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滑坡野外监测的车载便携式无人机机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8486发布日期:2019-01-29 18:09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滑坡野外监测的车载便携式无人机机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滑坡位移监测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滑坡野外监测的车载便携式无人机机库。



背景技术:

多轴无人机在巡检、测绘、地质勘探、监测等领域应用广泛,在进行滑坡野外监测时,若采用现有的露天机库,容易导致无人机的损坏,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无人机进行有效保护,并便于多组无人机转运的专用机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滑坡野外监测的车载便携式无人机机库,其能够实现无人机出入库的自动化操作、无人机的安全防护,在野外较为险恶的条件中,能够更好的对无人机组进行转运与保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滑坡野外监测的车载便携式无人机机库,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顶部设有开合顶板,箱体内设有两组无人机平台,两组无人机平台包括设置在同一竖直位置上的多个无人机平台,两组无人机平台分别设置在箱体内的两端位置,且两组无人机平台一一对应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箱体内底面上设有升降推杆,升降推杆上端设有水平的升降平台,升降平台设置在两组无人机平台之间的竖直位置上,且升降平台升降至与无人机平台同一水平高度时,升降平台的端面与两个无人机平台的端面接触。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箱体两个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导向条,无人机平台设置在导向条上。

优选的方案中,同一水平高度上的其中一个所述的导向条底部设有第一齿条,无人机平台一侧穿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转轴向下设置,且第一电机转轴上设有与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导向条顶面上设有第一条形凸起,所述的无人机平台顶面上设有与第一条形凸起相配合的条形槽。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开合顶板通过导向槽固定设置在箱体顶部的开口处,开合顶板为两块,两块开合顶板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开合顶板的底部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转轴竖直向下设置,第二电机的转轴上设有第二齿轮,在靠近第二齿轮的箱体内侧壁上设有水平的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升降平台在靠近第一齿条的同一侧上设有第三齿条,在第三齿条两端上方的升降平台上设有缺口,缺口的截面尺寸大于第一电机的截面尺寸。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升降平台顶面还还设有第二条形凸起,第二条形凸起与第一条形凸起尺寸相同,且均与条形槽配合。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升降推杆采用电动推杆。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箱体两个相对的外端面上设有把手。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箱体两个相对的外侧壁上设有“l”形的支撑台,支撑台的竖直段与箱体侧壁之间贴合固定,支撑台的水平段与箱体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滑坡野外监测的车载便携式无人机机库,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有效满足野外检测过程中的无人机安全防护、快速转运需求,满足滑坡野外监测高频率、多架次密集监测任务的需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单个无人机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开合顶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升降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中:箱体1,开合顶板2,支撑台3,把手4,无人机平台5,导向条6,升降平台7,升降推杆8,第一电机9,第一齿轮10,第一齿条11,条形槽12,第一条形凸起13,第二电机14,第二齿轮15,第二齿条16,第三齿条17,缺口18,第二条形凸起1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滑坡野外监测的车载便携式无人机机库,包括箱体1,所述的箱体1顶部设有开合顶板2,箱体1内设有两组无人机平台5,两组无人机平台5包括设置在同一竖直位置上的多个无人机平台5,两组无人机平台5分别设置在箱体1内的两端位置,且两组无人机平台5一一对应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箱体1内底面上设有升降推杆8,升降推杆8上端设有水平的升降平台7,升降平台7设置在两组无人机平台5之间的竖直位置上,且升降平台7升降至与无人机平台5同一水平高度时,升降平台7的端面与两个无人机平台5的端面接触。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箱体1两个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导向条6,无人机平台5设置在导向条6上。

优选的方案中,同一水平高度上的其中一个所述的导向条6底部设有第一齿条11,无人机平台5一侧穿设有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转轴向下设置,且第一电机9转轴上设有与第一齿条11啮合的第一齿轮10。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导向条6顶面上设有第一条形凸起13,所述的无人机平台5顶面上设有与第一条形凸起13相配合的条形槽12。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开合顶板2通过导向槽固定设置在箱体1顶部的开口处,开合顶板2为两块,两块开合顶板2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开合顶板2的底部设有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14的转轴竖直向下设置,第二电机14的转轴上设有第二齿轮15,在靠近第二齿轮15的箱体1内侧壁上设有水平的第二齿条16,第二齿条16与第二齿轮15啮合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升降平台7在靠近第一齿条11的同一侧上设有第三齿条17,在第三齿条17两端上方的升降平台7上设有缺口18,缺口18的截面尺寸大于第一电机9的截面尺寸。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升降平台7顶面还还设有第二条形凸起19,第二条形凸起19与第一条形凸起13尺寸相同,且均与条形槽12配合。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升降推杆8采用电动推杆。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箱体1两个相对的外端面上设有把手4。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箱体1两个相对的外侧壁上设有“l”形的支撑台3,支撑台3的竖直段与箱体1侧壁之间贴合固定,支撑台3的水平段与箱体1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

本发明包含了无人机的运输存储、自动出入库、安全防护功能。

无人机的自动出入库系统目的在于实现无人机的自动出入库,整个系统包含无人机平台5、升降平台7、开合顶板2、以及第一电机9与第二电机14,通过第一电机9控制无人机平台5向升降平台7上移动,同时通过第二电机14开启开合顶板2,最后利用升降平台7实现无人机的出入库,达到最终的无人机的自动出入库目的;

当机库处于野外平旷地带时,人为打开开关命令,第二电机14启动并开启开合顶板2,此时控制器命令升降平台7的升降推杆8使升降平台7上升到与某一无人机平台5齐平高度,并保证第一条形凸起13与第二条形凸起19对齐,第一电机9控制无人机平台5滑到升降平台7上方,接着升降平台7上升到箱体1顶部,无人机开始起飞并实现沿程序设定的指定路线进行滑坡监测的相关作业(整个过程主要是依靠plc控制器进行控制)。

无人机平台5和无人机升降平台7的复位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

当无人机结束滑坡监测任务后,无人机按照程序指令沿原路线返回,机库接收无人机返回指令(可依靠设置雷达感应或红外信号传感等方式),同时控制器命令无人机升降平台7的第一电机9控制其上升至与某一无人机平台5高度,第一电机9控制无人机平台5滑到升降平台7上方,接着升降平台7上升到箱体1顶部,无人机降落在升降平台7上,然后控制无人机升降平台7下降至无人机平台5位置高度,控制器命令第一电机9控制无人机平台5移动至到无人机初始位置,整个无人机的入库过程结束。

另外,本发明中可以增设无人机自动充电系统,其主要结构为:

首先将无人机进行改装,将无人机的落脚架改装成给无人机充电的正负极,在无人机平台5上设置相应的正负极,无人机降落在无人机平台5上时,无人机连接入电路中,通过一定的改装实现与车载电源的连接,最终达到自动充电目的。

无人机充电时要求无人机平台5处于初始位置,一旦离开初始位置,整个电路断开。无人机的自动充电在无人机入库后完成,在无人机入库的最后阶段控制器命令对应无人机平台5的第一电机9控制无人机平台5滑到无人机初始位置,此时整个电路形成通路,车载电源给无人机供电,当无人机电量充满后车载电源断开充电。

在箱体1的内部增设缓冲材料,箱体1外壁材料满足耐磨及强度要求,从而实现对无人机的保护。抗缓冲材料可实现对无人机平台的保护,当无人机返回时机库的支撑台3还能够增大可降落面积,避免无人机坠落,对无人机的降落给予保护。

本发明采用的多层无人机平台5能极大的降低机库的空间体积,便于机库的携带,也加大了机库的使用价值,便于推广。机库尽量采用质量轻,强度大的材料,便于机库的搬运,使滑坡野外监测实验能更轻松方便的进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