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李箱用带磁铁的脚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2202发布日期:2019-01-16 06:40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李箱用带磁铁的脚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脚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行李箱用带磁铁的脚轮。



背景技术:

行李箱,亦称旅行箱、拉杆箱,是现代人出门时所携带用以放置物品的箱子,它是行李的其中一种类型。通常行李箱是用来放置旅途上所需要的衣物、个人护理用品及纪念品等。

现有行李箱为了携带拖曳的便利性,其底部都设有脚轮,脚轮包括了轮座和轮叉,为了实现轮叉的“万向”转动,轮座与轮叉之间会通过轴承或者钢珠连接来实现轮叉“万向”转动,进而带动滚轮“万向”转动,但还是会存在以下问题:

1、轴承或钢珠与轮座、轮叉摩擦造成明显的噪音,在一些安静的场所十分明显,如图书馆、医院等。

、轴承、或钢珠,存在磨损,磨损的厉害了就得全部更换,不然就无法匹配原来的零件,成本大。

、结构复杂,在装配时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李箱用带磁铁的脚轮,其可以解决以上问题,轮座与轮叉不再接触,不存在两者摩擦,能将噪音降到最低,同时通过磁力增加了脚轮的负载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行李箱用带磁铁的脚轮,包括轮座,轮座固定在行李箱的包角上;中轴钉穿过轮叉与轮座相连接,轮叉的底部穿过轮轴钉,轮轴钉的两端连接有滚轮,轮座的底面固定有第一磁铁,轮叉的顶面固定有第二磁铁,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对设置同性排斥,轮座悬浮于轮叉的上方;中轴钉穿过轮叉、第二磁铁、第一磁铁、轮座形成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轮座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坑,第一凹坑的顶壁内开设有第二凹坑,第二凹坑内固定第一磁铁,第一磁铁为圆环状。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轮叉的顶部开设有第三凹坑,第三凹坑内固定第二磁铁,第二磁铁为圆环状;轮叉的顶部部分伸入第一凹坑内并且不与轮座相接触,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同性相对排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轮叉的顶部开设有第三凹坑,第三凹坑内固定第二磁铁,第二磁铁为圆环状;轮叉的顶部部分伸入第一凹坑内并且不与轮座相接触,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同性相对排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卡簧上开设有第一圆孔、喇叭口,喇叭口与第一圆孔相通,第一圆孔的内壁开设两个对称的调节凹槽,两调节凹槽的对称中线与喇叭口的对称中线重合,两调节凹槽与第一圆孔相通,两个调节凹槽将第一圆孔分隔成三面卡壁,三面卡壁围成圆形,环形凹槽的底壁卡在三面卡壁之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均为永磁材料。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中轴钉为铝合金材料不具有磁性。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卡簧与轮座之间设有垫片。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的行李箱用带磁铁的脚轮,包括轮座、轮叉,轮座的底部上安装第一磁铁,轮叉的顶部上安装第二磁铁,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对排斥,能够实现轮座悬浮在轮叉上方,轮叉与轮座不想接触,能够实现轮叉在旋转过程中无摩擦力,静音,同时也通过排斥力增加了脚轮的载重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中轴钉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中轴钉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卡簧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卡簧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卡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行李箱用带磁铁的脚轮,其包括轮座01、轮叉02、中轴钉03;轮座通过螺丝固定在行李箱的箱体四个包角上,中轴钉03穿过轮叉02与轮座01相连接,轮叉的底部穿过轮轴钉,轮轴钉的两端连接有滚轮;

轮叉上贯穿有中轴钉孔020,中轴钉孔垂直于水平面,中轴钉孔的顶部向内凸起形成突圆0200,中轴钉孔内放入中轴钉,中轴钉03的主体成圆柱状,主体的尾部向外凸出形成的圆台030,突圆与圆台相配合形成卡接,突圆用于将中轴钉卡在中轴钉孔内,能够防止中轴钉从中轴钉孔的顶部穿出脱落,主体的头部开设出用于卡紧卡簧的环形凹槽031;

卡簧04的外轮廓为圆形,卡簧上开设有第一圆孔040,卡簧上也还开设喇叭口041,喇叭口为喇叭形的开口,喇叭口与第一圆孔相通,第一圆孔的内壁开设两个调节凹槽042,两个调节凹槽对称设置,两调节凹槽的对称中心线与喇叭口的对称中心线重合,喇叭口向外扩张时,能够更加容易,两调节凹槽能进行适量变形,不会发生断裂;两调节凹槽与第一圆孔相通,两个调节凹槽将第一圆孔分隔成三面卡壁043,三面卡壁围成圆形,中轴钉的环形凹槽031的底壁卡入三面卡壁之间,能够限制中轴钉沿轴向移动,但中轴钉仍可旋转,三面卡壁类似三个支点连成三角形,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中轴钉转动过程中更加稳定,减少噪音;

轮座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坑010,第一凹坑向内凹陷,第一凹坑的侧壁为圆形,第一凹坑的顶部内开设有第二凹坑,第二凹坑内固定有第一磁铁011,第一磁铁为圆环状,中轴钉03贯穿过第一磁铁和轮座,第一磁铁可以通过胶粘在第二凹坑内,或者第一磁铁嵌入第二凹坑;第一磁铁为永磁材料,增加了使用寿命,减少更换维修成本,同时磁力效果更好;

轮叉的顶部开设有第三凹坑,第三凹坑内固定第二磁铁021,第二磁铁可以是嵌入第三凹坑或胶粘在第三凹坑内,第二磁铁也为圆环状,中轴钉贯穿过第二磁铁和轮叉;第二磁铁也为永磁材料,增加了使用寿命,减少更换维修成本,同时磁力效果更好;

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为上下相对设置,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相对面为同性排斥,轮座悬浮于轮叉上方,并且轮叉的顶部部分伸入第一凹坑内不与轮座相接触;轮叉在转动过程中,不与轮座发生摩擦,避免了噪音的产生,比现有行李箱更加静音,同时两块磁铁产生的排斥力,能增加了脚轮的载重能力,能运输更多物品,更加实用;

中轴钉穿过轮叉、第二磁铁、第一磁铁、轮座通过卡簧形成连接,中轴钉的头部伸出轮座并且卡簧卡入环形凹槽内限制中轴钉沿轴向移动,中轴钉由铝合金材料制成,不会产生磁性,保证了轮叉位置的准确性;卡簧与轮座之间放置有垫片05,用于调节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之间的距离,具有更多的磁性材料的选择,能适用于不同载重的选择;

使用过程:轮叉的底部穿过轮轴钉,轮轴钉的两端安装滚轮,第二磁铁安装在轮叉顶部,第一磁铁安装在轮座的底部,中轴钉穿过轮叉、第二磁铁、第一磁铁从轮座穿出,卡簧卡入环形凹槽,通过垫片来调节轮座与轮叉之间的距离,来产生不同排斥力,能够具有不同的载重能力,调节方便。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