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举升卸料的振动式半挂车车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6310发布日期:2018-12-11 22:04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举升卸料的振动式半挂车车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挂车车斗,具体是一种免举升卸料的振动式半挂车车斗。



背景技术:

半挂车是一种重型运输工具,其车斗在卸料时需要通过举升油缸向上倾斜举升,使物料从车斗尾部倒出,这种举升卸料式的半挂车车斗无疑在卸货时消耗的能源较大,且举升油缸占据半挂车较大重量,故而使半挂车整体重量被迫增大而增大运输消耗,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特设计本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少卸货时的能耗,降低运输消耗的免举升卸料的振动式半挂车车斗。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免举升卸料的振动式半挂车车斗,包括车斗底架和固定安装于所述车斗底架两边梁的车斗框,所述车斗框内下部设置有中部朝上且截面呈三角形的承料板,所述承料板的长度方向沿所述车斗框的长度方向延伸,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车斗底架的两边梁固定连接,所述承料板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振动器,所述车斗框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至少一扇用于卸料的侧门,所述侧门的开合可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卸料时,控制所述侧门开启,启动所述振动器,物料即可沿所述承料板的两斜面向所述车斗框的两侧快速卸出,结构简单,无需设置举升油缸进行举升卸料,减少了卸货时的能耗,在不设置举升油缸的情况下,半挂车的重量得到大大的减轻,降低了运输消耗(能耗、磨损等);尤其在道路施工场景下,在待施工道路上边行车边向道路两侧卸料,能够为道路施工减少实地转移物料的麻烦,提高道路施工效率;而在物料为黏土等具有黏性的物料时,利用所述振动器振动卸料,亦能够做到较为彻底且快速的卸料。

进一步,所述侧门的上端与所述车斗框的上部铰接,所述侧门的下端与所述车斗底架对应的边梁通过锁紧机构连接,所述锁紧机构可锁紧或解锁所述侧门的下端与所述车斗底架对应的边梁的连接。

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现所述侧门开合可控,可靠性高。

进一步,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至少一副气动钩锁,所述气动钩锁的安装端安装于所述车斗底架对应的边梁上,所述气动钩锁的锁止端在锁紧时与所述侧门下端抵紧,在解锁时脱离所述侧门的下端。

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现所述锁紧机构对所述侧门开合的控制,可靠性高。

进一步,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至少一副电磁锁,所述电磁锁固定于所述侧门的下端端面上或所述车斗底架的边梁对应所述侧门下端的位置,所述电磁锁通电吸附所述车斗底架或所述侧门以锁紧所述侧门的下端与所述车斗底架对应的边梁的连接,所述电磁锁断电解除吸附所述车斗底架或所述侧门以解锁所述侧门的下端与所述车斗底架对应的边梁的连接。

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现所述锁紧机构对所述侧门开合的控制,可靠性高。

进一步,所述侧门的上端通过合页与所述车斗框对应的位置铰接。

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所述侧门的上端与所述车斗框对应的位置铰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所述承料板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

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向所述车斗框两侧均匀卸料。

进一步,所述承料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车斗底架的两边梁焊接。

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所述承料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与所述车斗底架的两侧固定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所述承料板的底部并列设置有多块形状与之匹配的三角加固板,所述三角加固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斗底架的两边梁固定连接。

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所述承料板的支承可靠性。

进一步,多个所述振动器并联同步启停。

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形成共振,在能耗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振动力,加快物料卸出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B-B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

1-车斗框;2-气动钩锁;3-车斗底架;4-合页;5-侧门;6-加强筋;7-振动器;8-承料板;9-电磁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免举升卸料的振动式半挂车车斗,包括车斗底架3和固定安装于车斗底架3两边梁的车斗框1,车斗框1内下部设置有中部朝上且截面呈三角形的承料板8,承料板8的长度方向沿车斗框1的长度方向延伸,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车斗底架3的两边梁固定连接,承料板8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振动器7,车斗框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至少一扇用于卸料的侧门5,侧门5的开合可控。

本实施例中,侧门5的上端与车斗框1的上部铰接,侧门5的下端与车斗底架3对应的边梁通过锁紧机构连接,锁紧机构可锁紧或解锁侧门5的下端与车斗底架3对应的边梁的连接;锁紧机构包括至少一副气动钩锁2,气动钩锁2的安装端安装于车斗底架3对应的边梁上,气动钩锁2的锁止端在锁紧时与侧门5下端抵紧,在解锁时脱离侧门5的下端;侧门5的上端通过合页4与车斗框1对应的位置铰接;承料板8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承料板8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车斗底架3的两边梁焊接;承料板8的底部并列设置有多块形状与之匹配的三角加固板6,三角加固板6的两端分别与车斗底架3的两边梁固定连接;多个振动器7并联同步启停。

工作方式:在卸料时,控制气动钩锁2脱离侧门5的下端,启动振动器7,侧门5受物料重力开启,物料沿承料板8的两斜面向车斗框1的两侧快速卸出。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锁紧机构包括至少一副电磁锁9,电磁锁9固定于侧门5的下端端面上,电磁锁9通电吸附车斗底架3与车斗底架3对应的边梁的连接,电磁锁9断电解除吸附车斗底架3与车斗底架3对应的边梁的连接。

工作方式:在卸料时,控制电磁锁9断电解除吸附车斗底架3与车斗底架3对应的边梁的连接,启动振动器7,侧门5受物料重力开启,物料沿承料板8的两斜面向车斗框1的两侧快速卸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