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的速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7537发布日期:2018-10-02 19:44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速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机逐渐替代内燃机成为新的汽车动力源,同时也由于技术不够全面,标准不够完善,电动汽车大多采用了传统汽车稍作改进的结构,控制方法上也存在许多需要破旧立新的方面。传统汽车的控制思路是驾驶者收集汽车行驶状态和路面状况等信息,结合自己的驾驶意图,经过大脑分析,通过加速踏板和换挡机构来调节动力系统的转矩输出来实现行驶时整车行驶速度的控制。

上述方式由于加速踏板和换挡机构控制的是动力系统的转矩输出,因而驾驶员想要控制车辆达到或保持一定车速时,需要不断的对加速踏板和换挡机构进行调节,控制过程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电动车速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单元、导航模块、显示模块、车速传感器模块、路面状况传感器模块、车速控制单元、电机控制模块;所述导航模块、显示模块、车速传感器模块、路面状况传感器模块、车速控制单元与主机单元相连,车速控制单元与电机控制模块相连;所述导航模块用于获取车辆所行驶路段的道路信息以及限速信息;所述车速传感器模块用获取当前车辆行驶速度;所述路面状况传感器模块用于实时监测路面状况;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道路信息、限速信息以及当前车速;所述主机模块用于接收并处理导航模块、路面状况传感器模块和车速传感器模块的信号;所述车速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并处理主机单元发给车速控制模块的信号;所述电机控制模块用于接收车速控制模块的信号并控制电动机工作状态。

优选的,主机单元将接收到的导航模块信号和车速传感器模块信号处理后得到的路段信息、车速信息和限速信息发送给显示单元。

优选的,主机单元还包括限速预设模块用于预先设定限速速度。

优选的,主机单元还包括语音模块,用于行驶速度超过限速速度时提醒驾驶员。

优选的,主机模块接收并处理导航模块信号、路面状况传感器模块信号和车速传感器模块信号来判断车辆行驶环境和行驶状态,并根据预设模块的预设限速速度,发送信号给车速控制单元,车速控制单元通过电机控制模块控制发动机的运行状态。

优选的,导航模块兼容多个导航系统,包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GPS卫星导航系统、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和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电动汽车的速度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智能交通系统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智能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电动车速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单元、导航模块、显示模块、车速传感器模块、路面状况传感器模块、车速控制单元、电机控制模块;所述导航模块、显示模块、车速传感器模块、路面状况传感器模块、车速控制单元与主机单元相连,车速控制单元与电机控制模块相连;所述导航模块用于获取车辆所行驶路段的道路信息以及限速信息;所述车速传感器模块用获取当前车辆行驶速度;所述路面状况传感器模块用于实时监测路面状况;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道路信息、限速信息以及当前车速;所述主机模块用于接收并处理导航模块、路面状况传感器模块和车速传感器模块的信号;所述车速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并处理主机单元发给车速控制模块的信号;所述电机控制模块用于接收车速控制模块的信号并控制电动机工作状态。

优选的,主机单元将接收到的导航模块信号和车速传感器模块信号处理后得到的路段信息、车速信息和限速信息发送给显示单元。

优选的,主机单元还包括限速预设模块用于预先设定限速速度。

优选的,主机单元还包括语音模块,用于行驶速度超过限速速度时提醒驾驶员。

优选的,主机模块接收并处理导航模块信号、路面状况传感器模块信号和车速传感器模块信号来判断车辆行驶环境和行驶状态,并根据预设模块的预设限速速度,发送信号给车速控制单元,车速控制单元通过电机控制模块控制发动机的运行状态。

优选的,导航模块兼容多个导航系统,包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GPS卫星导航系统、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和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个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一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单元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