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窗帘滑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9765发布日期:2019-10-13 00:38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窗帘滑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窗帘固定安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窗帘滑扣结构。



背景技术:

为遮挡太阳光,一些高档汽车上均装有车窗帘,以提高乘员的舒适性。为方便固定车窗帘,其固定结构主要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滑轨,安装在滑轨上的滑扣,所述车窗帘固定在滑扣上。现有的滑扣均需要从滑轨的一端装入滑轨的,当其中一个滑扣损坏时,需要拆下滑轨端部,整个取下车窗帘替换掉坏的,更换不方便,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窗帘滑扣结构,解决现有滑扣结构安装更换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窗帘滑扣结构,包括与车窗帘固定连接的车窗帘连接部和与固定滑轨配合滑动的滑轨连接部;所述滑轨连接部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与滑轨相适配的矩形框,所述矩形框上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弹性卡耳;所述车窗帘连接部包括设置在底座背面的安装环,所述安装环沿滑扣的移动方向设置。

具体的,所述弹性卡耳包括与顶盖连接的弹性折弯部及与滑轨卡接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厚度大于弹性折弯部,所述卡接部与弹性折弯部的上表面平顺过渡,且卡接部的上表面为斜面结构;所述卡接部与弹性折弯部的下表面间设置有过渡台阶,且卡接部的下表面为平面结构。

为方便安装,所述顶盖的两侧设置安装斜面。

为提高弹性卡耳的变形量,所述两个弹性卡耳间设置有活动间隙,所述弹性折弯部一直延伸到顶盖内,为方便加工成型,在顶盖上设置有从顶盖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让位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滑轨连接部设置两弹性卡耳,在装配时,直接从滑轨的下方塞入滑轨内,通过卡耳的变形,使滑轨连接部顺利进入滑轨内,然后卡耳自动恢复原状卡在滑轨上,完成安装,因此,装配简单,滑扣间的装配互不影响,方便拆卸更换。所述卡耳的具体结构,具有弹性好,变形大的优点,同时,卡接部的上表面为斜面结构,也方便滑入滑轨内。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车窗帘滑扣结构,包括与车窗帘固定连接的车窗帘连接部1,所述车窗帘装在车窗帘连接部1上。还包括与固定滑轨配合滑动的滑轨连接部2,滑扣装在滑轨上并可以在滑轨上来回滑动。所述滑轨连接部2包括底座201,设置在底座201上与滑轨相适配的矩形框202,所述矩形框202上设置有顶盖203,所述顶盖203的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弹性卡耳204;通过弹性卡耳204的变形,可以直接将滑扣塞入滑轨内,而不需要从滑轨的一侧装入,从而提高装配的效率,同时方便更换,滑扣间相互不影响拆装。所述车窗帘连接部1包括设置在底座201背面的安装环101,所述安装环101沿滑扣的移动方向设置。

具体的,所述弹性卡耳204包括与顶盖203连接的弹性折弯部205及与滑轨卡接的卡接部206,为方便卡入滑轨,所述顶盖203的两侧设置安装斜面 208。所述卡接部206的厚度大于弹性折弯部205,所述卡接部206与弹性折弯部205的上表面平顺过渡,且卡接部206的上表面为斜面结构。所述卡接部206与弹性折弯部205的下表面间设置有过渡台阶207,且卡接部206的下表面为平面结构。该结构方便弹性吊耳204向车窗帘连接部1的一侧折弯,不易向顶盖203的方向折弯,因此,即方便装入,又能够提高装入后的可靠性,防止滑扣轻易从滑轨内脱落,要将滑扣取出,必须使用一定力度才能取出。为方便加工,所述两个弹性卡耳204间设置有活动间隙,所述弹性折弯部205一直延伸到顶盖203内,且在顶盖203上设置有从顶盖203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让位槽209。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