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供均匀回弹力的后备箱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7385发布日期:2019-03-02 02:05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供均匀回弹力的后备箱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后备箱支撑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提供均匀回弹力的后备箱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后备箱支撑装置,是一种安装在在后备箱底部的一个带有受力回弹功能的设备,该种设备在受到后备箱上施加的压力时,可以将压力消除并产生一个回弹的力,当后备箱内放有易碎物品时,后备箱支撑装置就可以起到保护易碎物的效果。

但现有的后备箱支撑装置,后备箱上产生的压力传输到回弹装置上时不均匀,这样就造成回弹装置在受到不均匀的压力后产生的回弹力在传输到后备箱上时也会出现回弹力不均匀的情况,并且,不均匀的回弹力还会传递到汽车上造成汽车震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供均匀回弹力的后备箱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后备箱支撑装置在受到不均匀的压力后产生的回弹力在传输到后备箱上时也会出现回弹力不均匀的情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供均匀回弹力的后备箱支撑装置,包括后备箱、回弹底座和回弹装置,回弹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分力栈板,所述分力栈板固定安装在回弹底座上,回弹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弹簧底座,所述弹簧底座固定连接在回弹装置的内部,且弹簧底座的上表面焊接有弹簧,所述后备箱的底部设置有回弹底座,所述回弹底座固定连接在后备箱的底部,所述回弹底座的中部设置有回弹装置,所述回弹装置嵌入设置在回弹底座中,所述回弹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后备箱连接承板,所述后备箱连接承板固定连接在回弹底座上,所述后备箱连接承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铝垫板,所述铝垫板紧密贴合在后备箱连接承板上,所述后备箱连接承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底部连接钢板,所述底部连接钢板紧密贴合在后备箱连接承板上,且底部连接钢板的下表面焊接有回弹装置,所述回弹底座的下表面设置有缓震底板,所述缓震底板固定连接在回弹底座上,所述缓震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弹力装配板,所述弹力装配板紧密贴合在缓震底板上,所述回弹装置的中部设置有限位筒体,所述限位筒体套接在回弹装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缓震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抗压橡胶层,所述抗压橡胶层紧密贴合在缓震底板上,且抗压橡胶层可收缩。

进一步的,所述弹力装配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弹力固定凹槽,所述弹力固定凹槽嵌入设置在弹力装配板上,且弹力固定凹槽设置有五个。

进一步的,所述后备箱的上表面设置有后备箱防水软垫,所述后备箱防水软垫紧密贴合在后备箱上。

进一步的,所述后备箱的内部设置有加长铆合钉,所述加长铆合钉贯穿连接在后备箱上,且加长铆合钉可以穿过分力栈板旋入回弹底座中。

进一步的,所述铝垫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加强泡沫层,所述加强泡沫层紧密贴合在铝垫板的下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分力栈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加强龙骨,所述加强龙骨贯穿连接在分力栈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回弹装置的顶部设置有压缩支座,所述压缩支座插接在回弹装置上,且压缩支座可以挤压弹簧底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提供均匀回弹力的后备箱支撑装置,通过回弹底座中部设置有的五个回弹装置,在受到后备箱上施加的压力时,回弹装置收缩,当回弹装置恢复原状时产生回弹力,这时,回弹力通过压缩支座传递到后备箱上,从而达到产生回弹力的效果,并且,五个回弹装置均匀的设置在回弹底座上,这样,当回弹装置恢复原状时就可以均匀的将回弹力传递到后备箱上,通过后备箱下表面设置有的分力栈板可以将后备箱上施加的力均匀分散到回弹底座上,也可以将回弹底座上带来的回弹力均匀的分散到后备箱的底部,从而起到让后备箱施加压力以及受到的回弹力都均匀的效果,通过缓震底板上设置有的抗压橡胶层,在受到压力的时候可以收缩,回弹底座上施加的力部分抵消,从而达到减弱后备箱传递到汽车上的晃动力效果,这样汽车受到的力相应的减少,避免汽车出现受力震动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回弹底座拆分结构示意图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回弹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备箱,101、后备箱防水软垫,102、加长铆合钉,2、回弹底座,201、后备箱连接承板,2011、铝垫板,2012、加强泡沫层,2013、底部连接钢板,202、缓震底板,2021、弹力装配板,2022、弹力固定凹槽,2023、抗压橡胶层,3、分力栈板,301、加强龙骨,4、回弹装置,401、压缩支座,402、限位筒体,403、弹簧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提供均匀回弹力的后备箱支撑装置,包括后备箱1、回弹底座2和回弹装置4,回弹底座2的上表面设置有分力栈板3,分力栈板3固定安装在回弹底座2上,回弹装置4的底部设置有弹簧底座403,弹簧底座403固定连接在回弹装置4的内部,且弹簧底座403的上表面焊接有弹簧,后备箱1的底部设置有回弹底座2,回弹底座2固定连接在后备箱1的底部,回弹底座2的中部设置有回弹装置4,回弹装置4嵌入设置在回弹底座2中,回弹底座2的上表面设置有后备箱连接承板201,后备箱连接承板201固定连接在回弹底座2上,后备箱连接承板201的上表面设置有铝垫板2011,铝垫板2011紧密贴合在后备箱连接承板201上,后备箱连接承板201的下表面设置有底部连接钢板2013,底部连接钢板2013紧密贴合在后备箱连接承板201上,且底部连接钢板2013的下表面焊接有回弹装置4,回弹底座2的下表面设置有缓震底板202,缓震底板202固定连接在回弹底座2上,缓震底板202的上表面设置有弹力装配板2021,弹力装配板2021紧密贴合在缓震底板202上,回弹装置4的中部设置有限位筒体402,限位筒体402套接在回弹装置4上。

进一步的,缓震底板202的下表面设置有抗压橡胶层2023,抗压橡胶层2023紧密贴合在缓震底板202上,且抗压橡胶层2023可收缩,通过抗压橡胶层2023,在受到压力的时候可以收缩,当汽车受到颠簸时,后备箱1晃动,这时,后备箱1上晃动产生的力通过回弹底座2传递到抗压橡胶层2023上,抗压橡胶层2023受力的压缩变形,将部分力抵消,从而达到减弱后备箱1传递到汽车上的晃动力效果,这样汽车受到的力相应的减少,避免汽车出现受力震动的情况。

进一步的,弹力装配板2021的上表面设置有弹力固定凹槽2022,弹力固定凹槽2022嵌入设置在弹力装配板2021上,且弹力固定凹槽2022设置有五个,通过弹力固定凹槽2022,在安装回弹装置4时,将回弹装置4放入弹力固定凹槽2022中,从而起到将回弹装置4固定到缓震底板202上的效果,防止回弹装置4在受力后产生位移,影响支撑装置的回弹效果,并且,设置有的五个弹力固定凹槽2022可以同时将五个回弹装置4固定,这样起到了在保证支撑装置有良好的回弹力的情况下,又可以将回弹装置4固定住的效果。

进一步的,后备箱1的上表面设置有后备箱防水软垫101,后备箱防水软垫101紧密贴合在后备箱1上,通过后备箱防水软垫101,可以在将支撑装置安装到后备箱1底部后,将后备箱防水软垫101安放到后备箱1上,这样,既能将加长铆合钉102隐藏起来,保持整体美观性,又能防止后备箱放置有含水物体时,水遗漏到回弹装置4内部,造成回弹装置4内部零件生锈,影响回弹效果。

进一步的,后备箱1的内部设置有加长铆合钉102,加长铆合钉102贯穿连接在后备箱1上,且加长铆合钉102可以穿过分力栈板3旋入回弹底座2中,通过加长铆合钉102,在将后备箱1安装到回弹底座2上时,可以让加长铆合钉102穿过后备箱1和分力栈板3,然后,旋入回弹底座2中,这样后备箱1和分力栈板3以及回弹底座2就可以固定到一体,防止后备箱1在和回弹底座2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便宜,造成回弹底座2受力不均,影响回弹底座2的回弹效果,所以加长铆合钉102起到了加强回弹底座2与后备箱1连接整体稳定性的效果。

进一步的,铝垫板2011的下表面设置有加强泡沫层2012,加强泡沫层2012紧密贴合在铝垫板2011的下表面上,通过加强泡沫层2012,在铆合回弹底座与2与后备箱1时,将回弹底座2上的铝垫板2011和底部连接钢板2013之间的缝隙挤密实,防止铝垫板2011与底部连接钢板2013之受冷后收缩,产生缝隙,造成后备箱1与回弹底座2之间因为出现缝隙后出现滑动的情况,所以加强泡沫层2012起到了去除铝垫板2011与底部连接钢板2013之间的冷缩缝的效果。

进一步的,分力栈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加强龙骨301,加强龙骨301贯穿连接在分力栈板3上,通过加强龙骨301,可以将分力栈板3全部固定到一体,,防止分力栈板3在使用时脱落,然后,后备箱1上受到的力不能通过分力栈板3均匀的分散到回弹底座2上,造成回弹底座2某侧受力过大,造成后备箱倾斜,所以加强龙骨301起到了稳固分力栈板3的效果。

进一步的,回弹装置4的顶部设置有压缩支座401,压缩支座401插接在回弹装置4上,且压缩支座401可以挤压弹簧底座403,通过压缩支座401,可以在受到后备箱连接承板201上施加的压力后,向下移动,推动弹簧底座403上的弹簧压缩,然后,弹簧底座403恢复原状,它上面的弹簧恢复,产生回弹力,这时,压缩支座401将回弹力传递给回弹底座2,从而达到缓冲回弹底座2上施加的压力并将回弹力传递到回弹底座2上的效果。

工作原理,首先,将后备箱1放到回弹底座2的上表面,然后,让加长铆合钉102穿过后备箱1和分力栈板3,然后,旋入回弹底座2中,然后,将后备箱防水软垫101放到后备箱1中,在后备箱1内部放置含水的物体时,防水软垫101可以将水阻挡,在支撑装置使用过程中,后备箱1将工作产生的压力传递到分力栈板3上,这时,分力栈板3将压力均匀分散,传递到回弹底座2上,这时,回弹底座2上的后备箱连接承板201将均匀的压力传递到五个回弹装置4上,这时,压缩支座401下降,推动弹簧底座403上的弹簧压缩,然后,弹簧伸长恢复原状,产生回弹力,推动压缩支座401上升,并将回弹力传递到回弹底座2上,然后,回弹底座2将回弹力传递到分力栈板3上,然后,分力栈板3将力分散均匀的传输到后备箱1上。

后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