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显示器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0688发布日期:2018-06-22 13:11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车载显示器固定技术,具体是一种车载显示器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车载显示器是许多车辆(尤其是军用车辆)的必备设备。目前,车载显示器大多通过安装台与车辆固定。然而,安装台由于自身结构所限,存在如下问题:其一,车载显示器一旦通过安装台与车辆固定,司乘人员便无法对车载显示器的角度进行调节,由此导致司乘人员观看不方便。其二,当车辆行驶在起伏的路面上时,车载显示器会随着车辆进行剧烈振动,由此导致车载显示器工作不稳定。基于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全新的车载显示器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车载显示器固定技术导致司乘人员观看不方便、车载显示器工作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车载显示器固定技术导致司乘人员观看不方便、车载显示器工作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车载显示器固定支架。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车载显示器固定支架,包括下部组件、中间组件、上部组件;

所述下部组件包括下安装板、阻尼齿轮、左直导轨、右直导轨、左大滑块、右大滑块、左I弹簧、右I弹簧、左拉杆、右拉杆、左小滑块、右小滑块、左II弹簧、右II弹簧、左锁舌块、右锁舌块、U形把手、左I磁钢、右I磁钢;

下安装板的上板面中部开设有主安装凹槽;下安装板的上板面左部开设有左弧形凹槽,且左弧形凹槽的两端分别贯通下安装板的前端面左部和后端面左部;下安装板的上板面右部开设有右弧形凹槽,且右弧形凹槽的两端分别贯通下安装板的前端面右部和后端面右部;主安装凹槽的底面左部分别开设有左I安装凹槽和左II安装凹槽;主安装凹槽的左侧面中部和左弧形凹槽的右侧面中部之间、左I安装凹槽的左侧面中部和左弧形凹槽的右侧面中部之间共同贯通开设有左I豁口;主安装凹槽的前侧面左部和下安装板的前端面左部之间、左I安装凹槽的前侧面中部和下安装板的前端面左部之间共同贯通开设有左II豁口;左II安装凹槽位于左I安装凹槽的右方;主安装凹槽的底面右部分别开设有右I安装凹槽和右II安装凹槽;主安装凹槽的右侧面中部和右弧形凹槽的左侧面中部之间、右I安装凹槽的右侧面中部和右弧形凹槽的左侧面中部之间共同贯通开设有右I豁口;主安装凹槽的前侧面右部和下安装板的前端面右部之间、右I安装凹槽的前侧面中部和下安装板的前端面右部之间共同贯通开设有右II豁口;右II安装凹槽位于右I安装凹槽的左方;主安装凹槽的底面中央开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侧面左部和左II安装凹槽的右侧面之间贯通开设有左III豁口;圆形凹槽的侧面右部和右II安装凹槽的左侧面之间贯通开设有右III豁口;阻尼齿轮的定子的下端面与圆形凹槽的底面固定,且阻尼齿轮与圆形凹槽同轴线;阻尼齿轮的转子的上端面高于下安装板的上板面;阻尼齿轮的转子的上端面开设有N个螺纹凹孔,且N个螺纹凹孔围绕阻尼齿轮的轴线等距排列;N为正整数,且N≥2;左直导轨的数目为两个,且两个左直导轨分别横向固定嵌装于左I安装凹槽的前部和后部;右直导轨的数目为两个,且两个右直导轨分别横向固定嵌装于右I安装凹槽的前部和后部;左大滑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贯通开设有左I安装通槽,且左I安装通槽为上底朝前、斜腰朝右的直角梯形通槽;左大滑块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之间分别贯通开设有两个左I光孔,且两个左I光孔分别位于左I安装通槽的前方和后方;左I安装通槽的前侧面和左大滑块的前端面之间、左I安装通槽的后侧面和左大滑块的后端面之间各贯通开设有一个左II光孔,且两个左II光孔分别与两个左I光孔交叉连通;左大滑块通过两个左I光孔滑动装配于两个左直导轨上,且左大滑块的上表面与主安装凹槽的底面齐平;右大滑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贯通开设有右I安装通槽,且右I安装通槽为上底朝前、斜腰朝左的直角梯形通槽;右大滑块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之间分别贯通开设有两个右I光孔,且两个右I光孔分别位于右I安装通槽的前方和后方;右I安装通槽的前侧面和右大滑块的前端面之间、右I安装通槽的后侧面和右大滑块的后端面之间各贯通开设有一个右II光孔,且两个右II光孔分别与两个右I光孔交叉连通;右大滑块通过两个右I光孔滑动装配于两个右直导轨上,且右大滑块的上表面与主安装凹槽的底面齐平;左I弹簧的数目为两个;两个左I弹簧的左端分别与左大滑块的右端面前部和右端面后部固定;两个左I弹簧的右端分别与左I安装凹槽的右侧面前部和右侧面后部固定;右I弹簧的数目为两个;两个右I弹簧的右端分别与右大滑块的左端面前部和左端面后部固定;两个右I弹簧的左端分别与右I安装凹槽的左侧面前部和左侧面后部固定;左拉杆同时滑动贯穿左II豁口和两个左II光孔;右拉杆同时滑动贯穿右II豁口和两个右II光孔;左小滑块为上底朝前、斜腰朝右的直角梯形滑块;左小滑块固定装配于左拉杆上,且左小滑块的上表面与左大滑块的上表面齐平;左小滑块的右端面与左I安装通槽的右侧面滑动接触;右小滑块为上底朝前、斜腰朝左的直角梯形滑块;右小滑块固定装配于右拉杆上,且右小滑块的上表面与右大滑块的上表面齐平;右小滑块的左端面与右I安装通槽的左侧面滑动接触;左II弹簧套设于左拉杆上,且左II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左小滑块的前端面和左I安装通槽的前侧面固定;右II弹簧套设于右拉杆上,且右II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右小滑块的前端面和右I安装通槽的前侧面固定;左锁舌块的右端面与左大滑块的左端面中部固定,且左锁舌块滑动嵌装于左I豁口内;右锁舌块的左端面与右大滑块的右端面中部固定,且右锁舌块滑动嵌装于右I豁口内;U形把手的两端分别与左拉杆的前端和右拉杆的前端铰接;U形把手的上表面左部开设有左I凹孔;U形把手的上表面右部开设有右I凹孔;左I磁钢固定嵌装于左I凹孔内;右I磁钢固定嵌装于右I凹孔内;

所述中间组件包括压板;

压板固定嵌装于主安装凹槽内,且压板的上板面与下安装板的上板面齐平;压板的板面中央贯通开设有圆形通槽,且压板通过圆形通槽套设于阻尼齿轮的转子外侧;

所述上部组件包括上安装板、左弧形导轨、右弧形导轨、左立板、右立板、左固定块、右固定块、左扭力阻尼器、右扭力阻尼器、左子螺钉、右子螺钉、左母螺钉、右母螺钉、左锁紧旋钮、右锁紧旋钮、左连杆、右连杆、左轴座、右轴座、左II磁钢、右II磁钢;

上安装板的下板面中央开设有圆形安装凹槽;圆形安装凹槽的底面与阻尼齿轮的转子的上端面固定,且圆形安装凹槽与阻尼齿轮同轴线;上安装板的板面中央贯通开设有N个螺孔,且N个螺孔与N个螺纹凹孔一一正对;N个螺孔和N个螺纹凹孔内共同旋拧有N个紧固螺栓;上安装板的前端面左部开设有左II凹孔;上安装板的前端面右部开设有右II凹孔;左弧形导轨的上表面与上安装板的下板面左部固定,且左弧形导轨滑动嵌装于左弧形凹槽内;右弧形导轨的上表面与上安装板的下板面右部固定,且右弧形导轨滑动嵌装于右弧形凹槽内;左立板纵向固定于上安装板的上板面左部;左立板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之间贯通开设有左II安装通槽;左II安装通槽的左侧面和左立板的左板面之间、左II安装通槽的右侧面和左立板的右板面之间各贯通开设有一个左竖条孔,且两个左竖条孔相互正对;右立板纵向固定于上安装板的上板面右部;右立板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之间贯通开设有右II安装通槽;右II安装通槽的左侧面和右立板的左板面之间、右II安装通槽的右侧面和右立板的右板面之间各贯通开设有一个右竖条孔,且两个右竖条孔相互正对;左固定块的左端面与左立板的右板面下部固定;右固定块的右端面与右立板的左板面下部固定;左扭力阻尼器的定子与左固定块的前端面固定,且左扭力阻尼器的转子朝右;右扭力阻尼器的定子与右固定块的前端面固定,且右扭力阻尼器的转子朝左;左子螺钉同时滑动贯穿两个左竖条孔,且左子螺钉的头部位于左立板的左方;右子螺钉同时滑动贯穿两个右竖条孔,且右子螺钉的头部位于右立板的右方;左母螺钉旋拧于左子螺钉的尾部;右母螺钉旋拧于右子螺钉的尾部;左锁紧旋钮固定装配于左母螺钉的外侧面;右锁紧旋钮固定装配于右母螺钉的外侧面;左连杆的下端贯通开设有左III光孔,且左连杆通过左III光孔转动装配于左子螺钉上;右连杆的下端贯通开设有右III光孔,且右连杆通过右III光孔转动装配于右子螺钉上;左轴座与左连杆的上端铰接;右轴座与右连杆的上端铰接;左II磁钢固定嵌装于左II凹孔内;右II磁钢固定嵌装于右II凹孔内。

使用时,下安装板的下板面与车辆固定,车载显示器的下端面左部与左扭力阻尼器的转子固定,车载显示器的下端面右部与右扭力阻尼器的转子固定,车载显示器的后表面左部与左轴座固定,车载显示器的后表面右部与右轴座固定。司乘人员可以对车载显示器的水平转角和俯仰角进行调节。具体调节步骤如下:一、水平转角的调节:首先,向前拉动U形把手。在U形把手的带动下,左拉杆和右拉杆向前滑动(左II弹簧和右II弹簧发生变形),左小滑块和右小滑块向前滑动,左大滑块和右大滑块进行相向滑动(左I弹簧和右I弹簧发生变形),左锁舌块和右锁舌块进行相向滑动,由此分别离开左弧形导轨和右弧形导轨。然后,推动左立板和右立板(二者的推动方向相反)。在左立板和右立板的带动下,左弧形导轨和右弧形导轨分别沿左弧形凹槽和右弧形凹槽进行滑动(二者的滑动方向相反),上安装板、阻尼齿轮的转子、车载显示器一起沿水平方向进行转动。当车载显示器转动至指定位置时,松开U形把手。此时,左拉杆和右拉杆向后滑动(左II弹簧和右II弹簧进行复位),左小滑块和右小滑块向后滑动,左大滑块和右大滑块进行背向滑动(左I弹簧和右I弹簧进行复位),左锁舌块和右锁舌块进行背向滑动,由此分别紧压左弧形导轨和右弧形导轨,从而将车载显示器锁止。然后,向上转动U形把手,使得左I磁钢和右I磁钢分别吸附左II磁钢和右II磁钢,由此完成水平转角的调节。二、俯仰角的调节:首先,分别通过左锁紧旋钮和右锁紧旋钮将左母螺钉和右母螺钉拧松。然后,推动车载显示器的上边缘。在车载显示器的带动下,左扭力阻尼器的转子和右扭力阻尼器的转子进行转动,左连杆和右连杆进行转动,左子螺钉和右子螺钉分别沿左竖条孔和右竖条孔进行滑动。当车载显示器转动至指定位置时,分别通过左锁紧旋钮和右锁紧旋钮将左母螺钉和右母螺钉拧紧,由此将车载显示器锁止,从而完成俯仰角的调节。在上述过程中,水平转角的调节和俯仰角的调节可以相互独立进行。当车辆行驶在起伏的路面上时,阻尼齿轮、左扭力阻尼器、右扭力阻尼器能够有效减弱车载显示器的振动。

基于上述过程,与现有车载显示器固定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车载显示器固定支架通过采用全新结构,具备了如下优点:其一,本发明实现了对车载显示器的角度进行调节,由此使得司乘人员观看更方便。其二,本发明有效减弱了车载显示器的振动,由此使得车载显示器工作更稳定。

本发明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有效解决了现有车载显示器固定技术导致司乘人员观看不方便、车载显示器工作不稳定的问题,适用于车载显示器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下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中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上部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中:101-下安装板,102-阻尼齿轮,103a-左直导轨,103b-右直导轨,104a-左大滑块,104b-右大滑块,105a-左I弹簧,105b-右I弹簧,106a-左拉杆,106b-右拉杆,107a-左小滑块,107b-右小滑块,108a-左II弹簧,108b-右II弹簧,109a-左锁舌块,109b-右锁舌块,110-U形把手,111a-左I磁钢,111b-右I磁钢,112a-左弧形凹槽,112b-右弧形凹槽,113a-左I安装凹槽,113b-右I安装凹槽,114a-左II安装凹槽,114b-右II安装凹槽,115-圆形凹槽,116a-左I安装通槽,116b-右I安装通槽,201-压板,202-圆形通槽,301-上安装板,302a-左弧形导轨,302b-右弧形导轨,303a-左立板,303b-右立板,304a-左固定块,304b-右固定块,305a-左扭力阻尼器,305b-右扭力阻尼器,306a-左子螺钉,306b-右子螺钉,307a-左母螺钉,307b-右母螺钉,308a-左锁紧旋钮,308b-右锁紧旋钮,309a-左连杆,309b-右连杆,310a-左轴座,310b-右轴座,311a-左II磁钢,311b-右II磁钢,312a-左II安装通槽,312b-右II安装通槽,313a-左竖条孔,313b-右竖条孔。

具体实施方式

车载显示器固定支架,包括下部组件、中间组件、上部组件;

所述下部组件包括下安装板101、阻尼齿轮102、左直导轨103a、右直导轨103b、左大滑块104a、右大滑块104b、左I弹簧105a、右I弹簧105b、左拉杆106a、右拉杆106b、左小滑块107a、右小滑块107b、左II弹簧108a、右II弹簧108b、左锁舌块109a、右锁舌块109b、U形把手110、左I磁钢111a、右I磁钢111b;

下安装板101的上板面中部开设有主安装凹槽;下安装板101的上板面左部开设有左弧形凹槽112a,且左弧形凹槽112a的两端分别贯通下安装板101的前端面左部和后端面左部;下安装板101的上板面右部开设有右弧形凹槽112b,且右弧形凹槽112b的两端分别贯通下安装板101的前端面右部和后端面右部;主安装凹槽的底面左部分别开设有左I安装凹槽113a和左II安装凹槽114a;主安装凹槽的左侧面中部和左弧形凹槽112a的右侧面中部之间、左I安装凹槽113a的左侧面中部和左弧形凹槽112a的右侧面中部之间共同贯通开设有左I豁口;主安装凹槽的前侧面左部和下安装板101的前端面左部之间、左I安装凹槽113a的前侧面中部和下安装板101的前端面左部之间共同贯通开设有左II豁口;左II安装凹槽114a位于左I安装凹槽113a的右方;主安装凹槽的底面右部分别开设有右I安装凹槽113b和右II安装凹槽114b;主安装凹槽的右侧面中部和右弧形凹槽112b的左侧面中部之间、右I安装凹槽113b的右侧面中部和右弧形凹槽112b的左侧面中部之间共同贯通开设有右I豁口;主安装凹槽的前侧面右部和下安装板101的前端面右部之间、右I安装凹槽113b的前侧面中部和下安装板101的前端面右部之间共同贯通开设有右II豁口;右II安装凹槽114b位于右I安装凹槽113b的左方;主安装凹槽的底面中央开设有圆形凹槽115;圆形凹槽115的侧面左部和左II安装凹槽114a的右侧面之间贯通开设有左III豁口;圆形凹槽115的侧面右部和右II安装凹槽114b的左侧面之间贯通开设有右III豁口;阻尼齿轮102的定子的下端面与圆形凹槽115的底面固定,且阻尼齿轮102与圆形凹槽115同轴线;阻尼齿轮102的转子的上端面高于下安装板101的上板面;阻尼齿轮102的转子的上端面开设有N个螺纹凹孔,且N个螺纹凹孔围绕阻尼齿轮102的轴线等距排列;N为正整数,且N≥2;左直导轨103a的数目为两个,且两个左直导轨103a分别横向固定嵌装于左I安装凹槽113a的前部和后部;右直导轨103b的数目为两个,且两个右直导轨103b分别横向固定嵌装于右I安装凹槽113b的前部和后部;左大滑块104a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贯通开设有左I安装通槽116a,且左I安装通槽116a为上底朝前、斜腰朝右的直角梯形通槽;左大滑块104a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之间分别贯通开设有两个左I光孔,且两个左I光孔分别位于左I安装通槽116a的前方和后方;左I安装通槽116a的前侧面和左大滑块104a的前端面之间、左I安装通槽116a的后侧面和左大滑块104a的后端面之间各贯通开设有一个左II光孔,且两个左II光孔分别与两个左I光孔交叉连通;左大滑块104a通过两个左I光孔滑动装配于两个左直导轨103a上,且左大滑块104a的上表面与主安装凹槽的底面齐平;右大滑块104b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贯通开设有右I安装通槽116b,且右I安装通槽116b为上底朝前、斜腰朝左的直角梯形通槽;右大滑块104b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之间分别贯通开设有两个右I光孔,且两个右I光孔分别位于右I安装通槽116b的前方和后方;右I安装通槽116b的前侧面和右大滑块104b的前端面之间、右I安装通槽116b的后侧面和右大滑块104b的后端面之间各贯通开设有一个右II光孔,且两个右II光孔分别与两个右I光孔交叉连通;右大滑块104b通过两个右I光孔滑动装配于两个右直导轨103b上,且右大滑块104b的上表面与主安装凹槽的底面齐平;左I弹簧105a的数目为两个;两个左I弹簧105a的左端分别与左大滑块104a的右端面前部和右端面后部固定;两个左I弹簧105a的右端分别与左I安装凹槽113a的右侧面前部和右侧面后部固定;右I弹簧105b的数目为两个;两个右I弹簧105b的右端分别与右大滑块104b的左端面前部和左端面后部固定;两个右I弹簧105b的左端分别与右I安装凹槽113b的左侧面前部和左侧面后部固定;左拉杆106a同时滑动贯穿左II豁口和两个左II光孔;右拉杆106b同时滑动贯穿右II豁口和两个右II光孔;左小滑块107a为上底朝前、斜腰朝右的直角梯形滑块;左小滑块107a固定装配于左拉杆106a上,且左小滑块107a的上表面与左大滑块104a的上表面齐平;左小滑块107a的右端面与左I安装通槽116a的右侧面滑动接触;右小滑块107b为上底朝前、斜腰朝左的直角梯形滑块;右小滑块107b固定装配于右拉杆106b上,且右小滑块107b的上表面与右大滑块104b的上表面齐平;右小滑块107b的左端面与右I安装通槽116b的左侧面滑动接触;左II弹簧108a套设于左拉杆106a上,且左II弹簧108a的两端分别与左小滑块107a的前端面和左I安装通槽116a的前侧面固定;右II弹簧108b套设于右拉杆106b上,且右II弹簧108b的两端分别与右小滑块107b的前端面和右I安装通槽116b的前侧面固定;左锁舌块109a的右端面与左大滑块104a的左端面中部固定,且左锁舌块109a滑动嵌装于左I豁口内;右锁舌块109b的左端面与右大滑块104b的右端面中部固定,且右锁舌块109b滑动嵌装于右I豁口内;U形把手110的两端分别与左拉杆106a的前端和右拉杆106b的前端铰接;U形把手110的上表面左部开设有左I凹孔;U形把手110的上表面右部开设有右I凹孔;左I磁钢111a固定嵌装于左I凹孔内;右I磁钢111b固定嵌装于右I凹孔内;

所述中间组件包括压板201;

压板201固定嵌装于主安装凹槽内,且压板201的上板面与下安装板101的上板面齐平;压板201的板面中央贯通开设有圆形通槽202,且压板201通过圆形通槽202套设于阻尼齿轮102的转子外侧;

所述上部组件包括上安装板301、左弧形导轨302a、右弧形导轨302b、左立板303a、右立板303b、左固定块304a、右固定块304b、左扭力阻尼器305a、右扭力阻尼器305b、左子螺钉306a、右子螺钉306b、左母螺钉307a、右母螺钉307b、左锁紧旋钮308a、右锁紧旋钮308b、左连杆309a、右连杆309b、左轴座310a、右轴座310b、左II磁钢311a、右II磁钢311b;

上安装板301的下板面中央开设有圆形安装凹槽;圆形安装凹槽的底面与阻尼齿轮102的转子的上端面固定,且圆形安装凹槽与阻尼齿轮102同轴线;上安装板301的板面中央贯通开设有N个螺孔,且N个螺孔与N个螺纹凹孔一一正对;N个螺孔和N个螺纹凹孔内共同旋拧有N个紧固螺栓;上安装板301的前端面左部开设有左II凹孔;上安装板301的前端面右部开设有右II凹孔;左弧形导轨302a的上表面与上安装板301的下板面左部固定,且左弧形导轨302a滑动嵌装于左弧形凹槽112a内;右弧形导轨302b的上表面与上安装板301的下板面右部固定,且右弧形导轨302b滑动嵌装于右弧形凹槽112b内;左立板303a纵向固定于上安装板301的上板面左部;左立板303a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之间贯通开设有左II安装通槽312a;左II安装通槽312a的左侧面和左立板303a的左板面之间、左II安装通槽312a的右侧面和左立板303a的右板面之间各贯通开设有一个左竖条孔313a,且两个左竖条孔313a相互正对;右立板303b纵向固定于上安装板301的上板面右部;右立板303b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之间贯通开设有右II安装通槽312b;右II安装通槽312b的左侧面和右立板303b的左板面之间、右II安装通槽312b的右侧面和右立板303b的右板面之间各贯通开设有一个右竖条孔313b,且两个右竖条孔313b相互正对;左固定块304a的左端面与左立板303a的右板面下部固定;右固定块304b的右端面与右立板303b的左板面下部固定;左扭力阻尼器305a的定子与左固定块304a的前端面固定,且左扭力阻尼器305a的转子朝右;右扭力阻尼器305b的定子与右固定块304b的前端面固定,且右扭力阻尼器305b的转子朝左;左子螺钉306a同时滑动贯穿两个左竖条孔313a,且左子螺钉306a的头部位于左立板303a的左方;右子螺钉306b同时滑动贯穿两个右竖条孔313b,且右子螺钉306b的头部位于右立板303b的右方;左母螺钉307a旋拧于左子螺钉306a的尾部;右母螺钉307b旋拧于右子螺钉306b的尾部;左锁紧旋钮308a固定装配于左母螺钉307a的外侧面;右锁紧旋钮308b固定装配于右母螺钉307b的外侧面;左连杆309a的下端贯通开设有左III光孔,且左连杆309a通过左III光孔转动装配于左子螺钉306a上;右连杆309b的下端贯通开设有右III光孔,且右连杆309b通过右III光孔转动装配于右子螺钉306b上;左轴座310a与左连杆309a的上端铰接;右轴座310b与右连杆309b的上端铰接;左II磁钢311a固定嵌装于左II凹孔内;右II磁钢311b固定嵌装于右II凹孔内。

具体实施时,N的值为6。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