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解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4920发布日期:2019-02-15 21:02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解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解锁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是通过钥匙打开车门并且使用钥匙启动,一旦钥匙丢了容易给不法分子捡取并导致财产损失,同时也需要车主随身携带,经常出现忘记拿取的情况。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利用指纹解锁系统来开启车门,通常采用在车门手柄上安装指纹解锁装置,再将指纹解锁装置与汽车车门解锁系统连接。该指纹解锁装置一般内嵌在车门手柄上,且指纹解锁面与车门手柄内侧齐平,指纹解锁面非常容易遭受雨水、灰尘的影响,使得指纹不容易识别,影响指纹解锁装置的使用寿命。

另外,现有的内嵌式指纹解锁装置与车门把手的连接结构较为复杂,当指纹解锁装置损坏或需要更换时,需要和车门把手一起维修,较为麻烦,影响车主的正常用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解锁机构,解决现有的汽车指纹解锁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维修,且防雨、防灰性能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解锁机构,包括车门把手、指纹解锁装置,在车门把手内侧面开有一个矩形凹槽,矩形凹槽的内底面设置有指纹通信接口、上顶面设置有指纹解锁装置内嵌槽和螺纹安装孔,所述指纹通信接口通过导线与汽车ECU系统连接,还包括与矩形凹槽相互匹配的矩形保护箱,所述矩形保护箱的开口面与车门把手的内侧面齐平,指纹解锁装置贯穿矩形保护箱的顶部,所述指纹解锁装置从矩形保护箱的上顶面凸出部分与指纹解锁装置内嵌槽相互匹配、从矩形保护箱的下顶面凸出部分为指纹采集面板,在指纹解锁装置的外表面焊接有安装板,所述指纹解锁装置通过螺钉穿过安装板与螺纹安装孔固定;在矩形保护箱的背面设置有与指纹解锁装置相通的指纹通信接头,所述指纹通信接头与指纹通信接口卡接。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汽车指纹解锁车门把手的连接结构进行改进,发明点如下:1、在车门把手上开设了一个矩形凹槽,将指纹解锁装置安装在矩形凹槽的内腔上顶部,指纹解锁装置的指纹采集面板竖直向下,相比现有技术,使得指纹采集端由与车门把手内侧面相互平行的结构变成了与车门把手内侧面相互垂直的结构,指纹解锁装置被隐藏在矩形凹槽内,其与下雨方向和刮风方向都成一定角度,大大提高了指纹解锁装置的防雨、防灰性能。2、将指纹解锁装置安装在一个矩形保护箱内且将指纹通信接头预留在矩形保护箱的外壁上,在矩形凹槽内设置有指纹通信接口;本实用新型采用矩形保护箱作为导线收纳器,通信导线等都内嵌集成在矩形保护箱上并与矩形保护箱的指纹通信接头连接,然后指纹通信接头与指纹通信接口卡接导通,实现指纹解锁装置与汽车ECU系统的通信;相比现有技术中,精简了整个指纹解锁装置与车门把手的连接结构,减少了线接入的影响,以插拔的方式即可完成两者之间的拆装,更便于更换维修。

在矩形保护箱的背面还设置有采用不锈钢制成的定位插杆,在矩形凹槽的内底面还设置有磁性定位插孔,所述定位插杆与磁性定位插孔相互匹配。磁性定位插孔为一个半封闭的定位圆孔,在定位圆孔内底部设置有磁石片。本实用新型采用定位插杆和磁性定位插孔连接的方式,可便于纹通信接头与指纹通信接口卡接定位,降低两者对准时的磨损。

优选的,所述指纹采集面板到矩形保护箱下底面之间间距为4~6cm。该距离范围根据成人手指直径来设计,既便于活动开锁,也不会占用太大的车门把手空间。

优选的,所述矩形保护箱的相对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红外对射探头、一外侧壁上设置有红外通信接头,两个红外对射探头分别通过内嵌在矩形保护箱上的导线与红外通信接头连接,在矩形凹槽的一内侧壁上还设置有红外线通信接口,所述红外线通信接口通过导线与汽车ECU系统连接,且红外通信接头与红外通信接口卡接。

在车门把手的外侧面以及顶面还内嵌有太阳能光伏板,在车门把手内设置有蓄电池和充电控制器,太阳能光伏板通过充电控制器与蓄电池连接;所述有红外线通信接口、指纹通信接口分别与蓄电池连接。本实用新型在车门把手的外壁上安装太阳能光伏板,通过充电控制器进行光电转换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可使得蓄电池为红外线通信接口、指纹通信接口提供可持续电源,只要通信接头与通信接口连接,即可为指纹解锁装置或红外对射探头供电。以上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为指纹解锁装置或红外对射探头供电,更加环保实用。

还包括驾驶方向盘,所述驾驶方向盘上内嵌有一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汽车ECU系统通过导线连接;在汽车ECU系统中还设置有无线通信芯片,所述无线通信芯片通过无线网与车主手机连接。当车门被恶意破坏或车主忘关闭车门时,其他人员进入车内后,驾驶方向盘上的摄像头会驾驶员进行人脸图像采集,并通过汽车ECU系统、无线网传输给车主手机,车主查看到手机后如确认不是本人可以通过现有的手机app远程操作直接关闭车内启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解锁机构,使得指纹采集端由与车门把手内侧面相互平行的结构变成了与车门把手内侧面相互垂直的结构,指纹解锁装置被隐藏在矩形凹槽内,其与下雨方向和刮风方向都成一定角度,大大提高了指纹解锁装置的防雨、防灰性能;

2、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解锁机构,精简了整个指纹解锁装置与车门把手的连接结构,减少了线接入的影响,以插拔的方式即可完成两者之间的拆装,更便于更换维修。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门把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矩形保护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车门把手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路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车门把手,2-指纹解锁装置,3-矩形凹槽,4-指纹通信接口,5-指纹解锁装置内嵌槽,6-螺纹安装孔,7-矩形保护箱,8-磁性定位插孔,9-指纹采集面板,10-红外对射探头,11-红外通信接头,12-红外线通信接口,13-太阳能光伏板,14-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解锁机构,包括车门把手1、指纹解锁装置2,在车门把手1内侧面开有一个矩形凹槽3,矩形凹槽3的内底面设置有指纹通信接口4、上顶面设置有指纹解锁装置内嵌槽5和螺纹安装孔6,所述指纹通信接口4通过导线与汽车ECU系统连接,还包括与矩形凹槽3相互匹配的矩形保护箱7,所述矩形保护箱7的开口面与车门把手1的内侧面齐平,指纹解锁装置2贯穿矩形保护箱7的顶部,所述指纹解锁装置2从矩形保护箱7的上顶面凸出部分与指纹解锁装置内嵌槽5相互匹配、从矩形保护箱7的下顶面凸出部分为指纹采集面板9,在指纹解锁装置2的外表面焊接有安装板,所述指纹解锁装置2通过螺钉穿过安装板与螺纹安装孔6固定;在矩形保护箱7的背面设置有与指纹解锁装置2相通的指纹通信接头,所述指纹通信接头与指纹通信接口4卡接。所述指纹采集面板9到矩形保护箱7下底面之间间距为6cm。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矩形保护箱7安装在矩形凹槽3内,使得指纹通信接头与指纹通信接口4卡接导通即可通信,汽车ECU系统验证通过指纹通信接口传输的指纹图像,识别通过后即可控制现有内的车门开锁机构开锁。具体固定时,本实用新型采用螺钉穿过安装板与矩形凹槽3上顶面的螺纹安装孔6固定即可;需要拆卸时,利用现有的转角改刀即可将螺钉拧下。

具体开车门步骤:人们在开车门时,将手掌和四指弯曲从上向下扣住车门把手1,然后将除开大拇指的四指中任一一个手指指腹对准指纹采集面板9,即可实现对指纹的采集识别,开启车门。

实施例2

如图2、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矩形保护箱7的背面还设置有采用不锈钢制成的定位插杆,在矩形凹槽3的内底面还设置有磁性定位插孔8,所述定位插杆与磁性定位插孔8相互匹配。本实用新型采用定位插杆和磁性定位插孔8连接的方式,可便于纹通信接头与指纹通信接口4卡接定位,降低两者对准时的磨损。

实施例3

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矩形保护箱7的相对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红外对射探头10、一外侧壁上设置有红外通信接头11,两个红外对射探头10分别通过内嵌在矩形保护箱7上的导线与红外通信接头11连接,在矩形凹槽3的一内侧壁上还设置有红外线通信接口12,所述红外线通信接口12通过导线与汽车ECU系统连接,且红外通信接头11与红外通信接口12卡接。本实用新型在矩形保护箱7内部还设置有红外对射探头10,两个红外对射探头10分别通过导线与红外通信接头11连接,当红外通信接头11与红外线通信接口12卡接连通后,两个红外对射探头10之间形成红外探测线,每一次红外探测线被阻断都会被记录,记录的信息可存储在单独的控制芯片中,也可传输给汽车ECU系统,以便人们查看红外中断的时间,以及根据自己开车门的时间,了解自己的车门把手是否被其他人触碰过,可推断自己的车辆是否有被盗或恶意破坏的危险。本实用新型的红外对射探头10采用LA-XLong-AX03型的微型红外对射探测器。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在车门把手1的外侧面以及顶面还内嵌有太阳能光伏板13,在车门把手1内设置有蓄电池14和充电控制器,太阳能光伏板13通过充电控制器与蓄电池14连接;所述有红外线通信接口12、指纹通信接口4分别与蓄电池14连接。以上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为指纹解锁装置2或红外对射探头10供电,更加环保实用。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还包括驾驶方向盘,所述驾驶方向盘上内嵌有一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汽车ECU系统通过导线连接;在汽车ECU系统中还设置有无线通信芯片,所述无线通信芯片通过无线网与车主手机连接。上述结构,可便于车主对车身防盗安全进行双重验证,车主查看到手机后如确认不是本人可以通过现有的手机app远程操作直接关闭车内启动系统。上述的无线通信芯片优选采用高通4G芯片。手机app可采用现有的爱车监控APP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