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后视镜加热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0871发布日期:2019-04-13 01:12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后视镜加热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视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后视镜加热膜。



背景技术:

汽车后视镜位于汽车头部的左右两侧,以及汽车内部的前方,汽车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及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起着“第二只眼睛”的作用,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

汽车后视镜属于重要安全件,它的镜面、外形和操纵都颇讲究,后视镜以安装位置划分,分为外后视镜、下后视镜及内后视镜,以用途划分,外后视镜反映汽车侧后方,下后视镜反映汽车前下方,内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及车内情况,用途不一样,镜面结构也会有所不同,一般后视镜镜面主要由两种,一种是平面镜,镜片是平的,用术语表述就是“表面曲率半径R无穷大”,与一般家庭用镜一样,可得到与目视大小相同的映像,该类平面镜常用作内后视镜,另一种是凸面镜,镜面呈球面状,具有大小不同的曲率半径,它的映像比目视小,但视野范围大,类似相机“广角镜”的作用,这种凸面镜常用作外后视镜和下后视镜,轿车及其它轻型乘用车一般装配外后视镜和内后视镜,大型商用汽车(大客车或大货车)一般装配外后视镜、下后视镜及内后视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着镜子哈气就会出现高斯模糊的效果,就如汽车后视镜在雨雾天行驶,当汽车在雾天或雨、雪天行驶时,由于雾气造成的后视镜镜面的积雾或雨水侵袭会造成司机对侧后方的视线不清,需要驾驶员不时的伸出车窗外对镜片表面进行清洁,这样不仅极不方便,又严重影响了行车安全,还只是暂时措施,雾气及雨水又会马上使之模糊不清。

为了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具有加热功能的后视镜,当遇上述情况时,驾驶员只需开启加热除霜按钮,后视镜就会加热,除去镜片表面的积雾、积霜等,使后视镜变得清晰,不仅方便省事,还提高了行车时的安全系数。

现有的用于汽车后视镜的加热膜在使用过程中易脱落,难以达到除雾除水的效果,严重影响用户的行车安全,不利于加热膜在汽车后视镜上的使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后视镜加热膜,该后视镜加热膜结构巧妙,安装过程中稳定性高,不易脱落,能够有效保证该加热膜的使用效果,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有利于该加热膜在汽车后视镜上的使用及推广。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后视镜加热膜,包括膜基板和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附着于膜基板正面;两根电加热丝之间相互连通并分别连接于接线端;所述膜基板背面设有安装装置,正面为背面的相对面,所述安装装置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呈圆形位于所述膜基板中心,沿所述第一凹槽边沿周向等距分布有多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呈多边形状,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内均填充有胶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凹槽包括直边部,所述直边部两侧对称设有斜边部与竖边部,竖边部与竖边部之间通过弧形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斜边部与竖边部承接处、竖边部与弧形部承接处均呈圆角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膜基板形状与后视镜镜片形状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加热丝由PTC碳晶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膜基板设有端子安装位,所述端子安装位表面低于所述膜基板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子安装位沿所述膜基板端部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加热丝呈扁平状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膜基板上端设有第一覆盖层,所述膜基板下端设有第二覆盖层,所述第一覆盖层与第二覆盖层均由防水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覆盖层、膜基板、电加热丝及第二覆盖层一次层压而制成一次层压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后视镜加热膜,通过在膜基板正面设置可加热的电加热丝,在膜基板背面设置可将该后视镜加热膜固定安装在后视镜上,以保证后视镜加热膜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脱落的安装装置,通过将安装装置设置成呈圆形形状的第一凹槽及呈多边形形状的第二凹槽,并将第二凹槽设为多个,沿第一凹槽周向均布,并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内填充可形变的胶水,能够有效保证后视镜加热膜的使用效果,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有利于该后视镜加热膜在汽车上的推广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后视镜加热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后视镜加热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后视镜加热膜中第二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后视镜加热膜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1、膜基板;12、端子安装位;2、电加热丝;21、接线端;3、第一覆盖层;40、第一凹槽;41、第二凹槽;410、竖边部;411、斜边部;412、直边部;413、弧形部;5、第二覆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新型后视镜加热膜,主要由膜基板1和电加热丝2组成,通过将电能转换成热能,使膜基板1自身温度升高,进而对汽车后视镜表面进行清洁,起到除雾除水的效果,为了保证膜基板1的升温效果,电加热丝2通常附着在膜基板1的正面即与后视镜镜片背面相接触的一面,以保证加热效果,为了避免电加热丝2脱落,还可将电加热丝2嵌设在膜基板1的内部,进而避免温度过高对汽车后视镜寿命造成影响,本实施例中电加热丝2固定在膜基板1表面。

电加热丝2可通过导电胶固定在膜基板1上,导电胶是一种固化或干燥后具有一定导电性的胶粘剂,它可以将多种导电材料连接在一起,使被连接材料间形成电的通路,在电子工业中,导电胶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新材料,导电胶的品种繁多,从应用角度可以将导电胶分成一般型导电胶和特种导电胶两类,一般类型导电胶只对导电胶的导电性能和胶接强度有一定要求,特种导电胶除对导电性能和胶接强度有一定要求外,还有某种特殊要求,如耐高温、耐超低温、瞬间固化、各向异性和透明性等,按导电胶中导电粒子的种类不同,可将导电胶分为银系导电胶、金系导电胶、铜系导电胶和碳系导电胶等,应用最广的是银系导电胶,本实施例中使用耐高温导电胶,避免膜基板1温度升高后电加热丝2从膜基板1上脱落。

本实施例中的电加热丝2为两根,且两根电加热丝2之间相互连通,可导电,以保证膜基板1的加热效果,为了方便制作且保证加热膜的加热效果,两根电加热丝2沿膜基板1中心轴线对称设置,该种设置方法一方面便于制作,另一方面美观度高,为了方便与汽车上的接线连接,实现加热去雾去水功能,两根电加热丝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接线端21上,可将电加热丝2焊接在接线端21上,避免电加热丝2在使用过程中脱落,保证该汽车后视镜加热膜的使用寿命,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

加热膜在安装过程中正面即设有电加热丝2的一面通过胶粘等固定方式与后视镜背面相贴合,为了进一步避免加热膜在使用过程中脱落,影响用户的使用,本实施例中在膜基板1的背面即与上述加热膜正面相对的一面上设置可使加热膜与后视镜内部贴合的安装装置,该安装装置包括第一凹槽40,为了方便制作,降低制作成本,将第一凹槽40设置成圆形形状,且将第一凹槽40设置在膜基板1的中心位置处,降低膜基板1自身重力对膜基板1的影响,为了进一步保证加热膜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沿第一凹槽40边沿周向等距分布有多个第二凹槽41,第二凹槽41呈多边形状,第一凹槽40与第二凹槽41内均通过填充可形变的胶水来实现固定安装,为了避免胶水对电加热丝2造成影响,该胶水为防静电胶水。

第二凹槽41包括直边部412,上述直边部412两侧对称设有斜边部411与竖边部410,竖边部410与竖边部410之间通过弧形部413连接,通过多角度填充胶水保证加热膜安装时的稳固性,斜边部411与竖边部410承接处、竖边部410与弧形部413承接处均呈圆角设置,避免胶水在边角处过厚对加热膜加热造成影响。

为了进一步保证加热膜在使用过程中的加热效果,可将膜基板1的形状与后视镜镜片的形状相适配,以保证均匀加热,达到除雾除水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电加热丝2由PTC碳晶材料制成,PTC为正温度系数热敏材料,具有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特性,能在电流浪涌过大、温度过高时对电路起保护作用,用高分子材料的PTC碳晶电加热丝2效果好,可自动恒温,不需要额外增加温控器,更不用担心温控器失效温度过高而烧坏后视镜镜片,能够有效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PTC碳晶材料自带限温功能,刚通电(180瓦)升温迅速,通电即热,表面温度达到50℃,功率在35瓦左右时,温度不会升高,该PTC碳晶电加热丝2还能够有效的节省能源,每小时耗电0.03度起,即30小时1度电,且其电热转换效率高,能够有效的减少电能,PTC碳晶电加热丝2电热转换率比金属丝等发热体高30%左右,热效率高达99.9%,PTC碳晶材料发热时还能产生对人体健康极为有益的远红外线热辐射,远红外线热辐射的波长为5~20微米,电辐射为0,不会影响用户的身体健康,PTC碳晶材料还具有使用寿命高的优点,能够有效保证电加热膜的使用寿命,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及更换次数,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便于接线端21的安装,在膜基板1上设有端子安装位12,上述端子安装位12凹陷于上述膜基板1表面即端子安装位12低于膜基板1表面,以保证接线端21安装到位时,膜基板1表面的平整度,便于将该电加热膜安装在汽车后视镜内,与后视镜镜片背面相贴合,进而保证后视镜加热膜的使用效果。

端子安装位12靠近上述膜基板1的一端的端部设置,便于将电加热丝2连接在汽车内部的电导线上,且避免电导线与膜基板1接触面积过大造成电导线使用寿命低等不良效果。

电加热丝2呈扁平状设置,电加热丝2表面与膜基板1贴合,避免加热膜与后视镜镜片背面留有空隙。

膜基板1上端设有第一覆盖层3,上述膜基板1下端设有第二覆盖层5,第一覆盖层3与第二覆盖层5均起保护作用,沿膜基板1外围设置,将膜基板1包裹在第一覆盖层3与第二覆盖层5内,保证膜基板1与电加热丝2的结构强度及使用效果。

第一覆盖层3与第二覆盖层5均由防水材料制成,可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聚四氟乙烯是典型的软而弱聚合物,大分子间的相互引力较小,刚度、硬度、强度都较小,在应力长期作用下会变形,其具耐高温、防水浸等特点,能够有效保护膜基板1及电加热丝2不被外界水汽、雾气等影响。

第一覆盖层3、膜基板1、电加热丝2及第二覆盖层5一次层压而制成一次层压体,可通过热压压到一起,保证该汽车后视镜加热膜的实用性,使其可靠性高,进而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新型后视镜加热膜,通过在膜基板1正面设置可加热的电加热丝2,在膜基板1背面设置可将该后视镜加热膜固定安装在后视镜上,以保证后视镜加热膜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脱落的安装装置,通过将安装装置设置成呈圆形形状的第一凹槽40及呈多边形形状的第二凹槽41,并将第二凹槽41设为多个,沿第一凹槽40周向均布,并在第一凹槽40与第二凹槽41内填充可形变的胶水,能够有效保证后视镜加热膜的使用效果,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有利于该后视镜加热膜在汽车上的推广及使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1、膜基板;12、端子安装位;2、电加热丝;21、接线端;3、第一覆盖层;40、第一凹槽;41、第二凹槽;410、竖边部;411、斜边部;412、直边部;413、弧形部;5、第二覆盖层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