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塑胶充气电瓶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3398发布日期:2018-10-12 22:18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确切地说是一种新型塑胶充气电瓶车。



背景技术:

目前塑胶充气点动车在广场,公园等公共娱乐场所中使用量巨大,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当前所使用的该类车辆,往往时通过运行过程中,由鼓风机持续对气囊进行重启作业实现的,虽然可以满足使用的需要,但一方面造成了充气作业能耗大,严重影响车辆的续航能力,另一方面在通过鼓风机充气作业时,极易导致严重噪声污染,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同时当前的该类车辆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气囊往往为一体式设计,且缺乏必要的密封能力,因此当发生泄漏时的故障处理能力低下,设备更换作业劳动强度也相对较大,严重影响了车辆的正常运行,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电动游览车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塑胶充气电瓶车,该发明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可有效满足车辆气囊灵活充放气作业的需要,提高车辆运行时的趣味性和日常维护管理的便捷性,另一方面极大的提高了充放气的灵活性,简化了充放气设备结构,并降低了充放气作业时对的能耗横噪声污染,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设备的漏气故障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故障排除作业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塑胶充气电瓶车,包括车体、车轮、增压泵、可调泄压阀、塑胶气囊、单向阀,其中车轮至少四个,嵌于车体下端面,塑胶气囊为密闭腔体机构,至少一个并并环绕车体轴线分布在车体外表面,增压泵至少一个,嵌于车体下表面,并通过传动轴与车轮相互连接,增压泵一端通过导气管与空气连通,另一端通过导气管与塑胶气囊相互连通,单向阀位于塑胶气囊内并与导气管相互连通,可调泄压阀安装在车体侧表面并通过排气管与塑胶气囊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增压泵与车体底部间通过滑轨相互滑动连接,且增压泵对应的车体底部设承载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滑轨嵌于承载槽内,并通过转台机构与承载槽相互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增压泵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则每个增压泵均通过传动轴与一个车轮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传动轴通过轴座与车体下端面连接,且所述的传动轴两端分别通过联轴器与增压泵和车轮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联轴器为电磁联轴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塑胶气囊与车体外表面间通过连接扣相互连接,且所述的塑胶气囊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相邻两个塑胶气囊间通过导流管相互连通,且所述的导流管上设控制阀。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可有效满足车辆气囊灵活充放气作业的需要,提高车辆运行时的趣味性和日常维护管理的便捷性,另一方面极大的提高了充放气的灵活性,简化了充放气设备结构,并降低了充放气作业时对的能耗横噪声污染,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设备的漏气故障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故障排除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述的一种新型塑胶充气电瓶车,包括车体1、车轮2、增压泵3、可调泄压阀4、塑胶气囊5、单向阀6,其中车轮2至少四个,嵌于车体1下端面,塑胶气囊5为密闭腔体机构,至少一个并并环绕车体1轴线分布在车体1外表面,增压泵至3少一个,嵌于车体1下表面,并通过传动轴7与车轮2相互连接,增压泵3一端通过导气管8与空气连通,另一端通过导气管8与塑胶气囊5相互连通,单向阀6位于塑胶气囊5内并与导气管8相互连通,可调泄压阀4安装在车体1侧表面并通过排气管9与塑胶气囊5相互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增压泵3与车体1底部间通过滑轨10相互滑动连接,且增压泵3对应的车体底部设承载槽11。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滑轨10嵌于承载槽11内,并通过转台机构12与承载槽11相互铰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增压泵3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则每个增压泵3均通过传动轴7与一个车轮相互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传动轴7通过轴座13与车体1下端面连接,且所述的传动轴7两端分别通过联轴器14与增压泵3和车轮2相互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联轴器14为电磁联轴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塑胶气囊5与车体1外表面间通过连接扣15相互连接,且所述的塑胶气囊5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相邻两个塑胶气囊5间通过导流管16相互连通,且所述的导流管16上设控制阀17。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首先根据需要对车体、车轮、增压泵、可调泄压阀、塑胶气囊、单向阀进行组装备用。

在车辆运行时,由车体驱动车轮运行,或车轮在重力作用下自主运行,实现车辆移动的目的,同时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由车轮通过传动轴驱动驱动增压泵运行,由增压泵对塑胶气囊进行充气作业,满足车辆运行的需要。

在充气作业的同时,当气压过大时和需要放气时,则通过可调泄压阀对塑胶气囊的压力调整,当完成充气作业后,另可通过联轴器端看车轮与增压泵间的连接关系,停止对塑胶气囊充气,并由单向阀对充气气囊进行保压。

当塑胶气囊发生漏气现象时,直接对漏气的塑胶气囊进行独立更换即可,从而极大的提高设备故障的排除效率,提高车辆运行的稳定性。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可有效满足车辆气囊灵活充放气作业的需要,提高车辆运行时的趣味性和日常维护管理的便捷性,另一方面极大的提高了充放气的灵活性,简化了充放气设备结构,并降低了充放气作业时对的能耗横噪声污染,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设备的漏气故障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故障排除作业效率。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塑胶充气电瓶车,包括车体、车轮、增压泵、可调泄压阀、塑胶气囊、单向阀,其中车轮至少四个,嵌于车体下端面,塑胶气囊为密闭腔体机构,至少一个并并环绕车体轴线分布在车体外表面,增压泵至少一个,嵌于车体下表面,并通过传动轴与车轮相互连接,增压泵一端通过导气管与空气连通,另一端通过导气管与塑胶气囊相互连通,单向阀位于塑胶气囊内并与导气管相互连通,可调泄压阀安装在车体侧表面并通过排气管与塑胶气囊相互连接。本发明一方面可有效满足车辆气囊灵活充放气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极大的提高了充放气的灵活性,简化了充放气设备结构,并降低了充放气作业时对的能耗横噪声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市宝艺游乐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16
技术公布日:2018.10.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