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无线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1510发布日期:2019-02-26 18:19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车用无线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无线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崛起,电动汽车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但是充电技术以及充电的形势一直是该领域仍需进一步攻克的难题。

现有的较为常见的充电方式是将汽车开到充电站进行充电,而采用充电桩进行充电的方式即使是快速充电也要1-2小时,慢充则需要10小时以上。但是据统计,绝大多数车辆一天的使用时间在1-3小时左右,其余时间均停在停车位上,如果能在电动汽车每天停车的时候自动无线充电,则将减少人们对电动汽车充电难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无线充电系统,电动汽车在停车位上便可自动进行无线充电,能够简化电动汽车充电流程,提升电动汽车易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用无线充电系统,包括设置在停车位中间的凹坑,其要点在于:所述凹坑的敞口端安装有托板,该托板的上侧通过十字双向导轨安装有无线充电发射装置,下侧安装有与凹坑内底相连的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包括在中部互相铰接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位于上侧的端部分别可滑动的安装在托板上,位于下侧的端部分别可滑动的安装在凹坑的内底上,所述凹坑的内底上还设有液压升降机,该液压升降机用于驱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互转动;

所述托板在最低状态时,其上表面与停车位的水平面齐平。

采用上述结构,电动汽车停放在车位上时,无线充电发射装置与车身上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耦合即可进行自动充电,能有效提升电动汽车的使用效率,确保在每次使用时都有足够的电量。最低状态时,托板与车位水平面齐平能够提升车位的整洁性,利于美观。当电动汽车上的接收装置没能很好的正对无线充电发射装置时,可通过十字双向导轨调整无线充电发射装置的位置,从而使其与电动汽车上的接收装置正对,进而利于充电。当需要充电时,升降装置自动升起来进行充电,方便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十字双向导轨包括纵向导轨和与该纵向导轨垂直设置的横向导轨,所述纵向导轨通过第一电机滑动安装在所述托板上,所述横向导轨通过第二电机滑动安装在所述纵向导轨上,该横向导轨上还固定安装有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采用上述结构,可确保无线充电发射装置与电动汽车上的接收装置正对,从而利方便充电。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形成叉架状结构,该叉架状结构呈两排布置,并通过水平布置的连杆连接在一起,所述液压升降机的下端设置凹坑的内底上,上端与所述连杆的中部连接。叉架式升降装置可保证升降的平稳性,提升使用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托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滑槽,所述凹坑的内底上也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滑槽,且该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滑槽在高度方向分别正对;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位于上端的端部通过滚轮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槽内,位于下端的端部通过滚轮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滑槽内。采用上述结构,利于升降。

作为优选:所述凹坑在敞口端的四周内壁上设有从高到低向内侧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托板的四周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相适应的第二斜面。采用上述结构,在升降时,能确保托板正对的扣入凹坑内,且还能保证托板的上表面与车位的地面齐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无线充电系统,电动汽车停放在车位上时,无线充电发射装置与车身上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耦合即可进行自动充电,能有效提升电动汽车的使用效率,确保在每次使用时都有足够的电量。托板上表面与车位水平面齐平能够提升车位的整洁性,利于美观。当电动汽车上的接收装置没能很好的正对无线充电发射装置时,可通过十字双向导轨调整无线充电发射装置的位置,从而使其与电动汽车上的接收装置正对,进而利于充电。当需要充电时,升降装置自动升起来进行充电,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十字双向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反应本实用新型升降装置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反应本实用新型升降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车用无线充电系统,电动汽车停放在车位上时,无线充电发射装置4与车身上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9耦合即可进行自动充电,能有效提升电动汽车的使用效率,确保在每次使用时都有足够的电量。其结构包括设置在停车位中间的凹坑1,该凹坑1的敞口端安装有托板2,该托板2的上侧通过十字双向导轨3安装有无线充电发射装置4,下侧安装有与凹坑1内底相连的升降装置5。所述托板2在最低状态时,其上表面与停车位的水平面齐平。

如图1和3所示,当汽车停在车位上时,升降装置5上升即可对汽车充电,升降装置5为叉架式结构5c设计,其包括在中部互相铰接的第一支撑杆5a和第二支撑杆5b,所述第一支撑杆5a和第二支撑杆5b位于上侧的端部分别可滑动的安装在托板2上,位于下侧的端部分别可滑动的安装在凹坑1的内底上,所述凹坑1的内底上还设有液压升降机6,该液压升降机6用于驱动第一支撑杆5a和第二支撑杆5b相互转动。

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为保证升降的平稳性,所述叉架状结构5c呈两排布置,并通过水平布置的连杆7连接在一起,所述液压升降机6的下端设置凹坑1的内底上,上端与所述连杆7的中部连接。

再如图3所示,为保证第一支撑杆5a和第二支撑杆5b的两端能够流畅的在凹坑1和托板2上滑动,所述托板2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滑槽2a,所述凹坑1的内底上也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滑槽1a,且该第二滑槽1a与所述第一滑槽2a在高度方向分别正对;所述第一支撑杆5a和第二支撑杆5b位于上端的端部通过滚轮8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槽2a内,位于下端的端部通过滚轮8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滑槽1a内。

如图2所示,当电动汽车停车后,其上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9与无线充电发射装置4没能正对时,此时可通过十字双向导轨3调节,确保无线充电接收装置9与无线充电发射装置4正对,所述十字双向导轨3包括纵向导轨3a和与该纵向导轨3a垂直设置的横向导轨3b,所述纵向导轨3a通过第一电机3c滑动安装在所述托板2上,所述横向导轨3b通过第二电机3d滑动安装在所述纵向导轨3a上,该横向导轨3b上还固定安装有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4。为保证在未充电时,车位表面整洁,十字双向导轨3安装在所述托板2的内部,且无线充电发射装置4与托板2的上表面齐平。

再如图3所示,为确保托板2能正对的扣入凹坑1内,以及托板2的上表面与车位的地面齐平。所述凹坑1在敞口端的四周内壁上设有从高到低向内侧倾斜的第一斜面1b,所述托板2的四周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1b相适应的第二斜面2b。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