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面套挂接结构的汽车座椅背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3329发布日期:2019-04-16 22:52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具有面套挂接结构的汽车座椅背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座椅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面套挂接结构的汽车座椅背板。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背板是安装在座椅靠背背面的装饰部件,通常采用塑料或其他合成材料制成;座椅面套包裹在汽车座椅表面,通常为皮革或织物,传统的汽车座椅中,座椅面套在背板位置通常是挂接固定在背板内侧骨架上的,由于座椅背板通常是异形曲面结构的,座椅面套靠近座椅背板外沿周向部位一般很难和座椅背板紧密贴合,尤其是在乘员入座后,座椅受力的情况下,容易使得座椅面套与座椅背板间出现较大缝隙,或者造成座椅面套贴近座椅背板外沿的局部位置出现褶皱,严重影响座椅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面套挂接结构的汽车座椅背板,面套的安装方便,连接牢固,外观美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面套挂接结构的汽车座椅背板,包括具有外露面和安装面的背板本体,其要点在于:所述背板本体在外露面的周向边缘设有安装槽,该安装槽由外露面向安装面凹陷形成,所述安装槽的一侧侧壁上分布有舌状卡块,另一侧侧壁在对应舌状卡块位置分布有限位台阶,所述舌状卡块朝着安装槽的内部凸出。

采用上述结构,在将面套安装在座椅上时,首先将面套的边缘固定在J型条的一侧,然后将J型条卡在安装槽内即可实现面套的安装,具有安装方便迅速、连接牢固以及外观整洁的优点。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槽的底面在正对舌状卡块处设有开口。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减轻背板本体的质量,符合轻量化设计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背板本体下端的两侧对称设有向外延伸的安装部。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面上分布有连接卡扣。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将背板本体在座椅上。

作为优选:所述背板本体在靠近安装面下端位置设有蜂窝状的加强结构。采用上述结构,可提高背板本体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背板本体的上部呈等腰梯形状,下部呈矩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舌状卡块均匀分布在安装槽内壁的直线段上。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安装面套,且能够保证面套安装后不易褶皱,同时还具有方便加工的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面套挂接结构的汽车座椅背板,具有安装方便、连接牢固以及外观整洁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露面朝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J型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面朝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连接卡扣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5所示,一种具有面套挂接结构的汽车座椅背板,包括具有外露面1a和安装面1b的背板本体1,所述背板本体1上设有沿其周向边缘成型的安装槽2,该安装槽2的一侧内壁上分布有向其内部延伸的舌状卡块2a,另一侧内壁上分布有限位台阶2b,其中舌状卡块2a的端部朝向所述安装面1b;所述安装槽2内在正对舌状卡块2a处均配置有J型条3,在将面套5安装在座椅上时,首先将面套5的边缘固定在J型条3的一侧,然后将J型条3卡在安装槽2内即可实现面套5的安装,具有安装方便迅速、连接牢固以及外观整洁的优点。

如图2、3和4所示,所述J型条3一端设有V型的引导结构3a,另一端设有卡紧板3b,引导结构3a与卡紧板3b之间通过矩形板3c连接,所述引导结构3a包括设置在矩形板3c两侧的左抵接平面3d和右抵接平面3e,其中左抵接平面3d抵接在舌状卡块2a的端部上,右抵接平面3e抵接在限位台阶2b上,V型的引导结构3a可方便将J型条3快速准确的插在安装槽2内,然后左抵接平面3d和右抵接平面3e分别抵接在舌状卡块2a和限位台阶2b上即可实现固定连接。

如图2和4所示,所述卡紧板3b与矩形板3c相垂直,该结构可使安装好后矩形板3c与安装槽2的侧壁相垂直,能够进一步的将面套5卡紧在矩形板3c与安装槽2的侧壁之间。

如图3所示,所述安装槽2的内底在正对J型条3处设有开口4,开口4能够减轻背板本体1的质量,符合轻量化设计要求。

如图1所示,背板本体1的上部呈等腰梯形状,下部呈矩形状,舌状卡块2a均匀分布在安装槽2内壁的直线段上。

如图4所示,引导结构3a的端部倒有圆角3f。

如图5所示,安装面1b上分布有与座椅相连接的连接卡扣1b1;安装面1b下端的表面上还设有蜂窝状的加强结构1b2;背板本体1下端的两侧对称设有向外延伸的安装部1c。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为方便安装背板本体1,所述连接卡扣1b1对称分布在安装面1b上,其端部均具有朝向背板本体1边缘的锲块状结构1b3。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