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泥潭脱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1274发布日期:2018-12-25 20:08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泥潭脱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救援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泥潭脱困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的发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汽车行驶在沙漠中或者泥泞的土路上时,由于天气条件或者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汽车的轮胎经常会陷入沙坑或者土坑中,这时就无法驶离而被困;在冬季尤其是北方的冰雪气候,路上积雪,地面湿滑,遇到路况不好的雨雪天气,汽车都会遇到道路湿滑泥泞问题,汽车易陷入泥潭中难以脱困。当遇到用碎石铺成的路或者烂泥形成的泥泞路时,假如有一个驱动轮发生打滑在差速器的作用下汽车驱动力的大部会消耗在打滑轮胎上。特别是当路边的地面过软时,仅靠汽车独自的力量向外爬,很容易使汽车横向滑动或是越陷越深,导致汽车无法行进。通常,我们会求助其他车辆进行拖车以摆脱险境,但是在没有其他车辆在场时则无法采用这种方法。当然也可以通过木头搭建的类似竹筏形状的方形结构铺在打滑汽车轮胎的前部,通过汽车强大的牵引力把汽车从困境中解救出来,这种方法不仅操作比较不方便,且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更加耗损汽车的寿命。

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720300018.2”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一种汽车脱困装置,它至少两个缠绕支架,采用的工作原理是:用汽车轮毂自用的固定螺栓,将缠绕支架固定在固定螺栓的原始位置上,缠绕支架的另外一段用标准螺栓与一块合适的连接板固定,同时将钢丝绳的一端与缠绕支架之间固定,钢丝绳的另外一端与抓钩连接,将抓钩以适当的方面与固定物连接固定,然后开动汽车,由于汽车的驱动轮带动缠绕支架对钢丝绳(5)的缠绕作用,于是,就可以达到实现汽车脱困的目的。然而,该装置存在自重过大,拆装不便,不易携带等特点,

又如专利申请号为“201620084430.0”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汽车脱困装置,包括特制螺丝、支撑触地杆和脱困圆盘,所述的脱困圆盘上布置有与车轮毂上的螺孔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的特制螺丝为两头均有螺纹的螺柱,其一端穿过脱困圆盘插入到车轮毂的固定螺孔中,另一端套接有轮胎固定螺母,该轮胎固定螺母的一侧安装有锁紧螺母,所述的轮胎固定螺母与锁紧螺母之间夹装有脱困圆盘,所述的脱困圆盘上布置有沿着径向向轮胎外侧伸出的支撑触地杆。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形式多样,方便携带,能适用于各种车型,短时间内帮助汽车脱困。然而,该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脱困装置需事先在汽车轮毂上开设安装孔,这对汽车本身已产生影响,且在使用时,用户还需对整体装置使用特定工具进行安装之后才可以使用,给用户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重轻,无需事先在汽车本体上开设对应安装件的便携泥潭脱困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泥潭脱困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适于广泛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泥潭脱困装置,该装置包括有引导板组件、连接板组件和卡位板组件,引导板组件包括有引导板,连接板组件包括有连接板、所述卡位板组件包括有第一卡位板、第二卡位板和第三卡位板;引导板与连接板并列,且连接板的左侧与引导板可拆卸式连接;第一卡位板、第二卡位板和第三卡位板依次并列枢接;连接板的右侧与第一卡位板远离与第二卡位板结合侧的侧边枢接。

使用时,用户先驾驶机动车后退一段距离,将整个装置铺设在机动车即将驶过的位置上,保持卡位板组件靠近车轮放置,驾驶机动车向前行驶,使车轮驶过卡位板组件,此时将第一卡位板、第二卡位板和第三卡位板折叠,使三块卡位板折叠围合形成中空的三棱柱形状。三块卡位板围合形成的三棱柱结构起到卡位作用,防止机动车倒退,而引导板则起到引导机动车前进,离开泥潭的作用。

引导板、连接板和卡位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均匀固定有复数个摩擦凸起。设置摩擦凸起可增大整个装置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帮助机动车脱离泥潭。

引导板设置有复数片,复数片引导板并列,且每块引导板均与邻近的引导板可拆卸式连接。使用时,用户可依照机动车的不同车型和实际情况,任意拆卸和组装零散的引导板,使整个装置最适合实时路况。

每片引导板、连接板以及第一卡位板、第二卡位板和第三卡位板的左侧均开设有复数个引导连接孔,每片引导板、连接板以及第一卡位板、第二卡位板和第三卡位板的右侧上均对应固定连接有复数个引导连接扣。每块板子的左侧均开设有复数个引导连接孔,而对应地,每块板子的右侧均对应连接有引导连接扣,组装时,每一块板子均可以通过右侧的引导连接扣与前方板子左侧的引导连接孔扣合由此完成整个装置的组装。设置引导连接孔和引导连接扣,使得整个装置拆卸方便,操作简单,可拓展性强,可替换性强。便于用户携带、收纳、组装、维修和使用。

连接板的右侧还均匀开设有卡位固定孔。

第三卡位板还包括有卡位扣合件,所述卡位扣合件与卡位固定孔相对应配合,其固定连接在第三卡位板的右侧上。需将第一卡位板、第二卡位板和第三卡位板折叠成为三棱柱的卡位装置时,可利用卡位固定孔和卡位扣合件之间的配合将第三卡位板的扣合在连接板上,保证三棱柱形的卡位装置结构更为稳定,可向机动车提供更大的抵持力,更好地助力机动车脱困。

第三卡位板还包括有悬挂把手,所述悬挂把手固定连接在第三卡位板的右侧上。本装置闲置时,可利用悬挂把手将整个装置悬挂起来,方便将整个装置清洗后晾干,方便收纳起来下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泥潭脱困装置在使用时,可将整个装置铺设在机动车预前进处,机动车驾驶员驾驶机动车驶过卡位板组件后,将第一卡位板、第二卡位板和第三卡位板折叠围合形成三棱柱状用于防止汽车倒退。无需使用的时候,可利用卡位板组件、连接板组件和引导板组件之间依次枢接的关系将整个装置折叠收纳,随车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泥潭脱困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泥潭脱困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参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泥潭脱困装置,该装置包括有引导板组件1、连接板组件2和卡位板组件3,引导板组件1包括有引导板11,连接板组件2包括有连接板21、所述卡位板组件3包括有第一卡位板31、第二卡位板32和第三卡位板33;引导板11与连接板21并列,且连接板21的左侧与引导板11可拆卸式连接;第一卡位板31、第二卡位板32和第三卡位板33依次并列枢接;连接板21的右侧与第一卡位板31远离与第二卡位板32结合侧的侧边枢接。

使用时,用户先驾驶机动车后退一段距离,将整个装置铺设在机动车即将驶过的位置上,保持卡位板组件3靠近车轮放置,驾驶机动车向前行驶,使车轮驶过卡位板组件3,此时将第一卡位板31、第二卡位板32和第三卡位板33折叠,使三块卡位板折叠围合形成中空的三棱柱形状。三块卡位板围合形成的三棱柱结构起到卡位作用,防止机动车倒退,而引导板则起到引导机动车前进,离开泥潭的作用。

引导板11、连接板21和卡位板3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均匀固定有复数个摩擦凸起。设置摩擦凸起可增大整个装置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帮助机动车脱离泥潭。

引导板11设置有复数片,复数片引导板11并列,且每块引导板11均与邻近的引导板11可拆卸式连接。使用时,用户可依照机动车的不同车型和实际情况,任意拆卸和组装零散的引导板11,使整个装置最适合实时路况。

每片引导板11、连接板21以及第一卡位板31、第二卡位板32和第三卡位板33的左侧均开设有复数个引导连接孔4,每片引导板、连接板以及第一卡位板、第二卡位板和第三卡位板的右侧上均对应固定连接有复数个引导连接扣5。每块板子的左侧均开设有复数个引导连接孔4,而对应地,每块板子的右侧均对应连接有引导连接扣5,组装时,每一块板子均可以通过右侧的引导连接扣5与前方板子左侧的引导连接孔4扣合由此完成整个装置的组装。设置引导连接孔4和引导连接扣5,使得整个装置拆卸方便,操作简单,可拓展性强,可替换性强。便于用户携带、收纳、组装、维修和使用。

连接板的右侧还均匀开设有卡位固定孔22。

第三卡位板还包括有卡位扣合件331,所述卡位扣合件331与卡位固定孔22相对应配合,其固定连接在第三卡位板33的右侧上。需将第一卡位板31、第二卡位板32和第三卡位板33折叠成为三棱柱的卡位装置时,可利用卡位固定孔22和卡位扣合件331之间的配合将第三卡位板33的扣合在连接板21上,保证三棱柱形的卡位装置结构更为稳定,可向机动车提供更大的抵持力,更好地助力机动车脱困。

第三卡位板33还包括有悬挂把手332,所述悬挂把手332固定连接在第三卡位板33的右侧上。本装置闲置时,可利用悬挂把手332将整个装置悬挂起来,方便将整个装置清洗后晾干,方便收纳起来下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泥潭脱困装置在使用时,可将整个装置铺设在机动车预前进处,机动车驾驶员驾驶机动车驶过卡位板组件3后,将第一卡位板31、第二卡位板32和第三卡位板33折叠围合形成三棱柱状用于防止汽车倒退。无需使用的时候,可利用卡位板组件3、连接板组件2和引导板组件1之间依次枢接的关系将整个装置折叠收纳,随车携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