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40842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了在积雪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和耐噪音性能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已知有改善了在积雪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技术(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第4929466号公报)。日本专利第4929466号公报公开的技术如下:通过在车辆安装各侧划分形成规定的花纹块和条状花纹,同时调整槽面积比,改善在干燥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和在积雪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通常为了提高在积雪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已知有扩大槽面积并提高雪柱剪切力的方法。然而,扩大槽面积后具有耐噪音性能恶化的倾向也是众所周知的。

例如,日本专利第4929466号公报公开的技术是仅控制环岸部形状和槽面积比的技术,但在该技术中,虽然提高了在积雪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但是否能在同时发挥优良的耐噪音性能并不明确。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兼具在积雪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和耐噪音性能的充气轮胎。

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轮胎通过至少4个周向沟槽以及与上述周向沟槽连通的多个倾斜槽划分形成有:包含轮胎赤道面的条状花纹;位于上述条状花纹的轮胎宽度方向一方侧的第1环岸部;位于上述条状花纹的轮胎宽度方向另一方侧的第2环岸部。配置在上述第1环岸部和上述第2环岸部的至少一方的上述倾斜槽,具有至少2个弯曲部。上述第1环岸部和上述第2环岸部的至少一方形成有相对于上述倾斜槽以90°±30°交叉的刀槽。上述刀槽至少具有1个弯曲部。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轮胎中,对倾斜槽的形状和刀槽的形状进行了改良。其结果使得,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轮胎能够改善在积雪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和耐噪音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胎面部的一个示例的俯视图。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实施方式(以下所示的基本实施方式以及附加实施方式1至10)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此外,所述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包含本行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置换的,或实际上相同的要素。进而,本行业技术人员能够在其熟知的范围内任意地组合所述实施方式中所包含的各种实施方式。

<基本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基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轮胎径向是指和充气轮胎的旋转轴正交的方向,轮胎径向内侧是指在轮胎径向上朝向旋转轴的一侧,轮胎径向外侧是指在轮胎径向上远离旋转轴的一侧。另外,轮胎周向是指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轴的围绕方向。再者,轮胎宽度方向是指和所述旋转轴相平行的方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是指在轮胎宽度方向上朝向轮胎赤道面CL(轮胎赤道线)的一侧,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是指在轮胎宽度方向上远离轮胎赤道面CL的一侧。另外,轮胎赤道面CL是指和充气轮胎的旋转轴正交的同时,通过充气轮胎的轮胎宽度中心的平面。

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充气轮胎的接地区域是指将充气轮胎组装到适用轮辋上并施加空气压力200~250kPa,且在添加正规荷重的70~90%的荷重状态下,轮胎表面和路面的接触区域。接地端是指上述接地区域中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位置。

此处,所谓适用轮辋是指JATMA规定的“标准轮辋”,TRA规定的“Design Rim”,或者ETRTO规定的“Measuring Rim”。正规荷重是指JATMA规定的“最大负荷能力”,TRA规定的“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上记载的最大值,或者ETRTO规定的“LOAD CAPACITY”。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胎面部的一个示例的俯视图。另外,图1所示的例子中,空气压力为220kPa,并且表示添加正规荷重的80%的荷重的状态。在同一图中所示的胎面部由橡胶材料(胎面橡胶)形成,在充气轮胎1的轮胎径向的最外侧露出,其表面形成充气轮胎1的轮廓。胎面部的表面形成为胎面表面10,即安装充气轮胎1的车辆(未图示)行驶时与路面相接触的面。

另外,图1所示的例子在轮胎赤道面CL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具有非对称的胎面花纹,并指定了车辆安装方向,但本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此。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也包括在轮胎赤道面CL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具有对称的胎面花纹,且未指定车辆安装方向的示例。图1所示的充气轮胎1中,图面的右侧为车辆安装外侧,图面的左侧为车辆安装内侧。以下,在图1中,将从轮胎赤道面CL至车辆安装外侧(内侧)的区域称为车辆安装外侧(内侧)区域。

具有图1所示的胎面表面10的充气轮胎1配置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4个槽(以下,有时称为“周向沟槽”)12(12a、12b、12c、12d)。此处,周向沟槽是指槽宽度为2.0mm以上,槽深度为5.0mm以上的槽。

周向沟槽12a在车辆安装外侧区域沿轮胎周向以直线状延伸,在其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轮胎周向整个区域形成有倒角部14a。周向沟槽12b在车辆安装内侧区域沿轮胎周向以锯齿状延伸。周向沟槽12c在车辆安装外侧区域且比周向沟槽12a更靠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沿轮胎周向以直线状延伸。周向沟槽12d在车辆安装内侧区域且比周向沟槽12b更靠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沿轮胎周向以直线状延伸,在其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轮胎周向规定区域形成有倒角部14b。另外,基本实施方式中,周向沟槽12a~12d是沿轮胎周向以直线状延伸还是以锯齿状延伸,是可任意选择的设计事项。

此外,在胎面表面10形成有与周向沟槽12(12a、12b、12c、12d)连通的多个、在同一图中所示的例子中为10种的、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的槽(包括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槽,以下,有时称为“倾斜槽”)16(16a、16b、16c、16d、16e、16f、16g、16h、16i、16j)。此处,倾斜槽是指槽宽度为2.0mm以上,槽深度为5.0mm以上的槽。其中,后述倾斜槽内的槽底抬高部(槽底抬高部16d2等)的槽深度为1.5mm以上。

倾斜槽16a从周向沟槽12b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朝向车辆安装外侧延伸,在环岸部内终止。倾斜槽16b位于周向沟槽12a、12c之间,从周向沟槽12a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在环岸部内终止。倾斜槽16c的槽宽度大于倾斜槽16b,其位于周向沟槽12a、12c之间,同时位于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倾斜槽16b之间,从周向沟槽12c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延伸,在环岸部内终止。

倾斜槽16d位于周向沟槽12b、12d之间,由深槽部16d1和与其轮胎宽度方向各侧邻接的槽底抬高部(浅槽部)16d2、16d3构成。倾斜槽16d分别通过槽底抬高部16d2、16d3与周向沟槽12b、12d连通。图1所示的例子中,与倾斜槽16d的深槽部16d1邻接,形成倒角部14c。

倾斜槽16e从周向沟槽12c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开始在倾斜槽16b的延长线上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在环岸部内终止。倾斜槽16f从周向沟槽12c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环岸部内开始,在倾斜槽16c的延长线上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并超过接地端E,在轮胎宽度方向最外部大致呈直角弯曲,并大致沿轮胎周向延伸。倾斜槽16g为倾斜槽16e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延长线上的点,从接地端E1上的点开始,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并与倾斜槽16f连通。

倾斜槽16h在车辆安装内侧区域跨越接地端E2,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向内侧延伸,其轮胎周向节距长度是倾斜槽16d的轮胎周向节距长度的2倍。倾斜槽16i从周向沟槽12d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开始延伸,在比接地端E2更靠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于环岸部内终止,在沿轮胎周向相邻的倾斜槽16h之间形成有2个。倾斜槽16j为倾斜槽16i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延长线上的点,从接地端E2上的点开始,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

另外,以上所示的槽底抬高部16d2、16d3,以及比位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周向沟槽12c、12d更靠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构成要素(例如,倾斜槽16e~16j)只是单纯的例示,不是基本实施方式中的必须构成要素,而是可任意选择的构成要素。

通过这些周向沟槽12、倒角部14、倾斜槽16,充气轮胎1形成有图1所示的胎面花纹。具体而言,充气轮胎1划分形成有:条状花纹20,其包含轮胎赤道面CL;第1环岸部22(花纹块列),其位于条状花纹20的轮胎宽度方向一方侧(在图1中所示的位置是图面的左侧);第2环岸部24(条状花纹),其位于条状花纹20的轮胎宽度方向另一方侧(在图1中所示的位置是图面的右侧);内侧胎肩条状花纹26,其位于第1环岸部22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外侧胎肩条状花纹28,其位于第2环岸部24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另外,图1所示的例子中,第1环岸部22是花纹块列,第2环岸部24是条状花纹,但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也就是说,第1环岸部22和第2环岸部24的任一个均可以是花纹块列,也可以是条状花纹。

另外,条状花纹20、第1环岸部22、第2环岸部24、内侧胎肩条状花纹26、外侧胎肩条状花纹 28分别如图1所示,形成有多个刀槽30(30a、30b、30c、30d、30e)。此处,刀槽是指槽宽度为0.5mm以上且小于1.5mm,槽深度为1.0mm以上且小于10.0mm的槽。

在以上前提下,基本实施方式中,配置在第1环岸部22和第2环岸部24的至少一方(图1所示的例子中为第1环岸部22)的倾斜槽16d,至少具有2个(同一图所示的例子中为2个)弯曲部。

此外,基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1环岸部22和第2环岸部24的至少一方(图1所示的例子中为第1环岸部22)形成有相对于倾斜槽16d以90°±30°交叉的刀槽30b。

再者,基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刀槽30b至少具有1个弯曲部。

(作用等)

基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通过在配置在特定的环岸部(图1所示的例子中为第1环岸部22)的倾斜槽16d设置至少2个弯曲部,可充分确保倾斜槽16d的长度。由此,不仅可以使通过倾斜槽16d划分形成的花纹块的边缘充分具有轮胎宽度方向的边缘成分,还可以使其充分具有轮胎周向的边缘成分。其结果为,不仅可以通过轮胎宽度方向的边缘成分充分确保在积雪路面的驱动性能和制动性能,还可以通过轮胎周向的边缘成分改善在积雪路面的转弯性能(作用1)。

此外,通过如上所述设置弯曲部来充分确保倾斜槽16d的长度,可充分确保倾斜槽16d的槽面积,使从倾斜槽16d散发出的气泵噪音分散,同时可分散接地面的接地反力并分散打音。由此,可减少胎面花纹引起的气泵噪音和打音(作用2)。

再者,基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通过在特定的环岸部22形成相对于倾斜槽16d以90°±30°交叉的刀槽30b,使通过倾斜槽16d划分形成的花纹块的边缘X和通过形成刀槽30b产生的边缘Y正交(边缘X、Y未图示)。由此,在第1环岸部22中,假设将边缘X和边缘Y进行合计时可发挥的在积雪路面的抓地力的轮胎周向成分和轮胎宽度方向成分得以均匀化(作用3)。

而且,基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通过对相对于倾斜槽16d正交的刀槽30b设置至少1个弯曲部,可充分确保刀槽30b的长度。由此,不仅可以使通过形成刀槽30b而产生的边缘充分具有轮胎宽度方向的边缘成分,还可以使其充分具有轮胎周向的边缘成分。其结果为,不仅可以通过轮胎宽度方向的边缘成分充分确保在积雪路面的驱动性能和制动性能,还可以通过轮胎周向的边缘成分改善在积雪路面的转弯性能(作用4)。

综上所述,基本实施方式中,上述作用1、3、4互相结合,使得在积雪路面的优异的驾驶稳定性能得以发挥,同时,通过上述作用2,得以发挥优异的耐噪音性能。

另外,虽未图示,但以上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具有与常规充气轮胎相同的子午线截面形状。此处,充气轮胎的子午线截面形状是指,在与轮胎赤道面垂直的平面上出现的充气轮胎的截面形状。在轮胎子午线截面视图中,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从轮胎径向内侧朝向外侧具有胎圈部、侧壁部、胎肩部以及胎面部。并且,该充气轮胎例如在轮胎子午线截面视图中具有:帘布层,其从胎面部延伸至两侧的胎圈部且环绕在一对胎圈芯的周围;带束层以及带束增强层,其依次形成于所述帘布层的轮胎径向外侧。

此外,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可以通过常规的各种制造工序,即,轮胎材料混合工序、轮胎材料加工工序、生胎成型工序、硫化工序以及硫化后的检查工序等获得。制造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时,尤其是在硫化工序中,使用具有与上述规定的倾斜槽的形状以及刀槽的形状对应的凹凸形状的金属模具,控制胎面花纹。

(基本实施方式中的优选例)

配置在上述第1环岸部和上述第2环岸部的至少一方的上述倾斜槽的弯曲部,优选为2个或3个(图1所示的例子中为2个)。通过将上述弯曲部设为2个或3个,可在不过度扩大槽面积的情况下,抑制环岸部刚性的降低,并可有效提高在积雪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

此外,如图1所示,优选上述第1环岸部和上述第2环岸部的至少一方形成有相对于上述倾斜槽以90°交叉(正交)的刀槽。通过形成相对于特定环岸部的倾斜槽正交的刀槽,可在将上述边缘X和边缘Y进行合计时可发挥的在积雪路面的抓地力的轮胎周向成分和轮胎宽度成分进一步均匀化。其结果为,可进一步提高在积雪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

再者,如图1所示,优选配置在上述第1环岸部和上述第2环岸部的至少一方的上述倾斜槽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至少一端与周向沟槽连通。通过使特定环岸部的倾斜槽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至少一端与周向沟槽连通,可提高排水性能。

而且,如图1所示,优选在上述第1环岸部和上述第2环岸部的至少一方形成的上述刀槽的延伸方向的至少一端与上述倾斜槽连通。通过使特定环岸部的刀槽的延伸方向的至少一端与上述倾斜槽连通,可进一步提高抓地力。

<附加实施方式>

接着,针对可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所述基本实施方式任意选择实施的附加实施方式1~10进行说明。

[附加实施方式1]

基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第1环岸部和上述第2环岸部的至少一方中,作为上述倾斜槽的全长L1和上述倾斜槽的轮胎宽度方向两端部间的尺寸L2的比定义的上述倾斜槽的弯曲率L1/L2优选为1.1以上1.5以下(附加实施方式1)。

此处,倾斜槽的全长L1是指,将图1中以虚线α表示的倾斜槽16d的宽度方向中心线进行映描后的线段的尺寸。对此,倾斜槽的轮胎宽度方向两端部间的尺寸L2是指,连接图1中以点划线β表示的倾斜槽16d的轮胎宽度方向两端部的轮胎周向中心点的线段的尺寸。

通过将倾斜槽的弯曲率L1/L2设为1.1以上,可进一步增大倾斜槽的全长,并可进一步延长通过倾斜槽划分形成的花纹块的边缘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边缘成分和轮胎周向的边缘成分。其结果是,由于轮胎宽度方向的边缘成分增大,在积雪路面的驱动性能和制动性能提高,同时,由于轮胎周向的边缘成分增大,在积雪路面的转弯性能提高,因此,可进一步改善在积雪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

此外,通过将倾斜槽的弯曲率L1/L2设为1.1以上,进一步增大倾斜槽的全长,可分散从倾斜槽16d散发出的气泵噪音,并可进一步分散接地面的接地反力,使打音进一步分散。由此,可进一步减少胎面花纹引起的气泵噪音和打音,甚至可进一步改善耐噪音性能。

另一方面,通过将倾斜槽的弯曲率L1/L2设为1.5以下,可在不过度扩大倾斜槽的槽面积的情况下,抑制环岸部刚性的降低,并可进一步改善在积雪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

[附加实施方式2]

基本实施方式和在基本实施方式基础上组合附加实施方式1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1环岸部和上述第2环岸部的至少一方中,上述倾斜槽的最长延长部分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优选为15°以上60°以下(附加实施方式2)。此处,倾斜槽的最长延长部分是指,例如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指的是倾斜槽16d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央部分(同一图中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延伸的部分)。

通过将上述倾斜槽的最长延长部分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设为15°以上,可进一步扩大花纹块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边缘成分,提高在积雪路面的驱动性能和制动性能。另一方面,通过将上述倾斜槽的最长延长部分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设为60°以下,倾斜槽离开路面时,该倾斜槽要花费某种程度的时间来释放空气,可进一步分散从倾斜槽散发出的气泵噪音。此外,通过将上述倾斜角度设为60°以下,可使接地面的接地反力进一步分散,并进一步分散打音。从而,将上述倾斜角度设为60°以下时,可进一步减少胎面花纹引起的气泵噪音和打音,甚至可进一步提高耐噪音性能。

另外,上述倾斜槽的最长延长部分以外的部分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优选为20°以上。此处,倾斜槽的最长延长部分以外的部分是指,例如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指的是倾斜槽16d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部分(同一图中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延伸的2个部分)。通过将上述倾斜槽的最长延长部分以外的部分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设为20°以上,可进一步扩大花纹块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边缘成分,提高在积雪路面的驱动性能和制动性能。

[附加实施方式3]

基本实施方式和在基本实施方式基础上组合附加实施方式1、2的至少一方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1环岸部和上述第2环岸部的至少一方中,轮胎周向单位长度的上述刀槽的个数优选为0.02个/mm以上0.2个/mm以下(附加实施方式3)。此处,轮胎周向单位长度的刀槽的个数是指,在延长作为对象的环岸部内形成的刀槽的状态下,用在轮胎周向延伸的直线所交叉的刀槽的数量除以作为该对象的环岸部的轮胎周向尺寸后的值。

通过将上述个数设为0.02个/mm以上,可充分确保在作为对象的环岸部内通过形成刀槽而产生的边缘。由此,可进一步改善在积雪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此外,通过将上述个数设为0.2个/mm以下,充分确保作为对象的环岸部的刚性并抑制轮胎转动时的环岸部的打滑,从而可进一步改善耐噪音性能。

另外,通过将上述个数设为0.03个/mm以上0.1个/mm以下,能够分别更高水平地达到所述效果。

[附加实施方式4]

基本实施方式和在基本实施方式基础上组合附加实施方式1~3中至少一方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刀槽的全长L3和上述刀槽的轮胎宽度方向两端部间的尺寸L4的比,即刀槽的弯曲率L3/L4优选为1.01以上(附加实施方式4)。此处,刀槽的全长L3是指将刀槽的宽度方向中心位置沿其延伸方向进行映描后的线段的尺寸。此外,刀槽的轮胎宽度方向两端部间的尺寸L4是指,连接刀槽的轮胎宽度方向两端部的轮胎周向中心点的线段的尺寸。

通过将刀槽的弯曲率L3/L4设为1.01以上,可增大刀槽的全长,并可延长通过形成刀槽而产生的边缘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边缘成分和轮胎周向的边缘成分。其结果是,由于轮胎宽度方向的边缘成分增大,在积雪路面的驱动性能和制动性能提高,同时,由于轮胎周向的边缘成分增大,在积雪路面的转弯性能提高,因此,可进一步改善在积雪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

另外,通过将刀槽的弯曲率L3/L4设为1.20以下,可在不过度扩大刀槽的面积的情况下,抑制环岸部刚性的降低,并可进一步改善在积雪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

[附加实施方式5]

基本实施方式和在基本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组合附加实施方式1~4中至少一方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上述第1环岸部和上述第2环岸部的至少一方(同一图中为第1环岸部22)中,与周向沟槽12d邻接的小花纹块B1的面积优选为仅与倾斜槽16d和刀槽30b邻接的小花纹块B2的面积的1.05倍以上(附加实施方式5)。此处,小花纹块是指通过周向沟槽和倾斜槽划分形成的花纹块的构成要素,指的是通过至少1个刀槽划分形成的花纹块的一部分。

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规定的环岸部中,通过将与周向沟槽邻接的小花纹块的面积设为仅与倾斜槽和刀槽邻接的小花纹块的面积的1.05倍以上,扩大轮胎转动时变形程度较高的小花纹块B1的面积,以与宽度较宽的槽(周向沟槽)邻接,充分确保其刚性。由此,尤其是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可抑制轮胎转动时小花纹块B1的变形,甚至通过抑制小花纹块B1的打滑,可进一步改善耐噪音性能。

另外,通过将与周向沟槽邻接的小花纹块的面积设为仅与倾斜槽和刀槽邻接的小花纹块的面积的3.0倍以下,在上述规定的环岸部中,可在不过度扩大各小花纹块的刚性差的情况下,抑制偏磨损。

[附加实施方式6]

基本实施方式和在基本实施方式基础上组合附加实施方式1~5的至少一方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1环岸部和上述第2环岸部的至少一方中,连接上述倾斜槽的弯曲部的轮胎周向各侧的弯曲点的线段优选比上述倾斜槽的最大宽度要长(附加实施方式6)。

上述特定环岸部中,通过使连接上述倾斜槽的弯曲部的轮胎周向各侧的弯曲点的线段比上述倾斜槽的最大宽度还要长,可扩大弯曲部的面积,该弯曲部能够产生大于倾斜槽中其他部位的雪柱剪切力。由此,可使倾斜槽整体有效产生雪柱剪切力,并可进一步改善在积雪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

[附加实施方式7]

基本实施方式和在基本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组合附加实施方式1~6中至少一方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上述第1环岸部和上述第2环岸部的至少一方(同一图所示的例子中为第1环岸部22)中,优选倾斜槽16d的至少1个(全部)在与周向沟槽12b、12d的邻接部呈槽底抬高状(附加实施方式7)。

图1所示的例子中,各倾斜槽16d在与周向沟槽12b、12d的邻接部具有槽底抬高部16d2、16d3。由此,能够提高至少通过倾斜槽和刀槽划分形成的小花纹块中,还通过宽度较宽的周向沟槽划分形成从而轮胎转动时变形程度较高的小花纹块B1的刚性。其结果是,可抑制轮胎转动时的上述小花纹块的打滑,甚至可进一步改善耐噪音性能。

此外,如上所述,通过在各倾斜槽16d形成槽底抬高部16d2、16d3,提高轮胎转动时变形程度较高的小花纹块B1的刚性,可抑制小花纹块B1向轮胎周向的倾斜变形。其结果是,可抑制该倾斜变形引起的偏磨损。

[附加实施方式8]

基本实施方式和在基本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组合附加实施方式1~7中至少一方的实施方式中,优选上述刀槽的至少1个在与上述倾斜槽的邻接部呈槽底抬高状(附加实施方式8)。

通过使上述刀槽的至少1个在与上述倾斜槽的邻接部呈槽底抬高状,可抑制形成刀槽导致的第1环岸部或第2环岸部的刚性降低,甚至可抑制轮胎转送时的小花纹块的打滑,进一步改善耐噪音性能。

[附加实施方式9]

基本实施方式和在基本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组合附加实施方式1~8中至少一方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轮胎宽度方向的至少一方侧中,优选位于比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周向沟槽更靠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的环岸部上设置的倾斜槽的至少1个(同一图中为倾斜槽16f、16h全部),其轮胎宽度方向内端在环岸部内终止(附加实施方式9)。

图1所示的例子中,各倾斜槽16f、16h的轮胎宽度方向内端在环岸部内终止。由此,可抑制胎肩区域的打音,从而可进一步改善耐噪音性能。

[附加实施方式10]

基本实施方式和在基本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组合附加实施方式1~9中至少一方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优选轮胎宽度方向的至少一方侧区域的周向沟槽的至少1个(同一图中为周向沟槽12b)具有至少1个弯曲部(附加实施方式10)。

通过使轮胎宽度方向的至少一方侧区域的周向沟槽的至少1个具有至少1个弯曲部,图1所示的例子中,不仅可使条状花纹20和第1环岸部22具有轮胎周向的边缘成分,还可具有轮胎宽度方向的边缘成分。其结果是,不仅可以通过轮胎周向的边缘成分改善在积雪路面的转弯性能,还可以通过轮胎宽度方向的边缘成分充分确保在积雪路面的驱动性能和制动性能,甚至可进一步提高在积雪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

实施例

将轮胎尺寸设为215/45R1787W,针对图1所示的各构成要素12~30(形状、尺寸不是图1所示的规格),按照表1所示的以下各条件,分别制作实施例1~11的充气轮胎以及常规例的充气轮胎。

(1-1)配置在第1环岸部22和第2环岸部24(以下,有时称为“特定环岸部22、24”)至少一方的倾斜槽16d所具有的弯曲部的数量(特定倾斜槽16d的弯曲部的数量);

(1-2)刀槽30b相对于倾斜槽16d的交叉角度(刀槽30b的交叉角度(°));

(1-3)刀槽30b具有的弯曲部的数量;

(2)倾斜槽16d的弯曲率L1/L2;

(3)倾斜槽16d的最长延伸部分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倾斜槽16d的最长延伸部分的倾斜角度(°));

(4)轮胎周向单位长度的刀槽30b的个数(个/mm);

(5)刀槽30b的弯曲率L3/L4;

(6)相对于小花纹块B2的面积的小花纹块B 1的面积(倍);

(7)连接倾斜槽16d的弯曲部的轮胎周向各侧的弯曲点的线段是否比倾斜槽16d的最大宽度还要长(弯曲点间线段L5和最大宽度L6的关系(L5、L6未图示));

(8)倾斜槽16d的至少1个在与周向沟槽12b、12d的邻接部是否呈槽底抬高状(倾斜槽16d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槽底抬高部16d2、16d3的有无);

(9)刀槽30b的至少1个在与倾斜槽16d的邻接部是否呈槽底抬高状(刀槽30b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槽底抬高部的有无);

(10)倾斜槽16f、16h的至少1个的轮胎宽度方向内端是否在环岸部内终止(倾斜槽16f、16h的轮胎宽度方向内端的延伸方式),以及

(11)轮胎宽度方向的至少一方侧区域的周向沟槽的至少1个(周向沟槽12a~12d)是否具有至少1个弯曲部(周向沟槽12b的弯曲部的有无)。

将如此制作的各试验轮胎组装到正规轮辋(轮辋尺寸17×7J)并施加230kPa的内压,然后安装到排气量为1800cc的车辆上(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型),在施加正规荷重的75%的荷重的状态下,对在干燥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在积雪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以及在湿滑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分别进行评价。将这些结果一并记载于表1中。

(在积雪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

以40km/h在积雪路面行驶时,由小组成员进行感官评估。然后,基于该测定结果,将常规例作为基准(100)而进行指数评估。该评估的指数越大,表示在积雪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越好。

(耐噪音性能)

使试验车辆在规定的测试跑道行驶,由试驾员对100km/h~20km/h的惯性行驶时的车内噪音进行评估。然后,基于该评估结果,将常规例作为基准(100)而进行指数评估。该评估的指数越大,表示耐噪音性能越好。

将这些结果一并记载于表1-1和表1-2中。

[表1-1]

[表1-2]

根据表1-1和表1-2,可知属于本发明技术范围(特定倾斜槽16d的弯曲部的数量、刀槽30b的交叉角度以及刀槽30b具有的弯曲部的数量这些满足规定的条件)的实施例1~实施例11的充气轮胎中,任一个的在积雪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和耐噪音性能均比不属于本发明技术范围的常规例的充气轮胎要好。

符号说明

1 充气轮胎

10 胎面表面

12、12a、12b、12c、12d 周向沟槽

14、14a、14b、14c 倒角部

16、16a、16b、16c、16d、16e、16f、16g、16h、16i、16j 倾斜槽

16d1 深槽部

16d2、16d3 槽底抬高部(浅槽部)

20 条状花纹

22 第1环岸部

24 第2环岸部

26 内侧胎肩条状花纹

28 外侧胎肩条状花纹

30、30a、30b、30c、30d、30e 刀槽

B1、B2 小花纹块

E1、E2 接地端

CL 轮胎赤道面

α 倾斜槽16d的宽度方向中心线

β 连接倾斜槽16d的轮胎宽度方向两端部的轮胎周向中心点的线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