动弹性锁扣24弹出充电头,开始充电,充电完成后,当红外传感器16感应不到车辆时控制伺服电机32旋转,带动绕线槽3收回充电头21至保护壳2的内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