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逃生车窗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5544发布日期:2019-01-08 21:31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逃生车窗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玻璃制造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逃生车窗及汽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客车火灾事故频繁发生,对乘客的人身安全产生严重的危害。主要原因是发生火灾时,客车自动门的电路系统被损坏,导致无法及时打开车门,而乘客在惊慌失措的情况下很难顺利拿到逃生锤打开逃生窗,同时目前的逃生窗存在开启速度慢,打开角度小的缺点,不利用人员出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逃生车窗及汽车,通过将挡杆的弯头部旋转至水平方向,从而使玻璃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向车外转动,以打开逃生车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逃生车窗,包括:内设玻璃的窗体和位于窗体上的锁止机构;其中所述锁止机构包括:位于玻璃内侧的压缩弹簧和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端连接一挡杆,且所述挡杆设有竖直向下的弯头部,以阻挡玻璃向车外转动;当车辆发生紧急情况时,所述锁止机构适于自动开启,即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弯头部旋转至水平方向;此时玻璃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向车外转动,打开逃生车窗。

进一步,所述新型逃生车窗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玻璃两端的上、下安装架;其中下安装架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铰链;当开启锁止机构时,所述玻璃适于围绕铰链向车外转动,以打开逃生车窗。

进一步,所述下安装架的底部内侧设有圆弧倒角,以防止窗体阻挡玻璃转动。

进一步,在所述窗体与下安装架的配合缝隙处设有密封条,以遮盖窗体与下安装架的配合缝隙。

进一步,所述新型逃生车窗还包括位于窗体上的烟雾探测器;所述烟雾探测器适于与一控制模块相连;当烟雾探测器检测车内烟雾浓度大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判定车辆发生紧急情况,并控制开启所述锁止机构,以打开逃生车窗。

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前所述的新型逃生车窗;当车辆发生紧急情况时,所述新型逃生车窗适于自动向车外打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逃生车窗通过伺服电机将竖直向下的弯头部旋转至水平方向,使玻璃由锁止状态变为自由转动状态,以打开逃生窗。具有稳定性高、开窗速度快和开窗角度大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逃生车窗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逃生车窗的正视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逃生车窗的玻璃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围绕铰链向车外转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逃生车窗的玻璃转动至水平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c)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逃生车窗的玻璃竖直向下贴付在窗体下部的外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窗体1,密封条11,玻璃21,上安装架22,下安装架23,铰链231,锁止机构3,压缩弹簧31,伺服电机32,档杆33,弯头部331,烟雾探测器4。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逃生车窗的侧面剖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新型逃生车窗,包括:控制模块、内设玻璃21 的窗体1和位于窗体1上的锁止机构3;其中所述锁止机构3包括:位于玻璃21内侧的压缩弹簧31和伺服电机32;所述伺服电机32的输出轴的轴端连接一挡杆33,且所述挡杆33 设有竖直向下的弯头部331,以阻挡玻璃21向车外转动。具体的,当车辆发生紧急情况时,所述锁止机构3适于自动开启,即所述伺服电机32的输出轴带动弯头部331旋转至水平方向;此时玻璃21在压缩弹簧31的作用下向车外转动,打开逃生车窗。

本实施例1的新型逃生车窗通过伺服电机将竖直向下的弯头部旋转至水平方向,使玻璃由锁止状态变为自由转动状态,以打开逃生窗。具有稳定性高、开窗速度快和开窗角度大的特点。

进一步,见图1,所述新型逃生车窗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玻璃21两端的上、下安装架;其中下安装架23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铰链231;当开启锁止机构3时,所述玻璃21适于围绕铰链231向车外转动,以打开逃生车窗,不会占用车内空间,方便打开车窗,同时通过铰链转动,使得开窗更顺畅,避免出现车窗卡壳的现象。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逃生车窗的正视图。

可选的,见图2,所述铰链231的数量可以根据玻璃的宽度而定,铰链231的数量例如但不限于三个,分别位于下安装架23底部的中部和两侧,以提高玻璃21转动的顺畅度。

优选的,所述铰链231位于下安装架23的底部外侧,并固定在窗体1的外侧边缘,以使窗体1的外侧不会阻挡玻璃21转动,有效增大了玻璃的打开角度,以利于人员快速从窗口出去。同时,所述上安装架22的顶部与档杆33的水平段之间留有间隙,以避免玻璃 21向车外转动时,上安装架22的顶部抵于档杆33的水平段,从而阻挡玻璃21继续向车外转动。

所述玻璃的打开角度为0~180°。即,当打开角度为0°时,玻璃竖直向上,上安装架的内侧抵于压缩弹簧的活动端(如图1所示);当打开角度为90°时,玻璃水平向外(如图3b所示),此时窗口的通道最大化,可以加快人员逃出速度;当打开角度大于90°后,窗口的通道不再增大;当打开角度等于180°时,玻璃竖直向下贴付于窗体下部的外侧(如图3c所示),保证玻璃不会占用过多外部空间,同时也方便乘客从窗口出去。

本申请中,开启锁止机构以打开逃生车窗的工作原理如下:

见图1,所述压缩弹簧31的一端固定在窗体1上,其活动端抵于上安装架22的内侧。当锁止机构3开启时,所述伺服电机32适于带动档杆33的弯头部331旋转至水平方向(如图 3a中所示位置),以避免阻挡玻璃21向车外转动。同时,玻璃21在压缩弹簧31的作用下围绕铰链231向车外转动(如图3a中F1方向所示),当上安装架22的内侧脱离压缩弹簧 31的活动端时,此时玻璃21向车外倾斜,其重心会使玻璃21在失去弹簧作用力的基础上继续向车外转动,到达水平位置(如图3b所示位置),继续转动(如图3b中F2方向所示),最后竖直向下贴付在窗体下部的外侧(如图3c中所示位置),即完全打开逃生车窗。

优选的,见图1,所述下安装架23的底部内侧设有圆弧倒角,在减小窗体1与下安装架23配合缝隙的同时,又保证玻璃21向车外转动时,下安装架23不会被窗体1阻挡。

可选的,在所述窗体1与下安装架23的配合缝隙处还设有密封条11,以遮盖窗体1 与下安装架23的配合缝隙。

进一步,见图1,所述新型逃生车窗还包括位于窗体上的烟雾探测器4;所述烟雾探测器4适于与一控制模块相连;当烟雾探测器检测车内烟雾浓度大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判定车辆发生紧急情况,并控制开启所述锁止机构,以打开逃生车窗。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例如但不限于51系列单片机,适于通过相应的驱动电路控制锁止机构进行工作。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前所述的新型逃生车窗;当车辆发生紧急情况时,所述新型逃生车窗适于自动向车外打开。

具体的,所述汽车包括但不限于轿车、大巴和公交车等;其中所述新型逃生车窗可以作为大巴和公交车等的固定窗,也可以作为轿车的后挡风窗。

关于新型逃生车窗的具体结构及实施过程参见实施例1的相关论述,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