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安装的三角警示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4796发布日期:2018-11-09 22:31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安装的三角警示架。



背景技术:

当汽车在道路上出现故障的时候,通常的做法是将安全警示牌放置在车后一小段距离,常见的安全警示牌为固定结构,放在车辆后备箱内有时会因为占用空间而不被驾驶员携带,而且在汽车出现故障的道路上,路面状况可能复杂,难以找到平缓的地面来放置安全警示牌,使警示牌难以起到警示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安装的三角警示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安装的三角警示架,包括警示牌和底架,所述警示牌与底架可拆卸连接。所述警示牌包括第一拼接板、第二拼接板、第三拼接板、底板、第三螺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三螺孔设于底板中间处,所述第一拼接板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第二拼接板和第三拼接板的一端分别铰接于底板两端,另一端均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底架包括第一底架、第二底架和可调支脚,所述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可拆卸连接,且底部均设有可调支脚。所述第一底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一螺孔、第一通孔、滑动槽和收纳盒。所述第一通孔设于第一支架的中心处,所述滑动槽设于第一支架一侧,所述收纳盒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螺孔分别设于第一支架底部两侧。所述第二底架包括第二支架、第二螺孔、固定杆和设于固定杆顶部的螺纹部。所述固定杆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孔分别设于第二支架底部两侧。所述可调支脚包括螺钉、连接杆、旋转球体、底座和球形凹槽。所述连接杆顶部设有螺钉,底部设有旋转球体,所述底座设有球形凹槽,所述旋转球体非紧固的嵌于球形凹槽中。

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设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与第一通孔均为长方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拼接板、第二拼接板和第三拼接板上均设有反光涂层。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警示牌在使用时可快速组装固定在底架上,底架底部的可调支脚高度可调,并且底座通过球形凹槽与旋转球体非紧固镶嵌,使底座的底面能够始终与地面接触,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拼接部为长方体,避免因支架转动而导致支架不稳。第一支架上还设有收纳盒,可将螺栓螺帽等易丢的零件放置在其中,避免使用时无法完成拼装。本实用新型在不使用时可以拆卸折叠,不占用空间且便于携带,适用于各种道路上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警示牌结构示意图。

图3为警示牌侧视图。

图4为第一底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底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可调支脚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A处剖面图。

图中:1-警示牌,2-底架,11-第一拼接板,12-第二拼接板,13-第三拼接板,14-底板,15-第三螺孔,16-第二通孔,21-第一底架,22-第二底架,23-可调支脚,211-第一支架,212-第一螺孔,213-第一通孔,214-滑动槽,215-收纳盒,221-第二支架,222-第二螺孔,223-固定杆,224-螺纹部,231-螺钉,232-连接杆,233-旋转球体,234-底座,235-球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7所示:一种组合安装的三角警示架,包括警示牌1和底架2,所述警示牌1与底架2可拆卸连接。所述警示牌1包括第一拼接板11、第二拼接板12、第三拼接板13、底板14、第三螺孔15和第二通孔16。所述第三螺孔15设于底板14中间处,所述第一拼接板11固定在底板14上,所述第二拼接板12和第三拼接板13的一端分别铰接于底板14两端,另一端均设有第二通孔16。所述底架2包括第一底架21、第二底架22和可调支脚23,所述第一底架21和第二底架22可拆卸连接,且底部均设有可调支脚23。所述第一底架21包括第一支架211、第一螺孔212、第一通孔213、滑动槽214和收纳盒215。所述第一通孔213设于第一支架211的中心处,所述滑动槽214设于第一支架211一侧,所述收纳盒215与滑动槽21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螺孔212分别设于第一支架211底部两侧。所述第二底架22包括第二支架221、第二螺孔222、固定杆223和设于固定杆223顶部的螺纹部224。所述固定杆223与第二支架2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孔222分别设于第二支架221底部两侧。所述可调支脚23包括螺钉231、连接杆232、旋转球体233、底座234和球形凹槽235。所述连接杆232顶部设有螺钉231,底部设有旋转球体233,所述底座234设有球形凹槽235,所述旋转球体233非紧固的嵌于球形凹槽235中。所述底座234底部设有防滑垫。所述固定杆223与第一通孔213均为长方体。所述第一拼接板11、第二拼接板12和第三拼接板13上均设有反光涂层。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第一底架与第二底架拼接,将第一底架调整好方向,使第一通孔卡入固定杆中;然后将底板两侧的第二拼接板和第三拼接板抬起,通过使用螺栓穿过第二通孔,使其固定。然后将底板上的第三螺孔拧入固定杆顶部的螺纹部中,以完成警示牌和底架的拼接;随后将可调支脚分别拧入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中,可根据路面的情况来调节拧入的距离,或者根据可调支脚来调节警示牌的角度,以适用于多种路面状况。第一底架上的收纳盒用于放置组装本实用新型所需要的螺栓,螺帽,避免丢失。在车辆故障维修好后,可将警示牌、第一底架、第二底架及可调支脚拆下,以便于携带且不占用空间。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