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快捷换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4438发布日期:2018-12-07 22:14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电动车快捷换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快捷换电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油价高企,人们交通出行成本日益增加,一些便捷,环保,低成本出行方式成为百姓首选。因电动车使用方便、成本低,还可有效避免堵车尴尬,它是短路程消费者首选的出行方式。

电动车使用过程中,单次充电基本能满足个人一天行程需要;但以电动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服务行业来说远远不够。实际使用时虽可通过蓄电池组轮换来克服充电耗时难题,但因电池组笨重,换装极为不便,女性操作时尤为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实现笨重蓄电池轻巧换装的电动车快捷换电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快捷换电装置,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后置有水平底座;所述水平底座内端设置有销轴,所述水平底座外端设置有定位柱,所述销轴活动连接有座椅,所述座椅设置有与定位柱对应的支撑杆;所述水平底座上设置导轨,所述导轨外端设置有限位销,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上设置有导槽,所述限位销活动接入导槽;所述滑槽上设置有蓄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通过导轨与滑槽配合实现电池组的快速换装。行车状态下,滑槽回缩、蓄电池组平置;蓄电池组轮换时,滑槽全部拉出并与地面形成45°夹角后触地,其方便蓄电池组依靠重力下滑触地,进而实现蓄电池组轻巧转移。销轴将座椅与水平底座活动连接,且水平底座可以销轴为圆心灵活收放,支撑杆与定位柱配合实现下放座椅的稳固支撑,提高座椅承重。导槽沿限位销运动,实现滑槽收放。

蓄电池组轮换时,将座椅沿销轴上翻后电池组整体向外推移,电池组重力摩擦滑槽向外移动,直至滑槽完全打开与地面成45°夹角并触地,亏电蓄电池组移除后,备用蓄电池组再反向操作即实现蓄电池组的快速轮换,其操作轻巧,快捷。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组设置有伸缩拉杆及万向轮。蓄电池组沿滑槽下滑后万向轮触地,万向轮实现蓄电池组轻便拖移;伸缩拉杆在蓄电池组轮换时拉开,使用者握持伸缩拉杆移动电池组即可,其操作方便、省力。

优选的,所述滑槽顶部设置有若干凸起,所述蓄电池组底部设置有与凸起对应的凹孔。采用该技术方案时,若干凸起与凹孔啮合可防止车辆行进过程中电池组振动滑移,减少噪音,避免连接线松脱。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与定位柱结合部设置有减震垫。减震垫可对座椅下放冲击吸能,延长结构寿命;再者,可减少车辆行进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驾驶舒适。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与蓄电池组活动连接。行车过程中,分离万向轮可保持蓄电池组外形整洁,避免意外刮碰。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内收于蓄电池组内。采用该技术方案时方便使用。不需使用时,万向轮内收于蓄电池组内,需使用时,万向轮拉出即可。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以下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2、蓄电池组轮换轻巧、方便、快捷;

3、电池轮换无缝衔接,适于电动车高频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水平底座与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水平底座与电池组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快捷换电装置,包括车身1,所述车身1后置有水平底座4;所述水平底座4内端设置有销轴2,所述水平底座4外端设置有定位柱4a,所述销轴2活动连接有座椅3,所述座椅3设置有与定位柱4a对应的支撑杆3a;所述水平底座4上设置导轨6,所述导轨6外端设置有限位销6a,所述导轨6上设置有滑槽7,所述滑槽7上设置有导槽7a,所述限位销6a活动接入导槽7a;所述滑槽7上活动设置有蓄电池组5。

所述蓄电池组5设置有伸缩拉杆5a及万向轮5b。

所述滑槽7顶部设置有若干凸起7b,所述蓄电池组5底部设置有与凸起7b对应的凹孔5c。

所述支撑杆3a与定位柱4a结合部设置有减震垫。

所述万向轮5b与蓄电池组5活动连接。

所述万向轮5b内收于蓄电池组5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导轨6与滑槽7配合实现笨重蓄电池组5的快速轮换,其避免蓄电池组5整体搬运,操作省力、快捷,特别适用于以电动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服务行业使用。

蓄电池组5轮换时,使用者将备用的蓄电池组5通过万向轮5b拖移至车身1后;之后,沿销轴2打开座椅3,向外整体推移蓄电池组5,蓄电池组5带动其重力下压的滑槽7同步向外推移,直至滑槽7彻底打开与地面成45°夹角并触地,此时的限位销6a对内端的滑槽7限位,避免导轨6与滑槽7分离脱位。在使用者扶正蓄电池组5后万向轮5b触地,拉开伸缩拉杆5a推移蓄电池组5至充电处充电备用,而满电的蓄电池组5反向操作后即可使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轻巧,其能实用电动车笨重蓄电池组的快速轮换。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