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TV轴传动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9708发布日期:2019-04-09 21:58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ATV轴传动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全地形车领域,特指一种ATV轴传动电机。



背景技术:

ATV是All Terrain Vehicle的缩写,中文是全地形车,俗称为“沙滩车”,它具有宽大的轮胎能够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产生更大的摩擦力而且能够降低车辆对地面的压强,使其容器行驶于沙滩、河床、林道、溪流以及恶劣的沙漠地形。

目前,市场上的ATV普遍采用的是链条机构作为驱动装置的传动装置,链条机构利用链和链轮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但是,链条机构在传动的过程中具有传动效率低、结构体积大和传动平稳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积小巧、传动平稳和传动效率高的ATV轴传动电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ATV轴传动电机,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两侧均安装有减速装置,任一减速装置包括端盖、车轮轴、行星架、太阳轮和若干行星轮,端盖固定设置在驱动装置的一侧,车轮轴转动设置在端盖上,行星架固定连接车轮轴,若干行星轮转动设置在行星架上,太阳轮啮合在若干行星轮的内侧,齿圈啮合在若干行星轮的外侧,驱动装置可驱动两侧的车轮轴同步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任一减速装置的行星轮均匀地啮合在太阳轮上。

作为优选,所述任一减速装置的行星轮为3个。

作为优选,所述端盖将齿圈紧固在驱动装置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行星轮的分度圆直径大于太阳轮的分度圆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行星轮和太阳轮的传动比为2。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为双出轴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机壳,机壳内安装有环形定子,环形定子内转动设置有转子,转子上固定设置有电机轴,电机轴向机壳的两侧伸出,两侧减速装置的太阳轮分别固定设置在电机轴的两端,转子可带动电机轴、两侧减速装置的车轮轴同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减速装置中的太阳轮、行星轮通过啮合的方式进行传动,能够保证较为准确的传动比,传动精度高,有利于在高速重载下减轻动载荷、实现平稳传动、提高传动效率和减小设备体积,因此增强了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全地形车在复杂路况下的通行能力和减小车身体积。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单个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装置两侧的减速装置的车轮轴和减速装置的车轮轴同步转动,减速装置采用太阳轮、行星轮和齿圈的结构将驱动装置传动给车轮轴,驱动装置向两侧的减速装置输出的转速和扭矩相等,保证了两侧的车轮轴转动方向和速度大小上的一致,因此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全地形车行驶方向性好和操控性好,全地形车工作环境需要经常面临沙滩、沼泽等恶劣地形行驶,常常要克服较大阻力,若干行星轮可共同承担负荷,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承担负荷的能力。

(3)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装置通过太阳轮、行星轮和行星架将动力和转速传递给车轮轴,行星轮和太阳轮的传动比为2,太阳轮的转速经过太阳轮和行星轮传递得到降低,减速装置和减速装置结构相同,两侧车轮轴适合传输低转速和大扭矩,因此有利于应用了本全地形车在低速下使用大扭矩通过坡道、沙漠等恶劣地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驱动装置、2-减速装置、3-卡箍、11-机壳、12-环形定子、13-转子、14-电机轴、21-端盖、22-行星架、23-车轮轴、24-行星轮、25-齿圈、26-太阳轮、27-轴套、111-机身、112-机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ATV轴传动电机,主要应用在全地形车上,用于驱动全地形车行驶,包括驱动装置1,驱动装置1的两侧均安装有减速装置2,任一减速装置2包括端盖21、车轮轴23、行星架22、太阳轮26和若干行星轮24,端盖21固定设置在驱动装置1的一侧,车轮轴23转动设置在端盖21上,车轮轴23可通过轴承(图中未示出)转动连接在端盖21内,行星架22固定连接车轮轴23,车轮轴23上套设有轴套27,若干行星轮24转动设置在行星架22上,太阳轮26啮合在若干行星轮24的内侧,齿圈25啮合在若干行星轮24的外侧,驱动装置1可驱动两侧的车轮轴23同步转动。若干行星轮24在齿圈25内绕太阳轮26转动,驱动装置1可驱动太阳轮26转动,太阳轮26可带动车轮轴23同轴转动,太阳轮26、行星轮24、行星架22是啮合在一起进行传动,啮合传动精度高,可在高速重载下减轻载荷实现平稳传动,而且具有传动效率高的优点。

太阳轮26和齿圈25分别啮合在行星轮24的内侧和外侧,驱动装置1带动太阳轮26和车轮轴23同轴转动,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巧、结构紧凑和传动效率高的优点,全地形车工作环境需要经常面临沙滩、沼泽等恶劣地形行驶,行星轮24为若干,若干行星轮24可共同承担负荷,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承担负荷的能力,使得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全地形车具有较强的通行能力。

所述任一减速装置2的行星轮24均匀地啮合在太阳轮26上,若干行星轮24均匀地分担所受负荷,若干行星轮34也是均匀地啮合在太阳轮36上,若干行星轮34均匀地分担所受负荷,避免承担不均匀导致其中一个行星轮24或一个行星轮34破损导致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能够承受载荷的能力。

所述任一减速装置2的行星轮24为3个,驱动装置1依次通过太阳轮26、行星轮24和行星架22将动力和转速传递给车轮轴23。

所述端盖21将齿圈25紧固在驱动装置1的一侧,齿圈25夹在端盖21和驱动装置1之间,驱动装置1、齿圈25和端盖21形成和外界隔开的容纳区域,太阳轮26、行星轮24和行星架22容纳在容纳区域内,太阳轮26单向将驱动和转速输出给车轮轴23,因此进一步提高了能量传输的效率。

所述行星轮24的分度圆直径大于太阳轮26的分度圆直径,太阳轮26传递给车轮轴23的转速得到降低,因此有利于车轮轴23和车轮轴33输出低转速、高扭矩,而且通过单个驱动装置1驱动两侧的车轮轴23,两边的扭矩输出相等,进一步地增强了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全地形车的通行能力和平稳性。

所述行星轮24和太阳轮26的传动比为2。

所述驱动装置1为双出轴电机,驱动装置1可向两侧的减速装置2输出相同转速。

所述驱动装置1包括机壳11,机壳11包括机身111和机盖112,机身111的整体结构呈筒状,机盖112为一对,分别盖在机身111的两侧,机壳11内安装有环形环形定子12,环形环形定子12上饶有线圈(图中未示出),环形环形定子12内安装有转子13,转子13转动设置在环形环形定子12内,转子13上固定设置有电机轴14,电机轴14和转子13同轴转动,电机轴14向机壳11的两侧伸出,向线圈内通入电流,在电磁力的作用下,转子13转动并带动电机轴14转动,太阳轮26固定设置在电机轴14的一端,太阳轮26的两端均卡接有卡箍4,减速装置2的太阳轮26分别通过卡箍4固定在电机轴14的两端。转子13可带动电机轴14和两侧的车轮轴23同轴转动。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