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6877发布日期:2019-06-14 22:18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脚踏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垫子,特别是涉及一种能供使用者踩踏的脚踏垫。



背景技术:

一般现有的脚踏垫通常具有一个位于底部的基层,及一个披覆在所述基层上的披覆层。当所述脚踏垫被放置在浴室内时,使用者可踩踏在所述脚踏垫上,而让贴附在脚上的水被所述脚踏垫所吸收,避免双脚湿滑而滑倒。当所述脚踏垫被放置在房门口或是汽车内的地板时,使用者能通过鞋底与所述披覆层间的摩擦而让沾附在鞋体的粉尘掉落至所述披覆层而被捕捉,能保持房间内或是汽车内地板的清洁。

然而,使用者踩踏到所述脚踏垫时,常会重复踩踏到一些特定区域,例如所述脚踏垫的中心区域,或是放置在汽车驾驶区地板对应于油门踏板以及煞车踏板的区域,就较容易被使用者重复踩踏,长时间使用下,所述脚踏垫上特定区域的所述披覆层就会有磨耗以及破损的问题,而其它区域的所述披覆层仍是良好的状态。但当使用者要进行维护时,必须将整个所述脚踏垫进行更换,造成了物料的浪费。此外,随着国人生活美感的提升,许多使用者也希望所使用的所述脚踏垫能有更多色彩或是图样的变化,而现有的所述脚踏垫的配色在选择后就无法进行更换或是调整。因此,如何改良所述脚踏垫的结构设计,以解决上述的问题,是本实用新型所致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先前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的脚踏垫。

本实用新型的脚踏垫,包含主垫体、更换垫体,及组合单元。所述主垫体包括基层,及披覆在所述基层上的披覆层,所述基层具有未被所述披覆层覆盖的更换区域。所述组合单元,连接于所述主垫体与所述更换垫体间,而使所述更换垫体可拆离地覆盖所述更换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脚踏垫,所述组合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层的第一组合件,及设置在所述更换垫体上且可与所述第一组合件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二组合件。

本实用新型的脚踏垫,所述第一组合件与所述第二组合件为可相互吸附的磁性件、可相互扣合的压扣及可相互黏合的魔鬼毡的其中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脚踏垫,所述主垫体还包括披覆在所述基层上的披覆层,所述披覆层未覆盖所述更换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脚踏垫,每一组合单元包括设置在各自的所述更换区域上的第一组合件,及设置在各自的所述更换垫体上且可与所述第一组合件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二组合件。

本实用新型的脚踏垫,所述第一组合件与所述第二组合件为可相互吸附的磁性件、可相互扣合的压扣及可相互黏合的魔鬼毡的其中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脚踏垫,所述主垫体还包括披覆在所述基层上的披覆层,所述披覆层未覆盖所述更换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组合单元使所述更换垫体在所述更换区域上可拆离的设计,不但能针对常被踩踏的位置上的所述更换垫体进行替换外,也能依照使用者的喜好选用具有不同色彩的所述更换垫体来美化所述脚踏垫,增加外观上的美感。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脚踏垫的一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2是所述第一实施例的一俯视图;

图3是沿图2中的线Ⅲ-Ⅲ的一不完整的剖面图,说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一主垫体、一更换垫体与一组合单元安装时的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脚踏垫的一第二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脚踏垫的一第三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及

图6是本实用新型脚踏垫的一第四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以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脚踏垫1的一第一实施例,可放置在浴室、房门口,或是汽车内的地板上,且不以上述地点为限。所述脚踏垫1包含一个主垫体11、一个更换垫体12,及一个组合单元13。

所述主垫体11放置在地面上,并包括一个基层111,及一个披覆在所述基层111上的披覆层112。所述基层111由有可挠性的塑料材料所制成,并具有一个未被所述披覆层112覆盖的更换区域113。所述披覆层112是由塑料纤维所制成的毛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变化态样中,所述基层111也可为金属材料所制成的板体,而所述披覆层112也可为塑料材料所制成的且具有纹路的皮革,或是由塑料材料所制成且具有蜂巢状纹路的泡棉,由于所述基层111与所述披覆层112的材质类型众多,因此实施时不以上述类型为限。

所述更换垫体12的形状轮廓大致相同于所述更换区域113,而其材质为具有可挠性的塑料材料所制成。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变化态样中,所述更换垫体12也可为金属材料所制成,且不以上述类型为限。

所述组合单元13连接于所述主垫体11及所述更换垫体12间,并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基层111的所述更换区域113上的第一组合件131,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更换垫体12的底部的第二组合件132。所述第一组合件131与所述第二组合件132为磁性件并能相互磁性吸引连接。在本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合件131与所述第二组合件132为可相互磁性连接的磁铁,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变化态样中,所述第一组合件131与所述第二组合件132的其中一个为磁铁,而其中另一个则为可与磁体磁性连接的铁片。另外,所述第一组合件131与所述第二组合件132也不须直接接触,例如所述第一组合件131是埋设在所述基层111内,而所述第二组合件132是嵌设在所述更换垫体12内,而所述第一组合件131与所述第二组合件132则是靠磁力相互吸引但不接触。

通过所述第一组合件131与所述第二组合件132间磁力相吸的设计,所述组合单元13使所述更换垫体12可拆离地覆盖在所述更换区域113。在具体实施上,所述更换区域113可以设置在所述主垫体11常被踩踏的地方,例如所述主垫体11的中心区域,或是当所述脚踏垫1被放置在汽车的驾驶区地板时,所述更换区域113可设置在所述主垫体11对应于煞车踏板或是油门踏板的下方处。因上述的所述更换区域113较容易受到使用者的踩踏,因此位于所述更换区域113上的所述更换垫体12的损耗率较高,当要进行所述脚踏垫1的维护时,使用者可施力于所述更换垫体12,而使所述第一组合件131与所述第二组合件132相互分离,即能将已受到磨耗的所述更换垫体12取下,并换上新的所述更换垫体12,所以维护时不需要将整个所述脚踏垫1进行替换,能降低维护时所需要的成本。

另外,所述更换区域113也可以设置在所述脚踏垫1放置标志(logo)的区域,或是所述脚踏垫1上较为显眼的区域。新的标志图样就设置在新的所述更换垫体12上,而使用者可通过更换所述更换垫体12的同时换上崭新的标志,让所述脚踏垫1更为美观。另外使用者也可选用表面披覆有特殊色彩或是图样的所述更换垫体12来替换掉原本旧的所述更换垫体12,来增加所述脚踏垫1的视觉美感。

应当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变化态样中,所述更换区域113也可以是由所述基层111的表面向下凹陷所形成,而所述更换垫体12则通过所述组合单元13直接盖设在所述更换区域上113,所述更换垫体12的表面与所述主垫体11的表面齐平。此设计的所述主垫体11就不以设置所述披覆层112为必要。

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脚踏垫1的一第二实施例的构造大致相同于所述第一实施例,其差异在于:所述第一组合件131及所述第二组合件132为相互扣合的压扣。所述第一组合件131为一组母扣,所述第二组合件132为可拆离地卡扣在所述母扣的公扣。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变化态样中,所述第一组合件131与所述第二组合件132的压扣型态可对调。

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脚踏垫1的一第三实施例的构造大致相同于所述第一实施例,其差异在于:所述第一组合件131与所述第二组合件132为可相互黏合且相互撕离的魔鬼毡。

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脚踏垫1的一第四实施例的构造大致相同于所述第一实施例:其差异在于:所述基层111具有数个未被所述披覆层112覆盖的所述更换区域113,所述脚踏垫1包含数个更换垫体12,及数个分别使所述更换垫体12覆盖在所述更换区域113上的组合单元13。每一组合单元13的所述第一组合件131及所述第二组合件132为磁性件,而在本第四实施例的其它变化态样中,所述第一组合件131与所述第一组合件131也可选用如所述第二实施例中的压扣,或是如所述第三实施例中的魔鬼毡,同样能达到所述更换垫体12定位于所述更换区域113上的功效。所述脚踏垫1具有数个可供更换所述更换垫体12的更换区域113,让所述脚踏垫1在色彩设计上还具有变化性,且维护时能针对特定位置进行更换,减少将所述脚踏垫1整个替换所产生的资源浪费。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变化态样中,所述更换区域113也可以由所述基层111的表面分别向下凹陷所形成,所述主垫体11不以设置所述披覆层112为必要。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脚踏垫1通过所述组合单元13让所述更换垫体12在所述主垫体11的所述更换区域113上可拆离的设计,不但能针对常被踩踏的位置上的所述更换垫体12进行替换外,也能依照使用者的喜好选用具有不同色彩的所述更换垫体12来美化所述脚踏垫1,增加外观上的美感,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